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湄洲麟山宫

湄洲麟山宫,即麟山宫,位于莆田市秀屿区湄洲岛南端下山村,与北端妈祖祖庙遥相呼应[1] 。该宫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清道光二年(1822年)重修。总建筑面积523平方米,由山门、前殿、左右偏殿、戏台等组成。其正殿建筑风格为重檐歇山顶,门殿顶建有如意斗拱叠涩之八卦藻井,做工精致,古朴典雅,为明清建筑艺术珍品。

中文名称 湄洲麟山宫

地理位置 莆田市秀屿区湄洲岛南端下山村

占地面积 523平方米

始建时间 明洪武七年(1374年

目录

供奉神像

湄洲岛上其他妈祖宫庙不同,麟山宫同时供奉两尊妈祖神像。右边一尊为创宫时妈祖,左边一尊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文革动乱”后新塑的[2] 。此因右边那尊妈祖当时被破坏(后来才修复),当地村民便重塑一尊敬奉,即今左边那尊。两尊妈祖职能有别,右边一尊为镇殿妈祖,一般不出宫;左边一尊则专司节日出巡游灯,可谓各有所司,相得益彰。在正殿妈祖神像两旁,还供奉着十八罗汉,齐天大圣、张公元帅等神像。左右偏殿分别供奉王明主尊(玉皇大帝女儿)和杨公太师(即杨五郎)。麟山宫还有一座分灵宫庙名麟开宫,位于湄洲岛后巷村。该宫原与麟山宫同属一座宫庙,后来后巷村民众从中分灵出一个“球炉”,每次均以它代表麟山宫妈祖出巡,踩街游灯等。1985年,后巷村民众集资兴建麟开宫,专门用以供奉从麟开宫分灵出的妈祖神像,日夜接受当地信众朝拜,保佑一方平安。

宫宇介绍

湄洲麟山宫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下山村。明洪武七年(1374)始建,清光二年(1822)重修。建筑面积523平方米,由山门、正殿、偏殿等组成。附属文物有清道光年间由福建汀漳龙道摄理台湾府事方傅燧敬书“圣绩益彰”木匾等。

文物单位

麟山宫又是我市重要涉台文物单位,至今仍保存着一方敬仰妈祖的清代木匾《圣迹益彰》,落款时间为“道光岁次乙酉十月谷旦”,即清道光五年(1825年),系当时福建汀漳龙摄理台湾府事方传燧所献,是研究闽台历史关系重要实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