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潮陽縣

於 2022年1月11日 (二) 12:22 由 蕙質蘭芯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潮陽縣廣東省汕頭市下轄縣,於東晉隆安元年(397)(一說義熙九年即413年)置縣。因處山之南,海之北,而名"潮陽",屬義安郡。下屬棉城鎮海門鎮峽山鎮和平鎮金浦鎮司馬浦鎮兩英鎮陳店鎮谷饒鎮貴嶼鎮銅盂鎮金玉鎮灶浦鎮關埠鎮西臚鎮河溪鎮井都鎮河浦鎮成田鎮沙隴鎮田心鎮仙城鎮紅場鎮雷嶺鎮臚崗鎮著名景點:文光塔、東岩、西岩、大北岩、小北岩、曲水流、蓮花峰風景區,宋大峰景區,仙湖風景區,靈山寺,翠峰岩景區.[1]

目錄

歷史

南北朝

(420~589)宋、齊時,屬義安郡。後郡州幾度更易,至隋開皇十一年(591),潮陽縣屬潮州 唐永徽元年(650),潮陽縣併入海陽縣。先天元年(712)復置潮陽縣,縣治於臨崑山(也稱孤山或公孤山,今汕頭市潮陽區銅盂、和平兩鎮交界之小北山南麓)。開元二十一年(733),潮州屬江南道(翌年改屬嶺南道),潮陽縣屬之。天寶元年(742),又改州為郡,潮州改名潮陽郡,領潮陽、海陽、程鄉3縣。乾元元年(758),潮陽郡復稱潮州。郡、州幾度更易,潮陽都為其屬縣。元和十四年(819),潮州刺史韓愈定遷潮陽縣治於新興鄉棉陽(今潮陽市區,舊稱棉城鎮)。

南宋

紹興二年(1132)再度併入海陽縣,十年復置潮陽縣。元代屬潮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改潮州路為潮州府。嘉靖四年(1525),潮陽縣析出隆井都的三分之一,以及大坭、酉頭、惠來3都置惠來縣。嘉靖四十二年,又析出洋烏、水、黃坑3都置普寧縣。萬曆九年(1581),洋烏、?水兩都復歸潮陽縣。

清代

潮陽仍屬潮州府,建制一直無變。但其隸屬名稱,從廣南東路到惠潮嘉分巡兵備道,其間時有變動。

民國

民國元年(1912)初,潮陽縣直屬廣東省都督府。3年屬巡按使署潮循道。9年直屬廣東省,14年屬廣東省東江行政善後處(民國17年改為東江行政公署)。21年屬廣東省東區綏靖委員公署。25年屬廣東省第五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36年第五行政區改為第六行政區,潮陽縣屬之。38年4月,屬廣東省第七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新中國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0年2月,屬潮汕專區 , 1952年11月屬粵東辦事處(粵東辦事處成立於1951年7月),同年12月屬粵東行政公署。1956年3月,復屬汕頭專區。1967年3月,屬汕頭地區 1983年7月13日,撤銷汕頭地區建制,實行地市合併,市領導縣的體制,潮陽縣隸汕頭市。

1993年4月9日撤縣設為潮陽市。2003年1月29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3]11號):撤銷縣級潮陽市,分別設立汕頭市潮陽區、潮南區。

景點景觀

文光塔

在廣東潮陽縣棉城鎮中心。建於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後毀。明崇禎八年(1635年)重建,十年秋建成。塔高十六丈,空心。八角七層,每層有塔門、塔廊。塔身由各種不同形狀與規格的磚石砌成,結構嚴謹堅固。底層塔門前蹲着兩隻威武的石獅,門上端書"文光塔"三字,兩旁聯曰,"千秋文筆振金石,百丈光芒貫鬥牛。"從地面進塔沿螺旋式石階登上塔頂,可遠眺巍峨的小北山和浩瀚的南海。

靈山寺

在廣東潮陽縣銅盂村靈山山坡。唐代僧人大顛(潮州人,開元末生於潮陽,出家於羅浮山,後回潮陽住白牛岩)於唐貞元七年(公元791年)主持建潮陽縣靈山護國禪寺,為潮汕第二名剎。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大顛曾與潮州刺史韓愈會見,韓愈留衣為別,現存有"留衣亭"及碑記等。寺經過歷代修建,現還保存有卓錫泉與元代仿製的白石槽等遺蹟。

大顛祖師塔

又名舌鏡塔。在靈山寺後。唐長慶四年(公元824年)靈山寺住持僧大顛死後葬此。為鐘形石造墓塔,高2.8米。塔身直徑1.8米,正面有神龕,內刻"大顛祖師塔"五字。龕下有石刻仰蓮承托。下有塔座,座四周刻有古雅樸實的圖案花紋。塔前還設有石刻香爐、燭台,刻鑿簡單古樸,造型奇特,為廣東所罕見。

蓮花峰

在廣東潮陽縣海門集鎮外。是一大堆瓣狀分裂的花崗岩石,近海的一面,分裂層次更多。從山下至峰頂,高約130餘米。從陸上遠望,象一朵蓮花含苞待放;從海上眺望,則如蓮花盛開,故名。其周圍及附近山坡,有摩崖石刻數十題,匯集各體書法。在峰側一塊巨石上,有傳說文天祥用劍刻的"終南"二字,另有詩詞石刻十多首。1962年春,著名作家老舍游此,題詩二首,有"遙憐信國此峰頭,水黑雲寒望帝舟"之句,以追憶文天祥於南宋景炎三年(1278年)駐軍潮陽,登蓮花峰眺望尋覓帝舟蹤跡的歷史。峰後有一塊望夫石,是漁家婦女遙望歸帆的地方。峰右附近紅砂窟有萬人冢,是1943年漁港被日本侵華軍封鎖,漁民無以為生,餓病至死達萬親人的葬地。

海角甘泉

在廣東惠來縣神泉港東南角。是宋代海灘的泉眼。明代成為三面環海的隴堆上的泉井、水甘洌。相傳明代有一神童蘇福,為甘泉寫一獨聯:"抉取攜而不竭,任鹵浸鹽蒸,獨漂中淡。"清乾隆年間在泉井邊建一碑亭,把這一聯刻在石柱上。亭中樹一《神泉亭塔碑記》,是乾隆十七年(1752年)惠來知縣王瑋所作,指出甘泉"受千斤鹵而能甘","雖深廣不數尺,而欲者千餘","有功於民"。《潮州府志》載:"此泉發源文昌山下,隆冬不竭而味甘,堡內咸資汲焉。"2010年以來,神泉鎮幾千人口皆汲此水食用。普寧縣揭陽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