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天台山賦
游天台山賦 |
游天台山賦是東晉文人孫綽創作的一篇賦。這篇賦不是將天台山作旁觀、靜止的描寫,而是緊緊圍繞一個"游"字,把自然景物貫穿起來,循着作者的遊蹤,景物不斷變換。千姿百態的景色,也隨着作者攀援的節奏步步展開,構成一幅幅色彩鮮明的圖畫。全賦辯致工巧,語句駢儷而無滯澀之病;加之想象豐富,波瀾起伏,意奇語新,景物摹寫更顯得情采飛動,可謂有搖筆散珠,動墨橫錦之妙。 [1]
目錄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游天台山賦
天台山者,蓋山嶽之神秀者也。涉海則有方丈、蓬萊,登陸則有四明、天台。皆玄聖之所游化,靈仙之所窟宅。夫其峻極之狀、嘉祥之美,窮山海之瑰富,盡人情之壯麗矣。所以不列於五嶽、闕載於常典者,豈不以所立冥奧,其路幽迥。或倒景於重溟,或匿峰於千嶺;始經魑魅之塗,卒踐無人之境;舉世罕能登陟,王者莫由堙祀,故事絕於常篇,名標於奇紀。然圖像之興,豈虛也哉!夫遺世玩道、絕粒茹芝者,烏能輕舉而宅之?非夫遠寄冥搜、篤信通神者,何肯遙想而存之?余所以馳神運思,晝詠宵興,俯仰之間,若已再升者也。方解纓絡,永托茲嶺,不任呤想之至,聊奮藻以散懷。
太虛遼闊而無閡,運自然之妙有,融而為川瀆,結而為山阜。嗟台岳之所奇挺,實神明之所扶持,蔭牛宿以曜峰,托靈越以正基。結要彌於華岳,直指高於九嶷。應配天以唐典,齊峻極於周詩。邈彼絕域,幽邃窈窕。近智以守見而不知,仁者以路絕而莫曉。哂夏蟲之疑冰,整輕翮而思矯。理無隱而不彰,啟二奇以示兆:赤城霞起而建標,瀑布飛流以界道。
睹靈驗而遂阻,忽乎吾之將行。仍羽人于丹丘,尋不死之福庭。苟台嶺之可攀,亦何羨於層城?釋域中之常戀,暢超然之高情。被毛褐之森森,振金策之鈴鈴。披荒棒之蒙籠,陟峭崿之崢嶸。濟棲溪而直進,落五界而迅征。跨穹窿之懸磴,臨萬丈之絕冥。踐莓苔之滑石,搏壁立之翠屏。攬桕木之長蘿,援葛藟之飛莖。雖一冒於垂堂,乃永存乎長生。必契誠於幽昧,履重險而逾平。
既克濟於九折,路威夷而修通。恣心目之寥朗,任緩步之從容。蘇萋萋之纖草,蔭落落之長松。 窺翔鸞之裔裔,聽鳴鳳之邑邑。過靈溪而一濯,疏煩不想於心胸。盪遺塵於旋流,發五蓋之游蒙,追羲農之絕軌,躡二老之玄蹤。
陟降信宿,迄於仙都。雙闕雲竦以夾路,瓊台中天而懸居。朱閣玲瓏於林間,玉堂陰映於高隅。彤雲斐玉以翼欞,皎日炯晃於綺疏。八桂森挺以凌霜,五芝含秀而晨敷。惠風佇芳於陽林,醴泉涌溜於陰渠。建木滅景於千尋,琪樹璀璨而垂珠。王喬控鶴以沖天,應真飛錫以躡虛。馳神轡之揮霍,忽出有而入無。
於是遊覽既周,體靜心閒。害馬既去,世事多捐。投刃皆虛,目牛無全。凝思幽岩,朗詠長川。爾乃羲和 亭午,游氣高褰,法鼓琅以振響,眾香馥以楊煙。肆覲天宗,爰集通仙。挹以玄玉之膏,漱以華池之泉;散以象外之說,暢以無生之篇。悟遺有之不盡,覺涉無之有間;泯色空以合跡,忽即有而得玄;釋二名之同出,消一無於三幡。恣語樂以終日,竺寂默於不言。渾萬象以冥觀,兀同體於自然。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天台山:中國天台山有多處,此處指浙江省天台縣城北天台山,西南連仙霞嶺,東北遙接舟山群島。為曹娥江與甬江的分水嶺。主峰華頂山在天台縣東北,海拔1098米,由花崗岩構成。多懸岩、峭壁、瀑布。
2.方丈、蓬萊:二者皆是神話傳說中的海外仙山,與瀛州合稱為三仙山。四明:浙江四明山有着第二廬山之稱,林深茂密,青山碧水,各種鳥獸出沒其間,生態環境十分優越,被譽為天然"氧吧"。
3.玄聖:指仙人。游化:謂遊行各處而教化之。窟宅:洞窟宅所,亦指居住、盤踞。
4.峻極:山勢陡峭。
5.五嶽: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6.重溟:指海。
7.絕粒:指不吃不喝,斷絕飲食。
8.冥搜:盡力尋找搜集。
9.馳神:馳思,遐想。
10.纓絡:纏繞,束縛。
11.太虛:指天空。
12.台岳:指天台山 。
13.華岳:指西嶽華山。九嶷:即九嶷山,又名蒼梧山。
14.唐典:堯唐的典制。周詩:指《詩經》。因其為周代詩歌,故稱。
15.絕域:與外界隔絕之地。
16.仁者:有德行的人。
17.夏蟲:夏天的蟲。
18.霞起:紅霞飛起。
19.靈驗:神奇的效應。
20.羽人:古代漢族神話中的飛仙。
21.台嶺:指天台山。
22.域中:寰宇間;國中。
23.毛褐:獸毛或粗麻製成的短衣。
24.蒙籠:草木茂盛貌。
25.五界:世界分天、地、人、鬼、修羅五界。
26.懸磴:指石橋。
27.莓苔:指青苔。
28.葛藟:讀音gě lěi。葡萄科植物,果實味酸,不能生食,根、莖和果實供藥用。
29.垂堂:靠近堂屋檐下。
30.幽昧:昏暗不明。
31.克濟:謂能成就。
32.寥朗:空闊明朗。
33.纖草:細草。
34.翔鸞:飛鸞。
35.靈溪:靈秀的小溪。
36.遺塵:指殘留的灰塵。
37.陟降:指上下,或往來。
38.雙闕:兩相鄰之山峰如古代宮殿之雙闕。
39.朱閣:紅色的樓閣。
40.彤雲:指密布的陰雲。
41.八桂:《山海經·海內南經》:"桂林八樹,在賁隅西。" 晉,曾任丹陽參軍的郭璞注:"八樹而成林,言其大也。 賁隅 ,今番隅縣 。"
42.惠風:柔和的風。
43.建木:傳說中木名。生天地之中,高百仞,眾神緣之上天。
44.王喬:古代神話人物、道教崇奉的神仙。即王子喬,周靈王的太子、王氏始祖。相傳是蜀人,在邢台為柏人(今隆堯柏人城)縣令數年,後棄官在邢台隆堯的宣務山修煉道術,得道後騎白鶴升天。
45.轡:駕馭牲口的嚼子和韁繩。神轡:神仙用的御馬用具。
46.遊覽:從容地到各處參觀、欣賞名勝、風景等。
47.害馬:有害馬的。後指危害集體的人。
48.投刃皆虛:比喻處理事務得心應手。
49.幽岩:幽靜的山石。
50.羲和:中國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人物,是駕御日車的神。
51.肆覲:原謂以禮見東方諸國之君,後常用為語典,以稱見天子或諸侯之禮。
52.玄玉:黑色的玉。
53.色空:指現實與虛無。
54.語樂:指語言和音樂。
白話譯文
天台啊,是天下山嶽當中的神奇秀麗之山。遠渡大海,就會看見方丈山和蓬萊山,登上陸地,就能進入四明山和天台山,這些山都是先輩聖人遊方行化、神靈仙人當成住宅的地方。它高峻到極致的樣貌、吉利祥和的身姿,窮盡了山川河海的豐富美滿、人間天上的宏偉秀麗。之所以沒有列入五嶽、也沒有記載在通常的典籍里,還不是因為所在的地方幽深、道路不同於一般的曲折,有的景點七巔八倒藏在重重深谷之間,有的山峰朦朦朧朧隱匿在千山萬嶺之中。一開始就要經過到處是妖魔鬼怪的道路,最終還要走向渺無人煙的地方,世上很少有人攀登跋涉,王霸之人也沒有理由來祭祀,所以,有關天台山的事情在通常的篇章里沒有,它的名字呢只有在特殊的記載里才能找到。但是,山川星象的興盛,又怎麼會是假的呢?若不是違背世俗,修仙學道,辟穀食芝之人,怎能全部居住到這個地方?若不是冥思苦想,盡力尋找,堅信通神之人,怎肯早就想生存在這兒?我因此心馳神往、日夜歌詠、府仰之間、好象再次得到了升華。終於解開了世俗的纏繞,永遠託身在這天台山嶺,忍不住吟詩的念頭達到了極致,姑且奮筆疾書華麗的辭藻以抒發情懷。
浩浩星空,遼闊無邊,自然運行,從無到有。融合,變成了河流;聚結,變成了山巒。讚嘆天台山嶽的奇異挺拔,實在是神明做出來的。庇蔭牽牛星照耀山峰,托福越地神靈穩固基礎。它的根脈與華山與泰山相瀰漫,它直衝霄漢比九疑之山還高。應該在堯唐的典籍里配天合地,在周朝的詩文里與其他名山等量齊觀。那樣遙遠奇絕地域,幽靜深遠曲折美好。附近知道的人以固有的成見說不知道,而來到這裡的人因為道路險絕而不能了解全部。可笑夏天的蟲在懷疑冬天的冰,調整輕鬆的翅膀讓思緒飛翔。整理以前沒有或者隱藏而沒有表現出來的,先開啟兩個天台山奇突的地方以展示樣貌。赤城山雲蒸霞蔚,建立了天台山的標誌;大瀑布飛流直下,分開了仙凡間的道路。
目睹靈驗,立即前往;恍忽之間,我將動身。沿着仙人的道路,來到丹丘;尋找長生不老、全壽富貴的宮闕。如果天台的山嶺可以登攀,又何必羨慕崑崙山上的高城。放下人間常人的貪念,通達超乎平常的情懷。身上穿着毛絨絨的獸皮衣服,手裡提着鈴鈴作響的錫杖。渡過楢溪,一直向前;丟下五界,迅速遠征。跨過弓背懸空的石樑,身臨高逾萬丈之深淵。踏過滿是莓苔的濕滑岩石,搏擊壁立千尋的翠綠屏障。緊攬樛木上的長長藤蘿,攀援葛藟上的支條莖蔓。雖然會處於危險境地,是為了追求永存長生。既然真誠相信冥冥之中的自然規律,那麼碰到千難萬險也就象走平路一樣正常了。
已經能夠登上重重彎道,心路曲折但修行通達。放縱心情,空闊明朗;閒庭信步,從容不迫。踏着繁茂的纖草,躲進長長垂下的松陰里。眼前看見的是"裔裔"歡叫、飛翔的鸞鳥;耳朵聽到的是"嗈嗈"之聲、優美的鳳鳴。渡過靈溪,一洗疲憊;拋卻煩惱,心曠神怡。流水奔騰,滌盪塵世;游蒙廣大,遣送五蓋。踩着伏羲、神農的獨特軌跡,追隨老聃、老萊的玄妙腳印。
上下攀爬,終於到達微妙的仙都。雙闕高聳,白雲繚繞在山道上;瓊台沖天,仿佛懸浮在半空中。珍珠做成的精緻樓閣,錯落在林木之間;美玉砌成的宏偉殿宇,隱隱露出高大的檐角。紅色的雲彩,湲湲飄浮在窗欞之間;和暖的日光條條恍動,美麗而疏朗。桂樹筆挺林立,凌霜不凋;五芝含秀晨展,色彩斑斕。好風輕拂,聚花香於南林;醴泉甘甜,正涌流於北渠。建木的影子在千尋以後消失,琪樹璀璨垂下累累珠果。王喬控制仙鶴,沖天而去;羅漢腳踩錫杖,騰飛虛空。瞬息之間,神通變化,奔放瀟灑;恍忽之時,已經走出"有"的空間,而進入"無"的地方。
於是,遊覽已經周全,身體平靜,心情閒適。害馬已經離開,俗事都將拋卻。處事得心應手,觀察細緻入微。背倚幽黑的岩石冥思苦想,面對漫長的河流大聲歌唱。那是,羲和正午,浮雲高傲。法鼓琅琅響徹雲霄,香煙裊裊如煙似霧。極力朝拜天尊,於是眾仙會聚。舀嘗玄玉瓊膏,漱飲華池甘泉。自由探討仙道學說,暢談有、無、生、死篇章。剛剛領悟完"有"的無窮無盡,頓時又感覺牽涉到"無"的裡面還有空間。泯滅色、空,來合併留下的東西,忽然得到空空如也的玄妙感覺。知道了有、無二名同出一源,消滅掉三幡為一,終歸於無。整天放縱語言音樂,等於沉寂靜默無語。深深地把萬事萬物綜合觀察,自然中所有的個體平等相同。
創作背景
天台山在今漸江天台縣,是仙霞山的東脈,周挾括蒼、雁盪、四明、金華,蜿東海之濱。古人認為它"當斗、牛之分,上應台宿",故名之"天台"。關於它有許多神仙傳說。自東漢末葉始,黃老神仙之說流行,"遊仙"之詩不絕。經歷了《莊子》在士林中的風靡沖淡後,到西晉末、東晉初又隨着道教的發履,熾盛於東南沿海一帶。與名山優遊山林之風相遇合,摻和清談玄風,遂又形成一時題材的熱點。
這篇賦是孫綽在永嘉太守的任上所作。《文選》卷十一《游天台山賦》李善注:"孫綽為永嘉太守,意將解印以向幽寂,聞此山神秀,可以長往,因使圖其狀,遙為之賦。"可見孫綽此賦並非真實遊記,而是他對天台山神思飛揚的描述,是他所嚮往的山水佳境。作者想擺脫世俗羈絆,把生寄託於此,便寫了這篇賦。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游天台山賦》是一篇記游之作。體現在這篇作品中的一個特色,不是將天台山作旁觀、靜止的描寫,而是緊緊圍繞一個"游"字,把自然景物貫穿起來,循着作者的遊蹤,景物不斷變換。千姿百態的景色,也隨着作者攀援的節奏步步展開,構成一幅幅色彩鮮明的圖畫。作品的語言簡潔凝練,明麗乾爽,富於概括力。美中不足的是,作者在描寫山水的同時,卻又貫穿着對道、釋的嚮往,把道、釋兩家的玄言,羼入自然景物的描寫之中。
賦前的小序交代創作此文的原因:一是天台山神秀妙絕,可是沒有人在通常典籍中記載它;二是幻想尋仙,擺脫世俗,便永托此山。這個序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敘事與抒情相結合的散文。作者對天台山有深厚的感情,開頭便熱情讚頌了天合山是山嶽中的神秀奇異的山,它的地理位置絕妙,凡是人、神所設想的壯麗景象天台山均具備。只是它遠、幽深,在常典中沒有記載。
在對比中突出天台山的奇挺、峻極。
天台山在牽牛星照耀下的靈秀越地,根據比華山、泰山還堅厚,論高度比湖南九嶷出還要高。正因為如此,作者認為天台山合於唐典配天的資格,堪稱峻極。在肯定天台山奇特神秀之後,作者集中寫它的兩大奇景:赤城如同紅霞一樣立起一座標柱;白色的飛瀑在青山中劃出一道明顯的界限。作者抓住天台山二奇的特徵,一紅一自,鮮明醒目。
步步深入,引人入勝。
於是作者撥開了茂密樹叢中一條路,登上高峻危險的山峰,經過楢溪,斜行五界,跨過石橋,面臨萬丈深淵。踏着青苔,抓住欄杆,拉住長藤……作者一步步寫來,條理清晰,突出進山之艱險,與前面"之者以路絕而莫曉"相呼應。一系列動詞的運用,十分確切:"披、陟、濟、落、跨、臨、踐,搏、攬、援",給人以鮮明的動態美。漸進山彎,山路寬暢。裡面一派令人舒暢的景象:鸞鳥翩翩起舞,鳳鳥和鳴。在靈溪中洗一洗,清除胸中俗念,敞開五盍昏蒙。於是追趕伏羲、神農時代絕跡的軌道,踏着老子、老萊子的腳印,自己也可成仙得道了。舒適恬淡,真是神仙生活。
仙都神奇,華美自由,妙不勝言。
接着展現在讀者面前的仙都氣勢不凡,華美樓台高懸空中,令人目炫,紅樓空明透亮建在樹林裡,美玉裝成的殿堂閃閃發光。美麗的紅雲與窗欞相承接,白日燦爛照窩戶。高雅、華麗、富裕,一派珠光寶氣,充滿着飄飄欲仙的仙境氣氛。作者用重彩描繪周圍環境,不凋的高大桂花樹,清晨開放的靈芝草;樹林中的芳香,溝渠中的清泉;仙樹、仙草、仙水、仙果,還有仙人--王喬駕仙鶴飛翔,羅漢執錫杖騰空,何等自由。作者一步一步把讀者引入天台仙境,美妙無比。作者自己仿佛擺脫了塵世束縛,進入了神仙世界。作者不是單純地寫景,而是把自己的思想溶入景中。作者竭力宣揚道家玄妙之道,目的在於避世。尋仙覓道的虛幻思想,當然是消極的,這是欣賞這篇文章時應引起注意的。
整個遊歷過程,是由時代風尚而來,典型地反映了東晉士人的精神風貌和生活意趣。儘管其旨歸不離"理過其,淡乎寡味"的清淡玄虛之理,但由於依託想象創作,化虛為實,神不離象,象以意成,使此賦不由得與流行的"玄言詩"模式相背離,成為膾炙人口的名篇。同時,這種創作方式又為劉宋山水畫家宗炳繼承,為中國山水畫、山水詩的發展,開闢了新的美學風格的濫觴。
名家點評
清·洪若皋《天台紀游詩自序》:"讀孫公之賦,聲貶金石。"
北京大學教授劉師培《中國中古文學史》:"孫綽《天台山賦》,詞旨清新,於晉賦最為特出,其他諸家所作,大抵規模前作,少有新體。"
作者簡介
孫綽(314-371),字興公,東晉玄言詩人。中都(今山西平遙)人,後遷會稽(今浙江紹興)。東晉時曾累官至廷尉。孫綽博學善屬文,少有高志,早年居會稽,遊山玩水,十年有餘,曾作《遂初賦》以抒發自己的志向。當時東晉偏安江左,清談之風甚盛,"永嘉時,費黃老,稍尚虛談。於時篇什,理過其辭,談乎寡味,愛乃江表,微波尚存"。孫綽和許詢便是這種風氣的代表,他們"彌善恬淡之間",但也有一些清新之作。孫綽的賦以《游天台山賦》最為出名,他也認為此賦乃擲地有金石聲的力作。孫綽還善碑文,為時所重。原有集,已佚。明人張溥輯有《孫廷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