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溫榆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1年11月25日 (四) 17:08 由 Zjg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溫榆河
溫榆河原圖鏈接

中文名:溫榆河

別 名:溫榆水、濕余水、溫余水

所屬水系:海河流域北運河上源

地理位置:北京市東北部

流經地區:昌平、順義、朝陽、通州

發源地:軍都山東麓

主要支流:南沙河、北沙河、東沙河、清河、壩河

河 長:47.5 m

流域面積:2478 km?

河 口:北京市通州區北關分洪樞紐

溫榆河,古稱溫榆水、濕余水、溫余水。海河流域北運河上源。位於北京市東北部。發源於北京市昌平區軍都山麓。溫榆河上游由東沙河、北沙河、南沙河3條支流匯合而成。其間又有藺溝河、清河、龍道河、壩河、小中河匯入。至北京市通州區通惠河口上游北運河北關分 洪樞紐,始為北運河。全長47.5公里,流域面積2478平方公里。

溫榆河,是北京歷史上開發較早的重要河流。作為北運河的航運水源及京城北部的漕運通道,歷史上曾發揮重要作用。溫榆河歷史上不僅是歷代王朝的漕運要道,而且由於其水質潔淨、清澈,還是皇家宮廷、園林、湖泊的御用之水。

1970年代運河斷航後,主要以分洪、灌溉為主。主原北沙河上建有著名的十三陵水庫,幹流始點有沙河水庫,為北京市提供灌溉水源。灌溉農田20萬畝。 [1]

名稱演變

溫榆河原圖鏈接
溫榆河原圖鏈接

溫榆河《水經注》稱濕余水,以關溝為正源,《漢書·地理志》記載:「上谷郡,軍都,溫余水,東至路南入沽(白河)。」《遼史》記載:順州有溫榆河,元代稱榆河,又俗稱富河。

幹流概況

溫榆河在海河流域的位置

溫榆河幹流走向及水系

溫榆河,位於北京市東北部。是大運河的上游。發源於北京市昌平區(原昌平縣)軍都山麓。上游由東沙河、北沙河、南沙河3條支流匯 合而成。全長47.5公里(《通縣水利志》稱63.5公里 ),其間有藺溝河、清河、龍道河、壩河、小中河匯入。流域面積2478平方公里(《昌平縣水利志》稱2480平方公里 )。

昌平縣水利志》以北沙河為正源,其主流源於八達嶺主峰下關溝,東南流經居庸關、南口,出關溝與源於西山的狻猊溝、興隆口溝、白羊城溝、高崖口溝、柏峪口溝五條大溝的河水匯合後,稱北沙河。北沙河東流至沙河鎮,與東沙河、南沙河相交匯流後稱溫榆河,東流至魯疃村東出境經順義區(原順義縣)在通州區(原通縣)注入北運河。昌平段主河道長19公里,境內流域面積1237平方公里,枯季流量1980年實地觀測為4至6立方米每秒。

自昌平區(原昌平縣)沙河鎮起,先後流經昌平區(原昌平縣),朝陽區、順義區(原順義縣)邊界,在徐辛莊鎮管頭村入通州區境,沿朝陽區與通州區(原通縣)邊界,流至北關閘入北運河。通州區(原通縣)境內長14.5公里,堤防長18公里,河床均寬168米,河底寬86 —124米,流域面積25.23平方公里,流經徐辛莊、城關鎮,有村12個,防洪除澇面積2萬畝。順義區境內流域面積53.98平方公里 。堤防綠化植樹2萬株。在通州區(原通縣)境內其支流有小中河、中壩河和壩河。 溫榆河幹流起點沙河水庫(南、北、東沙河匯合處)

溫榆河沙河水庫下游一段(昌平境)

溫榆河沙河水庫下游一段(昌平境)

溫榆河順義區段

溫榆河通州區段

溫榆河舊河口—向運潮減河分流處(右為北運河)

溫榆河新河口北關源水島

水文特徵

溫榆河,藺溝河口以上防洪標準按50年一遇設計,洪峰流量400立方米/秒;藺溝河口以下按20年一遇設計,50年一遇校核,洪峰流量1562立方米/秒。

主要支流

沙河鎮北沙河與東沙河匯合處的朝宗橋[2]

北沙河沙河鎮段

北沙河,古稱雙塔河。源於昌平西北部山區,上游有虎峪溝、關溝、狻猊峪溝、興隆口溝、白羊城溝、柏峪口溝、高崖口溝六條大溝,於雙塔村西匯合後稱北沙河。東流至踩河村又納入虎峪溝(古稱易荊水),河流走向為自西北向東南,穿京包鐵路橋,於十三陵水庫下游入東沙河,全部流域面積為546平方公里,其主河道全長60公里,總流域面積為623平方公里。幹流長約20公里,縱坡千分之一,河寬60—100米,枯季流量為1.085立方米每秒(1981年實測)。 河上朝宗橋為明代建築。 東沙河上游延慶境內七孔橋段河道

東沙河昌平區城郊一段

東沙河,源於延慶區西二道河山區,上游有三條支溝,即德勝口溝、錐石口溝、老君堂溝,於十三陵七孔橋上游匯合進入十三陵水庫後,經白浮、西沙屯,於沙河鎮北朝宗橋下游匯入北沙河,全流域面積為287.75平方公里。十三陵水庫下遊河長約14公里,河寬20—200米, 縱坡千分之一,山川徑流量全部被十三陵水庫攔蓄,壩下主幹河道枯季流量僅有0.5立方米每秒。

南沙河海淀區西北旺鎮一段

南沙河,源頭分南、北二支,北支源于海淀區西北部山區的上方寺、龍泉寺一帶,南支源於寨口村一帶,南、北二支匯於上莊鄉西馬房村西。下游於老牛灣村入昌平區(原昌平縣)境,後入沙河水庫,屬溫榆河水系。全長21公里(一說約20公里),寬約100米,流域面積220平方公里(一說250平方公里)。河上建有上莊閘,蓄水240萬立方米。沿河有稻香湖天然公園、上方寺、龍泉寺、大石佛、大覺寺、金山寺等名勝古蹟。河道縱坡千分之一,枯季流量為2.35立方米每秒。

藺溝河,源於昌平北部山區和懷柔區(原懷柔縣)西部山區,上游有牡牛河、白浪河、桃峪口溝、秦屯河、鑽子嶺溝、西峪溝、八家溝、葫蘆河等七條支溝匯流至藺溝村(一說小東流村)附近,稱藺溝河。向南在前、後藺溝村附近流入溫榆河。小東流村以下主河道長約4公 里,整個流域面積為404平方公里(一說381平方公里),縱坡千分之一點一。枯季流量為2.4立方米每秒。 常年流水。距入溫榆河口1.4公里處修建有用於灌溉的三岔口疊梁閘。

孟祖河,源於昌平區(原昌平縣)南邵鄉鳳山東麓,南流經孟祖、百善、馬坊等村直入溫榆河,全長22公里,流域面積63平方公里,河道寬40—80米,縱坡千分之一點四,常年有小基流。

東沙河,位於昌平區(原昌平縣)中部。源於延慶區(原延慶縣)西二道河鄉山區。由德勝口溝、錐石口溝和老君堂溝匯入十三陵水庫,以下流經沙屯,於沙河鎮會合北沙河入沙河水庫,屬溫榆河支流。全長約15公里,河道寬400—500米,總流域面積287.2平方公里。

小中河,發源於懷柔區(原懷柔縣)孫家史山一帶,在二張營村入境,縱貫南北,於小葛渠村出境入溫榆河。境內流程38.62公里,流域 面積140.56平方公里。是集排水和揚水灌溉兩用的重要河道。小中河以紅銅營為界,上游為丘陵地區,下游沿河兩岸大部分屬低洼地帶。未治理前河道彎曲,床內雜草叢生,淤積嚴重且埝低床淺,汛期洪水泛濫,澇災頻繁。

龍道河,源頭為東、西馬各莊一帶,流經董各莊、羅各莊後東南行,至白辛莊村南入溫榆河。流程6.34公里,流域面積30.06平方公里。

白浪河,又名沙峪溝,發源於昌平、懷柔兩縣山區。流經沙峪口後入境。再經良善莊、范各莊、於聯莊村出境,西南行匯藺溝河於昌平南官莊,再轉東南至藺溝村入溫榆河。境內流程7.63公里,流域面積20.3平方公里。

西牤牛河,又名蘇峪溝。發源於懷柔區(原懷柔縣)境內,在武各莊北入境。經東、西降州營、板橋,於高麗營出境入昌平藺溝河,再入溫榆河。境內流程16.5公里,流域面積43.56平方公里。

方氏渠,發源於境內劉各莊、前、後桑園一帶。流經西小營、前渠河,在唐自頭村南下入溫榆河。流程15公里,流域面積55.36平方公里 。方氏渠屬排水河道,治理前,其上、中遊河床較深,下遊河床彎曲窄淺,主要排除劉各莊、前、後桑園、豹房等地區的瀝水。

月牙河,源頭在境內臨河村南窪地。經窯坡、後橋、李橋後,於臨清村東出境接入通州區(原通縣)中壩河,再匯北運河。流程12公里,流域面積58.21平方公里。月牙河河床甚淺,河堤為自然形成,內澇時有發生。隨着工農業的發展,現已成為排污河道。

引河,1925年開挖的人工河道。由蘇莊起,經南河,從安里和蘆各莊村中間穿過後出境,於通州區(原通縣)平家疃接入中壩河,再匯北運河。境內流程5.8公里。當時,主要用於引水,引進流量600立方米每秒。

中壩河,又稱潮白河故道,屬北運河水系,溫榆河支流,位於通州區(原通縣)北部。北起順義區(原順義縣)界,接潮白引水渠後,南流經大龐村,於城關鎮劉莊閘北匯入小中河。中壩河無上源。河道全長9公里,河床均寬33米,河底均寬25米,流域面積20平方公里。流 經徐辛莊、宋莊、城關等地區,有村莊8個,防洪除澇面積近1萬畝。沿河兩岸綠化植樹2萬株。在歷史上,潮白河一直經中壩河入北運河 。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洪水暴漲,潮白河水於順義區(原順義縣)蘇莊大閘處決口,大閘被沖毀,奪箭杆河道南下,而原河道(即中壩河)廢除。因此潮白河故道無上源水而終年乾涸。1958年修建了徐辛莊水庫(後於1961年廢除)。1964年通州區(原通縣)組織全縣民工開挖潮白引水渠,將潮白河水引入故道。自1980年以來,因常年乾旱,水源不足,中壩河斷流。

清河,位於市區北郊,系市區主要排洪河道。水源為沿北旱河匯入的西山泉水或下游山洪以及沿北長河於安河橋匯入的玉泉山水。流經圓明園、清河鎮,在立水橋以東入溫榆河,全長23.8公里,流域面積150平方公里。 萬泉河,溫榆河支流清河的支流。位于海淀區境內。始於萬泉莊,流經海淀鎮西部,與西頤路平行,經北京大學、圓明園、沿清華西路入清華校園,再向北,穿京包鐵路匯入清河。河道全長8.5公里,寬15米,流域面積26平方公里。屬清河水系。歷史上萬泉莊一帶多泉,泉 水匯聚成河,稱萬泉河。後因地下水開採過量,泉水中斷。1981年對8.5公里長的河道疏挖、襯砌,修建13.7公里的污水截流管線,建3座節制閘,26座橋涵,62處排灌口,並修建13公里濱河路。

小月河,溫榆河支流清河的支流。起自德勝門外關廂,沿德昌公路兩側向北,經馬甸至清河鎮入清河,長8.4公里。小月河上游為西北土 城溝。1985年全面治理,改道南起學院南路與長河暗渠相接,向北沿土城溝流經黃亭子,向東至祁家豁子再北折入小月河故道,全長10.25公里。

北旱河,源於香山櫻桃溝及玉泉山,經龍門西南而下,流經四王府、娘娘府、青龍橋,於安河橋下注入清河。全長7.2公里,流域面積16.4公里。1974年四王府至娘娘府一段改道。到臥佛寺、櫻桃溝花園必經此河道。沿河名勝古蹟有香山公園、曹雪芹故居等。 壩河,位於北京市東郊。源於東城區東北護城河,自西向東在朝陽區東郊邊界入溫榆河,屬北運河水系。主要支流有北小河、亮馬河和北土城溝等,主河道全長21.63公里,流域面積158.4平方公里。壩河是元代開鑿的運糧河,後被通惠河取代,成為排水溝。1949年後,曾進行4次治理。河道建有蓄水閘7座,一次蓄水量120餘萬立方米,可灌溉農田4.4萬畝。

北小河,壩河的最大支流。位於北京市東北郊。起自朝陽區安定門外小關,向東流經朝陽區北部,在三岔河村西入壩河。河道全長16.6公里,流域面積66平方公里。原是一條曲折窄淺的季節性河流。80年代初,挖渠引清河水並沿河建蓄水閘7座,蓄水能力50萬立方米。

水系變遷

1912年以前,北運河上游原分三支,西支溫榆河,古稱溫榆水;中支白河,古稱沽水;東支潮河,古稱鮑丘水。潮河、白河在密雲縣城西南匯流後稱潮白河,至通州區(原通縣)城北注入溫榆河,成為濟運主流。通州區(原通縣)古稱潞州,故北運河、潞州以下古稱潞水,又其為漕運所經,故稱北運河。

1912年潮白河大水在順義區(原順義縣)李遂鎮決口南流箭杆河匯入薊運河,使北運河失去主要水源,1916年在決口處修建滾水壩一座,至1917年又被洪水沖毀。1925年修建順義蘇莊節制閘和泄洪閘,開挖平家疃引河,引潮白河部分水量入北運河。1939年大水,蘇莊閘未及提起洪水即漫閘而過,沖毀閘門再奪箭杆河入薊運河。因薊運河無法承受兩河洪水,致使薊運河經常泛濫成災。建國後為解除薊運河水患,1950年開闢潮白河新的入海通道,使之直接於北塘入海。從此潮白河與北運河各成河系,北運河上游只剩溫榆河一支。

治理開發

溫榆河幹流自沙河閘至北關閘全長83.5公里,原河道彎曲窄小,疏浚時,部分河段進行裁彎取直。疏挖標準:北關閘至藺溝河口按10年一遇洪水開挖深水河槽,做到日降雨200毫米不淹地;藺溝河口至沙河閘,由於經費所限,改按5年一遇洪水進行深水河槽開挖。

溫榆河疏挖第一期工程由順義龍道河口以下至通州區(原通縣)北關閘,排澇標準按10年一遇設計,流量850~938立方米每秒,設計河底寬由82米擴大到124米,長約21公里,挖方830萬立方米,1970年冬至1971年春完成,4萬餘民工參加施工。由於通往首都機場的葦溝公路 橋,各國駐華使節和國際友人經常穿越,目睹中國人民建設首都的動人場面,也紛紛報名參加義務勞動。在京的中央單位和國家機關,北京市的一些單位,駐京部隊等,也派人參加義務勞動。第二期工程由昌平沙河閘至順義龍道河口,長約25公里,其中沙河閘至藺溝口以上排澇標準按5年一遇,流量400立方米每秒;藺溝口至龍道河口以上,排澇標準按10年一遇,流量680~780立方米每秒。設計河底寬由50米擴大到82米,挖方480萬立方米,1971年冬至1972年春完成,6萬餘民工參加施工。

築堤防洪的標準是:藺溝口以下至北關閘按20年一遇洪水位設計,流量975~1450立方米每秒;50年一遇洪水位校核,流量1562~2055立 方米每秒;堤頂超過50年一遇洪水位1米;左堤頂寬7.5米;右堤頂寬5.5米;堤距約300米。北關閘至京承鐵路橋右堤,關係到通州區(原通縣)安全,根據北關閘50年一遇洪水位23.13米,加風浪高及安全超高,堤頂高程為25米(藺溝口以上至沙河閘段河道,由於洪水漫槽 淹沒範圍不大,未築堤),築堤總長約66公里,土方第一期工程填方220萬立方米,第二期工程填方180萬立方米。

1966年,曾根據當年水情,順義縣在河左側築堤。1970年9月,北京市成立東南郊治澇工程指揮部,根據溫榆河整治規劃,統一組織對溫 榆河的治理。

一期工程由順義龍道河口以下至通州區(原通縣)北關閘,長約21公里。順義承擔葦溝以南、經樓台至通州區(原通縣)大葛渠村南6公 里河段的施工。工程項目有:築堤45萬立方米,疏挖河道366萬立方米,導流12萬立方米,新建葦溝翻板閘一座,小型涵、閘2座,共動土石方430萬立方米。

縣指揮部設在樓台村,縣革委會副主任李國任指揮,水利局革委會副主任袁長泉、孟憲臣、張志善、王清泉(北河村人)任副指揮。1971年3月底,出動2萬民工,完成棄土外運平整104萬立方米,築堤22萬立方米,開挖引渠13.5萬立方米,恢復導流溝5.2萬立方米。修建涵閘28座,其中有樓台待機閘和水簸箕、村南涵洞、管頭待機閘及水簸箕、金盞出水閘、葦溝橋待機閘、排水閘、過堤管、葛渠進水閘等。共用鋼筋混凝土2960立方米,塊石5036立方米,並在新堤植樹17009棵。全部工程於1971年6月完成。

二期工程由昌平沙河閘至順義龍道河口,長約25公里。順義指揮部設在泗上村,縣革委會副主任王心田任指揮,縣水利局革委會副主任王清泉、張志善任副指揮。於1971年10月5日開工。全縣出民工1.7萬人,開挖河道3.13公里,泗上護坡950米,土方146.1萬立方米。修建泗上公路橋、魯町翻板閘各一座,小型待機閘5座,用混凝土5.5萬立方米,12月底完工。

溫榆河經過綜合治理,主河道能安全通水1425立方米每秒,可抵禦五十年一遇洪水的危害。

建國後,通縣政府曾組織民工對溫榆河進行過幾次疏挖治理。1951年,溫榆河在汛期決口,汛後即組織民工進行堵口復堤工程。同年組織民工幾千人對溫榆河進行疏挖治理。1955年,組織民工對溫榆河進行復堤工程,修築堤防長2052米,完成土方量2.72萬立方米,用工1.3 萬個工日。1957年10月15日,縣組織170名民工修築溫榆河尹各莊到皮村段左堤。11月25日竣工,完成土方2萬立方米,用工6667個工日。

為了根治溫榆河的水澇災害,1970年秋,北京市東南郊治澇工程指揮部組織沿河的通州區(原通縣)、順義、朝陽、昌平、海淀5個區縣 治理溫榆河。當年10月中旬破土動工。工程分兩期進行。一期工程於1970年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和1971年3月中旬至5月中旬進行。疏挖通州區(原通縣)北關閘至順義區(原順義縣)龍道河口,全長21公里。設計按10年一遇洪水開挖深水河槽,流量850—938立方米每秒,通州區(原通縣)境內河底寬由北關鐵路橋起往上0+040至0+059為124米,0+059至12+200為100米,12+200至15+405為86米。兩岸築堤,按20年一遇洪水位設計,流量975~14502立方米每秒,50年一遇洪水位校核,流量1562~2055立方米每秒。左堤頂寬7.5米,右堤頂寬5.5米, 兩堤相距300米。葛渠至尹各莊段,將溫榆河裁彎取直。疏挖工程總用工935萬工日,完成土方1050萬立方米。在一期工程中,通州區(原通縣)從15個公社(農場)抽調了1.29萬名民工,組成通州區(原通縣)支隊參加疏浚工程。指揮劉志遠,副指揮張玉和等。二期工程於1971年冬至1972年春進行。仍由上述5個區縣負責施工。疏挖順義龍道河口至昌平區(原昌平縣)沙河閘25.4公里的河段,總用工435萬工日,完成土方660萬立方米,二期工程中,通州區(原通縣)組織8000名民工參加疏挖工程。指揮呂尚志,副指揮李廣蔭。

溫榆河兩期疏浚工程,完成疏挖主河道長46.4公里,兩岸築堤約66公里,完成土、石方1710萬立方米,用工1370萬個,投資1720餘萬元。溫榆河整治後,大大提高了溫榆河防洪能力和兩岸農田的排澇配套標準。 1987年春,對溫榆河范莊閘涵處及175米大堤進行加固工程。

小中河在治理以前,上、中游無固定河道,下游入通州區(原通縣)又無出路。為統一治理,由通州區(原通縣)專區建設科負責設計,於1951年初,組織民工1萬人,歷時50天,挖出河道,固定河床。下游穿過順通公路和京承鐵路入溫榆河,總土方120萬立方米。順義段由縣農建科科長蔣品湖任指揮,完成土方70萬立方米,用工40多萬個,於當年2月完工。

溫榆河上游,1960年建成上莊閘及沙河閘,1970~1974年,結合河道治理又修建了曹碾、魯町、辛堡和金盞(即葦溝)4座攔河閘。 上莊閘,位於南沙河,屬海淀區。設閘19孔,其中18孔為平板木閘門,每孔寬4.2米、高4米,另一孔為鋼閘門,寬2.2米、高2米。閘底板高程37.5米,閘門頂高程41.5米,最大蓄水能力228萬立方米,控制灌溉面積7500畝。 沙河攔河閘

沙河攔河閘,位於昌平區(原昌平縣)沙河鎮,在南、北、東沙河的匯合口處。1959年初規劃時叫沙河水庫,也叫半壁街水庫。全部工程除一座攔河閘外,尚有593米長的主壩及3835米長的圍堰等。沙河閘上游流域面積約1100平方公里。當閘上正常蓄水位37.0米時,庫容僅620萬立方米,實際上起不到調洪目的,僅有蓄水灌溉作用,可灌面積5萬畝。於1959年11月3日動工,1960年6月23日竣工。沙河閘過水斷 面淨寬80米,20孔,閘室為塊石混凝土結構,閘門高4米,閘上設公路橋。按20年一遇洪水設計,流量750立方米每秒;百年一遇洪水校核,流量1200立方米每秒。原閘門設計為木面板,1969年後多次改進啟閉設備,將木閘門換成鋼閘門。於1985年分兩部分進行加固。一是改造閘首,將原20孔翻板門改為寬8.5米、高3米的直起平板鋼門,原閘底板及路橋未動,新加工作橋;二是閘下游加建二級消力池及海漫護砌。

曹碾浮體閘,位於昌平區(原昌平縣)的曹碾村附近,上距沙河閘11公里。曹碾閘為鋼絲網混凝土浮體閘門,蓄水時閘體充水升高,汛期排洪時閘體放空平臥。閘體共16單元,每單元寬2.95米。設計標準為5年一遇,流量400立方米每秒。閘上水深3.16米;校核標準為10年一遇,流量645立方米每秒,閘上水深4.2米。閘底標高26.5米,閘前最高蓄水深2.23米,蓄水庫容45萬立方米,可控制灌溉面積5萬畝。1973年11月修復後投入使用。

魯疃翻板閘,位於曹碾浮體閘下游約8公里處,設計標準與河道同,即按20年一遇洪水設計,過閘流量為975立方米每秒,校核流量50年一遇為1562立方米每秒。閘門為6米寬、2.5米高的單鉸翻板,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閘頂設有4米寬漫水式交通橋,閘門下游設有簡易人行橋 ,閘底高程24.04米,門頂高程26.54米,閘上蓄水90萬立方米。控制自流及揚水灌溉面積約8.2萬畝。1972年建成。1976年7月28日,在唐山地震波及下,原閘粉細砂地基發生液化,閘室遭到破壞,無法繼續使用。1977年復建。閘上游右岸設有灌溉進水閘,可自流灌溉。閘門關閉後,回水可至曹碾閘下,兩岸農田可揚水灌溉。

辛堡翻板閘,位於魯疃閘以下約5.2公里,清河入溫榆河口以下2公里處,是一座與跌水相結合的綜合建築。設計過水能力為20年一遇,流量1095立方米每秒,校核標準50年一遇,流量1730立方米每秒。閘上底板高程為22.27米,閘下為20.05米,落差2.22米。閘室底板為鋼筋混凝土結構,10孔,安裝10扇2.5米高、6米寬的翻板鋼閘門。閘上蓄水高程為24.67米,回水至魯疃閘下,閘上蓄水130萬立方米,可澆地2萬畝。市水利勘測設計處設計,市東南郊治澇工程指揮部組織施工,1972年建成而運用。1974年、1975年加固。加固處理於1977年汛前 完工。

金盞(葦溝)翻板閘,位於溫榆河治理工程金盞裁彎段上,全部工程包括攔河閘1座和灌溉進出水閘各1座。又因其位於首都機場路葦溝橋下游處,故亦稱葦溝閘。是北京市修建的第一座水力自動翻板閘,其優點是不需啟閉設備。當上遊河道來水時,閘上水頭使閘門自動翻倒,宣洩洪水。閘室上部結構簡單,工程造價低。金盞閘設計為20年一遇,流量1220立方米每秒,校核為50年一遇,流量1730立方米每秒。共13扇鋼閘門,每扇寬6米,高3米。閘底高程18.09米,可蓄水140萬立方米,灌溉面積3萬畝。1972年建成,1974年~1975年加固。 北運河北關分洪樞紐

北運河北關分洪樞紐,是溫榆河的終點、北運河的起點,包括北關攔河閘及分洪閘,兩閘位於北運河起點處,距通州鎮中心兩公里。攔河閘位於北運河河道上,分洪閘位於運潮減河起點,兩閘相距500米,呈一字形布置,中間以土堤相接,土堤長500米,頂寬20.2米,高9米 。以此組成分洪樞紐工程。它是北京市東南郊防洪除澇工程的重要建築物。攔河閘、橋由北京市政設計院設計,通州區(原通縣)組織施工。1960年3月破工動工,當年10月竣工。分洪閘、橋由北京市市政設計院設計,1962年10月北京市減河工程指揮部建閘工程處,組織北 京市第二市政工程公司進行施工,1963年汛前基本竣工。

北關分洪樞紐工程,平時蓄水灌溉,汛期調節運用,將北運河的洪水分向潮白河,以減輕北運河下游的排洪負擔,兩閘防洪設計標準分配,10年一遇上游洪水1010立方米每秒,分洪閘分泄500立方米每秒;20年一遇,上游洪水1450立方米每秒,分洪閘分泄600立方米每秒;50年一遇,上游洪水2055立方米每秒,分洪閘分洪900立方米每秒。灌溉季節蓄水灌溉,當閘上水位達20.5米時,可蓄水790萬立方米,配套灌溉面積3.2萬畝。

新十三支排水工程:東起京密路西側,向西經董各莊村南直入溫榆河,全長7130米,流域面積70平方公里,是北石槽、板橋、高麗營、張喜莊、趙全營、後沙峪、良種場等大片土地的排水出路,設計標準為二十年一遇,流量70立方米每秒。

首都機場排水:1956年,為配合機場排水,修建了甲、乙、丙、丁四條排水溝。甲線溝由機場東,向東經塔河村南入小中河;乙線溝從機場東經桃山村南,向東入小中河;丙線溝由機場東南經龍山村南,向東穿過七分干右一支入小中河;丁線溝由天竺村北、村西往南折向東,穿過五孔橋,往東南入溫榆河。1975年5月,開挖機場Ⅱ線明溝排水工程。全長3600米,上游起點與市政設計院設計的15號出水口銜接 ,下游通過防洪大堤進入溫榆河,縱坡為萬分之七。

十三陵水庫

十三陵水庫,位於溫榆河支流東沙河上。屬昌平區長陵鄉(原昌平縣十三陵鄉),因其坐落在明十三陵附近而得名。水庫攔洪大壩建在蟒山與漢包山之間,大壩長627米,最大壩高29米(壩底高程:海拔74米),底寬179米,頂寬7.5米,為粘土斜牆式土壩,上游用花崗石, 下游用紫色安山岩砌護坡。壩前用粘土鋪蓋300米,厚1~3米。水電站安裝125千瓦發電機一台。控制灌溉面積2萬畝。水庫可攔蓄溫榆河上游223平方公里的洪水,設計洪水位98.81米(百年一遇洪水),校核洪水位102.83米(千年一遇洪水),總庫容8100萬立方米,防洪庫容515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3336萬立方米。累計為下游農田灌溉供水7200萬立方米,灌溉各種農作物52萬餘畝次。水庫小水電站利用放水時發電累計達15萬度(千瓦小時)。

桃峪口水庫

桃峪口水庫,1958年在藺溝河支流桃峪口溝修建小型水庫一座,供灌溉用水,蓄水約10萬立方米左右,並建有小水電站一座,裝機20千瓦,供上苑一帶照明。流域面積39.91平方公里,因原建水庫較小,1959年11月擴建為中型水庫,並於11月10日正式開工,於1960年7月30日基本竣工。水庫主要建築物有主壩一座,副壩3座,輸水管及溢洪道各一座。主壩為粘土斜牆壩,最大壩高21.1米,壩長320米,壩頂高程74.1米。副壩3座總長1203米,其中最大壩高13.7米。水庫防洪標準按百年一遇洪水設計,千年一遇洪水校核,並以東副壩作為非常溢洪 道,宣洩超標準洪水。水庫總庫容1008萬立方米,其中興利庫容為744萬立方米,防洪庫容為548萬立方米。1960年7月水庫基本建成時暫 時停工。1974年水庫經整修、防滲處理。

王家園水庫

王家園水庫,位於溫榆河支流北沙河白洋城溝上。控制流域面積42.7平方公里,總庫容526萬立方米,興利庫容332萬立方米,防洪庫容413萬立方米,最大壩高36.8米,壩長163.5米,非溢流段壩頂高程292.8米,溢流壩段堰頂高程287米,淨寬48米,頂端建工作橋一座。百年一遇洪水溢流水深3.6米,洪流量790立方米每秒,千年一遇洪水溢流水深5.24米,洪流量1300立方米每秒,水庫輸水洞進口高程265米, 洞徑1.5米,長236.7米,最大泄量22.1立方米每秒。1959年11月正式開工興建。1960年6月建成蓄水。1962年—1978年間先後進行4次加固工程。水庫控制灌溉面積為6000畝,實際配套灌溉面積約為4000畝,水庫平水年供水531萬立方米,枯水年供水337萬立方米,常年供下游村莊飲水。

響潭水庫

響潭水庫,溫榆河支流北沙河上游、狻猊溝出口處。1958年2月動工修建。到1959年11月壩高約達15米左右,蓄水約60萬立方米,即宣告 第一期工程完工。僅能發展灌溉面積2000餘畝。1968年續建,在一期工程基礎上選定壩頂高程為163.0米,較一期加高26.2米,最大壩高42.2米,壩長168米。壩中部設溢洪道2孔,孔淨寬12米,溢洪道堰頂高程156米,安裝12米×6.3米弧形鋼閘門。水庫總庫容718萬立方米。1974年11月開工加固,至1979年12月曆時5年完成。水庫設計灌溉面積為1.8萬畝,配套面積僅有0.8萬畝。

南莊水庫

南莊水庫,為平原水庫,位於崔村鄉南莊村北500米處,故名為南莊水庫。建在溫榆河上游,麻峪溝、揚河兩個小支流上,主要用於農田 灌溉調蓄水量。控制流域面積28.6平方公里,秦(芹)城泉基流0.36—0.5立方米每秒進入此庫。1958年11月22日開工修建,1959年6月20日基本竣工。水庫按20年一遇洪水設計,一百年一遇洪水校核,總庫容為19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48.9萬立方米。水庫樞紐工程有兩座主 壩,三座副壩,溢洪道、泄洪閘、輸水涵洞組成。壩型為均質土壩。主壩最大壩高8米,壩頂長351.5米,壩頂寬7米,壩頂高程51米;副 壩總長1795.5米,1976年10月進行水庫清淤加固。1979年10月泄洪涵洞改建。水庫建成運用28年來,起到了防洪和灌溉效益。

沙河水庫

沙河閘(沙河水庫),座落在沙河鎮東部,南、北沙河匯合口處。1959年11月3日動工,1960年6月23日建成。當時叫沙河水庫。全部工程除一座攔河閘外,尚有530米長的主壩及4244米(南壩2300米,北壩1944米)長的南北兩道堤壩組成。主壩頂高程39.5米,最大壩高8.3米,南北副壩高程39米,最大壩高4.7米,沙河閘上游流域面積約1100平方公里,當閘上正常水位36.5米時,庫容600萬立方米。僅有蓄水灌溉作用,設計灌溉面積5萬畝,實灌3萬多畝。

沙峪口水庫,位於懷柔區(原懷柔縣)新王家峪村藺溝河支流沙峪溝上,1959年11月開工,1960年6月建成。水庫流域面積16平方公里, 總庫容為775萬立方米,興利庫容522.5萬立方米。大壩為粘土斜牆壩,最大壩高25.7米,壩長176米,壩頂高程101.7米。開敞式溢洪道,堰頂高程96.5米,寬8米(不設閘門),最大泄量117.5立方米每秒。水庫灌溉面積8000畝,宜漁面積600畝。自建成後25年來,年年都能 蓄水幾百萬立方米,是小型水庫中發揮效益較好的水庫。1978年被市革委會評為水庫管理先進單位。

元代曾整治壩河及下游溫榆河幹流作為漕運航道,以通大都的光熙門。明代因城址變遷及水源等問題,壩河漕運衰落。但長城一線駐有重兵,並在天壽山(即十三陵)駐兵保護陵墓,糧草支用由陸地轉運,「甚為繁苦,且多弊病」,因而又考慮利用溫榆河從事漕運。1572年12月1日(隆慶六年十月二十六日),戶部根據總督楊兆的倡議,奏請疏浚溫榆河,自通州區(原通縣)直抵鞏華(即今沙河鎮),以通 水運。當時萬曆帝繼位,贊同所奏倡議,隨即勘測施工,次年便投入使用,一年之間,自通州區(原通縣)直接運糧四萬石。分析這段歷史記載,不過是疏浚中泓,以通舟楫,談不上幹流的全面治理。清代以後,溫榆河僅能起排洪河道作用,又遠離京城,封建帝王及其後統治者很少維護整治。多年來,溫榆河幹流河道,自沙河鎮至藺溝口,寬平淤淺,中泓遊蕩擺動在沙灘之上。藺溝以下河槽彎曲狹淺,河槽泄水能力很小,洪水渲泄不暢,往往漫溢出槽,造成災害。


參考來源

  1. 溫榆河(附圖),新浪網
  2. [1],北京溫榆河公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