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爱因斯坦”的版本间的差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記事
 
(未显示5个用户的9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Infobox Scientist
 
{{Infobox Scientist
| name =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Nobel icon|190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
+
| name =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br>{{small|{{lang|de|Albert Einstein}}}}
 
 
| image = 爱因斯坦.jpg
 
| image = 爱因斯坦.jpg
| box_width = 250px
+
| image_size = 300px
| image_size = 200px
 
| caption = 1921年演講中的愛因斯坦
 
 
| birth_date = 1879年3月14日
 
| birth_date = 1879年3月14日
| birth_place = {{flag|German Empire}}[[符騰堡王國]][[乌尔姆]]
+
| birth_place = 德意志帝國[[符騰堡王國]][[乌尔姆]]
 
| death_date = {{death_date_and_age|1955|4|18|1879|3|14|mf=y}}
 
| death_date = {{death_date_and_age|1955|4|18|1879|3|14|mf=y}}
| death_place = {{US}}[[新泽西州]][[普林斯顿 (新泽西州)|普林斯顿]]
+
| death_place = 美國[[新泽西州]][[普林斯顿 (新泽西州)|普林斯顿]]
 
| spouse = {{marriage|[[米列娃·馬利奇]]|1903|1919}}<br />{{marriage|{{nowrap|{{Link-en|愛爾莎·洛文塔爾|Elsa Löwenthal}}}}|1919|1936}}
 
| spouse = {{marriage|[[米列娃·馬利奇]]|1903|1919}}<br />{{marriage|{{nowrap|{{Link-en|愛爾莎·洛文塔爾|Elsa Löwenthal}}}}|1919|1936}}
| residence = 德國、意大利、瑞士、奧地利{{#tag:ref|在今日的捷克|group="註"}} 、比利時、美國
+
| residence = 德國、意大利、瑞士、奧地利、比利時、美國
| citizenship = {{Plainlist|
 
* {{flag|German Empire}}[[符腾堡王国]](1879–1896)
 
* [[无国籍]](1896–1901)
 
* {{flag|Switzerland}}(1901–1955)
 
* {{flag|Austria-Hungary}}(1911–1912)
 
* {{flag|German Empire}}[[普鲁士王国]](1914–1918)
 
* {{flag|Weimar Republic}}(1918–1933)
 
* {{US}}(1940–1955)
 
}}
 
 
| ethnicity = [[猶太人]]
 
| ethnicity = [[猶太人]]
 
| field = [[物理学]]
 
| field = [[物理学]]
| work_institution = {{le|瑞士伯爾尼专利局|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br>[[苏黎世大学]]<br>[[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br>[[布拉格查理大学]]<br>[[柏林洪堡大學]]<br>[[普鲁士科学院]]<br>{{le|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Kaiser Wilhelm Institute}}<br>[[莱顿大学]]<br>[[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
}}
| alma_mater =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br>[[蘇黎世大學]]
 
| doctoral_advisor =  [[阿尔弗雷德·克莱纳]]
 
| known_for = [[广义相对论]]<br>[[狭义相对论]]<br>[[布朗运动]]<br>[[光电效应]]<br>[[質能等價]]<br>[[爱因斯坦场方程]]<br>[[玻色-爱因斯坦统计]]<br>[[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r>[[宇宙學常數]]<br>[[经典统一场论]]<br>[[EPR佯谬]]
 
| prizes = [[诺贝尔物理学奖]](1921年)<br>[[馬泰烏奇獎章]](1921年)<br>[[科普利奖章]](1925年)<br>[[马克斯·普朗克奖章|普朗克奖章]](1929年)<br>[[时代100人:本世纪最重要的人物|时代20世纪百大人物]](1999年)
 
  
}}
+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出生于[[德国]]符腾堡王国乌尔姆市,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犹太裔物理学家。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均为犹太人),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1905年创立[[狭义相对论]]。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1955年4月18日去世,享年76岁。爱因斯坦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ref>[http://www.xinhuanet.com/science/2017-08/14/c_136524955.htm 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ref>。
  
'''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或譯'''亞伯特· 爱因斯坦'''({{lang-de|'''Albert Einstein'''}} {{bd|1879 |3月14日|1955 |4月18日|Einstein}} ),[[ 猶太]] 裔[[ 論物 學| 物理 學家]] 创立了[[現代物 學]] 支柱之一的[[ 相对论]]{{#tag:ref|另 支柱是[[ 量子力 學]] |group="註"}}<ref name="YangHamilton2010">{{cite book|author1=Fujia Yang|author2=Joseph H. Hamilton|title=Modern Atomic and Nuclear Physics|year=2010|publisher=World Scientific|isbn=978-981-4277-16-7}}</ref>{{rp|274}}<ref name=frs>{{cite doi|10.1098/rsbm.1955.0005}}</ref> [[質能等價|質能等價公式]]({{nowrap|1=''E'' = ''mc''<sup>2</sup>}}) 發現者<ref>{{cite book |author=David Bodanis |title=E&nbsp;=&nbsp;mc<sup>2</sup>: A Biography of the World's Most Famous Equation |location=New York |publisher=Walker |date=2000 }}</ref> 他在[[科學哲學]]領域頗具影響力<ref>{{Citation |title=Einstein's Philosophy of Science |url=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einstein-philscience/#IntWasEinEpiOpp |website=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publisher=The Metaphysics Research Lab,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Information (CSLI), Stanford University |editor=Don A. Howard |date=2014 |orig-year=First published 11 February 2004 |type=website |accessdate=2015-02-04}}</ref><ref>{{Citation|author=Don A. Howard |title=Albert Einstein as a Philosopher of Science |url=http://www3.nd.edu/~dhoward1/vol58no12p34_40.pdf |format=PDF |date=December 2005 |journal=Physics Today |publisher=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 |pages=34–40 |via=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Notre Dame, IN, author's personal webpage |accessdate=2015-03-08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828054601/http://www3.nd.edu/~dhoward1/vol58no12p34_40.pdf |archivedate=28 八 2015 |deadurl=yes }}</ref> 。因 為“對 物理的 貢獻 特別是發現了[[光 電效應]] 的原理” 他榮獲1921年[[ 諾貝爾物理學獎]] 。這發現為量子 論的建立踏出了關鍵性的一步 <ref>{{Citation |url=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physics/laureates/1921/ |title=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21 : Albert Einstein |publisher=Nobel Media AB |via=Nobelprice.org |accessdate=2015-02-04 |archiveurl=https://www.webcitation.org/5bLXMl1V0?url=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physics/laureates/1921/ |archivedate=2008-10-05 |deadurl=yes }}</ref>
+
==記事==
 +
*1879年3月14日上午11时30分,爱因斯坦出生在德国乌尔姆市(Ulm,Kingdom of Württemberg,German Empire)班霍夫街135号。父母都是犹太人。*1888年(9岁),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入路易波尔德高级中学学习。在学校受宗教教育,接受受戒仪式,弗里德曼是指导老师。
 +
*1889年(10岁),在医科大学生塔尔梅引导下,读通俗科学读物和哲学著作。1891年(12岁) ,爱因斯坦 自学欧几里德几何,对数学感到狂热的喜爱 同时开始自学高等数学。
 +
*1892 (13岁),爱因斯坦开始读康德的著作。
 +
*1894 (15岁 ), 爱因斯坦一家人移居[[ 意大利]]
 +
*1895年(16岁),爱因斯坦自学完微积分。同年,爱因斯坦在瑞士 工学院的入学考试失败。爱因斯坦开始思考当一个人以光速运动时会看到什么现象。对经典 论的内在矛盾产生困惑。
 +
*1896年(17岁),爱因斯坦获阿劳中学毕业证书。10月29日,爱因斯坦迁居苏黎世并在瑞士联邦 工学院就读。
 +
*1899年10月19日(20岁),爱因斯坦正式申请瑞士公民权。
 +
*1900年8月(21岁),爱因斯坦毕业于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12月完成论文《由毛细管现象得到的推论》,次年发表在莱比锡《 物理 学杂志》上并加入瑞士国籍。
 +
*1901年3月21日(22岁) 爱因斯坦正式取得瑞士国籍。在这一年5到7月完成电势差的热力学 论文。
 +
毕业以后
 +
*1902年6月16日(23岁),爱因斯坦被瑞士伯尔尼专利局雇佣。1903年(24岁),他与 学同学[[ 米列娃·玛丽克]] 结婚。他们结婚前就已经有了第 个孩子。
 +
*1904年(25岁)9月,爱因斯坦由专利局的试用人员转为正式
 +
*1905年(26岁)3月,爱因斯坦发表“量子论”,提出光 量子 假说,解决了光电效应问题。4月向苏黎世大学提出论文《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取得博士学位。5月完成论文《论动体的电动 学》,独立而完整地提出狭义相对性原理,开创物理学的新纪元。这一年因此被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
 +
*1906年(27岁)4月,爱因斯坦晋升为专利局二级技术员。11月完成固体比热的论文 关于固体的量子论 第一篇论文
 +
*1907年(28岁)升职为专利局一级技术员。1908年(29岁)10 ,爱因斯坦兼任伯尔尼大学编外讲师
 +
*1909年(30岁)10月,爱 斯坦离开伯尔尼专利局,任 物理 学副教授。1910年(31岁)10月,爱因斯坦完成关于临界乳光 论文。
 +
*1911年(32岁) 爱因斯坦从瑞士迁居到[[ 布拉格]]。1912年(33岁),爱因斯坦提出“ 化当量”定律。
 +
*1913年(34岁),爱因斯坦重返[[德国]], [[ 柏林]] 威廉皇帝物 研究所长和柏林洪堡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
  
愛因斯坦在職業生涯早期就發覺[[經典力學]]與[[電磁場]]無法相互共存,因而發展出[[狹義相對論]]。他又發現,相對論原理可以延伸至[[重力場]]的建模。從研究出來的一些重力理論,他於1915 發表了[[廣義相對論]]。他持續研究[[統計力學]]與[[量子理論]] 導致他給出粒子論與對於[[布朗运动|分子運動]]的解釋。在1917年 因斯坦 應用[[ 廣義相對論]] 來建立大尺度結構宇宙的模型。<ref name=Nobel>{{Citation|url=http://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physics/laureates/2011/advanced-physicsprize2011.pdf |title=Scientific Background on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2011. The accelerating universe |publisher=Nobel Media AB |via=Nobelprize.org |page=2 |format=PDF |accessdate=2015-01-04 |quote=In 1917, Einstein applied the GR equations to the entire Universe.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828054717/http://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physics/laureates/2011/advanced-physicsprize2011.pdf |archivedate=28 八 2015 |deadurl=yes }}</ref>
+
==遠走美國==
   
+
1932 (53岁)2月 对于德国和平主义者奥西茨基被定为叛国罪 因斯坦 [[ 帕莎第纳]] 提出抗议。3 月, 因斯坦 国回柏林。5月,爱 因斯坦 去英国[[ 剑桥大学]] [[ 牛津 ]] 讲学 后赶到[[ 日内瓦]] 列席裁军会议 极端失望。6月 爱因斯坦同墨菲作关于 果性问题的谈话。7月 因斯坦同 大心理学家弗洛伊德通信,讨论战争 心理问题。号召德国人民起来保卫魏玛共和国,全 反对[[ 法西斯]] 。12月10日 因斯坦 和妻子离开德国去美国。原来打算访问美国,然而,他们从此再也没有踏上德国的领土<ref>[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11953/ 阿尔 伯特· 因斯坦 (一)]</ref>
[[阿道夫·希特勒]]於1933年開始掌權成為德國總理之時 因斯坦 正在走訪 國。由於愛 因斯坦 [[ 猶太裔]]人,所以儘管身為[[普魯士科學院]] 教授,亦沒有返回德國。1940年,他定居美國,隨後成為美國公民<ref name="BoyerDubofsky2001">{{cite book|author1=Paul S. Boyer|author2=Melvyn Dubofsky|title=The Oxford Companion to United States History|year=2001|publisher=Oxford University Press|isbn=978-0-19-508209-8|page=218}}</ref>。在[[ 第二次世界 ]] 前夕 他在一封寫給當時美國總統[[ 富蘭克林·羅斯福]] 的信裏署名 信內提 德國可能發展出一種新式且深具威力的炸彈 ,因 此建議美國也盡早進行相關研究 美國因此開啟了[[曼哈頓計劃]]。愛 因斯坦 支持增強 盟國 ,但譴責將當時新發現的[[ 核裂变]] 用於武器用途的想法 後來愛 因斯坦 與英國哲學家[[伯特 · 羅素]]共同簽署《[[羅素—愛 因斯坦 宣言]]》,強調[[核武器]]的危險性
 
  
因斯坦 總共發表了300多篇科學論文和150篇非科學作品<ref name="Paul Arthur Schilpp, editor 1951 730–746">{{Citation |author=Paul Arthur Schilpp, editor |year=1951 |title=Albert Einstein: Philosopher-Scientist, Volume II |publisher=Harper and Brothers Publishers(Harper Torchbook edition |location=New York}}</ref>{{rp|730-746}}。愛 因斯坦 被誉为是“現代物理学之父”及20世紀 世界 最重要[[ 科學家]] 一。 他卓越 原創性 科學成就使得“愛因斯坦”一詞成為“[[ 天才]] 同義詞 <ref>{{Citation|url=http://wordnetweb.princeton.edu/perl/webwn?s=Einstein |title=Result of WordNet Search for Einstein |version=3.1 |publisher=The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accessdate=2015-01-0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828054753/http://wordnetweb.princeton.edu/perl/webwn?s=Einstein |archivedate=28 八月 2015 |deadurl=yes }}</ref>
+
1933年(54岁),德国纳粹政府查抄他在[[柏林]]的寓所,焚毁其书籍,没收其财产,并悬赏十万马克索取他的人头。爱 因斯坦 当时在[[普林斯顿大学]]任客座教授,得知消息后便加入美国国籍。1934年(55岁 ,爱 因斯坦 文集《我的 世界 观》由其继女婿[[ 鲁道夫·凯泽尔]] 编辑出版。1935年5月到百慕大作短期旅行。在百慕大正式申请永远在美国居住。这也是他最后 次离开美国。获富兰克林奖章 同波多耳斯基 罗森合作,发表向哥本哈根学派挑战 论文,宣称[[ 量子力学]] 对实在的描述是不完备 的。 为使诺贝尔和平奖赠予关在纳粹集中营中的奥西茨基而奔走。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reflist}}
 
{{reflist}}
 +
 +
[[Category:物理學家]]
 +
[[Category: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
[[Category:德国人]]

2020年3月17日 (二) 12:08的最新版本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jpg
出生 1879年3月14日
德意志帝国符腾堡王国乌尔姆
逝世 1955年4月18日(1955-04-18)(76岁)
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
居住地 德国、意大利、瑞士、奥地利、比利时、美国
配偶 米列娃·马利奇(1903年-1919年结婚)
爱尔莎·洛文塔尔Elsa Löwenthal(1919年-1936年结婚)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 物理学
博士生 {{{博士生}}}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出生于德国符腾堡王国乌尔姆市,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犹太裔物理学家。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均为犹太人),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1905年创立狭义相对论。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1955年4月18日去世,享年76岁。爱因斯坦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1]

记事

  • 1879年3月14日上午11时30分,爱因斯坦出生在德国乌尔姆市(Ulm,Kingdom of Württemberg,German Empire)班霍夫街135号。父母都是犹太人。*1888年(9岁),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入路易波尔德高级中学学习。在学校受宗教教育,接受受戒仪式,弗里德曼是指导老师。
  • 1889年(10岁),在医科大学生塔尔梅引导下,读通俗科学读物和哲学著作。1891年(12岁),爱因斯坦自学欧几里德几何,对数学感到狂热的喜爱,同时开始自学高等数学。
  • 1892年(13岁),爱因斯坦开始读康德的著作。
  • 1894年(15岁),爱因斯坦一家人移居意大利
  • 1895年(16岁),爱因斯坦自学完微积分。同年,爱因斯坦在瑞士理工学院的入学考试失败。爱因斯坦开始思考当一个人以光速运动时会看到什么现象。对经典理论的内在矛盾产生困惑。
  • 1896年(17岁),爱因斯坦获阿劳中学毕业证书。10月29日,爱因斯坦迁居苏黎世并在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就读。
  • 1899年10月19日(20岁),爱因斯坦正式申请瑞士公民权。
  • 1900年8月(21岁),爱因斯坦毕业于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12月完成论文《由毛细管现象得到的推论》,次年发表在莱比锡《物理学杂志》上并加入瑞士国籍。
  • 1901年3月21日(22岁),爱因斯坦正式取得瑞士国籍。在这一年5到7月完成电势差的热力学理论的论文。

毕业以后

  • 1902年6月16日(23岁),爱因斯坦被瑞士伯尔尼专利局雇佣。1903年(24岁),他与大学同学米列娃·玛丽克结婚。他们结婚前就已经有了第一个孩子。
  • 1904年(25岁)9月,爱因斯坦由专利局的试用人员转为正式
  • 1905年(26岁)3月,爱因斯坦发表“量子论”,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了光电效应问题。4月向苏黎世大学提出论文《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取得博士学位。5月完成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独立而完整地提出狭义相对性原理,开创物理学的新纪元。这一年因此被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
  • 1906年(27岁)4月,爱因斯坦晋升为专利局二级技术员。11月完成固体比热的论文,这是关于固体的量子论的第一篇论文。
  • 1907年(28岁)升职为专利局一级技术员。1908年(29岁)10月,爱因斯坦兼任伯尔尼大学编外讲师。
  • 1909年(30岁)10月,爱因斯坦离开伯尔尼专利局,任理论物理学副教授。1910年(31岁)10月,爱因斯坦完成关于临界乳光的论文。
  • 1911年(32岁),爱因斯坦从瑞士迁居到布拉格。1912年(33岁),爱因斯坦提出“光化当量”定律。
  • 1913年(34岁),爱因斯坦重返德国,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长和柏林洪堡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

远走美国

1932年(53岁)2月,对于德国和平主义者奥西茨基被定为叛国罪,爱因斯坦在帕莎第纳提出抗议。3月,爱因斯坦从美国回柏林。5月,爱因斯坦去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讲学,后赶到日内瓦列席裁军会议,感到极端失望。6月,爱因斯坦同墨菲作关于因果性问题的谈话。7月,爱因斯坦同大心理学家弗洛伊德通信,讨论战争的心理问题。号召德国人民起来保卫魏玛共和国,全力反对法西斯。12月10日,爱因斯坦和妻子离开德国去美国。原来打算访问美国,然而,他们从此再也没有踏上德国的领土[2]

1933年(54岁),德国纳粹政府查抄他在柏林的寓所,焚毁其书籍,没收其财产,并悬赏十万马克索取他的人头。爱因斯坦当时在普林斯顿大学任客座教授,得知消息后便加入美国国籍。1934年(55岁),爱因斯坦文集《我的世界观》由其继女婿鲁道夫·凯泽尔编辑出版。1935年5月到百慕大作短期旅行。在百慕大正式申请永远在美国居住。这也是他最后一次离开美国。获富兰克林奖章。同波多耳斯基和罗森合作,发表向哥本哈根学派挑战的论文,宣称量子力学对实在的描述是不完备的。为使诺贝尔和平奖赠予关在纳粹集中营中的奥西茨基而奔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