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武汉长江大桥

增加 132 位元組, 4 年前
勘察设计
==勘察设计==
1953年4月1日, [[ 周恩来 ]] 批准成立 [[ 武汉大桥工程局( ]]( [[ 中铁大桥局集团 ]] 的前身) ,负责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与施工, [[ 彭敏 ]] 任局长兼党委第一副书记, [[ 杨在田 ]] [[ 崔文炳 ]] 任副局长, [[ 汪菊潜 ]] 任总工程师。同年7月至9月, [[ 铁道部 ]] 派出代表团携带武汉长江大桥全部设计图纸资料赴苏联首都 [[ 莫斯科 ]] ,请求苏方协助进行技术鉴定,苏方为此派出由25名桥梁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进行研究,鉴定会的改进建议包括稍微调整 [[ 汉阳岸 ]] 的桥址、同意采用气压沉箱法施工等,且鉴于桁架梁结构的 [[ 丹东 ]][[ 鸭绿江大桥 ]] 在朝鲜战争中被炸毁时梁部坠落,故处于战备考虑建议长江大桥桥梁形式改为三孔一联等跨连续粱。1954年1月21日,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政务院第203次会议听取了时任铁道部部长 [[ 滕代远 ]] 关于筹建武汉长江大桥的情况报告,并通过了《关于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的决议》,决定采纳苏联的鉴定意见、批准长江大桥的初步设计,正式任命彭敏为武汉大桥工程局局长,杨在田、崔文炳任副局长,同时批准了1958年底铁路通车和1959年8月底公路通车的竣工期限。
1954年,国务院批准了铁道部聘请苏联专家组来华支援的请求。1954年7月, [[ 苏联政府 ]] 派遣了以 [[ 康斯坦丁·谢尔盖耶维奇·西林( ]]( КонстантинСергеевичСилин) 为首的专家工作组一行28人来华进行技术援助。西林是苏联著名桥梁专家,曾于1948年至1949年间两次赴中国,协助修复 [[ 东北 ]] 地区铁路和 [[ 松花江大桥 ]] ,并参加过 [[ 成渝 ]] [[ 天兰 ]] [[ 兰新铁路 ]] 的桥梁建设。
西林来到中国后,表示认为长江大桥不宜采用气压沉箱法施工,原因是长江水深流急,沉箱需要下沉深达30米至40米,在接近四个大气压的环境下,每名工人只能每天工作约半小时,实际作业时间仅有十几分钟,而且只能在枯水季节的几个月内进行施工,必然大大延长施工时间、危害工人的健康,而且需要购置大量特殊设备,加大工程投资。西林建议用管柱钻孔法,不但能在水面施工,不受深水期的限制,而且不影响工人身体健康,但这种方法当时仍然是一种新技术,苏联也尚未实践过。大桥建设部门对管柱钻孔法的设计方案经过三个月的讨论和半年的试验,证明确实可行,经请示铁道部长 [[ 滕代远 ]] 、总理 [[ 周恩来 ]] 后,国务院于1955年上半年批准对新方案" 继续进行试验,并将新旧方案进行比较,也是落实党中央提倡的' 依靠群众,一切通过试验' 的方法"
1954年2月,在1950年初步勘测的基础,由地质部、水利部、铁道部联合组成的武汉长江大桥地质勘探队,开始进行武汉长江河槽及两岸的地质评估。同年夏秋,武汉遭遇了自1855年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大洪水,勘探队最终在1955年1月10日完成了武昌黄鹤楼和汉阳龟山之间的地质评价。1955年1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桥址选线技术会议在汉口召开,正式决定选择龟山、蛇山一线。
1955年2月,铁道部成立了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作为大桥工程的技术咨询机构, [[ 茅以升 ]] 任主任委员,其他委员包括 [[ 罗英 ]] [[ 陶述曾 ]] [[ 李国豪 ]] [[ 张维 ]] [[ 梁思成 ]] 等。1955年5月下旬至6月初,按管柱钻孔法编制出武汉长江大桥技术设计方案,铁道部集中全国著名的桥梁专家和桥梁建筑工程师,举行了武汉长江大桥技术设计审查会议,对大桥的技术设计、施工进度和总预算进行了周密的审查。同年7月18日,国务院批准了这些报告,标志着武汉长江大桥建设工程开始进入实施阶段。
==施工建设==
35,38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