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波状截腹蛛

波状截腹蛛

中文名:波状截腹蛛

拉丁学名:Pistius undulatus (Karsch,1879)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亚 门:螯肢亚门

纲:蛛形纲

亚 纲:柄腹亚纲

目:蜘蛛目

亚 目:新蛛亚目

科:蟹蛛科

亚 科:蟹蛛亚科

属:截腹蛛属

种:波状截腹蛛

波状截腹蛛(Pistius undulatus)是蟹蛛科截腹蛛属的一种动物。[1]

目录

波状截腹蛛形态特征

雌蛛长6.20—7.29毫米。头胸部长宽约相等,较低,少毛,颈沟明显。前眼列明显后凹,后眼列略后凹。前侧眼稍大于其他6眼。侧眼周围稍隆起,各侧的前、后眼之间隆起最高。前中眼间距大于中侧眼间距(0.32:0.21),后中眼间距小于中侧眼间距(0.35:0.38)。中眼域正方形,长宽相等(0.55)。额高明显,高达0.4毫米,稍斜向前方。背甲橙褐色而有一些细小不规则的黄橙色斑纹,色调自然。前两对步足橙褐色,但在后跗节的基半部呈黄色。第1足胫节有6对腹刺,后跗节有8对腹刺。后两对步足除第4足的膝节和胫节褐色外,余皆呈黄色。腹部后端明显增宽,形成梯形(前缘宽2.84,后部宽处5.56毫米),梯形后方的腹部趋窄而弯向体下方。腹部褐色,有许多隆线,线上排列着黄白色小斑。外雌器有一大而柔软的突起,有一对兜(导袋)。插入孔位于突起下。插入管很短。纳精囊球形。

雄蛛长3.83—5.50毫米。头部前面较雌蛛垂直,所以自背面看不到额。体色较深,呈暗红褐色。前两对步足的腹刺纤细,而且杂生细长的毛,因而不易看清。第1足胫节前后缘各有。0一3刺,后跗节前后缘各有4—6刺。第2足胫节前后缘各有。0一1刺,后跗节前后缘各有3—5刺。触肢胫节有腹突、问突和后侧突;后侧突端齿粗而钩曲,但不尖。跗舟无附生的结构。生殖球宽,无突起。插入器部位很短;插入器粗,末部变细,向后侧方弯曲,末端尖刺状。

波状截腹蛛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陕西河南浙江

国外分布:日本, 朝鲜, 欧洲

参考来源

  1. 波状截腹蛛,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