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潘家园旧货市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潘家园

潘家园旧货市场位于北京东三环南路潘家园桥西南,占地4.85万平方米[1]。市场分为地摊区、古建房区、古典家具区、现代收藏区、石雕石刻区、餐饮服务区等六个经营区[2]。主营古旧物品、珠宝玉石、工艺品、收藏品、装饰品,年成交额达数十亿元。市场拥有4000余家经营商户,经商人员近万人,其中百分之六十的经营者来自北京以外的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涉及汉、回、满、苗、侗、维、蒙、朝鲜等十几个民族[3]。市场坐店商铺全年365天开市,地摊每周末开市,周末开市日客流量达六、七万人,其中外宾近万人。现在的市场形成于1992年,是伴随着民间古玩艺术品交易的兴起和活跃逐步发展起来的,现在已成为一个古色古香的传播民间文化的大型古玩艺术品市场[4]

快速导航:关系表

著名景点 :特色街区、古董、古玩

所属国家 :中国

占地面积 :4.85万平方米

地理位置 :北京市朝阳区华威里18号

所属城市 :北京市

外文名称 :Panjiayuan Market

适合旅游季节 :四季皆宜

适宜游玩季节 :四季皆宜

门票价格 :免费

气候类型 :北温带季风气候

中文名称 :潘家园

开放时间 :周一-周五8:30-18:00,周六、周日4:30-18:00;

展开:

基本简介

天然翡翠

潘家园旧货市场是全国人气最旺的古旧物品市场。市场整体风格古色古香,有典型的老北京特色,给顾客以贴心,舒适的感官。市场坐店商铺全年365天开市,地摊每周末开市,

周末开市日客流量达六、七万人,其中外宾近万人。市场整体风格古色古香,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阶层、不同信仰的游客在这里交融。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夫人希拉里、美

国众议院议长哈斯德、希腊总理希米蒂斯、罗马尼亚总理纳斯塔塞、斯里兰卡总统库马拉通加夫人、泰国公主诗琳通等数十位外国政要曾来这里游览购物。“登长城、吃烤鸭、

游故宫、逛潘家园”已成为外国游客到中国旅游的重要项目。市场是全国品类最全的收藏品市场。经营的主要物品有仿古家具,文房四宝、古籍字画、珠宝玉石、旧书刊、玛瑙

玉翠、陶瓷、中外钱币、竹木骨雕、皮影脸谱、佛教信物、民族服装服饰、文革遗物等。市场是藏品展示的窗口,藏家交流的平台,藏友淘宝的乐园。市场是全国最大的民间工

艺品集散地。有衡水的鼻烟壶、杨柳青的年画、江苏的绣品、东阳的木雕、曲阳的石雕石刻、山东的皮影、江西的瓷器、东海的水晶、宜兴的紫砂、陕西的青铜器、云南的服

饰、缅甸的翡翠、西藏的佛教用品、新疆的和田玉、抚顺的琥珀、台湾的交趾陶等。同时市场也是珠宝玉石的批发市场。这些不同民间特色的工艺品从全国各地汇聚潘家园,又

从这里销往全国和世界。为了保证市场内销售的产品质量及鉴别真伪,提高市场服务质量,规范经营者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潘家园旧货市场内驻有国家首家批准认

证的国家级鉴定机构北京大学宝石鉴定中心潘家园分部,权威,科学。内有多位国家注册质检师及大型鉴定仪器,技术实力雄厚。

潘家园旧货市场2004年在“首届中国收藏界年度排行榜颁奖大会”上,通过社会公众投票,被评为“全国十大古玩市场”。2013年3月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和“北京十大商

潘家园

业品牌”荣誉称号。“潘家园”已成为地域文化的载体,成为一种特色的文化象征,一个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笔无形资产。

如今,把信息化条件下的传统文化进行全新推广,推动并建立了文化艺术品收藏类购物网站-潘家园网,在以实体市场为依托的基础之上,致力于把其打造成为无国界、无地域局

限性的国内外知名艺术品收藏类旗舰品牌和先锋社区。

具体地址

潘家园地图

潘家园旧货市场在潘家园桥上来西100米,(潘家园桥东头有一个麦当劳)。 

在西头往西100米就是潘家园旧货市场,或者从机械局党校走,在那往南一个红绿灯往东走,200米也到 坐:34、36、51、99、674、300 华威西里站或潘家园站下车即到。

乘坐地铁可以从10号线潘家园站下车,B口下车,向西走大约100米,左侧即到。

开市时间

  开市时间:周一至周五 早上08:30-下午17:30;周六、周日 早上04:30-下午17:30。坐店商户每日开放,周四、周五增加开放大棚二区,周六、周日市场全面开放

发展历史

  

老外逛潘家园

市场形成于1992年,是伴随着民间古玩艺术品交易的兴起和活跃逐步发展起来的,现在已成为一个古色古香的传播民间文化的大型古玩艺术品市场。 乘坐300,300快,957快2,

957支等在潘家园桥北下车;乘坐28,368,627,638,938专,974,976,运通107在潘家园桥下车;乘坐674,34,802在潘家园桥西下车即到 。地铁10号线潘家园站正在建设中,

请您在劲松桥站下,沿三环向南行1公里左右。 潘家园旧货市场是全国人气最旺的古旧物品市场。市场坐店商铺全年365天开市,地摊每周末开市,周末开市日客流量达六、七

万人,其中外宾近万人。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阶层、不同信仰的游客在这里交融。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夫人希拉里、美国众议院议长哈斯德、希腊总理希米蒂斯、罗马尼亚

总理纳斯塔塞、斯里兰卡总统库马拉通加夫人、泰国公主诗琳通等数十位外国政要曾来这里游览购物。“登长城、吃烤鸭、游故宫、逛潘家园”已成为外国游客到中国旅游的重

要项目。市场是全国品类最全的收藏品市场。经营的主要物品有仿古家具,文房四宝、古籍字画、旧书刊、玛瑙玉翠、陶瓷、中外钱币、竹木骨雕、皮影脸谱、佛教信物、民族

服装服饰、文革遗物等。市场是藏品展示的窗口,藏家交流的平台,藏友淘宝的乐园。市场是全国最大的民间工艺品集散地。有衡水的鼻烟壶、杨柳青的年画、江苏的绣品、东

阳的木雕、曲阳的石雕石刻、山东的皮影、江西的瓷器和水晶饰品、宜兴的紫砂、陕西的青铜器、云南的服饰、西藏的佛教用品、新疆的白玉、台湾的交趾陶等。这些不同民间

特色的工艺品从全国各地汇聚潘家园,又从这里销往全国和世界。

  潘家园旧货市场2004年在“首届中国收藏界年度排行榜颁奖大会”上,通过社会公众投票,被评为“全国十大古玩市场”。“潘家园”已成为地域文化的载体,成为一种特色的文化象征,一个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笔无形资产。

  2001年10月底建成投入使用的工艺品大棚。每末都有许多专业或业务的书画家在此直接销售自己的书画作品,因此价格比别处便宜,北京许多画廊也从这里进货。

  在潘家园市场上有许多经营古旧书画的摊位,特别是各个年代的宣传画,是影视作品中反映时代特点的重要道具,也是一些人收藏的对象。

鬼市由来

  要解释“鬼市”的由来,先要澄清一个概念——开市时间。过去北京的鬼市又叫夜市,也称为晓市。此夜市非彼夜市。现在的夜市始于黄昏左右,一直延续到前半夜,也有通宵的,用一句赶时髦的话说就叫“夜生活”。而过去的夜市指的是从后半夜开始,以天亮为限,天亮就收摊,百姓形象地称它为“三更半夜撂地摊的买卖”。据说从晚清到民

国在京师很是有名,如崇文门外的“东晓市”、宣武门外的“夜市”和德胜门外的“晓市”等。潘家园的鬼市属于老北京鬼市,凌晨4点来钟就有人进入市场了。 再谈为什么

叫“鬼市”。一说晚清时期,时局动荡,国之将亡,皇帝都保不住,何况臣子们。许多清廷遗贵,破落富豪,家道败颓后无以糊口,只能靠变卖祖宗留下来的那点家产苟且维

生。但是总归曾经显赫一时,哪里放得下架子丢得起面子?于是趁着天亮前半明半暗的光线,拿了古董偷偷到街边摆摊贩卖,既躲开了熟人还做成了买卖。北京是皇城,当年是

官僚世家集中地,此时破败的显贵也不少,久而久之,沿袭成市就是“鬼市”了。 又一种说法是鬼市开市时间早,天还没亮,又没有电灯,乌漆抹黑的,穷人打燃火石,富人

提着灯笼,幽幽晃晃如鬼火一般简陋的照明设备下,人影穿梭停走,飘忽不定。鬼没半只,鬼气先有了。再加上很多梁上君子也到此脱手一些见不得光儿的玩意儿,更有造假者

趁乱兜售一些赝品,两者又都是鬼鬼祟祟的。前前后后总之是离不开“鬼”字,鬼市由此得名。 再往下就愈发带有传奇色彩了。说鬼市开在阴阳交替之时,周遭又忽明忽暗影

影绰绰,你看不清我我看不清你,所以不光阳世间的生人来往,更引得了阴间神鬼的兴趣,搞不好前脚从您处买下东西,后脚就躺回棺材里去了。各种传说中最为有趣的是相传

慈禧太后过六十大寿,非得让手下小太监们准备狐裘,那时正逢国难当头,上哪里弄狐狸皮去呀?眼见着时限将至脑袋不保,小太监无奈之下烧香拜佛,还真有了回应,趁着夜

色在鬼市上买来了极品狐狸皮,而卖家竟一个转身化作一缕青烟而去,再摸狐狸皮竟还是热的,小太监这才醒悟那卖家是狐仙化身,脱下皮来救他一命。 不管潘家园的鬼市到

底是哪种出处,也不管可信度有多少,各种传说都为潘家园平添了神秘感,商户们乐意传,游客们也乐意听,反正双方都开心。潘家园鬼市更成为了京城一景,在现代化都市里

保持着古代的情趣,这也是潘家园作为“文化市场”的独特魅力吧。

地名由来

潘家园   十几年前,潘家园本是北京一个并不太知名的地方,近几年来随着潘家园旧货市场的红火,这里便成了 收藏爱好者“淘宝”的好地方,也使“潘家园”之名家喻户晓。

  潘家园位于朝阳西南部,临近劲松小区,解放前只是北京城外一个小小的村落,当时被称为潘家窑。早年间在护城河东边有不少砖窑瓦场,潘家窑是其中的一家,因窑主姓潘,于是窑场以窑主的姓氏而得。据传这潘窑主是位山东济宁人,年过五旬,原是烧琉璃瓦出身。当初来到这里,他本想开家烧制琉璃瓦的窑场,但烧了几次之后,便不再烧了,因为这里的土质疏松,不宜烧制琉璃瓦,于是改烧小方砖。当时这一带有七八家砖窑,彼此竞争很激烈,潘窑主初来乍到,又是改行烧砖的,所以生意一直不好。但他不想放弃,因为他看准了这里临近京城,地理位置好。于是他私下里在各个窑场转了几天,回来后就有了主意,一是要提高砖的质量,二是在经营上下工夫。

  首先他严格把好每一块砖的烧制环节,绝不偷工减料,所以烧出的砖成色好,光洁度高、硬度很强,不易破碎。同时在销售上,他也比别人技高一筹,当时卖砖是以“丁”为单位,一“小丁”砖是二百块,一“大丁”砖是八百块,但他在码砖时,一“小丁”要码二百二十块,一“大丁”要码八百五十块——价格上与别的窑场差不多,可数量上却暗自比别人多了一些。同时又雇了三辆马车,凡买主在十里地之内的,一律免费送砖上门。一些买主在他这里买了几次砖后,就发现他的砖不但质量好,而且数量比别的窑场多,还能免费送货,便经常来他这里买,不到一年的工夫,潘家窑场就红火起来,并很快出了名,甚至连一二百里地以外的人也慕名来他这里买砖。于是这潘家窑场越开越大,据说最多时有二三百人在这里干活,车进车出的,很是热闹,而另外几家窑场因经营不善便相继关了张。以后在潘家窑场附近形成村落,便依窑场之名,得地名潘家窑。

  到了民国后期,这一带的土被用得差不多了,只留下许多大水坑和洼地,再取土烧砖很是困难,于是潘家窑暂时关闭,不久便迁到了房山一带。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后这里的水坑和洼地被逐渐填平,并开始建设居民区,几年的时间就出现了一大片居民区,并以“潘家窑”之名而称。但叫了没有多久,人们就觉得不雅,因为老北京人通常将妓院叫“窑子”,所以就改为“潘家园”,这个“园”字,便是“家园”的意思,并将附近新修的道路称为潘家园路。后来在修建三环路时,在潘家园东侧修建了一座立交桥,便得名“潘家园桥”。 1992年以后,在这里逐渐形成一个旧货市场,短短几年时间便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古玩旧货集散地,吸引着大批淘宝者和游客。 而今,“潘家园”已不只是一个街道或一个地域的名称,几乎成为古玩市场的代名词。

画展作用

  连环画展火了潘家园

  1角钱一本的《三国演义》、2角钱一本的《西游记》,这些曾经伴随大家成长的“小人书”,如今是不是还能在您的书柜里找到踪迹?

  为期4天的连环画展让潘家园旧货市场再现摩   连环画摊主

肩接蹱的热闹景象,展览期间举行了全国首次连环画专场拍卖,场面火爆异常。1957年由朝花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瓦岗寨》(两本一套)以2万元拍出了全场最高价,1957年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虎符》拍出19100元。小人书以收藏品的身份又一次走入人们的视线。

  “连迷”老版四大名著最火

  看球有球迷,听戏有戏迷,收藏“小人书”的也有自己的圈子,叫“连迷”(连环画迷)。56岁的安徽人于登云就是一个地道的“连迷”。

  老于在潘家园名气不小,只要来潘家园打听连环画,没有不认识他的。

  18日早上刚开门就有人登门卖书,一位北京的“连迷”就来推销存货——一套83版30册的《水浒》。老于一边谈生意,一边给记者当起了师傅。

  老于淫浸此道已快20年,早就练出一副火眼金睛。“旧书分品相,最好的就是"十品"(十成新),没有任何破损、污渍、折痕。现在老版的十品书基本都不会拿到市面上交易,都是暗地里交易。”边说着,老于拿着这套《水浒》端详了起来,“边角折了,封皮有污渍,而且这个版本出版挺多的,也就是七品。”一番讨价还价,100元成交。“一般来说版本越老、品相越高越值钱,价格差距很悬殊。”

  交易做多了,“连迷”们一来二去的都成了朋友,许多人都有了自己收藏的爱好。“有的专收解放后出版的一些老版,如57版、58版、60版的四大名著,现在一套八品都能卖五六万,还缺货,有价无市。”

  书看品相,人也分类别。现在的“连迷”上至七十岁,下到“80后”全都有,三十岁以下的买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的新版连环画,四五十岁的主要收文革时期的革命题材小人书,而六十岁以上的就主要收藏解放前后出版的小人书。“各有所需,但主要是岁数大的人收,一种怀旧情结吧。”

  作者画小人书是个辛苦活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连环画创作走入低谷,其中不光有外在竞争,行业本身也存在一些“先天缺陷”。

  编创一页脚本的稿费从50年代1角4分钱,到80年代3元至5元,再到现在的8元。绘画一页从50年代2元至3元,涨到现在的30元到50元。但这样的稿费与编绘者付出的辛劳相比,并不高。

  曾参与绘制《三十六计》的北京日报原美术部主任穆永瑞说:“连环画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仅有构图,还有制作。连环画作者就是导演,不仅管演员、还得管服装、道具、场景。比如绘制历史题材连环画,就得考虑各历史时期的服装、服饰特点,为了增加各方面修养而进行的案头工作也很多。”

  穆永瑞说,影视、卡通丰富了各年龄段读者的生活,没有了市场,连环画就很难风光再现。而所有针对老版老画的炒作和收藏也恰恰反映了现在连环画的窘境。“炒出天去,也都是老作品,没有新东西。”

  同时,连环画创作需要时间。湖北连环画创作者汪国新、郑桂兰夫妇花了十年创作了长篇连环画《长江三部曲》。

  从1980年到1990年,夫妇俩自费赴长江源头、成都、重庆、武汉、南京、杭州、上海等地20多次,他们的儿子就这样被背在背篓里,跟着风餐露宿从1岁长到10岁。

  《长江三部曲》自1982年到1990年,出齐10册,共1666幅画,其中没有一幅画构图相同,并在创作中运用了很多电影手法,摘取了全国第三届连环画评奖中的绘画二等奖和文学脚本二等奖。

  “她写一页脚本稿费3角钱,我画一幅画稿费3元钱,根本谈不上赚钱。能坚持下来全靠对长江的感情和对艺术的信念。”汪国新提起当年的坚持依然很感慨。

  编辑现代连环画经历了三次高潮

  从1953年调到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册编辑室,到1985年主持成立中国连环画出版社,姜维朴的一生与连环画结下了不结情缘,他的回忆之中处处闪现着连环画的踪迹。

  

中国古代就有连

  在中国古代就有用连续图画表达故事的形式。1983年,姜老在洛阳一座西汉时期的古墓中考察发现,墓室壁画中用白描手法刻画了8幅画面,完整地叙述了齐景公“二桃杀三士”的故事。而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就是用连环画记录南唐重臣韩熙载家宴的故事。

  据介绍,明、清时期出版的许多章回体文学书籍都绘有线描插图,有些书一回故事就有一幅插图,俗称“回回图”,也叫“绣像”。虽然插画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连环画,但采用的绘画手法和方式都可以算是现代连环画的雏形。

  从1887年海外的石印技术伴随着插图插页形式的书籍流入中国,上海出现了“点石斋”等画报,刊登了一些表现时事新闻的连环画,深受读者欢迎,现代意义上的连环画由此诞生。

  现代连环画离不开 鲁迅

  1889年,第一本石印本连环画《三国志》由上海文艺书局出版,被认为是现代最早的连环画。从1925年到1929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了《西游记》《水浒》《三国志》《封神榜》《岳传》等5部长篇连环画,封面都印有“连环图画”的字样。从此,人们就把这种图文结合,绘有连续性图画的读物统称为“连环图画”。

  可当时的文化界并不接受连环画是一种绘画文化,普遍觉得它是一种庸俗产业,难登大雅之堂。在连环画发展陷入口诛笔伐时,1932年,鲁迅用一篇《连环图画辩护》首次公开提倡连环画,他说:“连环画不但可以成为艺术,并且已经坐在"艺术之宫"的里面了。至于这也和其他的文艺一样,要有好的内容和技术,那是不消说的。”

  正是鲁迅旗帜鲜明地提倡连环画,整个中国文化界风向才发生了变化,一大批知名画家投入到这个行业的创作中。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一大批优秀作品的问世,连环画迎来了现代史上第一个发展高峰,诞生了连环画界四大名旦:赵宏本、严绍唐、钱笑呆、沈曼云,此外还有周云舫等一批名家。

  30册《水浒》出了30年

潘家园

  1949年12月,中央在北京成立了大众图画出版社,1951年合并成立了人民美术出版社。1953年,姜维朴调 到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册编辑室,负责主持连环画编辑工作。

  从1953年开始,姜维朴和他的同事们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出版《水浒》,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套长篇连环画,集合了当时国内最优秀的六位连环画大家:徐燕荪、卜孝怀、墨浪、陈缘督、任率英、吴光宇。

  “那时画连环画是用毛笔一笔笔地画,连画面下的文字都是毛笔写的小楷,非常精美,但费时费力。”《水浒》第一版根据七十一回脚本只出了21册,叙述到梁山英雄排座次,6位大家画了2年多时间。

  1957年21册《水浒》出版后,其它名著以及大量革命题材连环画也陆续出版,全国掀起了一股连环画热潮,不管是知识分子还是农民群众,几乎人手一本,连环画迎来了发展的第二拨高潮。

  “后来政治斗争频繁,到了文革开始后,古典文化被完全否定,所有古典连环画全部停止出版,改出革命题材的,《水浒》的版样都给造反派销毁了。”说起往事,姜老有点痛心。

  文革结束后,连环画又迅速恢复了活力,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每年连环画出版数量达到2000余种,姜维朴也完成了一个心愿——《水浒》30册的最终版面世,一次最高印刷了160万套。1981至1983年,全国连环画平均每年印刷8亿册,发展达到了顶峰。

潘家窑

  “潘家园”本是“潘家窑”

  十几年前,潘家园本是北京一个并不太知名的地方,近几年来随着潘家园古玩市场的红火,这里便成了收藏爱好者“淘宝”的好地方,也使“潘家园”之名家喻户晓。

  潘家园位于朝阳西南部,临近劲松小区,解放前只是北京城外一个小小的村落,当时被称为潘家窑。

  早年间在护城河东边有不少砖窑瓦场,潘家窑是其中的一家,因窑主姓潘,于是窑场以窑主的姓氏而得。据传这潘窑主是位山东济宁人,年过五旬,原是烧琉璃瓦出身。当初来到这里,他本想开家烧制琉璃瓦的窑场,但烧了几次之后,便不再烧了,因为这里的土质疏松,不宜烧制琉璃瓦,于是改烧小方砖。当时这一带有七八家砖窑,彼此竞争很激烈,潘窑主初来乍到,又是改行烧砖的,所以生意一直不好。但他不想放弃,因为他看准了这里临近京城,地理位置好。于是他私下里在各个窑场转了几天,回来后就有了主意,一是要提高砖的质量,二是在经营上下工夫。

  首先他严格把好每一块砖的烧制环节,绝不偷工减料,所以烧出的砖成色好,光洁度高、硬度很强,不易破碎。同时在销售上,他也比别人技高一筹,当时卖砖是以“丁”为单位,一“小丁”砖是二百块,一“大丁”砖是八百块,但他在码砖时,一“小丁”要码二百二十块,一“大丁”要码八百五十块——价格上与别的窑场差不多,可数量上却暗自比别人多了一些。同时又雇了三辆马车,凡买主在十里地之内的,一律免费送砖上门。一些买主在他这里买了几次砖后,就发现他的砖不但质量好,而且数量比别的窑场多,还能免费送货,便经常来他这里买,不到一年的工夫,潘家窑场就红火起来,并很快出了名,甚至连一二百里地以外的人也慕名来他这里买砖。于是这潘家窑场越开越大,据说最多时有二三百人在这里干活,车进车出的,很是热闹,而另外几家窑场因经营不善便相继关了张。以后在潘家窑场附近形成村落,便依窑场之名,得地名潘家窑。

  到了民国后期,这一带的土被用得差不多了,只留下许多大水坑和洼地,再取土烧砖很是困难,于是潘家窑暂时关闭,不久便迁到了房山一带。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后这里的水坑和洼地被逐渐填平,并开始建设居民区,几年的时间就出现了一大片居民区,并以“潘家窑”之名而称。但叫了没有多久,人们就觉得不雅,因为老北京人通常把妓院叫“窑子”,所以就改为“潘家园”,这个“园”字,便是“家园”的意思,并把附近新修的道路称为潘家园路。后来在修建三环路时,在潘家园东侧修建了一座立交桥,便得名“潘家园桥”。

  1992年以后,在这里逐渐形成一个旧货市场,短短几年时间便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古玩旧货集散地,吸引着大批淘宝者和游客。

  而今,“潘家园”已不只是一个街道或一个地域的名称,几乎成为古玩市场的代名词。

独我潘家园

  “似乎每一个人都说潘家园是享誉全国,甚至世界的古玩交易市场,但我去却不是为了古董,那种满是尘土和时间沧桑的老旧容颜,无法引起我的丝毫兴趣。个性中潜伏的倔强,让我不愿意墨守成规踩着别人的老路,即使古玩市场也是如此。我只爱独我的张扬。

  潘家园,让我轻掀你的面纱,给你一个不同的装扮。

  信步在人潮汹涌的甬道,头顶上笼着砖红色的翘檐棚顶,身边千年的历史长卷徐徐展开,恍惚间时光交错岁月斑驳,宛若置身异世,而我则满足于漫无目的的闲散,游逛着并不急于购买。有人总觉得只要去贩卖货物的地方,那么目的必然是买东西了,我却独独欣赏那种游走停挪的惬意。

  闪亮着宝石光泽的鹦鹉螺化石也许是不错的选择,又或者凭海临风的水墨画?还是张牙舞爪的铜兽?还是五色清透的皮影?玉佩呢?树雕呢?每一样都触动人心灵。喜欢的真不少,但是迟迟没有问价,我期待着让我眼前一亮的心动。

  一排彩釉碟子就这样跌进我的眼底。那是靠近棚区外侧的一个角落,在白色的瓷器浪潮中,小巧地色彩斑斓地悄然而立,许多只叠在一起,颜色极鲜艳,花纹极漂亮。也不知原本是做什么用的,难道是供桌上点香的祭器?依我看倒像是寿司料理中放调料的餐碟。好巧,家中盥洗台上恰恰缺一只肥皂盒,这真是一个绝好的主意,白色的瓷盆配上波光流动的玻璃隔栏,在浅蓝色的围墙的映衬下,于碟底笑得端庄的米色枫叶,会是怎样的风采?想一想都令人兴奋!

  也许是彩釉的肥皂盒触发了开关,眼里看的都不由往卫浴方面捉摸。于是很快捉到一对紫铜的麒麟,巴掌大小,昂着头,翘着尾,四蹄飞踏,瑞意而安详,还带着隐隐的霸气。翘起的小尾巴……正好正好!伏在淡紫色的瓷砖上,再挂上HelloKitty或者小熊维尼的毛巾,雍容典雅得散发着后现代主义的嚣张,简直棒极了!两只一百六?不怎么值,但是怎样都砍不下价,摊主固执得简直可以和我媲美,争论后以百元拿下,竟然还是最后两只了,幸好旁的摊子上也有同样的,又买了四只。

  再然后好像本次潘家园之旅注定要与小件东西结缘了,在皮影的近旁发现了镂空雕花的铜制柜子角。这个店卖的都是极细腻的小件铜器,年年有鱼的门锁,富贵牡丹的抽屉拉环……古人把各种美好的寓意倾注在身边的琐碎里,创意无限令人钦佩,倒便宜了这些拿来主义的现代人。看中了蝙蝠样式的柜子角,一开始还不知道是什么东西,问过店主之后才知道是镶在柜子角上的,一方面起装饰作用,一方面又可以防止磨损。好东西呀好东西,粘在硬皮的日记本上或者妆点英文的《荆棘鸟》,也贴在四个角吧,稍微裹了一点铜绿的卷翅小蝙蝠捧着书中心的标题,绝对是独一无二的礼物,挚友生日时不知会夺得多少人的艳羡!想一想,决定再买下一双飞蝶,送给自己,忙碌的都市生活中,时不时奖励自己一些小礼物,唤回险些忘记的淡定心境。

  银子花光了,收获也不少,打道回府喽。潘家园,这个似乎与时尚绝缘的代名词,也可以玩出别样的玩法,正像罗丹说的“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愿上天赐给我一双慧眼,发现世间的每一处灵动。”

网上潘家园

  历史悠久的潘家园旧货市场,在如今的互联网新经济大潮中,紧跟时代步伐,在实体市场的基础上推出“潘家园网”,为广大商家、藏家提供了一个淘宝贝、话收藏的“网上潘家园”。

网上潘家园

  潘家园网是北京市潘家园旧货市场唯一的官方网站,是国内外知名的集艺术品、工艺品、礼品、收藏品交易及专家咨询、论坛交流于一身的行业网站。潘家园网上商城是专业的艺术品收藏类购物平台,网罗珠宝玉石、古典家具、民间工艺、红色藏品等数十个门类的艺术品、工艺品,门类齐全、价格合理。

  “潘家园网”不仅拥有在线交易、在线拍卖、线上订购等诸多功能,网站的论坛版块更有来自北大珠宝鉴定中心(该中心就设在潘家园旧货市场)等行业内多种门类的专家入驻。专家专栏紧密结合行业发展状况对市场进行趋势分析,为商家指明方向,为广大收藏爱好者答疑解惑,更为藏友们提供在线交流、与专家直面对话的平台。

  潘家园网依托“潘家园”的文化地标意义,致力于打造成为无国界、无地域局限性的国内外知名艺术品收藏类旗舰品牌和先锋社区。潘家园网承载着“潘家园”独特而悠久的历史文化,为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红色收藏

  “红色收藏”(简称“红藏”)逐渐成为艺术品收藏界的热门话题。“红色收藏”是指对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在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革命战争、建设新中国等活动中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遗存的收藏。

红色收藏

  以毛主席像章、毛瓷等为代表的红色藏品,承载着中国特殊历史时期的精神文化,成为一代人独特的红色记忆。潘家园网设有红色收藏专区,内容涉及红色收藏最新的业内动态、红色收藏故事、红色收藏研究、红色藏品鉴赏、红色藏品拍卖等方面,是现在最为专业的红色收藏网站。

红藏之风

  前些年,红色藏品还没处于很少有人问津的尴尬境地,而如今却备受追捧、价值连城。1975年1月,江西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秘密研制了一批供毛主席专用的生活用瓷。30多年过去了,这批瓷器也由当初的几十元翻了数万倍:一只调羹10万元,一个小瓷碗170万元,一壶十杯的一套酒具200万元!

收藏回忆

  红色收藏爱好者认为,红色藏品是一代人的共同记忆,非常具有情感意义和历史价值。收藏“红色记忆”,不仅仅是对过去的缅怀和纪念,更是对于孩提时代梦想的重温。热衷红色收藏的收藏家们一般都有着了解历史背景的优势,他们经历过的年代,正是那些藏品“大爆炸”的时代。如今这些承载着一代人共同回忆的历史纪念品已经越来越稀少,其市场价值也逐渐攀升。

潘家园网

博物馆

  北京的传统文化不仅在故宫博物院的文物玻璃展柜里,不仅在纵横交错的胡同深处,还在一个叫“潘家园”的旧货集市里,在手递手的 古玩和工艺品交易中展示着。

  潘家园旧货市场是一个经营古旧物品、工艺品、收藏品、装饰品的市场,位于北京东三环南路潘家园桥西南,占地4.85万平方米。

  市场分为工艺品大棚地摊区、古建房区、古典家具区、现代收藏区、石雕石刻区、餐饮服务区等六个经营区,共有4000多家经营商户,其中坐店商铺每天开市,大棚地摊区为周六、周日全天开放。    潘家园

市场经营的主要物品有仿古家俱、文房四宝、古籍字画、旧书刊、玛瑙玉翠、陶瓷、中外钱币、竹木牙雕、皮影脸谱、佛教信物、民族服装、服饰、“文革”遗物及生活用品等。

  “极其丰富的古旧物品、传统的古玩交易方式、巨大的客流和人气、独特的民俗环境……这些是潘家园成为中国最大的古玩旧货集散地的重要原因。”潘家园旧货市场中心办公室主任王丽梅告诉记者。

  据介绍,这里的经商人员达近万人,他们来自全国28个省市区,涉及十几个民族。高峰期的客流量达五六万人次,其中外宾近万人,包括许多国家的政要和各界名人,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夫人希拉里、希腊总理希米蒂斯、泰国公主诗琳通等数十位外国政要曾来这里游览购物。

  如今,潘家园已成为许多外宾到北京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作为北京朝阳区重要文化创意产业之一,潘家园已经成为一种特色鲜明的文化象征,成为地域文化的载体。

  “皮影、花窗、古玩、服饰……这些都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物质缩影。很多人来潘家园即使不买东西也能逛上半天,因为能在这里找到他们的记忆,或满足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想象。”王丽梅说,潘家园相当于一种文化和历史的博物馆。

  喜欢逛潘家园的不少是收藏家、古玩商。收藏古书画和鸡血石已有十几年历史的汤先生告诉记者,他逛潘家园是多年的习惯,每年都要花费数万元在这里购买藏品,“正是潘家园的古物培养了他的鉴赏力”。

  潘家园买卖旧货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清朝末期,那时有很多没落贵族拿了家中的古玩来此站街变卖。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一个市场在潘家园自发形成,一些当地居民在路边上摆摊,把家里的瓷器、旧家具等东西拿出来卖。后来,外地的商贩也慕名而来。

  到1995年,路边的摊贩达到了上千,当地政府开始介入管理,不久实现了“退街进场”,开发了现址,并定名“潘家园旧货市场”现在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古玩旧货市场,年成交额达数亿元。

  据王丽梅介绍,为了迎接北京奥运会,潘家园不久前刚建成了3层的立体停车楼,以及一个有200多个车位的平面停车场。此外,为了服务好奥运期间大量游客,还把西餐、咖啡厅、刷卡机等都搬进了市场。

  市场在西区新建了集餐饮、茶室、酒吧和户外休闲为一体的服务区,为宾客提供用餐和休息场所。市场内还设置了液晶屏,不仅可以直播奥运赛况,还能及时地播放疏导人流的信息。

书的归宿

  书的归宿在哪里?是醉卧零乱纷繁的废品收购站,还是隐身于狼藉不堪的故纸堆当中?是冬天里的一把火,还是夏季清晨中的一盏灯?是书虫走后留下的余香,还是书生嘴里咀嚼的“之乎者也”?是在烈火中永生,还是被浮华湮没?是老师们双手所捧,还是学生们“千夫所指”?是黄金屋,还是田万顷?是颜如玉,抑或是发如雪?

  但可以肯定,书的归宿不是天堂,也不在地狱,人间的潘家园就是一个好去处。

  首都北京的“潘家园”该算是全国最大的古旧物品集散中心之一,其中的书市也很了得。平日自不必说,每逢周末更是人山人海。周六清晨四五点钟,书商们就赶集似地排起了长队去“抢坐”,特别在冬天,天未见亮,园子门口的三轮车已经摞起了双层。道口周边车行缓慢,许多司机徘徊了许久都找不到车位——车灯渐欲迷人眼,人头已能没车身。人声鼎沸,摩肩接踵,汇成一道道洪流。其间,也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送水的、卖吃的;兜售布袋子的、出租小推车的;蹬三轮的、开出租的;跑堂的、传话的;翻译的、砍价的……林林总总。早晨七点,许多书商开始甩卖:“两块钱一本了啊!”其实前一轮抢购潮已经过去,但还有许多买家正铆足了劲儿往里冲。即便你不睡懒觉,六点赶到,也不见得捞到便宜——淘宝的大军正在行动。

  许多书商在这里买书,不论作家,不管出版社,只数麻袋,称重量;不少小贩在这里出书,不问价格,不看新旧,只装三轮车。这里,有久居高堂的“坐商”,有临时租赁的“短商”;有固定场地的“交易商”,也有走街串巷的“游击商”。这里,有步履蹒跚的老者,也有呀呀学语的幼童;有大腹便便的膀爷,也有身材窈窕的淑女;有腰缠万贯的黄金万两,也有入不敷出的钢镚乱响。这里,有大部头,也有小人书;有阳春白雪般经典,也有下里巴人的庸俗;有千本凑不齐一套的不易,也有“独生子女”的一册难求;有新崭崭的上品,也有皱巴巴的古董;有稀奇古怪看不懂的外国文字,也有横竖繁简交错的汉语字体;有以照片作书签的闺中密友,也有不成体统的残羹冷炙;有大名鼎鼎原著者的墨宝,也有无名小辈穷极无聊的涂鸦;有送人留念的雅,也有当垫脚砖头的粗;有一目中的的喜,也有木已成舟的憾。

  这就是潘家园:一个无论新旧,无论名气,无论身份,无论籍贯,无论出处,无论来路,无论长幼的地方。这里是所有作家的归宿,无所不包,无所不容;这里是天然的图书馆,甚至比图书馆馆藏还要丰富多彩;这里是练摊磨眼力的好地方,是锻炼耐性的好去处,是考验嘴功的好环境,也是寻找知识的天堂。于是,每周末都会来这里——走走过场,考考眼力,会会文友,学学名家。

  每天,书从四面汇聚于此,又向八方散开。朋友,常来这里逛逛!也许,你不仅能找到心仪已久的书的归宿,能发现彷徨困惑的坐标,还能顿悟到自己发展的方向感。

1280后看

  潘家园

  “说到古玩市场、文化市场,北京人都知道三个地方:潘家园、琉璃厂、报国寺。“潘家园”说的是位于东南三环的潘家园旧货市场;“琉璃厂”说的是和平门外的琉璃厂文化街;“报国寺”说的是广安门内的报国寺文化市场。

  论历史悠久,当属始建于辽代,明末清初便有书市的报国寺;琉璃厂形成文化街是在清朝初年;潘家园最晚,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渐渐为人们所知晓。论市场规模,首推潘家园旧货市场,占地4.85万平方米;报国寺1.8万平方米;琉璃厂文化街全长800米。

  三家名号,三个市场,各有各的氛围特色,各有各的独道精妙,难分伯仲。作为“80后”的一代,我唯对潘家园旧货市场情有独钟。

  潘家园在不少人的心目中恐怕还停留在只知道它是个经营古玩旧货的市场,以为到那里去的人要么是学富五车的专家学者、要么是钻营投机的“倒儿爷”。其实不然,如今的潘家园,同样受到年轻人的青睐,我就曾在市场中多次见到和自己一样的“80后”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穿梭于各个摊位之间,搜寻着自己心仪的书刊、玩具、饰品、摆件。

  年轻人喜欢标新立异、特立独行,对历史有敬畏之心,而欠缺深入探究的客观根基,被人说作“浮躁”,却也是社会上的普遍现象。所以,我逛潘家园旧货市场的目的与独具慧眼的前辈高人不同,没做过“一夜暴富”空想,也没有在古玩行当从事专项研究的芳情雅趣,自始至终以一颗平常心去流连观赏,把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伶牙俐齿当作一个景致,挤身于人来人往之中听取些许古玩行当的术语“黑话”,偶尔淘换几件自己看着稀罕、价钱得意的小玩意儿,得其一乐。

  初入潘家园,很容易被琳琅满目的商品“唬住”,看见什么都喜欢,只要价钱合适,就统统搬回家。逛的次数多了,又有新的觉悟:潘家园里可心的东西太多了,全部买上一遍显然是不可能的,于是,多看、多选、勤走、勤问,自然成了一门必修课——同一类型的商品,要选造型精致典雅的;同一造型的商品,要选材质上乘的。

  其实,来到潘家园,无论买不买东西,只要睁着一双眼睛,光用看的,就已经不虚此行了。且不论藏家淘友之间津津乐道的“鬼市”奇闻、广为流传的“拣漏儿”逸事。单是那4000多个古色古香地铺陈着铜壶陶罐、木雕石刻、皮影年画的摊位,单是那格外醒目地穿戴了民族服饰向你介绍苗家绣品、西藏唐卡、和田玉石的摊主,单是那在各自的行当中早已赫赫有名的 “葫芦徐”徐肇庆、“表医生”刘书利、“毛笔张”张洪远的绝活儿,就足以吸着大批的商人旅者、名流政要来此购物游览。这些不同特色的民间工艺品和随之而来的风土人情从全国各地汇聚到潘家园来,又从潘家园走向了世界,使潘家园旧货市场真正成为一个传播民间文化、展示中华风采的艺术窗口。

  现在的潘家园,已成为国外宾客到北京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作为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的领军人之一,潘家园旧货市场带动了周边地区古玩市场的崛起兴盛。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对艺术品、收藏品等精神层面的认识和需求不断增加,潘家园必然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一个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成为一种特色鲜明的文化象征,成为地域文化的载体,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笔无形资产。”

相关街道

  潘家园街道办事处,位于北京市区东南角,在朝阳区西南部松榆里43号。东邻南磨房乡,西至广渠门南滨河路,南与十八里店乡和丰台区交界,北与劲松街道相接。总面积4.3平方公里,约11万人。潘家园街道共设有:华威北里社区、华威西里社区、潘家园社区、潘家园南里社区、潘家园东里社区、武圣农光社区、武圣东里社区、松榆里社区、松榆东里社区、松榆西里社区、磨房南里社区、华威里社区共计12个社区党委、居委会、服务站。

边区设施

  就近小区及写字楼

  就近小区及写字楼:华威西里小区 嘉禾园小区 方丹苑 潘家园东里 伊东漪龙台 潘家园南里 劲松六区 濠景阁 劲松七区 潘家园大厦 伊利大厦 劲松五区 华威北里 广西大厦 劲松八区 劲松四区 怡龙别墅 河南大厦 劲松嘉园 弘善家园

地理位置

  潘家园 桥西第二个红绿灯,龙潭湖公园东门,潘家园桥西第二个红绿灯,劲松西口往南。东二环边上,成熟的社区环境,完善的配套.适合老人及刚刚来京人士的首选

编辑推荐

《潘家园》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

书本目录

第一章血色古玩

第二章迷彩古董

第三章拍卖古董

第四章二马投“堂”

第五章正邪交锋

第六章行内行外

第七章索命古董

第八章法理不容

第九章吸金古董

第十章生死博弈

第十一章利剑行动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刘国民,1942年生于吉林省洮南市,政府公务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曾出版《中国古钱币星月纹图谱》,小说散文集《一路走来终不悔》。虽退休数年,笔耕不辍,遂有文成。

参考资料: 1. 潘家园喜获“北京十大商业品牌”荣誉称号

词条标签: 旅游 地理 地点

视频

捡漏大咖告诉你如何逛潘家园 2017年02月20日发布

带你足不出户逛遍潘家园 2021年02月19日发布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