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殷良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殷良弼(1894—1982),林學家、林業教育家。中國近代林業開拓者之一。在教學思想上不受傳統束縛,從國情出發採取各種方式,培養了不同層次的林業科技人才;堅持「辦好林業教育,必先辦好林場」邊學邊乾的方針。在從事教學之外,進行林產化學的研究,密切結合生產,致力於木材炭化、纖維、精油、油脂、藥材及食用菌等林特等產品的製造與培養。在木材炭化方面,曾發明二重障壁制炭窯及燒制磨炭法。

中國近代林業開拓者之一

殷良弼,號夢賚,生於1894年11月1日。世居江蘇省無錫市石塘鎮,世代務農。家境清寒,童年隨父耕耘,養蠶。自幼聰穎,一家省吃儉用,供他一人讀書。1901年人私塾,1905年人小學。殷良弼目睹農村生產落後,深感農事艱辛,從小立志學習農業,改進農業生產技術。1912年考入蘇州省立第二農校。1914年以同等學歷考人北京農業專門學校林科。1917年7月畢業,是我國高等林科第一期畢業生。由於學習成績優異,經學校推薦,被北洋政府教育部選派赴日本東京帝國大學(今東京大學)農學部林學科學習。殷良弼主攻林產化學和木材工藝,並研習森林工程、森林治水、森林藝術及森林生產等學科。1920年8月學成回國,即受聘回母校——北京農業專門學校任教員。1923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將北京農業專門學校改為北京農業大學,殷良弼繼續受聘任教員。1924年轉聘到浙江省立農業專門學校(即浙江大學農學院前身)任教員。1925年,著名愛國華僑陳嘉庚出資創辦福建省廈門集美農林學校,特聘請殷良弼任教授兼校長。殷良弼欣然就任,鼎力籌建,並親自主持創辦林場,開閩南農林教育之先聲。1928年受浙江省建設廳之聘任該省第四林場場長。到任後,即親赴浙東一帶勘察山林,組織規劃設計,指導建立苗圃、營造森林。1931年7月,殷良弼再度受聘回母校任教授,兼林場主任。「七·七」事變後平津6所大學奉命遷往內地。北平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和天津北洋工學院遷往西安,合併成立西安臨時大學,後改稱國立西北聯合大學。殷良弼毅然離家,隻身隨校西遷,到西北聯合大學農學院任教授。1938年由於國民政府對日寇侵華採取不抵抗政策,引起廣大愛國師生的強烈不滿和抗議,學潮迭起。國民政府竟以國防委員會的名義,解散西北聯合大學。農學院被強令遷往陝西省武功,與當地原西北農林專科學校合併,改組成立西北農學院。殷良弼受聘任教授。1939年國民政府教育部又在蘭州市榆中縣成立西北技藝專科學校,殷良弼被調任該校教授兼教務主任及森林科主任,負責教育行政管理職務。1945年抗戰勝利,殷良弼回到西北農學院任教授,兼農林試驗總場副場長。國民黨為紀念國民革命元老陳英士在江西成立的英士大學,於1947年遷至浙江省金華。殷良弼受聘任該校教授,兼森林系主任。1949年5月金華解放,殷良弼被任命為校務管理委員會委員,兼總務長和秘書長。當年7月殷良弼北上到華北大學農學院任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華北大學、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的農學院合併成立北京農業大學。殷良弼參加組建工作,並就任森林系系主任、教授。1950年,華北大學農學院原設在山西靈空山的森林專科學校,遷至河北省宛平縣(今北京海淀區)北安河村的秀峰寺、饗堂,由北京農業大學接辦,並增設林業幹部訓練班,殷良弼兼任森林專修科及林業幹部訓練班主任。1952年5月,在北京成立了北京林學院籌備組,唐子奇任組長,殷良弼、范濟洲任副組長。經教育部批准,於當年8月開始,北京農業大學森林系、森林專修科和河北農學院森林系,正式合併成立北京林學院。1953年2月,平原農學院部分教師和幹部,也被調整併入北京林學院。臨時校址設在北京市海淀區北安河村西北的大覺寺、普照寺、蓮花寺、秀峰寺、饗堂等一帶寺院。殷良弼是北京林學院第一任教務長、教授。1957年,北京林學院創辦高等林業函授教育,殷良弼被任命為函授部主任,具體負責籌辦,是為我國高等林業函授教育之始。殷良弼從1952年北京林學院成立後30年間,先後歷任教務長、副教務長、函授部主任、系主任等職。殷良弼為林業教育事業獻出了畢生精力,在我國林業教育發展歷史的每一個時期,都留下了他的足跡,不愧是我國高等林業教育的開拓者之一。

林業科研必需重在實用

在科學研究方面,殷良弼主張林業科學研究,必須結合林業生產的特點,研究課題要重在生產實用價值。殷良弼從事的科學研究,無一不是來自生產,又回到生產中去。殷良弼的研究工作大多是以利用林場或森林調查隊為基地,進行科學研究,研究出來的成果就能在各林場應用推廣。密切結合實際,是他長期堅持科學研究的主要特點,生產需要什麼?他就研究什麼。他不追求研究大項目、大課題,而是注重小課題、實用題。所以,他的科學研究面很寬,不局限於一個方面。他主攻林產化學,曾致力於木材炭化方面的研究。抗日戰爭前,我國燒炭技術落後,難以燒製成可供煉金、銀用的鋼炭。殷良弼廣泛收集並研究日本燒制各種炭的經驗和技術,發明了「二重障壁制炭窯」解決了木材炭化的質量和產量,取得了顯著成效。他還為商業單位研究燒製成功印刷鐫版用磨炭。在林副特產的利用方面,他進行了很多項目的研究,如:早年在北京地區引種薄荷,並提煉薄荷油;利用棉花杆皮剝製纖維,製造紙漿;研究剝棕櫚皮製造各種用具;利用核桃榨油等等。他還在西北老林區研究栽培藥材和食用菌;在1958年大躍進中研究了提煉香精油技術……等等,都取得了成果,並在生產實踐中推廣應用,不愧是林業科技戰線上的一名實幹家。殷良弼熱愛林業教育事業,六十年如一日,為之嘔心瀝血,奮鬥不息。他為祖國培養出的高級林業科學技術人才,遍布全國各林業崗位上。其中,有許多已成為教授、研究員、高級工程師或黨政高級領導管理幹部;還有不少是港、台及國外的專家學者。每當校友們回憶起過去,無不銘記殷良弼先生所付出的心血。寒暑冷暖六十載,奼紫嫣紅千萬枝。殷良弼一貫關心林業科學技術的發展,熱心參加林業科技界的學術活動。抗戰前,殷良弼是中華農學會、中華林學會和中國植物學會的會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殷良弼是中國林學會的發起人之一,被選為第一、二、三屆理事會的常務理事,還是北京市林學會第一屆理事會的理事長。1955年《林業科學》編委會成立,他被選任編委會委員;50年代成立中華全國科學技術普及協會,他被選任林業學組副主任委員。殷良弼於1957年參加九三學社,任九三學社北京林學院直屬小組組長。殷良弼的一生,謙虛謹慎,胸懷坦蕩,為人正直,平易近人,不為名、不為利,對人滿腔熱情,對事業忠心耿耿,德高望重,深受人們尊敬和信賴。1959年被評為北京林學院先進工作者,1956年後相繼被選為北京市海淀區第二、三、四、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文化大革命」中,他身受嚴重的衝擊和迫害,身心受到了嚴重的摧殘,並親身經歷了十年輾轉搬遷的磨難。但是,他始終堅信共產黨、堅信社會主義。1978年12月中共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他對國家的事業更充滿信心。他能顧全大局,不計較個人得失。在他生病期間,仍然關心我國現代化建設,以堅強的毅力,堅持學習,並和親友們共同探討國事。1980年針對我國林業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曾聯名向中央寫信,提出寶貴的建議。1982年9月5日,他雖已臥床不起,仍堅持為中國林學會成立六十五周年紀念親筆題詞「綠化祖國」四個大字,把他的畢生夙願留給後人。在臨終前他眷戀着他一生為之奮鬥過的地方——培養林業人材的搖籃,請求:「我死後,請將我的骨灰埋在妙峰山林場。」 1982年12月16日21時,殷良弼在北京與世長辭,終年88歲。

科學家品質

科學家的品質對於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科學家[1]所具備的素質,首先必須是要有好奇心,對於自然的好奇,對於普遍事物的好奇。據我所知的優秀科學家,他們對於所有事物都非常好奇。他們想探知事物的規律,他們具有看到事物最為本質一面的本領。作為科學家,他們能夠將事物歸納為最基本的簡單而重要的法則,並通過這些基本法則去了解許多其它事物。他們所了解的事物不單單是一個清單,或對個別事物的認識,而是將對它們的認識歸納成為一種普遍的認識。這些素質都是應該具有的。另外,優秀的科學家必須要有恆心。他們在研究實驗過程中不斷努力,努力再努力,鍥而不捨[2]。此外,優秀的科學家一般都有很強的自信心,相信自己的判斷。自信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素質。

視頻

殷良弼 相關視頻

盤點:中國近現代偉大的科學家
世界上最偉大的50位科學家,楊振寧排首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