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江淮平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江淮平原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江淮平原

位於: 中國江蘇省、安徽省

海拔: 一般在10米以下

年均溫: 15.5-16.5℃

江淮平原位於中國江蘇省、安徽省的淮河以南、長江以北一帶 。主要由長江、淮河沖積而成。地勢低洼,海拔一般在10米以下,水網交織,湖泊眾多。

地質構造和上升運動的影響 ,沿江一帶平原形成了2-3級階地,分布着眾多的低山、丘陵和岡地。[1]

平原地貌

流水侵蝕切割,多岡、沖相間地貌。濱江和江心發育有面積很大的江心洲和灘地。處在北亞熱帶區域,水、熱資源豐富。年均溫15.5-16.5℃,無霜期多在230-240天之間。作物一般一年兩熟,也可一年三熟。作物主要以水稻冬小麥為主。年均降水量1100-1500毫米。產水稻、棉花等,也適宜柑橘等亞熱帶果木栽培和油桐等經濟林木生長。礦產資源有煤、鐵、銅、硫鐵礦、金、銀等。常患內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開闢蘇北灌溉總渠,修建運河堤閘和江都水利樞紐等工程,是重要農業區。

歷史變遷

江淮平原是指蘇、皖二省淮水以南和長江以北的地域。淮河源出河南省南部桐柏山,流經安徽、江蘇入海。淮水以北,蘇、魯間沂、沭諸水所在,已列入黃淮平原章作了討論。淮水下游在江蘇境內的出海口,歷史上曾有過重大變遷。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冬,宋開封尹、東京留守杜充決開黃河,"自泗入淮,以阻金兵",黃河由是奪淮入海。往後,淮水且大量地經長江入海,淮河水流極為紊亂。不過,在南宋以前,淮水長期是獨流入海。《漢書》卷28上《地理志》,南陽郡平氏縣,"《禹貢》桐柏大復山在東南'淮水所出,東南至淮浦(今漣水縣)入海"。《水經注》卷30淮水,"東至廣陵淮浦縣入于海"。《太平寰宇記》卷工24楚州淮陰縣,"淮水,在縣西二百步"。水南曰"陰",是人所習知。由此可證,自西漢經北朝以至唐、宋之際,淮河長期是由楚州淮陰入海。因此,本書討論漢唐間的淮南地域,以獨流入海的淮水為界標,淮水以南和長江以北的大地,地形相當平坦,因稱為江淮平原。淮南以南的平原大地,以種植水稻為主,與淮北平原以旱作為主有別。

先秦時期

秦漢以前,江淮地區早已有人生活棲息其間。《後漢書.東夷傳》雲:"秦並六國,其淮泗夷皆散為民戶。"東夷、淮夷以外,《史記》卷31《吳太伯世家》記西周初,吳君受封,"其一吳,在夷蠻".吳君生活在夷蠻中,實亦夷蠻。壽夢立,始稱王,開始與中原有交往。《吳越春秋》卷工《吳太伯傳》稱:"凡從太伯至壽夢之世,與中國時通朝會,而國斯霸焉。"同書卷2《吳王壽夢傳》,記他與"魯成公(前590-前573年)會於鍾離(濠州),深問周公禮樂"。至是,吳已比較注意儒學,並與楚國爭雄。 那時,吳國領域跨有江淮間與大江南北。吳王闔閭居東南之地,險阻濕潤,地域遼闊。雖然西破強楚,北威齊、晉,但其國內仍是"田疇不墾",也沒有城郭、倉庫,經濟相當落後。有關吳國的經濟概況,擬與吳越平原一道集中討論。 需要指出的是,早在吳王闔閭之前,《吳越春秋》卷3《王僚使公子光傳》記吳王僚出席公子光酒宴時,"被堂鐵之甲三重"。漢代堂邑(今六合北)產鐵,是否在春秋時期就已有了呢?當然,鐵劍並不等於是鐵農具。江淮以至吳越地區在先秦時尚未見有關鐵犁、鐵農具的記事。《史記》卷31及《吳越春秋》卷3,都記載吳王僚時,"伍子胥退而耕於野"。他是如何具體耕作,實情今不可曉。楚遷都壽春,大概和春秋時已在淮南興建人工陂池,有利農田灌溉,發揮了巨大經濟效益密切相關聯。

秦漢時期

九江郡始置於秦,位於廬江郡東北淮河中游南岸。西漢轄十五縣,置有陂官、湖官,負責水利事宜。《漢書》卷29《溝洫志》雲:"九江引淮……穿渠為溉田,各萬餘頃。"顯示九江郡民引淮水溉田已有一定數量。不過,該郡開發程度不能過高估計。東漢光武帝時,九江郡守宋均面對"郡多虎暴,屢為民患"。他對所屬諸縣說:"江、淮之有猛獸,猶北土之有雞、豚也。"平原存在如此眾多虎、豹,足見所在開發尚淺。《風俗通義》卷5《十返篇》記汝南范滂(范孟博)葬母后,難以為生,"因將人客於九江,田種畜牧,多所收穫,以解債"。正好是九江郡內荒地多,墾田和畜牧大可發展作實證。《後漢書》卷42記劉秀子延,明帝時,"徙為阜陵王,食二縣"。章和元年(87年),章帝行幸九江,在壽春會見劉延夫妻,"形體非故","以阜陵(全椒縣)下濕,徙都壽春,加賜錢千萬,布萬匹"。下濕原因是低洼地排水不暢,導致生產不佳;濕熱也不宜於健康。《後漢書》的順、沖、質、靈諸帝紀以及滕撫、陽球等列傳,備記九江、廬江郡民多次武裝反叛,如質帝本初元年(l46年)二月詔:"九江、廣陵二郡,數罹寇害,殘夷最盛。生者失其資業,死者委屍原野。……其調比郡見谷,出稟窮弱。"社會矛盾激烈的基本原因,在於糧食嚴重缺乏。

三國時期

漢末以後,全國混亂。漢、魏之際,曹魏、孫吳分統江淮平原。西晉統一南北,江淮分隸徐州(廣陵郡、臨淮郡)、豫州(譙國、汝陰郡、安豐郡)和揚州(淮南郡、廬江郡)。東晉十六國與南北朝時期,江淮平原的分屬很不穩定。南方之東晉、宋、齊、梁與北方十六國的後趙、前燕、前秦和北魏、齊、周都曾據有江淮的部分地或全部;行政建制複雜,難以一一細述.且因民戶遷徙,東晉南朝在江淮地區設置了大量僑州郡縣,分畫建置,詳情難明。南北朝後期,南朝國力日衰,江淮平原逐漸為北朝齊、周所有。最後,周隋交替,隋出兵南下,重新統一全國。幾百年的混亂對江淮居戶和社會生產都產生重大影響。

南北朝

南朝齊、梁時,北方拓跋魏的實力日益強大,不斷派兵南下,南朝政府為了抗禦,並充實糧儲,對芍陂水利仍很注意。《南齊書》卷25,記建元二年(480年),齊高帝"敕(垣)崇祖曰:卿視吾是守江東而已耶?所少者食,卿但努力營田,自然平殄殘丑。敕崇祖修治芍陂田"。但修治效果不明。梁武帝普通四年(523年),大軍北伐,"是冬,始修芍陂",由豫州刺史裴邃主持,同樣不明其修治效果。邃侄裴之橫"與僮屬數百人於芍陂大營田墅,遂致殷積"[2],表明官僚貴族們是在分割侵吞芍陂水利,以遂其私慾。

隋唐時期

隋唐全國大一統。隋開皇八年(588年)十月,於壽春置淮南行台,楊廣任尚書令,籌組大軍滅陳。陳亡以後,隋在江淮平原分置淮南、鍾離、廬江、同安、歷陽、江都六郡。隋末,全國出現近十年社會大動亂,江淮間同樣破損嚴重。唐統一全國後,江淮平原屬淮南道,統轄壽、濠、廬、和、滁、舒、楚、揚八州。唐末混亂,經歷秦彥、畢師鐸、孫儒、楊行密等人六七年交爭,"江淮之間,東西千里掃地盡矣"。《通鑑》卷259,記景福元年(892年)八月,廬州合肥人揚行密任淮南節度,"招撫流散","保據江淮之間",建立吳國。其後,養子徐知誥(李昪)奪權,建國南唐,最終亡於趙宋。

江淮地區早在春秋時,已有桑蠶。《史記》卷31記吳楚二國邊民曾在淮南因"爭桑"導致戰爭,爭桑當與養蠶攸關。漢代有了桑蠶記錄。南朝時,壽春等地所產絲綿絹布已有名。《唐六典》卷3記淮南道賦物,也包括絲、麻二大類。在貢物中,揚州細紵'廬州交梭、熟絲布,楚州孔雀布,和州紵綀,滁州麻、貲布,舒州白紵布,壽州葛布,也是絹、布(紵、葛)二大類。盛唐時的絹布質量評估,《唐六典》卷20記舒州火麻,廬、和貲布,均名列全國第二等,揚州佇,楚、廬、壽州火麻,楚、滁州貲,並居全國第三等,廬州紵為第四等,壽州絹居全國第五等。由此約略概見,江淮平原所產桑蠶、麻布在全國所處地位已是相當重要。

江淮地區是唐代著名的產茶區。《封氏聞見記》卷6《飲茶》記"茶自江淮來,舟車相繼,所在山積,色額頗多"。《唐國史補》卷下,"壽州霍山之黃芽"是名茶。《太平廣記》卷24《劉清真》記天寶中,劉清真與其徒二十餘人在壽州作茶出賣。《舊唐書》卷139記蘇州嘉興人陸贄自關中歸鄉,路經淮南,壽州刺史張鎰以新茶相贈。《新唐書》卷214記元和時,彰義(蔡州)節度使吳少陽"時時掠壽州茶山,劫商賈"。《文苑英華》卷916記大中時,"壽陽歲數飢,有盜賊,……貨茶盜,斗變難制"。《全唐詩》卷480,記春二月,李紳至壽州,吏人告知,"霍山多虎,每歲採茶為患。……每歲採茶及樵蘇,常遭啖食,人不堪命"。由此看來,淮南產茶以壽州霍山為重點,每年吸引不少茶商,自此源源輸出大批茶葉

史稱唐、梁之際,淮南節度使徐知誥主持揚吳國政。其時吳有丁口錢,還有計畝輸錢,民眾很痛苦。宋齊丘建議免丁口錢,稅收以谷帛為準則,並抬高價格。洪邁《容齋續筆》卷16《宋齊丘》條引許載《吳南唐拾遺錄》詳記其事。徐知誥採納宋齊丘意見,認真推行,"自是不十年間,野無閒田,桑無隙地。自吳變唐,自唐歸宋,民到於今受其賜"。《通鑑》卷270也說是"江淮間曠土盡辟,桑柘滿野,國以富強"。吳、唐利用稅收槓桿,有力地推動了江淮間農桑事業獲得了重大發展。

陸羽《茶經》卷下,評壽州茶為下等,質量不如川茶。《新唐書》卷41記壽、廬二州貢茶,茶質應是相當良好。《太平寰宇記》卷125雲舒州產茶,又卷103記揚州江都縣之蜀岡,"有茶園,其茶甘香,味如蒙頂"。《中朝故事》與《玉泉子》均記李德裕言,舒州茶可消酒肉毒。可證唐代江淮諸州產茶乃是前所未有的盛事。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