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燕云十六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燕云十六州,又称幽云十六州幽蓟十六州燕云之地,古代地理名词,即今北京天津海河以北,以及山西河北北部。包括燕蓟节度使所辖的燕、蓟等十一,与河东节度使所辖的云、蔚等五州。

幽州为汉朝时北京名称,「燕云」一名见于《宋史·地理志》。燕云十六州东西宽约600公里,南北长约200公里,总面积约120,000平方公里。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位于太行山北支的东南方,其馀的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九州在山的西北。所处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自秦汉以来,此地区自古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战略要地,历朝皆派有重兵驻守。

公元936年,中国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后唐河东节度使)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后晋,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往后中原数个朝代都没有能够完全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略意义使得中原的北宋政权感受威胁持续长达160多年。[1]

1367年,明太祖朱元璋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 为号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国的统治,汉族政权再度取得燕云十六州。

范围

燕幽蓟节度使辖区 河东节度使辖区
1.幽州(燕州):今北京 1.云州:今山西大同
2.蓟州:今天津蓟州 2.蔚州:今河北蔚县
3.顺州:今北京顺义 3.应州:今山西应县
4.檀州:今北京密云 4.寰州:今山西朔州
5.儒州:今北京延庆 5.朔州:今山西朔州
6.瀛州:今河北河间
7.莫州:今河北任丘北
8.涿州:今河北涿州
9.新州:今河北涿鹿
10.妫州:今河北怀来
11.武州:今河北宣化

五代十国时期

907年,唐朝灭亡,朱温篡唐建立后梁,911年,幽州节度使刘守光不顾众将臣的反对,登基称帝,国号大燕,改元应天。 桀燕建立后,即不断受到晋王李存勖(沙陀人)的攻击,应天三年(913年),晋军攻陷幽州,俘获被囚禁已久的刘仁恭,而刘守光逃亡后不久亦被擒。914年刘仁恭和刘守光父子被杀。

923年,沙陀人李存勖建立后唐。并灭掉后梁,到后唐末帝李从珂继位时,大将石敬瑭为河东节度使。后来末帝开始对石敬瑭起疑,石敬瑭也暗中谋自保。石敬瑭以多病为理由,上表请求朝廷调他往其它藩镇,借此试探朝廷对他的态度。末帝在清泰三年(936年)五月改授石敬瑭为天平军节度使,并降旨催促赴任。石敬瑭怀疑末帝对他起疑心,便举兵叛变。后唐派兵讨伐,石敬瑭被围,向契丹求援。九月契丹军南下,击败唐军。石敬瑭在十一月受契丹册封为大晋皇帝,认契丹主为父,自称儿皇帝,然后向后唐都城洛阳进军,后唐末帝在闰十一月(937年1月)自焚,后唐遂亡。沙陀人石敬瑭灭后唐后,建立后晋,并在938年按约定将燕云十六州献给契丹。

燕云十六州被割让给契丹(辽朝)以后,中原失去了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天然和人工防线,辽国也开始从单纯的游牧民族,向游牧与农耕相交杂的民族过渡。在燕云十六州,汉族也和契丹族混居。

显德六年(959年),后周世宗柴荣率军攻辽,水陆并进,一个多月内收复瀛、莫、宁(天津静海县南)三州,以及益津关(河北霸县)、瓦桥关(涿县南)、淤口关三关。五月,欲攻取幽州(今北京)时,因病重班师,六月十九日,卒于东京(今河南开封)。

宋朝开国之后

宋朝开国之后,面对辽朝(契丹)铁骑由燕云十六州疾驰而至的威胁,不得不在汴京附近广植树木。宋太祖赵匡胤不忘收复燕云,曾在内府库专置“封桩库”,打算用金钱赎回失地。宋朝还在河北南部兴建“北京”大名府和辽国对峙。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移师幽州,试图一举收复燕云地区,在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展开激战,宋军大败,宋太宗中箭,乘驴车逃走。之后北宋与辽进行了长期的战争,一直未能占领此地。景德元年(1004年)北宋真宗抵澶州北城,后与辽国在澶州定下了停战和议,史称“澶渊之盟”,之后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宣和四年(1122年)宋金订立“海上之盟”,约定联合灭辽后,金归还宋燕云十六州。于是北宋预置了燕山府路和云中府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把辽天祚帝赶到燕山以西之后,于1123年二月把太行山(后明在此建内长城)以南的燕京[註 1]、涿州、易州、檀州、顺州、景州、蓟州[註 2]如约归还。但阿骨打死后,金以张觉事变为由伐宋。宣和七年(1125年)十二月金兵又占领燕京地区。第二年金国大举南下,俘虏了徽钦二帝,占据了中原地区,史称“靖康之变”,北宋灭亡。1127年,宋旧皇室赵构衣冠南渡,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偏安政权,后来迁都临安(杭州)。

辽朝

辽朝(公元916年—公元1125年 [註 3] )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传九帝,享国二百零九年。[2]

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部落联盟首领,公元916年始建年号,建国号“契丹”,定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947年,辽太宗率军南下中原,攻占汴京(今河南开封),耶律德光于汴京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大辽”,改年号为“大同” [註 4]。983年复更名“大契丹”。1007年辽圣宗迁都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1066年辽道宗耶律洪基复国号“辽”。公元1125年被金国所灭。

辽末,贵族耶律淳建立北辽,与西夏共同抗金,后被金灭。辽朝宗室耶律留哥与其弟耶律厮不分别建立了东辽和后辽,最后东辽灭后辽,东辽被蒙古所灭。辽国亡后,耶律大石西迁到中亚楚河流域建立西辽,定都虎思斡耳朵,1218年被蒙古所灭。1222年西辽贵族在今伊朗建立了小政权后西辽,后又被蒙古所灭。

金朝

金朝(1115年-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统治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的封建王朝,完颜阿骨打所建。西与西夏、蒙古等接壤,南与南宋对峙。共传十帝,享国119年。

天庆四年(1114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诸部后起兵反辽。于翌年在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哈尔滨阿城)立国,国号“大金”,建元“收国”。并于天会三年(1125年)灭辽朝,天会五年(1127年)又发动靖康之变灭北宋。天会八年(1130年),宋高宗赵构向金帝上降表称臣,南宋成为金朝属国。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中都(今北京)。金世宗、金章宗统治时期政治文化达到巅峰,金章宗在位后期急剧由盛转衰。金宣宗继位后,内部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外受大蒙古国南侵,被迫迁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天兴三年(1234年),金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夹击下覆亡于蔡州。

元朝

1213年,燕云十六州被蒙古帝国占领。铁木真大军南下,横扫河北,1215年,铁木真攻克金中都,并改名为燕京,1234年,蒙古灭金朝。1276年,元朝灭南宋,1279年,元朝消灭南宋残余抵抗势力,统一全国。1264年八月,元世祖忽必烈下诏改燕京(今北京市)为中都,定为陪都。1267年忽必烈迁都位于中原的中都,1272年,将中都改名为大都(突厥语称汗八里,帝都之意),将上都作为陪都。

明朝

燕云十六州在非汉族的统治者统治了455年(913-1368年)之后,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明太祖朱元璋徐达常遇春攻克大都,燕云十六州得以重新并入汉人势力范围。古代骑兵的定位相当于今天的战斗机。和林是元朝岭北行省驻地。洪武五年(1372)正月,朱元璋命魏国公徐达为征虏大将军,由木怜道出发,赴和林为中路军;曹国公李文忠为副将军,由帖里干道出发为东路军;宋国公冯胜为右副将军,由纳怜道出发为西路军,合骑兵15万,三道并进,出征漠北。骑兵15万,用于后勤运输保障的马匹更当倍之,因此,此次出征所用马匹至少在30万匹以上,规模之壮,在洪武一朝空前绝后。久经沙场的扩廓利用明军胜兵易骄的心理,诱敌深入。徐达冒进于扩廓与贺宗哲联军的伏击圈中,‘骤与之战不利,死者一数万。”同样,明军则损失惨重。据《草木子余录》 载,“分三路出讨漠北, 大败, 死者前后约四十万” 。相对于人员, 战马损失应该更加惨重。如果说此时的朱元璋畏惧于被他称之为天下第一奇男子的王保保( 即扩廓帖木儿) 而不敢主动出击, 那么 “在洪武八年八月, ( 北元) 丧失了大将王保保, 十一年四月, 元主昭宗又逝世, 但明军还不敢乘机大举”日本学者和田清敏锐地觉察出这一现象, 但没有给出答案。不仅如此, 在以后长达 15 年的时间里, 也未见明军大规模出击的举动, 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洪武二十年。从各方面分析, 战马的匮乏应是制约明朝大规模军事行动的主要因素。根据《明史》记载,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明朝清点全国兵马数,计官兵1204923人,马仅45080匹,可见岭北之战后明朝军马的缺少。“与虏战失利,敛兵守塞”只能用步兵固垒。“马悉数不过二万, 若逢十万之骑, 虽古名将, 亦难于野战。所以必欲知己, 筭我马数如是。纵有步军,但可夹马以助声势,若欲追北擒寇,则不能矣。”其结果是步兵的战略投送能力远远弱于骑兵。“明军自是希出塞矣”。明军骑兵的严重缺失让朱元璋继承元朝最后一个行省的计划严重受挫。“按此和林之偏师也,我军鲜利,高皇盖数悔之。”最后只能在漠南设置诸多卫所,借地利屯田牧马助军资,以图反攻岭北。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崇祯帝自杀,明朝灭亡。

幽云十六州始末

公元 932年,后唐明宗李嗣源(沙陀人)派遣他的女婿石敬瑭(沙陀人)出任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晋阳城迎来了它的新主人。

虽然富贵后的石敬瑭自称春秋卫国石大夫和汉丞相石奋是他的先祖,但却改变不了自己世代沙陀族的血统,他的父亲是李克用的部将,名叫臬捩鸡。出生于太原的石敬瑭朴实稳重,寡言少笑,喜好兵法,古代名将李牧周亚夫是他尊崇的楷模。石敬瑭射术精良,李嗣源器重他的才干,将自己的亲军“左射军”交其统领,后来又将他招为女婿。

石敬瑭成名于晋梁夹河苦战时期,曾在晋军受到突袭的危急时刻率领十余名骑兵纵横驰奔于敌阵之中势如破竹,连一向骁勇异常的李存勖也由衷地赞叹道:“人们说将门出将,这句话果然不假!”公元 926年,受命镇压魏州兵变的李嗣源被部下劫持拥立为皇帝,就在他举棋不定的时候,政治上更有远见的石敬瑭分析了严峻的形势之后,自告奋勇以三百骑兵为先锋夺取大梁,为李嗣源登基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石敬瑭受到继位的后唐闵帝及其谋臣的猜忌,将他和手握重兵的凤翔节度使李从珂调任,借此来削弱他们的实力。李从珂拒不受命,打着“清君侧”的旗号率兵攻入洛阳,闵帝在百名亲骑的保护下出逃,路遇回京接受调任的石敬瑭,居心叵测的石敬瑭以闵帝随从有叛变之心为借口将他们全部诛杀,把闵帝孤身一人留在卫州驿站扬长而去,从而导致了闵帝被李从珂派人缢杀的结局。

李从珂即位不久,在一些大臣的劝说下,将大病初愈的石敬瑭官复原职,但二人之间的相互猜忌却并未因此化解。一向与李从珂不睦的石敬瑭回到晋阳之后,开始积蓄力量,不断以防备契丹为由要求朝廷增兵运粮。这一年夏天,朝廷派遣使臣来到石敬瑭军中,向军士们发放夏装,并宣旨抚慰,深受感动的士卒四次高呼万岁,石敬瑭因此命令部将处斩了三十六名带头谢恩的军官和士卒。石敬瑭拥兵自重的野心暴露无遗。

公元 936年,石敬瑭上书请求调任到内地军镇,借以试探朝廷的态度,李从珂考虑再三,在意识到有可能招致变乱的情况下调任石敬瑭为天平节度使。诏书下到晋阳,石敬瑭召集下属商议对策,大将刘知远说:“明公统军多年,从望所归,凭借晋阳的有利地势和精锐部队,一定可能成就霸业,怎么可以受制于一纸诏书而自投虎口呢。”石敬瑭最终下定了起兵的决心,上书以李从珂不是先帝亲子为由要求他传位于许王,公开与后唐朝廷决裂,绰号“张生铁”的后唐大将张敬达不久奉命率军三万兵临晋阳城下。然而,以当时的实力,石敬瑭还不足以抗衡李从珂,谋臣桑维翰因此提出了借助契丹力量的建议。

契丹是古代鲜卑族的一支,朱温称帝的那一年,耶律阿保机被推举为契丹首领,九年后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契丹据有中国北部和东北部辽阔的广大地区,凭借兵强马壮多次南侵。阿保机曾经率兵骚扰云州,晋王李克用北上与之会盟,结为兄弟,相约共讨朱温,因为双方会盟有怀想仁人之意,所以,会盟之地得名“怀仁”,至今沿用。但背信弃义的阿保机后来却投靠了朱温,李克用因此在去世前留下一支箭嘱托李存勖北击契丹,四年后,李存勖率领以步兵为主力的十万晋军,在幽州大破号称三十万的契丹骑兵,完成了李克用的遗愿。此后,双方又发生多次战争,觊觎中原的契丹成为后唐王朝的主要威胁之一,也正因为于此,负有北部边防重任的石敬瑭才得以积蓄起使他产生反叛之心的军事实力。

面对大兵压境,石敬瑭让桑维翰草表向契丹称臣,以父子相称,以求得契丹出兵相救,并许诺事成之后割让北方诸州作为酬谢。对此,石敬瑭最为信任的大将刘知远提出了劝阻,并且指出,此举将会使契丹成为中原的心腹大患而令人追悔莫及。然而,利令智昏的石敬瑭早已将国家利益之不顾,他的眼里此时只有他个人的一已私利。

就在攻守双方激战两个多月相持不下的时候,耶律德光率领旌旗连绵五十余里的五万契丹骑兵长驱直入三千里,直抵晋阳城北古北口,当日即与后唐军队沿汾河展开激战,杀死后唐步兵近万人,后唐骑兵败归晋阳城南的晋安寨。率军出城助战的刘知远也俘获后唐降卒千余人,因为惧怕他们反复而全部诛杀。

当天晚上,石敬瑭出晋阳北门会见耶律德光,两人握手言欢,相见恨晚。不久,三十四岁的耶律德光扶立四十五岁的石敬瑭为儿皇帝,石敬瑭穿着耶律德光脱下的契丹皇袍在晋阳城东南的柳林营地筑坛举行了即位仪式,国号大晋,史称后晋。

尽管比耶律德光大十一岁,但石敬瑭这个儿皇帝却颇有孝心,不仅割让幽云十六州,还答应每年贡帛三十万匹,也就是说,人口不足三十万的契丹族平均每人每年都可以得到一匹绢帛。当石敬瑭准备从子侄中挑选一人镇守晋阳时,也诚惶诚恐地征求耶律德光的意见,虽然身材矮小但相貌与石敬瑭颇为相似侄儿石重贵被一眼看中,任命为北京留守、太原尹、河东节度使。

坚守晋安寨数月的五万后唐士卒在部将杨光远斩杀主帅张敬达之后投降,石敬瑭率兵南下,李从珂举火自焚,后唐灭亡,后晋王朝开始了对中原的统治。

石敬瑭在位六年,向契丹派遣使者四十三次,唯唯诺诺,如履薄冰,既不敢得罪契丹,又惧怕手握重兵的大将杨光远、刘知远,忧郁成疾,五十一岁时便在屈辱中死去,他这个皇帝当得好没滋味。石敬瑭的侄儿石重贵即位五年后,被南侵的契丹军队掳往黄龙府,受尽凌辱与苦难,最后竟不知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悲惨的皇帝,被后世史家称为“出帝”。

在此前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少数民族无休无止的杀伐争战中,沿长城一线的险峻地形始终是以步兵为主的中原军队抗击北方游牧民族骑兵部队的天然屏障。幽云十六州恰好就处在这条重要的军事防御线上,其中幽、蓟等十二州位于河北北部,云、应、寰、朔四州位于山西北部,幽州和云州后来成为辽国的南京和西京,因为幽州在辽代又叫燕京,所以后人也把它们称作燕云十六州,长城要隘山海关、喜峰口、古北口、雁门关都在这一带。幽云十六州一失,北部边防从此几乎无险可守,胡人铁骑纵横驰奔于繁华富庶的千里平原,昼夜即可饮马黄河。正因为如此,割让幽云十六州,成为影响中国政治格局和历史进程的一件大事,此后四百余年中,收复幽云十六州成为每一个汉人王朝梦寐以求的理想。

杨家将的故事

杨家将满门忠烈的传奇故事是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历史演义,通过评书、小说、连环画、戏曲、影视以及民间的口头传承,《金沙滩》、《李陵碑》、《大破天门阵》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几乎为每一个人耳熟能详,然而,演义毕竟不等同于历史,随着杨家将故事的深入人心,以至于人们分不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演义和传说。

《宋史》记载

据《宋史》记载,杨业是并州太原人,一些学者经过研究认为,杨家将的祖籍是曾以“火山”为名的山西河曲,杨业的父亲杨信曾做过麟州刺史,杨家一门后来分支出麟州杨氏、太原杨氏、代州杨氏和播州杨氏,杨业就是太原杨氏的始祖。

原名杨崇贵的杨业从年青时代就开始在以晋阳为国都的北汉割据政权担任军职,因为军功显赫而被北汉皇帝赐名为刘继业,杨业是他归宋恢复本姓之后的名字。

有关杨无敌

在杨家将故事中,虽然杨业又被称为金刀令公,但他的儿子们用的都是枪,《说岳全传》中战死于小商河的杨氏后人杨再兴用的也是枪,连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杨康的父亲,那个自称杨家后人的杨铁心最后也是自尽于自己的铁枪之下。其实杨家擅长枪法是有历史根据的,长枪是古代步兵的主力兵器,杨业自创或是家传的枪法名叫梨花枪,世称三十六路花枪,《新义录》中记载说,天下有十七家枪法名家,杨家三十六路花枪就是其中之一。正是凭借精湛的武艺和骄人的战绩,杨业早在归宋之前就为自己赢得了“杨无敌”的美誉。

不过,在《宋史》的有关史料中,却几乎见不到杨业无敌的战绩,倒是留下了他一次次败于宋军的记载,杨业也曾因此被一度停职。

为了完成统一大业、消灭最后一个割据势力北汉政权,赵匡胤赵光义兄弟三下河东,兵临晋阳,具体内容我们将在以后章节中详细记叙,这里只介绍一下杨业抗宋与归宋的情况。

战争的概况

公元 963年,宋将李继勋进攻北汉,杨业与他的同僚在榆次一带战败后退守汾河桥,宋军夺桥后进逼到晋阳西城外,被杨业等北汉将领击退,这是史书中记载的杨业与宋军的第一次交锋。第二年,赵匡胤御驾亲征,杨业在争夺汾河桥的战斗中失利,损伤千余人后退回晋阳,正是这次战斗之后,杨业一度被解除兵权。一个月之后,杨业率领数百士卒出击围城的宋军,被宋将党进击退,杨业缒城回到晋阳。这一年五月,宋军在久攻不克、北汉的契丹援军赶到的情况下撤退,杨业与北汉诸将率兵追击,获得大量的军粮及战利品。此后,杨业在洪洞两度败于宋军,所部死伤千人。

其实事实未必如此,在与敌军的争战记录中,夸胜讳败是十分常见的,所以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交战双方常常在战后都宣称自己取得了胜利。杨业在一次次力量悬殊、寡不敌众的交锋中,所受的损失不过是死伤千人,这甚至没有超出一次战斗的正常消耗。北汉之所以能与北宋抗衡二十余年,以弱小的国势成为最后一个被消灭的割据势力,除了契丹远水难解近渴的军援、太原险固的地理优势之外,杨业等北汉将领功不可没,须知北汉王朝在最后倾覆的时候控制的民户只有三万五千二百余户,否则素闻杨业威名的宋太宗怎么会那样渴望收归杨业。遗憾的是,建国二十九的北汉王朝竟然没有设立史官,杨业忠心保卫北汉的战绩就这样在宋朝史官的笔下佚散无踪了。

事实上,抗拒北宋统一战争的杨业更是一位洞悉历史进程、顺应时代潮流的智者,正因为如此,他才建议北汉皇帝刘继元突袭契丹援军归降宋朝以实现民族的统一而共御外侮。杨业的建议被拒绝,但没有想到的是,坚守晋阳战斗到最后一刻的,不是据说素怀英气的刘继元,而是忠于职守的杨业,而且杨业是在接到已经投降的刘继元的命令之后,才在一腔悲愤之中解甲弃守的。

前面说过,收复幽云十六州以及沦陷的其它三州始终是每一个中原王朝梦寐以求的理想,石敬瑭之后,中原王朝为收复幽云十六州而组织的北伐主要有四次。公元 946年,后晋皇帝石重贵北伐,这次北伐的结果是全军投降后晋灭亡。公元 959年,周世宗柴荣率领水陆两军北伐,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收复了宁、莫、瀛、易四州,但却因为柴荣病重以及部分将领的异议而收兵,一个月后,柴荣病逝。二十年后,挟平灭北汉之余威,宋太宗赵光义想一鼓作气收复幽州,然而,这支刚刚攻占太原的胜利之师同时也是一支不堪再战的疲惫之师,最终惨败于高梁河战役,赵光义身中两箭,乘坐驴车仓惶南逃,收复幽云十六州的第三次北伐遂告失败。

杨业的故事

杨业归宋七年后,宋太宗赵光义趁着辽国母寡子幼,集结兵力三十万,兵分三路,挥师北伐,杨业做为副帅参加了以潘美为主帅的西路北伐。然而,东路主帅曹彬违背既定策略,急功近利,孤军冒进,招致惨败,并最终影响到整个战局,赵光义被迫下令全线撤退,雍熙北伐宣告失败。

虽然北汉王朝执行的是一条联辽抗宋的战略,但据学者研究,“杨无敌”的美誉却是得名于汉辽关系一度紧张、杨业率兵防御契丹期间,辽将耶律斜轸一句“与我国角胜三十余年”也应证了这一点。正因为杨业有着与契丹作战的经验,所以赵太宗才会在他归宋不久即以“老于边事”的原因委以北部边防重任镇守代州,而潘美从这个时候开始就成为他的顶头上司。在这一时期,杨业屡次击败辽兵的进犯,以至于辽军一看到他的旌旗就撤兵退去而不敢与之交锋,杨业也与潘美因为击退辽军而同时获得升迁。

雍熙北伐开始后,潘美、杨业率领的西路军进展顺利,收复了山西北方州县,杨延昭部与中路军田重进所部胜利会师。东路军失利后,西路军已成孤军之势,将受到辽军全力反攻,赵光义在下令撤军的同时,命令西路军护送二十余万云、应、寰、朔四州汉族及其它少数民族百姓内迁。

然而,在如何掩护百姓撤离这一问题上,杨业与监军王侁发生严重分歧。当时寰州已经再次失陷,杨业主张兵出繁峙,从侧翼吸引辽军,掩护三州百姓依次撤离,而监军王侁则要求杨业兵出寰州,正面阻击辽军主力持行掩护任务。此时,另一位监军刘文裕赞同王侁的主张,而主帅潘美也默许了这一点,在这种情况下,杨业被迫持行这一错误决策,在极为不利的形势下孤军出战,临行前与潘美约定宋军在陈家谷接应。

第二天下午,当突出重围的杨业退至陈家谷时,负责接应的伏兵早已撤离,骁勇善战的杨业最终中箭落马,被辽兵俘获,杨业绝食三天后殉国,时年五十五岁。

令人悲愤的是,同样是为国捐躯,朝廷最初对杨业的抚恤还不如比他低四级的贺怀浦,对此,唯一的解释就是有人隐瞒了杨业牺牲的真实情况。不久,宋廷修正错误,追赠杨业为太尉、大同节度,并厚恤杨家,对杨业之死负有主要责任的监军王侁和刘文裕都被除名,分别流放金州与登州,而对同样负有重要责任的潘美的处分就相对轻得多,只是削去了三个虚衔,这大概与他是赵光义的亲家不无关系。

陈家谷之战是雍熙北伐的最后一战,这一无关战局的战役却因为骁将杨业之死而倍受瞩目,更由于杨业死于上级错误的指挥和援兵失约而显得尤为悲壮,各类文艺作品对此更是加以浓墨重彩的渲染,而且,杨业战死的主要原因也被描绘成为主帅潘美的有意陷害。

杨业之死

除了指挥失误、援兵失约之外,杨业之死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宋朝重文轻武的国策。或许是唐末五代军人割据称霸的教训太深刻了,赵宋从开国之初就采取一系列消弱武人事权的措施,这其中就包括监军制度。都监的官品比主帅要低,但却能监督甚至制裁主帅。北宋攻取晋阳,得益于“围城打援”这一战略的成功贯彻,在石岭关力克辽援、为攻取晋阳立下汗马功劳的名将郭进,就是因为忍受不了监军田钦祚的欺辱而含恨自尽。正是这一制度,导致疏于军事仅以“高干子弟”的身份充任都监的王侁独断专行,而主帅潘美难以制止、杨业被迫从命的结果。军人拥兵自重割据一方的现象在宋代虽然被有效抑制,但军队战斗力也明显削弱,以至于有宋一代被称为“弱宋”。

杨业牺牲了,他的后代继续为国尽忠,杨业的儿子,长年为国戍边的杨延昭曾上书请战收复幽州,杨业的孙子,跟从范仲淹抵御西夏的杨文广曾上《克取幽燕策》,然而,这些建议如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复,直到宣和四年,才由宋代六贼之一的童贯率军攻辽,这个后来在抗金战中屡次临阵脱逃的宦官惨败而归。从此以后,宋王朝放弃了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军事努力,这片抛洒了无数将士鲜血的锦绣河山,直到元代才与中原重新统一,而它回到汉族人的怀抱,已是在四百年后的明朝,在这四百多年中,幽云十六州,只能化为文人笔下的悲愤与无奈。

视频

燕云十六州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注释

  1. 即幽州,938年辽太宗将幽州定为南京析津府,作为辽陪都,1012年改号燕京。
  2. 其中景州(今河北遵化,此为金之景州,并非宋之同名景州,宋之景州在今衡水市景县)虽在长城之内,但并不属于石敬瑭割给辽的燕云十六州之一。易州(今河北保定市易县)是辽统和七年(989年)夺自宋(《辽史·地理志四》:『统和七年攻克之,升高阳军。』),也不算作十六州之一。莫、瀛两州早已收复,为北宋河间府所治。这样一来,山西、河北太行山(后明在此建内长城)以内的燕、涿、檀、顺、蓟、莫、瀛七州都已经归还宋,而太行山以外的儒、妫、武、新、蔚、应、寰、朔、云九州当时辽金尚在争夺,金太祖也无法归还。
  3. 商务印书馆《新华字典第十一版》:辽建国于公元907年,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938年(一说947年)改国号为辽,983年复称契丹,1066年仍称辽。
  4. 根据《辽史》的记载,“大辽”国号创立于公元947年。太宗会同十年(947年)正月,辽灭后晋,太宗“备法驾入汴”,“二月丁巳朔,建国号大辽,大赦,改元大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