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清鲜的韭菜炒豆腐」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这道菜式味道鲜美,口感一流,营养丰富,简单易做,大家不妨来试试做下吧!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150"> File:Yuan ca688bed1d4…”)
 
 
行 14: 行 14:
 
'''韭菜炒豆腐的用料'''
 
'''韭菜炒豆腐的用料'''
  
* 菜250
+
* [[ 菜]]250
 
*  
 
*  
* 大豆腐半块
+
* 大[[ 豆腐]] 半块
 
*  
 
*  
* 蛋1 个,油、盐适量
+
* [[ 蛋]]1 个,油、[[ ]] 适量
  
 
==韭菜炒豆腐的做法==
 
==韭菜炒豆腐的做法==
行 34: 行 34:
 
# 豆腐块两面都煎至金黄后,放入韭菜快速翻炒几下,加入适量食盐调味,翻炒均匀,即可装盘出锅。
 
# 豆腐块两面都煎至金黄后,放入韭菜快速翻炒几下,加入适量食盐调味,翻炒均匀,即可装盘出锅。
 
#  
 
#  
# 韭菜吃起来鲜辛、味美,喜欢开胃的气息和口感。 豆腐外表色泽金黄,口感紧实、香嫩,有幽幽的豆香,含有的优质蛋白补充身体所需,大豆卵磷脂有益于心脑血管健康,豆腐里的的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还可以抗衰老美容养颜。<ref>[https://www.douguo.com/cookbook/2404361.html  清鲜的韭菜炒豆腐] </ref>  
+
# 韭菜吃起来鲜辛、味美,喜欢开胃的气息和口感。 豆腐外表色泽金黄,口感紧实、香嫩,有幽幽的豆香,含有的优质[[ 蛋白]] 补充身体所需,[[ 大豆卵磷脂]] 有益于心[[ 脑血管]] 健康,豆腐里的的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还可以抗衰老美容养颜。<ref>[https://www.douguo.com/cookbook/2404361.html  清鲜的韭菜炒豆腐] </ref>  
  
  
行 57: 行 57:
 
 腐起源于[[唐朝]]末期。
 
 腐起源于[[唐朝]]末期。
 
#  
 
#  
# 1960年在[[河南]][[密县]]打虎亭东汉墓发现的石刻壁画,再度掀起豆腐是 否起源[[汉代]]的争论。《[[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六卷第五分册《[[发酵与食品科学]]》一书的作者[[黄兴宗]],综合各方的见解,偏向与认为打虎亭东汉壁画描写的不是酿酒,而是描写制造豆腐的过程。但他认为,汉代发明的豆腐未曾将豆浆加热,乃是原始豆腐,其凝固性和口感都不如当前的豆腐,因此未能进入烹调主流。
+
# 1960年在[[河南]][[密县]]打虎亭东汉墓发现的石刻[[ 壁画]] ,再度掀起豆腐是 否起源[[汉代]]的争论。《[[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六卷第五分册《[[发酵与食品科学]]》一书的作者[[黄兴宗]],综合各方的见解,偏向与认为打虎亭东汉壁画描写的不是酿酒,而是描写制造豆腐的过程。但他认为,汉代发明的豆腐未曾将豆浆加热,乃是原始豆腐,其凝固性和口感都不如当前的豆腐,因此未能进入烹调主流。
 
#  
 
#  
 
# 到[[宋代]]豆腐方才成为重要的食品。南宋诗人[[陆游]]记载[[苏东坡]]喜欢吃蜜饯豆腐面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京城临安的酒铺卖豆腐和煎豆腐。
 
# 到[[宋代]]豆腐方才成为重要的食品。南宋诗人[[陆游]]记载[[苏东坡]]喜欢吃蜜饯豆腐面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京城临安的酒铺卖豆腐和煎豆腐。
行 90: 行 90:
 
# 豆腐的原料是[[黄豆]]、[[绿豆]]、[[白豆]]、[[豌豆]]等豆类。先把豆去壳洗净,洗净后放入水中,浸泡适当时间,再加一定比例的水,磨成生豆浆。接着用特制的布袋将磨出的浆液装好,收好袋口,用力挤压,将豆浆榨出布袋。一般榨浆可以榨两次,在榨完第一次后将袋口打开,放入清水,收好袋口后再榨一次。生豆浆榨好后,放入锅内煮沸,边煮边撇去上面浮着的泡沫。煮的温度保持在90~1 10℃之间,并且需要注意煮的时间。煮好的豆浆需要进行点卤以凝固。点卤的方法可分为盐卤点卤和石膏点卤两种。盐卤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镁,石膏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钙。
 
# 豆腐的原料是[[黄豆]]、[[绿豆]]、[[白豆]]、[[豌豆]]等豆类。先把豆去壳洗净,洗净后放入水中,浸泡适当时间,再加一定比例的水,磨成生豆浆。接着用特制的布袋将磨出的浆液装好,收好袋口,用力挤压,将豆浆榨出布袋。一般榨浆可以榨两次,在榨完第一次后将袋口打开,放入清水,收好袋口后再榨一次。生豆浆榨好后,放入锅内煮沸,边煮边撇去上面浮着的泡沫。煮的温度保持在90~1 10℃之间,并且需要注意煮的时间。煮好的豆浆需要进行点卤以凝固。点卤的方法可分为盐卤点卤和石膏点卤两种。盐卤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镁,石膏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钙。
 
#  
 
#  
# 这里主要介绍石膏点卤的方法:先将焙烧好的石膏碾成粉末,加水调成石膏浆,倒入刚从锅内舀出的豆浆里,并用勺子轻轻搅匀。不久之后,豆浆就会凝结成豆腐花,在豆腐花凝结后约15分钟内,用勺子轻轻舀进已铺好包布的木托盆或其他容器里。盛满后,用包布将豆腐花包起,盖上木板,压10~20分钟,即成水豆腐。在南方也有直接用生石膏加水磨浆,点卤时把磨好的石膏浆倒入豆浆搅拌。只是需要掌握好分量--需要豆腐老些则添加的石膏浆多些。若要制豆腐干,则须将豆腐花舀进木托盆里,用布包好,盖上木板,在板上堆上石头。压尽水分,即成豆腐干 。
+
# 这里主要介绍[[ 石膏]][[ 点卤]] 的方法:先将焙烧好的石膏碾成粉末,加水调成石膏浆,倒入刚从锅内舀出的豆浆里,并用勺子轻轻搅匀。不久之后,豆浆就会凝结成豆腐花,在豆腐花凝结后约15分钟内,用勺子轻轻舀进已铺好包布的木托盆或其他容器里。盛满后,用包布将豆腐花包起,盖上木板,压10~20分钟,即成水豆腐。在南方也有直接用生石膏加水磨浆,点卤时把磨好的石膏浆倒入豆浆搅拌。只是需要掌握好分量--需要豆腐老些则添加的石膏浆多些。若要制豆腐干,则须将豆腐花舀进木托盆里,用布包好,盖上木板,在板上堆上石头。压尽水分,即成[[ 豆腐干]]
  
 
===辨别技巧===
 
===辨别技巧===
行 102: 行 102:
 
==不宜吃豆腐的几种情况==
 
==不宜吃豆腐的几种情况==
  
# 豆腐的营养价值很高,大家都知道。可是,再好的东西也并非人人皆宜,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豆腐是不宜过多食用的。
+
# 豆腐的[[ 营养]] 价值很高,大家都知道。可是,再好的东西也并非人人皆宜,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豆腐是不宜过多食用的。
 
#  
 
#  
# 豆腐及豆腐制品的蛋白质含量比[[大豆]]高,而且豆腐蛋白属完全蛋白,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而且其比例也接近人体需要,营养效价较高。豆腐还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中医理论认为,豆腐味甘性凉,入脾、胃、大肠经,具有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以治疗赤眼、消渴,解硫磺、烧酒毒等。可豆腐虽好,多吃也有弊,过量也会危害健康。
+
# 豆腐及豆腐制品的蛋白质含量比[[大豆]]高,而且豆腐蛋白属完全蛋白,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而且其比例也接近人体需要,营养效价较高。豆腐还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中医理论认为,豆腐味甘性凉,入脾、胃、大肠经,具有益气和中、[[ 生津]] 润燥、清热[[ 解毒]] 的功效,可用以治疗赤眼、消渴,解硫磺、烧酒毒等。可豆腐虽好,多吃也有弊,过量也会危害健康。
 
#  
 
#  
 
# 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来说,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根据尿中蛋白质丢失的多少来确定,一般以每日1.5―2.0g/kg体重为适度,以优质高蛋白饮食如肉、蛋、奶、鱼类为好。
 
# 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来说,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根据尿中蛋白质丢失的多少来确定,一般以每日1.5―2.0g/kg体重为适度,以优质高蛋白饮食如肉、蛋、奶、鱼类为好。

於 2022年5月21日 (六) 11:58 的最新修訂

這道菜式味道鮮美,口感一流,營養豐富,簡單易做,大家不妨來試試做下吧!

韭菜炒豆腐的用料

韭菜炒豆腐的做法

  1. 準備原料:摘去韭菜根部的雜質,清洗乾淨、控干水分,切成韭菜段備用。
  2. 把豆腐先切成2厘米厚的片,再把片切成2厘米寬的條,最後改刀成2厘米的豆腐塊。
  3. 開始製作:大豆腐塊焯水。鍋內放水燒開,把準備好的豆腐塊放入水中,焯水3分鐘後撈出,放涼備用。
  4. 碗裡打入一個雞蛋攪散,把控干水分的大豆腐塊放入蛋液,讓豆腐塊均勻沾上蛋液。
  5. 開火、鍋內倒入適量油,油熱放入裹了雞蛋液的豆腐塊。把豆腐塊兒煎至表面金黃即可。
  6. 豆腐塊兩面都煎至金黃後,放入韭菜快速翻炒幾下,加入適量食鹽調味,翻炒均勻,即可裝盤出鍋。
  7. 韭菜吃起來鮮辛、味美,喜歡開胃的氣息和口感。 豆腐外表色澤金黃,口感緊實、香嫩,有幽幽的豆香,含有的優質蛋白補充身體所需,大豆卵磷脂有益於心腦血管健康,豆腐里的的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還可以抗衰老美容養顏。[1]


豆腐百科:

  • 最常見的豆製品,又稱水豆腐。相傳為漢朝淮南劉安發明。
  • 豆腐是我國素食菜餚的主要原料,豆腐可以常年生產,不受季節限制,因此在蔬菜生產淡季,可以調劑菜餚品種。豆腐有南北豆腐之分,主要區別在於點豆腐的材料不同。南豆腐用[[石

膏]]點制,因凝固的豆腐花含水量較高而質地細嫩,水分含量在90%左右;北豆腐多用滷水酸漿點制,凝固的豆腐花含水量較少,質地較南豆腐老,水分含量在85%左右,但是由於含

水量更少,故而豆腐味更濃,質地更韌,也較容易烹飪。豆腐是中國的傳統食品,味美而養生。[2]

  • 豆腐多用黃豆、黑豆花生豆等含蛋白質較高的的豆類製作。也有綠豆豆腐,橡豆腐等等比較另類的豆腐製品。

發展歷史

  1. 豆腐存在的歷史悠久,相傳是在前164年,由中國漢高祖劉邦之孫-淮南王劉安所發明。劉安安徽壽縣淮南交界處的八公山上燒藥煉丹的時候,偶然以

石膏點豆汁,從而發明豆腐。袁翰青以為五代才有豆腐。日本學者筱田統根據五代陶谷所著《清異錄》"為青陽丞,潔己勤民,肉味不給,日市豆腐數個",認為豆

腐起源於唐朝末期。

  1. 1960年在河南密縣打虎亭東漢墓發現的石刻壁畫,再度掀起豆腐是 否起源漢代的爭論。《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第六卷第五分冊《發酵與食品科學》一書的作者黃興宗,綜合各方的見解,偏向與認為打虎亭東漢壁畫描寫的不是釀酒,而是描寫製造豆腐的過程。但他認為,漢代發明的豆腐未曾將豆漿加熱,乃是原始豆腐,其凝固性和口感都不如當前的豆腐,因此未能進入烹調主流。
  2. 宋代豆腐方才成為重要的食品。南宋詩人陸游記載蘇東坡喜歡吃蜜餞豆腐麵筋;吳自牧夢粱錄》記載,京城臨安的酒鋪賣豆腐和煎豆腐。
  3. 日本傳統的觀點,認為唐代鑒真和尚在公元757年東渡日本時把製作豆腐的技術傳入日本,日本人視鑒真為祖師,不過,學者們還沒有找到日本在唐代有豆腐的證據。

1183年日本朝廷管員神主中臣佑重的日記中記載有"唐腐",約半世紀後,有一封日本僧人日連上人的書信中出現suridofu,可能是一種豆腐。到十四世紀,日本文獻中多次 出現"唐腐"、"唐布"等詞,而"豆腐"一詞,遲至1489年才出現於日本。天明二年(1782年),大阪曾谷川本出版了一部名為《豆腐百珍》的食譜,書中介紹了100多種豆腐的烹飪方法。

  1. 豆腐在宋朝時傳入朝鮮,19世紀初才傳入歐洲非洲北美。如今豆腐在越南泰國韓國日本等國家已成為主要食物之一。
  2. 1665年多明我會士閔明我(Domingo Fernández de Navarrete)在《旅行記》中最早向歐洲人介紹一種在中國上自帝王下至平民多食用的食物,豆腐,介紹豆腐製法。
  3. 在20世紀中期,西方國家不太熟悉豆腐,隨着中西文化交流,以及素食主義和健康食物日趨重要,在20世紀末期廣為西方食用。現今,在西方的亞洲產品市場,農產品市場、健康食品店和大型超級市場都能買到豆腐。在中國的超級市場,可以找到4至5種不同軟硬度的豆腐。
  4. 豆腐製作發展到現代已經不是單純的靠人力去完成了,經過現代科技加工出來的豆腐擁有美觀、營養價值高、產品種類豐富等特點。
  5. 很早以前製作豆腐的方法全部是由人力來完成的,磨豆漿、過濾豆腐渣、壓水分等等,很費勁。現代科技已經使豆腐實現了流水線生產,各種電氣化的磨漿機甩漿機、壓干機將豆腐製作從泡黃豆到出成品一條龍生產,日產量比過去提高了4倍以上。2012年底,新型的家用豆腐機也被研發出來,可以在家裡輕鬆製作豆腐。

分類

  1. 豆腐因凝固劑的不同主要分為三類:
  2. 是以鹽滷為凝固劑製得的,多見於北方地區,稱為北豆腐,含水量少,含水量在85%~88%,較硬
  3. 是以石膏粉為凝固劑,多見於南方,稱為南豆腐,含水量較北豆腐多,可達90%左右,鬆軟;
  4. 是以葡萄糖酸-δ-內酯為凝固劑,稱為內酯豆腐。這是一種新型的凝固劑,較傳統製備方法提高了出品率和產品質量,減少了環境污染。

製作工藝

  1. 豆腐的原料是黃豆綠豆白豆豌豆等豆類。先把豆去殼洗淨,洗淨後放入水中,浸泡適當時間,再加一定比例的水,磨成生豆漿。接着用特製的布袋將磨出的漿液裝好,收好袋口,用力擠壓,將豆漿榨出布袋。一般榨漿可以榨兩次,在榨完第一次後將袋口打開,放入清水,收好袋口後再榨一次。生豆漿榨好後,放入鍋內煮沸,邊煮邊撇去上面浮着的泡沫。煮的溫度保持在90~1 10℃之間,並且需要注意煮的時間。煮好的豆漿需要進行點鹵以凝固。點滷的方法可分為鹽滷點鹵和石膏點鹵兩種。鹽滷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鎂,石膏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鈣。
  2. 這裡主要介紹石膏點鹵的方法:先將焙燒好的石膏碾成粉末,加水調成石膏漿,倒入剛從鍋內舀出的豆漿里,並用勺子輕輕攪勻。不久之後,豆漿就會凝結成豆腐花,在豆腐花凝結後約15分鐘內,用勺子輕輕舀進已鋪好包布的木托盆或其他容器里。盛滿後,用包布將豆腐花包起,蓋上木板,壓10~20分鐘,即成水豆腐。在南方也有直接用生石膏加水磨漿,點鹵時把磨好的石膏漿倒入豆漿攪拌。只是需要掌握好分量--需要豆腐老些則添加的石膏漿多些。若要制豆腐乾,則須將豆腐花舀進木托盆里,用布包好,蓋上木板,在板上堆上石頭。壓盡水分,即成豆腐乾

辨別技巧

  1. 日常生活我們最常見的莫過於水豆腐,即是黃豆豆腐,於是,你便發現市場上有許多帶着"豆腐"字樣的食品:杏仁豆腐奶豆腐雞蛋豆腐花生豆腐米豆腐等以食品原料為定語的"××豆腐",或用商業名稱作定語的如"玉子豆腐"、"日本豆腐"等。這些食品名叫"豆腐",主要是它們的感官性狀同樣水潤白嫩、口感爽滑,頗具豆腐的相貌,但這些"豆腐食品"在製作原料中卻沒有了"豆腐"中的
  2. 它們風味各異,食法不同,但要注意的是"此豆腐不是彼豆腐,營養作用自不能等同"。製作不用大豆的"豆腐"也是根據了蛋白質膠體溶液可以在凝固劑的作用下凝集成型的原理。例如牛奶是均勻的乳白色液體,用發酵的方法製成的酸奶就像"豆腐腦",擠出水分可以製成"奶豆腐"。還有用雞蛋製成膠體溶液後凝固製成的"雞蛋豆腐"(市場上的"日本豆腐"大多就是雞蛋豆腐)。
  3. 因為製作的原料各不相同,各種"豆腐"的營養價值也就不同於大豆製成的"真豆腐"。但是不同並不意味着就一定就不如,只是在選擇的時候要根據營養需要確定食用品種。各色沒有大豆的"豆腐"不可能有大豆豆腐的營養價值和作用,如植物雌激素、豐富的鈣(鈣食品)等。而"雞蛋豆腐"、"奶豆腐"中會有動物脂肪和膽固醇的存在。俗話說的"青菜豆腐保平安",特指的就是大豆豆腐。

不宜吃豆腐的幾種情況

  1. 豆腐的營養價值很高,大家都知道。可是,再好的東西也並非人人皆宜,在某些特殊情況下,豆腐是不宜過多食用的。
  2. 豆腐及豆腐製品的蛋白質含量比大豆高,而且豆腐蛋白屬完全蛋白,不僅含有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而且其比例也接近人體需要,營養效價較高。豆腐還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等。中醫理論認為,豆腐味甘性涼,入脾、胃、大腸經,具有益氣和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以治療赤眼、消渴,解硫磺、燒酒毒等。可豆腐雖好,多吃也有弊,過量也會危害健康。
  3. 腎病綜合徵患者來說,每日蛋白質的攝入量應根據尿中蛋白質丟失的多少來確定,一般以每日1.5―2.0g/kg體重為適度,以優質高蛋白飲食如肉、蛋、奶、魚類為好。
  4. 若患者出現了氮質血症時,則應限制蛋白質的攝入量,每日蛋白質的攝入以能最低限度地維持氮平衡為宜,全日蛋白質的供給量宜限制在50g左右為宜。
  5. 豆腐引起的消化不良。豆腐中含有極為豐富的蛋白質,一次食用過多不僅會阻礙人體對鐵的吸收,而且容易引起蛋白質消化不良出現腹瀉腹脹的不適症狀。
  6. 豆腐引起的腎功能障礙。在正常情況下,人吃進體內的植物蛋白經過代謝的變化,最後轉變為含氮廢物,大量的食用豆腐,攝入過多的植物性蛋白,勢必會使體內生成的含氮廢物的增多,加重腎臟的負擔,使腎功能進一步衰退,不利於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