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在肥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潜在肥力是中国生态学的一个名词术语。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1]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从大约是在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的“甲骨文”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2],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后秦始皇统一中国,中国文字才逐渐走上了发展的道路,直至今天。
名词解释
潜在肥力,是指耕作土壤中不能被作物直接利用或在农业生产上没有直接表现出来的那部分肥力。例如,土壤养分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有效养分,能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绝大部分都是潜在肥力。
潜在肥力和有效肥力可以相互转化,在利用土壤资源过程中要科学管理,尽量使潜在肥力转化为有效肥力。例如,进入2:1型黏土矿物的层间后晶层失水而固定的钾,在蒙脱石、拜来石等矿物中由于同晶置换而产生负电荷、被强烈束缚的钾,因风化而缺钾的矿物的“开放性钾位”固定的钾,这些钾都不能直接被作物吸收利用,需要经过外界环境中钾的耗竭或风化作用才能转化为有效态。
生态学
生态学是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于1866年定义的一个概念: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态学已经创立了自己独立研究的理论主体,即从生物个体与环境直接影响的小环境到生态系统不同层级的有机体与环境关系的理论。它们的研究方法经过描述——实验——物质定量三个过程。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概念和方法的引入,促进了生态学理论的发展,60年代形成了系统生态学而成为系统生物学的第一个分支学科。如今,由于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紧密相关而产生了多个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如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等。
参考文献
- ↑ 中国专门创制文字的民族:千人从辽东迁徙西北,雄霸三百年,搜狐,2022-08-13
- ↑ 见证殷商历史 走进中国文字之源,搜狐,202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