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比绍 | |
---|---|
比绍(Bissau),是几内亚比绍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Guinea-Bissau)的首都和港口,濒大西洋,人口共计190万(2017年)。[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 比绍 | 外文名称 | Bissau |
行政区类别 | 首都 | 所属地区 | 几内亚比绍共和国 |
人 口 | 190万(2017年) |
地名来原
1446年起,比绍沦为葡萄牙殖民据点和奴隶贸易市场。当葡萄牙人初来此地,不知去路,询问过路黑人:“前面村庄叫什么名字?”这位巴兰帖人用本部族语言答道:“Bissau!”意思是“往前走!”他们误以为是地名,从此葡萄牙绘制的地图就以此为名,沿用至今。
简介
1687年由葡萄牙人建设为贸易的据点,并扩展成奴隶贸易中心。
1941年成为葡属几内亚的首府。
1973年-1974年间,马迪纳—博埃(Madina do Boe)成为临时首都。[2] 之后的战争破坏了大多的历史建筑。
战争结束后成为独立的几内亚比绍首都。人口总计35.5万(2004年)。
是全国经济、政治、交通和文化中心。有榨油、碾米、锯木厂等小型工厂。扩建后的港口有冷冻设施 ,可泊万吨远洋巨轮,为全国最大港口。出口花生、棕榈、棕榈油、木材、可可和椰子等,进口纺织品、石油产品及机械设备等。市内有大学和研究所。
比绍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年平均气温约27℃。
主要的机场是奥斯华・比艾罗机场(Osvaldo Vieiro)。
自然环境
比绍市内热带森林葱茏茂密,河流纵横,湖泊棋布。街面整洁,两旁住宅小巧别致,宅墙色彩鲜艳,大门两边一般辟有两个小小的花坛,栽着凌霄花、美人蕉、夹竹桃之类的花木,使这个方圆不大的城市显得分外宁静和闲适。从热巴河入海口的比基吉迪港开始,有宽广的大街直通总统府。主要大街两旁,天主教堂、外国公司、银行、邮电局等建筑物林立。散布在市区的葡萄牙统治时期修建的城堡和一座座炮台成为控诉殖民者罪行的铁证。市郊多民族风格的圆顶茅草屋和低矮的清真寺,别有一番景色。比基吉迪港是全国最大海港,可停泊万吨级海轮。离城8公里有大型国际机场。
历史
比绍历史悠久,中世纪时,已达到较高的经济和文化水平。其古老的历史,与非洲及其民族的整个历史浑然一体,充满无数迁徙、战争、统治、殖民主义者的镇压、民族解放斗争和军事独裁。经过11年反对葡萄牙殖民占领的解放战争,于1974年建立了现在的几内亚比绍共和国。国家的民主进程始于1994 年。其地理位置最早的标志是在努诺·特里斯堂领航的一艘贩卖黑奴的轮船靠岸之后,即始于1446年。这片领土,即今日的比绍,立刻变成了一个旋转台,相信万物皆有灵魂的黑人,世世代代受奴役。
1692年,葡萄牙的一个转运站在比绍建立。与此同时,法国人、英国人、荷兰人和德国人也来瓜分几内亚,甚至在殖民主义军队之间还发生过数次小规模战斗。
1879年,葡属几内亚从葡属佛得角分开。在此之前,葡属几内亚归葡属佛得角管理。
1915年,葡萄牙的殖民运动基本完成。但零星抵抗到1936年才停止。
1941年,比绍取代博拉马成为首府。
19歼52年,经修正宪法后,葡属几内亚殖民地改名为“葡萄牙海外领地”。
19乡56年,阿米尔卡·卡布拉尔等人在比绍创建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1963 年1月23日,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发动独立战争。[3] 几年后,游击战控制了三分之二的领土。
1973年1揾月20日,阿米尔卡·卡布拉尔在科纳克里被葡萄牙的秘密警察杀害。
1973年几内亚比绍独立后,定为首都。
1974年㳘4月25日,葡萄牙爆发康乃馨革命,推翻马尔塞洛·达斯内维斯·阿尔维斯·卡丹奴的独裁统治。此后葡萄牙政府宣布实行非殖民化政策,放弃海外殖民地, 葡属几内亚的战争立即停止。
1974年9月10日,葡萄牙声明几内亚比绍是个独立国家。
今天,独立的几内亚比绍是个民主国家,在寻求和平,寻求自主、持续和长久的发展。
相关视频
1、几内亚比绍的首都,比绍
2、看远处的房子,非洲比绍的总统府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