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濟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濟南( Jinan ),簡稱「濟」,別稱「泉城」,是山東省省會、全國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五大戰區之一的北部戰區陸軍機關駐地, 是山東省的政治、文化、教育中心。山東半島城市群和濟南都市圈核心城市、新一線城市。
截至2018年,全市下轄10個區、2個縣,總面積10244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56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746.04萬人,城鎮人口537.89萬人,城鎮化率72.1%。 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9443.4億元。
濟南因境內泉水眾多,擁有「七十二名泉」,被稱為「泉城」,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史前文化龍山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濟南北連首都經濟圈,南接長三角經濟圈,東西連通山東半島與華中地區,是環渤海經濟區和京滬經濟軸上的重要交匯點,環渤海地區和黃河中下游地區中心城市,山東半島城市群和濟南都市圈的核心城市。
2019年1月,國務院批覆同意山東省調整濟南市萊蕪市行政區劃,撤銷萊蕪市,將其所轄區域劃歸濟南市管轄。
濟南已成功舉辦亞洲杯、全運會、中國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中國藝術節等多項國際和國家級盛會,2015年舉辦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2016年4月舉辦中國綠公司年會,12月被國務院列為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2017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排19位,舉辦第五屆世界攝影大賽 ;2018年1月,國務院正式批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支持濟南建設國家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2019年1月進入「亞洲城市50強」,躋身「全球二線城市」。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濟南市

面積:10244平方公里

外文名稱:Jinan、Tsinan

人口:870萬(2018年)

別名:濟,泉城,齊州

方言:冀魯官話-石濟片-濟南話

行政區類別:省級市

氣候條件: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所屬地區:山東省

著名景點: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紅葉谷

下轄地區:10區2縣

機場:濟南遙牆國際機場

政府駐地:山東省濟南歷下區龍鼎大道龍奧大廈

火車站:濟南站濟南西站濟南東站章丘站

電話區號:0531

車牌代碼:魯A

郵政區碼:250000

地理位置:華東地區山東半島中西部華北平原中部

行政代碼:370100

大學:山東大學山東師範大學

市委書記:王忠林

市長:孫述濤

市樹:柳樹

市花:荷花

簡稱:濟

地理環境

濟南位於山東省中西部,南依泰山,北跨黃河,背山面水,分別與西南部的聊城、北部的德州濱州、東部的淄博、南部的泰安和萊蕪交界。
濟南市位於北緯36°40′,東經117°00′,南依泰山,北跨黃河,地處魯中南低山丘陵與魯西北沖積平原的交接帶上,地勢南高北低。

氣候

濟南地處中緯度地帶,由於受太陽輻射、大氣環流和地理環境的影響,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型氣候。其特點是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春季乾旱少雨,夏季溫熱多雨,秋季涼爽乾燥,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氣溫13.8℃,無霜期178天,氣溫最高42.5℃(1955年7月24日),最低氣溫零下19.7℃(1953年1月17日)。最高月均溫27.2℃(7月),最低月均溫-3.2℃(1月)。年平均降水量685毫米。年日照時數1870.9小時(2009年)。
冬季亞洲大陸北部形成了蒙古高壓,濟南被極地大陸氣團所控制,常受來自北方冷空氣侵襲,寒冷晴朗,雨雪較少,多偏北風。夏季受熱帶、副熱帶海洋氣團影響,盛行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天氣炎熱,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多偏南風。春季和秋季是冬季轉夏季、夏季轉冬季的過渡季節,風向多變。一年之中,在不同季節,濟南市處在不同大氣環流控制之下,構成了春暖、夏熱、秋爽、冬冷四季變化分明的氣候。濟南冬季長達136~157天,一般在11月上旬至次年3月下旬;夏季為105~120天,一般在5月下旬至9月上旬;春、秋季最短,都不足兩個月。加之三面環山的地形,令水汽和熱空氣回流聚集不宜擴散,多於一般北方城市的夏季降水。

歷史

濟南歷史悠久,是史前文化「龍山文化」的發祥地,區域內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城子崖,有先於秦長城齊長城,有被譽為「海內第一名塑」的靈岩寺宋代彩塑羅漢、隋代大佛(位於歷城區大佛村,鑿山而成,建於隋代,為山東第一大佛)。中國首部詩歌總集《詩經》中有譚人所作諷刺詩《大東》,是現存最早的有關濟南的文獻。1986年12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舜(約公元前22世紀)曾「漁於雷澤,躬耕於歷山」。歷山即濟南市歷下區南部的千佛山。所以市內還散落有各種以舜命名的地名,如「舜井」、「舜耕路」、「舜華路」、「舜耕山」等。
進入奴隸社會的商代,社會生產力高度發達。在城子崖一帶,建立了譚國。商代末期帝乙、帝辛(紂)克東夷時甲骨文卜辭中的「濼(luò)」字即代表今日的趵突泉,從而把濟南泉水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上溯至3552年前(即公元前1542年)。
西周建國後,行分封制,濟南地區屬齊國。此時,譚國仍繼續存在。中國首部詩歌總集《詩經》中,收有譚國一位大夫所作的諷刺詩《大東》,是現存最早的一篇有關濟南的文獻。
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發生巨大變革,奴隸社會開始向封建社會過渡。濟南屬齊國,濟南為齊國之濼邑。隨後,齊國又把濼邑改為歷下,其時著名的齊晉之戰,即發生在今濟南市南部馬鞍山一帶。
秦: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建立郡縣制。今濟南市區地屬濟北郡,稱歷下邑
2100多年前的漢代改稱濟南(《史記》)。因地處古四瀆之一「濟水」(故道為今黃河所據)之南而得名。設立濟南郡,此為「濟南」一名出現之始。濟南郡治設於東平陵(今章丘區平陵城)。西漢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以濟南郡置濟南國,轄境約當今山東省濟南歷下區、市中區、天橋區、槐蔭區、歷城區、長清區、章丘、濟陽以及濱州市鄒平縣等市縣。景帝三年(公元前155年)濟南王劉辟光謀反被誅,國除為郡。西晉永嘉中,移治歷城縣(今濟南市區)。
東漢,為濟南國。靈帝時,曹操任濟南相,政績頗著。
魏晉南北朝時期,濟南多處於戰亂之中。晉永嘉(307~312年)年間,濟南郡治由東平陵移至歷城。自此,歷城便成為濟南地區的政治中心。
南朝宋元嘉九年(公元432年)於濟南郡僑治冀州,北魏皇興元年(467年)復名齊郡。
隋朝開皇三年廢郡,改濟南郡為齊州,轄歷城等10縣,治所仍在歷城。大業初復置齊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改齊郡為齊州,次年置總管府。貞觀元年(627年)撤總管府,貞觀七年又置總督府。天寶年間先後改稱臨淄郡、濟南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齊州。
宋代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分中國為15路,濟南屬京東路,為齊州(《宋史》)。徽宋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齊州升為濟南府,轄歷城、禹城、章丘、長清、臨邑5縣,治所設歷城,為府治之始。被稱為「文學之國」(濟南二安)、「富饒之地」,為中國賦稅最多的地區之一。
金仍置濟南府,屬山東東路,領歷城、臨邑、齊河、章丘、禹城、長清、濟陽7縣。此時,在城北開鑿了小清河,直通至海,使濟南成為重要的鹽運集散地,對後世本地經濟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元初改為濟南路,屬元王朝的「腹里」地區,直隸於中書省,領歷城、章丘、鄒平、濟陽4縣及棣、濱2州,棣州治厭次(今惠民縣),轄厭次、商河、陽信、無棣4縣;濱州治渤海(今濱州市),轄渤海、利津、霑化3縣。
金元之際,濟南仍是文化繁榮之鄉。文學家元好問曾寫下「羨煞濟南山水好」、「有心常做濟南人」等頌揚之詞。
明初仍為濟南府,屬山東布政使司(簡稱行省),洪武九年(1376年)省治由青州移治濟南,濟南遂成為山東首府,是山東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及按察使司駐地。
清仍置濟南府,雍正二年(1724年)由濟南府析出泰安、武定、濱州3州升為直隸州,新泰、萊蕪、長清,陽信、海豐、樂陵,商河、利津、霑化、蒲台10縣分屬3州。光緒年間,濟南府仍轄有歷城、章丘、鄒平、淄川、長山、新城、齊河、齊東、濟陽、禹城、臨邑、長清、陵縣、德平、平原15個縣及德州。明清以來,濟南府一直為山東的治所所在地。
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帝國主義列強紛紛湧入中國,宰割掠奪,濟南亦未倖免。1904年,濟南自開商埠。城市區域隨之擴大,工商各業有長足發展。1911年末,津浦鐵路黃河大橋建成通車,濟南成為南北交通樞紐。
中華民國成立後,改府為道,濟南初屬岱北道,1914年改稱濟南道。1921年春,王盡美鄧恩銘在濟南建立共產主義小組,成為國內建立最早的共產主義組織之一。
1928年5月3日,日軍在濟南製造了五三慘案,屠殺濟南人民1.2萬,每年這一天,濟南在濟南市範圍內,包括各區縣,都要拉響防空警報,以示紀念。
1938年,日軍侵占濟南後,劃為11個區,稱城內東區、城內西區、城外東區、城外西區、商埠東區、商埠西區、商埠中區、東鄉區、南鄉區、西鄉區、北鄉區。1945年日本投降後,仍為11個區,總面積177.62平方千米。
1945年6月何思源秘密入魯,並在9月1日返回濟南。何思源返回濟南後,先是把遠在阜陽的國民黨山東省政府機關遷回濟南,接收了國民黨控制下的山東日偽政權。
1948年9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了濟南,設立濟南特別市。新華社在10月24日播發了濟南戰役的戰果:斃傷國民黨軍22423人,俘王耀武以下61873人。美聯社對此評論:「自今而後,共產黨要到何處,就到何處,要攻何城,就攻何城,再沒有什麼阻擋了。」
1949年5月改為濟南市。下轄第一至第十一共11個區。1950年改為市區6個、郊區5個。1951年4月17日,撤銷直屬鄉,設立郊六區。1954年合併調整為市、郊各5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中共山東省委員會、山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山東省人民政府、政協山東省委員會、濟南軍區和山東省軍區機關、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均設駐於濟南,濟南繼續保持着山東省的政治、經濟中心地位。
1991年,設立國家級濟南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994年2月,濟南被確定為副省級城市。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49年5月,濟南市下轄第一至第十一共11個區。
1950年,濟南市下轄區改為市區6個、郊區5個。1951年4月17日,撤銷直屬鄉,設立郊六區。1954年合併調整為市、郊各5區。
1987年4月11日,撤銷濟南市郊區、歷城縣,設立濟南市歷城區,以原歷城縣的行政區域和原郊區的洪家樓鎮、華山鎮、王舍人鎮為歷城區的行政區域。將原郊區的北園鎮劃歸天橋區。
2001年6月26日,撤消長清縣,設立濟南市長清區,轄長清、平安店、歸德、孝里、馬山、五峰山、萬德、張夏、崮山9鎮和雙泉、武家莊2鄉、613個行政村。
2016年12月22日,撤銷章丘市,設立濟南市章丘區,以原章丘市的行政區劃為濟南市章丘區的行政區域。
2018年6月19日,撤銷濟陽縣,設立濟南市濟陽區,以原濟陽縣的行政區域為濟陽區的行政區域。
2019年1月,國務院批覆同意山東省調整濟南市萊蕪市行政區劃,撤銷地級萊蕪市,將其所轄區域劃歸濟南市管轄;設立濟南市萊蕪區,以原萊蕪市萊城區的行政區域為萊蕪區的行政區域;設立濟南市鋼城區,以原萊蕪市鋼城區的行政區域為鋼城區的行政區域。

區劃詳情

截至2019年1月,濟南市共轄12個縣級行政區,包括10個市轄區、2個縣,分別是市中區、歷下區、槐蔭區、天橋區、歷城區、長清區、章丘區、濟陽區、萊蕪區、鋼城區、平陰縣、商河縣。濟南市人民政府駐歷下區龍鼎大道1號,

經濟

經山東省統計局統一核算並反饋,2019年濟南市地區生產總值(GDP)9443.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43.1億元,增長1.3%;第二產業增加值3265.2億元,增長7.8%;第三產業增加值5835.09億元,增長7.0%,三次產業結構為3.6:34.6:61.8。
按照地區生產總值(GDP)統一核算規定和要求,山東省統計局以第四次經濟普查結果為依據,對濟南市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GDP)進行了修訂,區劃調整後濟南市(含萊蕪)由初步核算的8862.2億元修訂為8678.6億元,調減183.6億元,三次產業占GDP比重修訂為3.8%、34.6%和61.6%,其中,區劃調整前濟南市(不含萊蕪)由初步核算的7856.6億元修訂為7745.8億元,調減110.8億元;原萊蕪市由初步核算的1005.7億元修訂為932.9億元,調減72.8億元。

第一產業

濟南具有良好的農業資源,悠久的蔬菜種植傳統,享有「中國精品菜籃」的美譽,
培育出「章丘大蔥、鮑芹」、「商河大蒜、彩椒」、「平陰玫瑰、阿膠」、「仁風西瓜、曲堤黃瓜」、「張而草莓」、「張夏玉杏」、「馬山栝樓」「香玲核桃」等一批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在國際市場亦具有較高知名度。
2016年,農業增加值215.1億元,比上年增長4.2%;林業增加值11.2億元,增長13.9%;畜牧業增加值86.5億元,增長2.8%;漁業增加值4.5億元,增長3.7%。全年糧食種植面積636萬畝,棉花15萬畝,油料18萬畝,蔬菜142萬畝。糧食產量257.3萬噸,棉花1.3萬噸,油料4.2萬噸,蔬菜634.2萬噸。 2016年,完成造林6.3萬畝,新育苗3.0萬畝。全年水產養殖總面積10.6萬畝,水產品產量4.7萬噸,漁業總產值6.7億元。肉類總產量36萬噸,禽蛋35.1萬噸,奶類25.8萬噸。新創建國家級畜禽養殖標準化示範場4處,省級示範場15處、市級21處。農業機械總動力451.8萬千瓦(不包括農用運輸車)。農作物機耕率、機播率和機收率分別達到81.3%、85.4%和85.5%。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積2.3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4.8萬畝。市級農業龍頭企業總量達437家,新認定38家;農民專業合作社達6039家,新增392家。

第二產業

濟南是中國重要的裝備製造業基地,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自開商埠(1904年),主動進行資本主義化的城市。著名的瑞蚨祥就發祥於此。20世紀初由德國修建的膠濟鐵路津浦鐵路交匯與此,更促進了濟南的繁榮。 濟南在機械紡織、鋼鐵、化工、輕工、食品、建材等優勢工業的基礎上,根據國家產業政策,適時地把機(高性能、高附加值機械產品和冶金產品)、車(先進的重型汽車、改裝車、摩托車)、電(新型電子產品和高檔家用電器)、化(現代生物醫藥化工、精細化工和化纖)作為四大主導產業發展,提高了濟南市工業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以輕騎牌摩托車、大型壓力機、數控機床、高檔改裝車為代表的車機產品,以小鴨牌洗衣機為代表的家電產品,以將軍牌捲菸、金鐘牌電子衡器、元首牌針織品、雙利達牌箱包為代表的輕工產品,均在國內市場占有很大份額。其中小鴨牌全自動滾筒洗衣機、輕騎牌系列摩托車已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名牌,遠銷海外3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16年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增長6.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3%,按經濟類型看,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增長6.7%,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增長7.7%;按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增長1.0%,重工業增加值增長9.2%。40個工業行業大類中,有29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增長,增長面達到72.5%,提高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產品產銷率為98.93%,提高0.77個百分點。實現出口交貨值273.1億元,增長2.2%。在150種工業大類產品中有74種產品產量增長,占49.3%,增幅在30%以上的產品有10種,占6.7%。
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5722.6億元,增長7.3%;實現利稅727.6億元,增長7.7%;實現利潤368.6億元,增長12.2%。其中,金屬製品業利潤44.4億元,增長13.6%;汽車製造業利潤30.2億元,增長68.7%;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利潤22.9億元,增長17.4%;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利潤16.7億元,增長114.1%。高耗能行業比重上升。六大高耗能行業實現工業增加值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8.1%,提高1.06個百分點。

第三產業

濟南市要打造全國重要的區域性經濟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與山東經濟文化強省相適應的現代泉城。

會展

濟南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和會展業,成功舉辦了第七屆中國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和2010年中國糖酒會,也湧現了大批展覽展示公司等行業領導企業。濟南在擁有濟南國際會展中心和濟南舜耕國際會展中心兩大會展中心的基礎上,在濟南市槐蔭區建設的濟南西部會展中心即將竣工,屆時三館齊發的會展格局就會形成。

貿易

濟南現代服務業繁榮發達、服務功能健全,市區範圍共有各類商業網點數量近40000個。其中購物中心、商場、超市、便利店等布局合理、數量龐大。2012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23.6億元,增長14.9%。分城鄉看:城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36.6億元,增長15.1%;鄉村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7.0億元,增長11.9%。

金融

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成立於1998年12月15日,
作為央行總行的派出機構,濟南分行負責領導和管理山東、河南兩省的人民銀行分支機構的工作,並與國家外匯管理局山東省分局合署辦公。下轄鄭州中心支行(正廳局級)、分行營業管理部(副廳局級)、青島市中心支行(副廳局級)和31個市中心支行、210個縣支行。
[1]

水文

泉城濟南,泉群眾多、水量豐沛,被稱為的天然岩溶泉水博物館。濟南城內百泉爭涌,分布着久負盛名的趵突泉黑虎泉五龍潭珍珠泉四大泉群,在2.6平方公里的範圍內的老城,基本上是現今遊船環城一圈的區域:從黑虎泉出發,經泉城廣場—西門—五龍潭—大明湖公園北側—老東門—青龍橋,密布着大大小小100多處天然甘泉,匯流成的護城河流淌到大明湖,與周圍的千佛山、鵲山、華山等構成了獨特的風光,也成為少有的集「山、泉、湖、河、城」於一體的城市,自古就有「家家泉水,戶戶垂柳」、「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譽。
除市區四大泉群,在濟南市市區周邊還分布着另外六大泉群:濟南東郊白泉泉群、章丘明水的百脈泉泉群、歷城彩石的玉河泉泉群、歷城柳埠的湧泉泉群、長清萬德的袈裟泉泉群、平陰洪範池泉群。以上十大泉群均屬廣義「濟南泉群」,自東向西又依次劃分為四大泉域,分別是:明水泉域、白泉泉域、濟南泉域、長孝泉域。濟南城內百泉爭涌,向有名泉七十二之說,流傳甚廣。今人探訪整理,又評選出新七十二名泉。
除此之外,境內河流主要有黃河、小清河兩大水系,還有環繞老城區的護城河,以及南北大沙河玉符河繡江河巨野河等河流。湖泊有市內的大明湖(水源來自趵突泉等泉群)和章丘區轄的白雲湖;百脈泉,黑虎泉等公園內也布有大小泉池。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