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水社大山登山步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水社大山登山步道
图片来自健行笔记

水社大山登山步道 基本资料

所在县市: 南投县鱼池乡, 南投县信义乡

里程: 单程5.5公里

步道类型: 中级山步道

步道型态: 必须折返

海拔高度: 779~2059公尺

高度落差: 1280公尺

路面状况: 石阶、枕木步道、土石山径

所需时间: 8 小时 (往返)

难易度: 中

所属园区: 日月潭国家风景区

山系: 中央山脉

最适季节: 全年

申请入山: 否

申请入园: 否

基点: 1.卜吉山/1222m/陆IV基石 2.水社大山/2059m/二等三角点/编号:1134


景点介绍

水社大山登山步道
图片来自健行笔记

水社大山为日月潭最高峰,海拔2059公尺,曾是台湾小百岳之一,后因山高路远而除名。东南西北棱皆有山径可登顶,西棱的登山口交通最方便、指标最清楚,成为热门的中级山路线:其一在日月潭青年活动中心停车场旁;其二位于日月村的伊达邵聚落内;还有一条从九族文化村旁的白石山土地公庙前(公林溪谷)出发,在三公里处岔路口接上西棱,可避开1853级石阶,是距离和时间最短的路径。主线每隔五百公尺设有一个里程木桩,较陡的路段还有拉绳,无迷途之虞;天气好时,可在多处观景平台或凉亭上俯瞰日月潭、拉鲁岛或远眺集集大山。山顶腹地平坦,有一山型木牌和一颗二等三角点,可惜树林环绕、毫无展望。

由于落差较大,水社大山的林相丰富多变,沿途会经过阔叶林、孟宗竹林、牛樟林、森氏杜鹃林及温带的玉山箭竹林,是生态观察的绝佳场所。无论从何条路线登顶,高度落差皆超过一千多公尺,轻装来回约需六~八小时,应尽早出发并量力而行,下山后不妨在日月潭风景区住宿和旅游,充份感受水沙连的大山大水之美。[1]

水社大山登山步道入口,位在日月潭青年活动中心餐厅旁。全长5.6K,前1.6K为石阶,之后为原始野径,全线水平上升达1,300公尺,来回约需8小时,是需要万全准备与体力的健行路段,登顶可俯瞰日月潭、欣赏中央山脉景致。因海拔上升较高,步道两侧林相经低海拔阔叶林到中海拔的针阔叶混合林,丰富多变,鸟类、昆虫、动物生态丰富,是生态观察的绝佳路径。


特色介绍

“水社大山”位于南投鱼池乡的日月潭旁,是日月潭的最高峰,海拔有2059公尺,曾经还是台湾的小百岳之一。“水社大山步道”步道全长达5.6公里,全程走完来回大约需要6至8小时。全线上升的高低差高达1300公尺,算是中等难度的步道,适合乐于自我挑战的朋友们前来登山。

也因为海拔落差较大,沿途从低海拔的阔叶林、牛樟林,到温带的玉山箭竹林,可看出水社大山的林相多变、物种丰富。沿著步道登上山顶,便能居高俯视日月潭,欣赏中央山脉绝美的山景,让人忘却了登山的疲劳感,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洗礼。[2]


交通方式

开车

【水社大山伊达邵登山口】

1.国道3号转国道6号下爱兰交流道往鱼池方向,接台21线经鱼池续行到日月潭,左转接台21甲往伊达邵方向,车停于停车场后,往伊达邵牌楼方向步行即可抵达登山口。

2.国道3号下名间交流道往集集,接台3线至水里经台16线,左转接台21甲往伊达邵方向,车停于停车场后,往伊达邵牌楼方向步行即可抵达登山口。

大众运输

【水社大山伊达邵登山口】

1.搭乘台湾高铁至台中乌日站下车,转搭南投客运至日月潭“水社游客服务中心”,转搭游湖巴士在“伊达邵”下车,再步行约五分钟即可抵达登山口。

2.或在台北转运站搭国光客运至日月潭“水社游客服务中心”,转搭游湖巴士在“伊达邵”下车,再步行约五分钟即可抵达登山口。


路线地图

  • 出发点: 水社大山伊达邵登山口
  • 路线: 水社大山伊达邵登山口→(1.6K,60分钟)→伴山亭→(2.6K,120分钟)→避雨亭→(1.3K,90分钟)→水社大山(基点峰)→(1.3K,80分钟)→避雨亭→(2.6K,90分钟)→伴山亭→(1.6K,40分钟)→水社大山伊达邵登山口
  • 备注
1.全程無水源,需自備飲水和食物;山區氣候變化大,最好隨身攜帶雨具和保暖衣物。
2.水社大山另有從九族文化村旁之金天巷上來的北稜路線,從過坑山、大尖山連稜縱走過來的東稜路線,還有從潭南一號橋上來的南稜路線(或從五里亭附近上來接南稜),因交通不便、指標不多,相對西稜線而言,比較少山友利用。
3.水社大山的基點並沒有設在最高峰,最高峰距離基點峰約500~600百公尺,落差約60公尺,山頂為箭竹林,無明顯標示。
水社大山路线图
图片来自健行记


人文生态

伊达邵(日月村)

邵族是居任在日月潭的少数民族,名称来自于邵语的Thao,意思是“人”,民国九十年正式成为原住民族第十族,而部落所在地的“伊达邵”,则是取邵语的ita Thao而来,意思是“我们是人”。最早称为“卜吉社”,意指神灵所指示的吉祥之地,台湾光复后改名“德化社”,有“以德教化”的意思,现已划为南投县鱼池乡的日月村,是邵族主要的根据地,也是日月潭重要的观光区域。921大地震后邵族重建组合屋社区,水社大山伊达邵登山口就在日月村的邵族民族议会标示牌旁,步道起点有石雕意象。

远眺水社大山
图片来自健行记

明潭四秀

又称日月潭四兄妹,依高度分别是1.水社大山(2059公尺) 2.大尖山(2017公尺)3.猫囒山(1020公尺)4.后尖山(1008公尺)。水社大山最高,路程最长,最具挑战性,为日月潭四兄妹中的老大,因难度较高,2006年被新版台湾小百岳除名,由较低的猫囒山取代。

水沙连

根据埔里地方文史工作者简史朗的研究,地名由邵族语转变而来,“沙连”为邵语发音,意指的“水”,清道光之前,邵族在今鱼池、猫囒、水社、石印、芽埔和头社等地拥有庞大的势力,所以他们居住活动的区域被称之为“沙连”。后人发现此处湖泊景色优美,另外在沙连前加上水字,以盛赞日月潭的明媚风光。

水社大山鸟瞰日月潭
图片来自健行笔记

动物

一路上可发现眉眼蝶、阿里山小灰蛱蝶、永泽黄斑荫蝶、狭翅波纹蛇目蝶、褐带蛾、两点赤锹形虫、脊额瓢蜡蝉、青铜金龟、阔楯粪金龟、盲蛛、古氏棘蛛、莫氏树蛙、艾氏树蛙、印度蜓蜥、大冠鹫、熊鹰、黄嘴角鸮、领角鸮、绿鸠、五色鸟、绣眼画眉、冠羽画眉、山红头与小弯嘴画眉等等。

植物

水社大山落差达一千多公尺,林相丰富多变,从热带的阔叶林一路走进温带的领域,沿途可见柄果苎麻、草珊瑚、南投三叉蕨、观音座莲、台湾桫椤、玉叶金花、金线莲、布勒德藤、深红茵芋、心叶茶匙黄、阿里山鬼督邮、台湾龙胆、珍珠花、阿里山冬青、二叶松、倒卵叶山龙眼、埔里杜鹃、森氏杜鹃、细刺苦槠、阿里山三斗石栎、大叶石栎、台湾黄杞、五掌楠、满绿隐柱兰、长叶木姜子、台湾红豆树、里白馒头果、山茶叶灰木、柏拉木、大丁黄、孟宗竹、奥氏虎皮楠、台湾八角、琉球鸡屎树、卷斗栎、山羊耳、变叶悬钩子、海舟常山、黑星樱、假长叶楠、里白楤木、早田氏冬青和长裙竹笙等植物,五六月还可发现为数不少的水晶兰

地形地貌

水社大山是鱼池与信义两乡的分界,鱼池盆地周围的山峰,如过坑山、大尖山和水社大山等皆属埔里板岩山地,为乌溪支流南港溪的集水区,西棱线前半段铺有石阶和枕木,途中会经一片优美的孟宗竹林和杜鹃林,与水里溪对岸的集集大山遥遥相望,但山顶无展望,基石处续行为北棱线,可通往九族文化村附近。

特色

丰富多变的林相与生态,不同视角欣赏日月潭的山光水色,是一条既可赏景又能锻炼脚力的中级山路线。[3]


视频

去[水社大山登山步道]走走!

水社大山//2022日月潭四秀之首

日月潭 水社大山 穿梭在电影场景的竹林里 从高处将日月潭尽收眼底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

  1. 水社大山登山步道,健行笔记
  2. 水社大山登山步道,南投旅游网
  3. 水社大山登山步道,健行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