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波士頓環球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波士頓環球報稱

圖片來自風傳媒
總部    Exchange Place (Boston)

網站    www.bostonglobe.com

創刊日   1872年3月4日

擁有者   波士頓環球媒體有限責任合資公司

《波士頓環球報》英語:The Boston Globe,有時會縮寫為「環球報(The Globe)」)是總部設於麻省波士頓的一間美國報章機構,由查爾斯‧泰勒(Charles H. Taylor (publisher))於1872年創立。成立於19世紀後期的《環球報》,在出售給查爾斯‧泰勒及其家人之前主要由愛爾蘭天主教徒(Irish Catholics)的利益操控。該公司於1973年之前由私募持有並上市,至1993年以$11億美元的價格出售予《紐約時報》,使其成為美國歷史上最昂貴的印刷採購之一[1]。兩年後,《環球報》推出其電子報:Boston.com;2011年,BostonGlobe.com開放了線上訂閱。

從歷史上看,《環球報》被公認為「美國最具聲望的報章之一」[1]。1967年,《環球報》成為美國反對越戰的第一份主要報章[2]。該報對2001-2003年波士頓天主教大主教區性虐待醜聞的報導引起了國際媒體的關注,並成為2015年美國電影《焦點追擊》的基礎[3]

2013年,《環球報》由波士頓紅襪利物浦足球會的擁有人約翰·亨利以$7,000萬美元的價格從《紐約時報》手上收購該報的報紙及網站,在過去20年中損失了其價值的93.64%。截至2016年8月的一年中,該報的總有償發行量約為136,000份[4],成為了在波士頓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每日報章[3]。截至2016年,《環球報》自1966年起共獲得26項普立茲獎

《波士頓環球報》的印刷品主要競爭對手為《波士頓先驅報(Boston Herald)》[5];然而,《環球報》的報章尺寸是《波士頓先驅報》的兩倍多[6]。截至2013年,《環球報》的印刷及傳播影響著整個媒體報導的競爭對手[3],該報的總編輯是布萊恩·麥戈里於2012年12月上任[7]

普立茲獎

  • 1966年:功績卓越的公共服務部門,因其「防止確認弗朗西斯X莫里西為聯邦地區法官而進行的競選活動」[8]
  • 1972年:《波士頓環球報》本地報導,焦點小組把馬薩諸塞州薩默維爾辦工室負責人的政治偏袒與利益衝突曝光[9]
  • 1974年:社論漫畫 — 保羅·塞普[10]
  • 1975年:《波士頓環球報》因其「廣泛而平衡地報導波士頓學校的種族隔離危機」而獲得「具功績的公共服務」[11]
  • 1977年:社論漫畫 — 保羅·塞普[12]
  • 1980年:傑出評論 — 專欄作者愛倫·古德曼(Ellen Goodman)[13]
  • 1980年:威廉·亨利三世對電視作傑出的批評[14]
  • 1980年:特別本地報導,《波士頓環球報》焦點小組用於描述過境管理不善[13]
  • 1983年:《波士頓環球報》國家報導,其文章題為《核時代的戰爭與和平(War and Peace in the Nuclear Age)》[15]
  • 1984年:史坦·格羅斯菲爾德拍攝黎巴嫩內戰的影響[16]
  • 1984年:對於本地調查專用報告,《波士頓環球報》的肯尼思·庫珀(Kenneth Cooper)、鍾·費茲·傑拉德(Joan Fitz Gerald)、喬納森·考夫曼(Jonathan Kaufman)、諾文·洛克曼(Norman Lockman)、加里·麥米倫(Gary McMillan)、柯克·沙芬伯格(Kirk Scharfenberg)及 大衛·韋塞爾(David Wessel)對包括了自我批評的種族主義系列報導[1][16]
  • 1985年:史坦·格羅斯菲爾德的專題攝影,拍攝了一系列1983年-1985年埃塞俄比亞饑荒的照片,以及他在墨西哥邊境的非法入境外國人(Illegal immigration to the United States)的照片。該普立茲獎得主還把同等部分授予《費城問詢者(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的拉里·普萊斯(Larry C. Price),其系列文章講述了安哥拉與薩爾瓦多人民飽受戰爭撕裂的慘況[17]
  • 1995年:卓越的節拍報告 — 大衛·M·史里曼(David M Shribman)對華盛頓的發展國家風貌的分析報告。
  • 1996年:卓越的評論 — 羅拔·坎貝爾(Robert Campbell (journalist))。
  • 1997年:卓越的實況報道 — 艾琳·麥克納馬拉(Eileen McNamara)。
  • 2001年:卓越的評論 — 蓋爾·考德威爾(Gail Caldwell)。
  • 2003年:公共服務 — 《波士頓環球報》焦點小組對「披露了羅馬天主教堂牧師對他們的性虐待作出勇敢和全面的報導」[18]
  • 2005年:加雷斯·庫克(Gareth Cook)提出「以清晰和人道的方式解釋幹細胞研究的複雜科學和道德層面」的解釋性報告[19]
  • 2007年:查理·薩維奇(Charlie Savage)的國家報告。
  • 2008年:卓越的評論 — 馬克·費尼(Mark Feeney)。

歷史沿革

紐約時報公司1993年以11億美元將其收購,創下報社收購價最高紀錄。《波士頓環球報》曾獲得20項普利策獎,其多項報道為人稱道。最近幾年因為廣告業務下滑及網絡時代的讀者不再訂報,《波士頓環球報》的業務萎縮,而且報社的市場價值大幅縮水。 隨後,泰勒被任命為出版商。作為出版商的波士頓環球報,直至1999年擔任泰勒的家庭成員。 環球報是一個私人公司,直到1973年它成為一個子公司,新成立的附屬刊物的主要財產。超過20年的時間,附屬的利益為電視台廣播電台雜誌,每天和每週一次的文件和手機擴展。10月1日,1993年,紐約時報公司收購的波士頓環球報及附屬刊物。 環球報晨報,在1877年開始的全球週日出版。 一年後,在全球開始了一個下午的文件名為波士頓環球報晚報。 晚報環球歷時100多年,於1979年停止出版。

多年來,全球已經從一個報紙演變成的新聞和信息多媒體來源。波士頓網站發起於1995年,現在是該國最強大的地區性網站之一。紐約時報公司購買了伍斯特電報&公報在1999年,以配合全球的流通面積。在新英格蘭體育風險投資(紅襪和NESN)和波士頓地鐵讓全球達成新的觀眾。環球報直接郵件和插入提供單位的額外投資也是部分在全球媒體集團。 全球移動到目前的87家在1958年後在華盛頓街的「報紙街」 這樣的命名是因為在街上,是對波士頓的報紙許多地址在波士頓多切斯特部分。

視頻

The Boston Globe Spotlight Team

參考文獻

  1. 1.0 1.1 Haughney, Christin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Sells Boston Globe. The New York Times. 2013-08-03 [2017-06-24]. ISSN 0362-4331. 
  2. Lepore, Jill. Does Journalism Have a Future. The New Yorker. 2019-01-28 [2019-02-03]. 
  3. 3.0 3.1 3.2 The Boston Globe 'Encyclo'. Nieman Lab. [2017-06-24]. 
  4. Globe numbers look promising. CommonWealth Magazine. 2016-10-03 [2017-06-24]. 
  5. Gavin, Robert. Herald's circulation declines. The Boston Globe. 2005-11-08 [2006-09-06]. 
  6. Gavin, Robert. Herald's circulation declines. The Boston Globe. 2005-11-08 [2006-09-06]. 
  7. Haughney, Christine. Brian McGrory Rises From Boston Globe Paperboy to Become the Paper's Next Editor. Media Decoder Blog. 2012-12-20. 
  8. 《越南戰爭記者贏得普立茲獎》— 1966年5月3日《卡爾加里先驅報》第26頁。
  9. 鮑勃·夢露(Bob Monroe)—《傑克·安德森贏得普立茲獎(Jack Anderson Wins Pulitzer Prize)》,1972年5月2日《塔斯卡盧薩新聞》第11頁。
  10. 《追蹤海洛因系列千瓦牛贏得普立玆獎(Series. Tracing Heroin. Kw Ox Wins Pulitzer Prize)》—《傑克·安德森贏得普立茲獎(Jack Anderson Wins Pulitzer Prize)》,1974年5月8日《領袖郵報(The Leader-Post)》第45頁。
  11. 《波士頓環球報獲得普利策公共服務獎》— 1975年5月6日《密爾沃基日報(The Milwaukee Journal)》第5頁。
  12. 《米爾斯、韋、塞普都是普立茲獎的得主。》— 1977年4月19日《自由長矛之星(The Free Lance-Star)》第6頁。
  13. 13.0 13.1 梅勒警察第二次獲得普利策獎。1980年4月15日《波士頓環球報》獲得3個獎項;頂級戲劇〈泰利的愚蠢(Taley's Folly)〉、第6頁《發言人評論》。
  14. 梅勒警察第二次獲得普利策獎。 1980年4月15日《波士頓環球報》獲得3個獎項;頂級戲劇〈泰利的愚蠢(Taley's Folly)〉、《發言人評論》第6頁。
  15. 《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普立茲獎得主》— 1983年4月19日《匹茲堡出版社(The Pittsburgh Press)》第B-4頁。
  16. 16.0 16.1 《新聞記者舉杯祝賀1984年普立茲獎》— 1984年4月16日《肯塔基州新時代(Kentucky New Era)》第21頁。
  17. 亨玆·迪特里希·菲舍爾(Heinz Dietrich Fischer)及艾莉卡·菲舍爾(Erika J. Fischer):《1942–1998年:從喬·羅森塔爾和霍斯特·法斯到莫妮塔·斯雷特和斯坦·格羅斯菲爾德:普利策獎檔案的第14卷:新聞,文學和藝術獲獎材料的歷史和選集》,德格魯伊特,2000年,ISBN 3-598-30170-7ISBN 978-3-598-30170-4 第lxiv頁。
  18. 2003年4月8日的《羅馬新聞論壇報》第7頁「《波士頓環球報贏得普立茲公共服務獎》」。
  19. 2005年4月4日《美國商業資訊》的「波士頓環球報的加雷斯·庫克贏得2005年普立茲解釋性新聞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