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牛皮洞里的老猎人(伍岩生)

牛皮洞里的老猎人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牛皮洞里的老猎人》中国当代作家伍岩生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牛皮洞里的老猎人

在吉信镇德胜营社区新梁子村的后山上,有一小溪绕山而流,就像亲密无间的一对恋人,紧紧相拥,难舍难分,而在山崖壁上,大自然鬼斧神工般在它健壮的身躯上斜劈一斧,便形成了一个斜面,犹如一块硕大的牛皮披在上面,“牛皮”下自然而然便形成一个能遮风挡雨的洞穴,而在“牛皮”的一端,有一比较宽阔的山洞,酷似牛头,当地人称“牛皮洞”。

牛皮洞里,住着一位年已9旬的老人,他就是当地有名的猎人——吴庆福。

吴庆福出生于1932年2月,6岁时父母双亡,跟着外公外婆长大,有一口没一口过着。伴随着日出日落,花开花谢,庆福慢慢的长大成人,成家立业,育有4个儿女。在那年月,即使他辛勤的劳作,全家人同样过着艰苦的日子。自上世纪80年代初,实行生产责任制,分田到户后,他就在牛皮洞前的小溪里放鸭子,在小溪边养蜂,直至今天,偶尔,晚上连人和鸭一起住在牛皮洞里。

吴庆福老人,虽已是90岁高龄的老人,但耳聪目明,身体硬朗,中气十足,口齿伶俐,于他交谈近4个多小时,他依旧声音宏亮,思路敏捷,滔滔不绝的讲述着他一件件富有传奇色彩的打猎故事。

在集体所有制年月,农民靠工分吃饭,工分挣得多,粮食就分得,反之,粮食就分得少。如家中人口多,劳力少,工分挣得少,粮食不够吃,就是“亏空户”。 吴庆福家是那时生产队里出名的“亏空户”,为了改变生活现状, 28岁时的吴金福,就拜师学艺,学习打猎技术,也因为这门技术,转变了一家人的“亏空”现状,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

吴庆福师从本镇油菜塘村向师傅,学徒期为两年,在学徒期间,他潜心学艺,跟随师傅下田劳动,上山打猎,丛林下套,餐风露宿,从不言苦。 聪明灵活,勤奋好学的吴庆福,两年后,师出名门,学得了打猎的绝技,然后独创“江湖”,首先到本县两头羊乡一带打猎。 两头羊乡,那一带山高涧深,林木茂盛,山溪小流,常年绕着山脚欢唱,如果说森林是动物的家园,那么,流水便是生命的源泉。故此,那一带猎物种类繁多,正是猎物的最好场所。

每天,早餐后,吴庆福带上他的行当,便上山打猎。

他打猎的行当也极为简单,一根木棍,一根绳子,一把鬼头刀,一把剥皮刀。鬼头刀形是没有带弯的镰刀,就像当地篾匠用的篾刀,必要时,把鬼头刀安裝在木棍上便成一杆枪,可用做防身的武器。

吴庆福打猎不用枪打,而是用事先准备好的绳子做成套,安放在猎物经常出入的路线上,一旦猎物踩上,该套就死死套住猎物的脚,无论猎物怎样挣脱,也无济于事。

入山捕猎,观察路线,做套,下套等都是有一定的讲究。入山的前一天,必须先观察好山势,根据山脉的走向,山的重叠度,水的流向,树木的长势,茂密度,山涧的坡度,阴阳面等判断动物常出入的路线及动物的种类等等,然后在动物经常出入的路线上下套。

吴庆福老人说:“他捕获的动物一般是山羊,麂子,麝香,野猪,野兔等,经过察看地形,能够断定山上大概有多少只猎物,可供捕获几天。”

“如此茂密的山林,有豹子和老虎吗?”我问。

“有,如果遇到豹子和老虎,你躲起来,不要动,不去伤害它,它也会自行走开,毕竟它们还是怕人。”吴庆福老人说。

“再说,上山前要做好防身准备。”吴庆福老人继续说道。

从谈话中得知,吴庆福老人说的防身准备就是师传的“飞身术”。

每次入山打猎,身上除了带好鬼头刀,木棍外,还要带上钱纸和供香,在入山的山脚下,首先要进行“飞身”,即 “隐身”。把身体隐藏起来,入山后,凡想攻击自身的动物都目中无“我”,视而不见,在山中便可独来独往,来去自如,无不担心招猛兽攻击。

如何隐身呢?吴师傅讲述了他的“飞身”秘籍。

“飞我手,化我手,我手化祭老虎口,祭我脚,化我脚,我脚化在九牛角,飞我身,藏我身,我身藏在天板桥,人看不见,雷打不着,有请五福太上老君句句如令。”吴庆福老人把飞身术的口诀一口气念完。

“念完口诀后,踩三脚地,然后烧香燃纸。”吴庆福老人继续说道。随后他三脚踩地,发出“嘭、嘭、嘭”的三声响,灰尘沿着裤腿飞扬。

“这几句口诀,真的就能把身体隐藏起来吗?”我们不解的问道。

吴金福老人讲了这样一个实例:有一次,他“飞身”之后,便上山打猎,路过一水田边,田埂上蹲满了青蛙,他走过蹲满青蛙的田埂时,青蛙熟视无睹,依然鼓着腮帮鸣鼓,唱响它快乐的生活。

“这样就说明'飞身’成功,如果你从田埂上走过,青蛙全部跳进了田里,说明你的身体依然被青蛙看见,'飞身’失败。假如'飞身’失败,那得重新施法,再次'飞身’”。吴庆福老人解释道。

隐身完毕,便胆壮秘术,穿行在崇山峻岭之间,安然无恙。找准动物的出入之路,下套捕猎。

下套前,必须先敬请师傅,这样,师傅才会辅佑,辅佑多捕获猎物,辅佑一切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敬请师傅也有神秘的咒语,祖传请师咒语,代代相传,没人敢违背。

“抬头看青天,师傅在身边,左请左灵,右请右灵,不请自灵,有请梅山师傅,上洞梅山赵大王,中洞梅山李大王,下洞梅山胡大王,地名如神,屋檐弟子,关山土地,笼统乾坤都请,弟子来次山,只看三朝两日,红禄到坛,钱财奉送。”咒语念完之后,烧纸燃香,以表对师傅的恭敬和奉请。

几十年后,吴金福老人把这些布满神秘色彩的巫神文化,铭记于心间,至今能脱口而出,一气呵成。可见,吴金福老人对技艺的娴熟和当年生活的艰辛。

后续的工作就是,做套,下套,捕获猎物。套必须用一根华杆给予固定。华杆有讲究,华杆选择一根刀把粗的杂木,砍华杆必须一刀砍断,如一刀不能砍断,可复第二刀,但绝不能复第三刀,更不能用手搬,吴庆福老人说,一刀砍断的华杆,套到猎物后,猎物不会嚎叫,哪怕它满地打滚,也只是做无畏的挣扎。如果华杆用手搬断,套住的猎物会高声嚎叫,引来他人盗取“劳动成果”。

在两头羊一带,吴庆福打了一年的猎,然后撵转到湖北省来凤县一带。

吴庆福凭借从师傅那里学得的绝技和一年来的实践经验,在观察环境,察看动物脚印及行走线路的“眼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能根据山势的坡度,树林密度,山涧溪流等判断猎物的种类及数量的多少,然后根据自己的判断来确定打猎的期限。

吴庆福在来凤一带打了两个冬的猎,从没有空手而归过,最多的一天能打得五、六只山羊或麂子,有时还打得麝香。

打得麝香后,就地剥皮,麝香肉放在一块烧得发热的石板上烘一会儿,然后,用薄膜把麝香肉裹住,避免香味外露,引来村里人的不满或嫉妒,背肉下山,第二天便上坡取麝香皮。 猎物的肉可以到市场上买,皮买到供销社的收购站,可换取一定量的布票。

俗话说:白露,白露,动物归路。故此,每年的白露过后,就是最好的狩猎季节。吴庆福也就在这个时候,整理行囊,寻山狩猎,换得钱物。每月上缴生产队30元钱,生产队给予记满月的工分,余下部分用于填补一家人的生活开支,每年上缴的金额,只是总收入的三分之一。 吴庆福农忙时在家种田耕地,操持家务,农闲或捕猎时节时,外出打猎,补充家用,通过几年的辛勤劳动,后来在镇上修建了砖混结构的小洋楼,从此,吴庆福老人全家过上了宽裕幸福的生活。

“在外打猎,遇到过危险吗?”我问。

“摔跤,跌崖,猎物的攻击等这类事到没有遇到过,迷路到是有一次。”

接着,吴庆福老人讲述了他在湖北来凤打猎时的那段迷路经历

他到来凤打猎,借寄在一山脚下王嫂家中,有一次,上山打猎,由于套子安放的比较散,套套都中猎物,等他在收完最后一个套和猎物时,不觉间,天已经黑了,这时,他挑起猎物急忙下山,已找不到出山的路,看不见上山时所做的记号,转悠一会儿后,他知道,这样瞎跑除了消耗体力外,是没有任何作用的,故此,他在一斜坡下寻一个避风的地方,放担歇脚。

天,如泼墨般浸染了越野,山村,看着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夜,王嫂一家急坏了,俩口子打着火把,沿着茅草丛生,棘刺琳琳的山路,高一脚,矮一脚的上山寻找吴庆福,他们边走边喊,亲情的喊声,划破了夜空,穿透树林,回荡了山谷,唤醒了饥肠辘辘,昏昏欲睡的吴庆福。当他们寻遇时,吴庆福发现,下山的路就在他蜷靠的斜坡上。

历经了生活的磨历,见证了岁月沧桑,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的变化,吴金福老人也马放南山,一心归田。再随着《野生动物保护法》出台,野生动物已被保护起来,狩猎这一独门绝技,已将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或将成为一项遗产,书写在中华名录的文本里,闪耀在华夏文明历史长河中。[1]

作者简介

伍岩生,苗族,有作品发表在《西部散文选刊》《文学百花苑》《湖南工人报》《团结报》等报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