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青花宝相轮花纹绶带耳葫芦扁瓶
青花瓷概述
清雍正青花花鸟纹玉壶吞瓶青花瓷器起源于唐代,发展于元代,成熟于明、清,并成为主流,是中国古陶瓷中最具代表性的优秀品种之一。青花瓷到明代青花瓷的烧造技术达到了顶峰,至清代开始走向衰弱,只是到了康熙、雍正、乾隆时期, 在工艺上又有了新的突破,特别是雍正青花瓷工艺水平极高,处于历代之最。雍正在位13年,所烧制的青花瓷的数量有限,物以稀为贵,因此雍正青花瓷极具收藏价值和升值潜力,许多收藏者孜孜以求,其市场价格稳中有升。
清代是中国青花瓷器的高度发展时期,陶瓷史上的黄金时代,各种具有特殊技能的制瓷工匠云集景德镇,形成该镇“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的繁荣局面。体制上承袭明代,继续在景德镇设置御窑厂烧制宫廷御用瓷,并实行官搭民烧的办法。
清代青花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状况,最能代表景德镇制瓷工艺水平的仍然是官窑产品,品质精良,主要担负着朝廷陈设和生活用器及对内外赏赐和交换的需要。而民窑青花风格上则表现出自然、淳朴、流利,富于艺术气质。
文物信息
名称:青花宝相轮花纹绶带耳葫芦扁瓶
直径:37厘米
估价:RMB250000一280000 鉴赏 鉴赏评论:口沿小修。扁圆瓶身,前后绘宝相轮花,花新为阴阳八卦纹,边际环以花瓣形纹;两侧则绘缠枝灵芝;束颈起棱;圆球形口,上饰一周缠枝花纹;绶带耳上绘折枝花;底承方足。葫芦瓶造型源自中东的金属制品,清雍正青花宝相轮花纹绶带耳葫芦扁瓶的形制则直接仿自明初永乐、宣德朝作品。和永乐、宣德时的区别在于:永、宣的上半腹斜直较瘦小,康、雍开始加宽下垂;永、宣时的绶带且略小,小圈足,椭圆形,而清代康、雍时的绶带且则大而飘,圈足略大,圆角方形;从工艺上看,永、宣的上下对接,而康、雍的则,前后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