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泉坝镇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下辖镇,地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西部,东与官舟镇接壤,南与土地坳镇相连,西与德江县泉口土家族乡交界,北与中寨乡相接,东北与思渠镇毗邻。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5.8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4.85千米,总面积104.24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泉坝镇户籍总人口28008人,1992年,捷克、水田并入泉坝乡。2015年2月,撤销泉坝乡乡设置泉坝镇。截至2020年6月,泉坝镇下辖1个居委会和14个村委会。镇政府驻泉坝村。2011年,原泉坝乡财政总收入126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4万元,其他税收收入2万元。2018年,泉坝镇有工业企业14个,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3个。[1]

目录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泉坝镇地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西部,东与官舟镇接壤,南与土地坳镇相连,西与德江县泉口土家族乡交界,北与中寨乡相接,东北与思渠镇毗邻。距县城66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5.8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4.85千米, [总面积104.2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泉坝镇水田河和马儿河穿越全镇,地势西高东低。分为槽坝、峡谷、沟城等不同地貌。境内最高点位于山层岩,海拔1268米;最低点位于丝茅岗,海拔380米。

气候

泉坝镇多年平均气温14℃,1月平均气温2.7℃,极端最低气温-9.6℃;7月平均气温24.3℃,极端最高气温36.1℃。无霜期年平均246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15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150毫米。

水文

泉坝镇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水田河和马儿河。

自然灾害

泉坝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风灾、冰雹、山体滑坡等。2011年冰雹灾害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8930亩农田受灾,直接经济损失753万元。

自然资源

泉坝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萤石、煤炭等。

2011年,原泉坝乡耕地面积15630亩;可利用草地面积10048亩,林地面积25584亩。

人口

2011年末,原泉坝乡总人口27106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422人,城镇化率8.9%。另有流动人口120人。总人口中,14岁以下7291人,占26.9%;15-64岁17944人,占66.2%;65岁以上1871人,占6.9%。总人口中,以土家族为主,达16263人,占60%。2011年原泉坝乡人口出生率9.52‰,人口死亡率6.79‰,人口自然增长率2.73‰。 截至2017年末,泉坝镇常住总人口20144人。 截至2018年末,泉坝镇户籍总人口28008人。[2]

经济

综述

2011年,原泉坝乡财政总收入126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4万元,其他税收收入2万元。人均财政收入4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35元。 2018年,泉坝镇有工业企业14个,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3个。

第一产业

泉坝镇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黄豆为主。2011年,原泉坝乡生产粮食10061吨。主要经济作物有烟叶、油菜、花生、油桐、生漆等。2011年,原泉坝乡生产烟叶387吨,花生96吨,油菜243吨,生漆5吨,油桐籽100吨;蔬菜种植面积3525亩,产量6553吨。

泉坝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原泉坝乡生猪年末存栏11464头,牛年末存栏4200头,羊年末存栏19457只,家禽年末存栏25786羽。2011年,原泉坝乡生产肉类1154吨,其中猪肉762吨,牛肉89吨,羊肉150吨,禽肉48吨;禽蛋80吨。

截至2011年末,原泉坝乡累计造林5400亩,林木覆盖率36%。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12亩,产量88吨。 [3]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原泉坝乡有小学16所,在校生4052人,专任教师14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8%;初中1所,在校生325人,专任教师1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小升初升学率98%,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主要学校有泉坝中学。

文化事业

1952年2月,原泉坝乡开通有线广播站。 2011年末,原泉坝乡开通有线电视,有5个电视频道在本地落户,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2011年末,原泉坝乡文化艺术团体1个,会员12人。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原泉坝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9个,其中乡中心卫生院1所,片区医疗点3个,村级卫生室15个。专业卫生人员23人。 2011年,原泉坝乡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8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5750人,参合率95%。

社会保障

2011年,原泉坝乡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7户,人数78人,支出1.6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230户,人数4455人,支出294万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36人,支出14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88人,支出33万元;农村医疗救助214人次,支出44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7250人次,支出23.5万元。[4]

历史文化

名字由来

传说在泉坝镇下场口有一口井,流量大,淹没农田,有人用大锅盖上后,淹没过的地方便成为平坝,故名泉坝。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