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沁縣

於 2019年12月1日 (日) 12:06 由 微笑微笑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沁縣位於山西省晉東南地區北部、太行、太岳兩山之間,東接襄垣、武鄉,南鄰屯留,西部與沁源毗鄰,北部與武鄉及晉中地區的平遙接壤,位居省城太原與市府長治的中軸線上,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在政治、軍事上的重要地位,自古就有「冀州門戶、潞澤咽喉」之稱,是長治市北部四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目錄

歷史演變

晉人消滅赤狄部落後,把地跨數縣的地區,封給晉大夫羊舌氏為食邑,名曰銅鞮邑。 晉頃公十二年,晉六卿滅掉羊舌氏族,將原地析為銅鞮、平陽、楊氏。

秦滅趙後,又將銅鞮析為涅氏、襄垣、谷遠四縣。

北魏時銅鞮屬并州鄉郡。

隋初屬上黨郡,後將甲水縣(縣治在今南涅水村)部分劃歸銅鞮,轄境有增。

唐初改隸韓州,復置甲水縣,六年後分甲水歸銅鞮、武鄉。

宋初在亂柳石圍中(段柳村)建威勝軍,後曾改軍為州,不久又稱威勝軍。再後,升節鎮,改稱義勝軍,隸河東南路,領銅鞮、武鄉、綿上、沁源四縣。

元初稱沁州(遷現城址),隸晉寧路,領銅銅鞮、沁源、武鄉三縣。

明初改銅鞮入州,直隸山西布政司,領沁源、武鄉兩縣。

清沿明制,仍稱沁州。

民國初年廢州改縣,始稱沁縣,屬冀寧道。抗日戰爭開始後,為第三行政區所在地。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10月為適應戰爭需要,在縣東置路東辦事處。民國三十年(1941年),將沁東部分地區劃歸武東縣,同時在沁洪公路北置漳源縣。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撤漳源縣,復歸沁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縣名未變,屬長治專員公署(後稱晉東南地區)。

1985年試行市管縣,沁縣屬長治市。

行政區劃

截至2010年,沁縣轄6鎮:定昌鎮、郭村鎮、故縣鎮、新店鎮、漳源鎮、冊村鎮,7鄉:段柳鄉、松村鄉、次村鄉、牛寺鄉、南里鄉、南泉鄉、楊安鄉,306個行政村。

人口民族

2010年,沁縣常住人口為172205人,在沁縣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89893人,占 52.2% ;女性人口為82312人,占47.8% 。0-14歲人口為 31904人,占18.53%;15-64歲人口為126322人,占73.36%;65歲及以上人口為13979人,占8.12% 。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程度的人口為8406人;具有高中(含中專)程度的人口為 20897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為81865人;具有小學程度的人口為44949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

沁縣有漢族、回族、滿族、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壯族、土家族等民族分布。

地理環境

沁縣位於太行山、太岳兩山之間。鄰近縣區有:東部:襄垣、武鄉;南部:屯留;西部:沁源;北部:武鄉及晉中地區的平遙。

屬黃土丘陵山區,平均海撥1000米。境內丘陵起伏,四面群山環抱,山明水秀。礦產資源貧乏。

沁縣氣候溫和,屬於暖溫帶大陸性氣候,是一個以種植業為主的典型農業縣。

沁縣位於省城太原和市府長治的中軸線上,有208國道貫穿,地理位置優越,自古就有「冀州門戶、潞澤咽喉」之稱。

交通幹線

中國鐵路總公司太焦鐵路

Kokudou 208(China).svg 208國道

經濟總值

2012年GDP15.00億元。

文化習俗

沁縣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民俗文化。

2008 年,沁州三弦書被中國文化部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http://www.gov.cn/zwgk/2008-06/14/content_1016331.htm

2009 年,沁縣舉辦了「端午民俗文化節暨首屆龍舟邀請賽」。 2010-2018每年端午節都會舉辦龍舟邀請賽

風景名勝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沁縣大雲院、普照寺大殿、南涅水洪教院、南涅水石刻

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閼輿古城及墓地

歷史名人

沁縣有吳琠、王堯士、王猷、王偀、王傑、王沁、韓萬金等著名人物。

當地特產

瓜子

沁縣南瓜子則個大仁滿(長2.2厘米、寬1.3厘米),含油量高。

小米

"沁州黃"小米色澤蠟黃,顆粒圓潤,狀如珍珠,晶瑩明亮。煮成飯後鬆軟可口,味道清香,遂起名為"爬山糙"。在1919年參加印度國際博覽會便飲譽海外。在國內連續被評為一級小米,獲"全國最佳小米"稱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