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歌仔戏

移除 30,031 位元組, 4 年前
清空页面
[[File:歌仔戏3.jpg|缩略图|[http://weimeiba.com/so/%E5%A7%9D%E5%B1%BC%E7%B2%A9%E9%8E%B4%E5%BF%95%E5%AB%BA%E9%90%9A%EE%82%A3%E5%B4%B2%E6%BE%B6%EE%81%84%E7%93%99%E6%A5%82%E6%A8%BB%E7%AB%BB.html 原图链接]歌仔戏介绍]]
{{Infobox Hokkien name
| hanji = 歌仔戏
| poj
| hanlo =
| tl = Kua-á-hì
| bp =
| hongim = ㄍㄨㄚㄚˋㄏㄧᒻ
| hokkienipa =
| context =
| image = Taiwanese opera2.JPG
| image_size = 350px
| caption =
}}
'''歌仔戏'''({{lang-nan-tw|kua-á-hì}}),20世纪初叶发祥于[[台湾]][[宜兰县|宜兰]],是目前[[台湾]]民间最兴盛的传统戏曲之一,也是具代表性的[[重要传统艺术|传统表演艺术]]。
歌仔戏是以掺杂古典[[汉诗]]、汉文的[[文言文]]及[[闽南语]]为主的戏剧。早期演出内容多半为让大众也能接触文雅辞彙或忠孝节义故事,是早期农业社会重要娱乐活动之一,也是台湾常民文化的代表。历经时代更迭曾几度遭到打压、排挤。步入当代的歌仔戏演出型式内容日渐丰富、多元、精緻,当代更出现许多享誉国内外的知名戏团与重要文艺传承人。
 
2009年颁定为台湾文化资产之重要传统艺术类。
 
== 背景 ==
{{main |福建芗剧}}
歌仔戏音乐曲调富有地方色彩,使用方言俚语,通俗易懂,又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秀剧目与表演艺术,民国初年盛行一时。1928年4月,台湾歌仔戏[[三乐轩班]]到[[漳州]][[白礁慈济宫]][[进香]]、演出,大受群众欢迎。于是[[龙溪]]、[[海澄]]等县城乡,纷纷成立歌仔馆或歌仔戏班。1931年,龙溪[[竹马戏班]][[宝德春]]首先改唱歌仔戏,随后一些小梨园、竹马戏班也改唱歌仔戏。民间近百个南馆、北馆也改为歌仔馆,逐渐转为子弟戏班。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福建省 (中华民国)|福建省]]政府将形成于台湾的歌仔戏视为“亡国调”,通令禁演。当时,邵江海、林文祥等艺人从锦歌取材而创作[[杂碎调]]。他们以杂碎调为主曲,[[六角弦]]为主弦,并吸收[[高甲戏]]、[[梨园戏]]、[[竹马戏]]、[[汉剧 (客家)|汉剧]]部分曲调,融汇南曲、南词、山歌小调,重新创作一套新的唱腔改良调,时称改良戏。改良戏在漳州龙溪一带广泛流传与发展,仅龙溪县的改良戏班、歌仔馆就有200多个。
 
[[File:歌仔戏1.jpg|缩略图|[http://big5.taiwan.cn/twrwk/zxdt/201004/t20100413_1317845.htm 原图链接]歌仔戏演出]]
 
较著名的职业班社有龙凤春、宝德春、金宝丘、金瑞春、艳芳春、新金春、宝莲丘、笋仔班等。[[苏登发]]、[[甘文质]]、[[宋占美]]、[[陈金木]]、[[姚九婴]]、[[叶振东]]、[[颜扁]]等一批名艺人崭露头角。民国29年末,国民党龙溪社会服务处以“扩大抗日宣传”为借口,插手子弟戏班社,并塞进黄色歌曲,使改良戏一度走向歧途。
 
战后,舞台上出现改良调与歌仔调合流融汇的盛况。民国37年,南靖县都马抗建剧团(子弟戏班)前往台湾演出,带去改良戏和新编杂碎调,受到民众的喜爱与欢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改良调(子弟戏)主要流行于龙溪芗江一带,就正式改称芗剧。1951年8月,歌仔戏霓光班与子弟戏新春班合并成立漳州市实验芗剧团。从此,芗剧逐渐发展成为福建省五大剧种之一。
 
台湾歌仔戏在回传入福建后,在当地统称为'''芗剧'''。歌仔戏流入福建漳州一带被称为「歌仔」、「杂锦歌」、「什锦歌」等。1953年,福建省文化厅决定将流传于[[漳州市|漳州]][[九龙江]]的「[[歌仔]]」统称为「锦歌」。又取意九龙江别称--芗江,将流传福建的台湾歌仔戏正式称为「芗剧」。
 
==出演历史==
 
[[File:歌仔戏2.jpg|缩略图|左|[http://big5.taiwan.cn/twrwk/zxdt/201004/t20100413_1317845.htm 原图链接]歌仔戏在上海演出]]
[[File:员山结头份大树公2.jpg|thumb|[[员山结头份大树公]]传说为歌仔戏的发源地<ref>{{Cite web|url=http://www.e-land.gov.tw/public/Data/47157465071.pdf|title=府文资字第 1030004776B号 登录「员山结头份大树公」为文化景观|language=zh-tw|publisher=宜兰县政府|author=|date=2014-06-30|accessdate=2015-01-18|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118163721/http://www.e-land.gov.tw/public/Data/47157465071.pdf|archivedate=2015-01-18}}</ref>。]]
{{Refimprovesect|time=2014-08-21T21:57:21+00:00}}
歌仔戏为发源于台湾[[宜兰县|宜兰]]的本土汉文剧种,约产生于[[台湾日治时期]]1900年代前后。
 
歌仔戏正式的雏形为[[宜兰县|宜兰]]本地的[[落地扫]],吸收[[车鼓弄]]等元素,慢慢发展成[[小戏]]。而后又学习[[崑曲]]、[[高甲戏]]、[[北管戏]]、[[京剧]]等各类大戏逐渐具备完整的戏曲形式。
 
随著汉文化进入兰阳平原,最初只是闽南漳州移民带来其原乡流传的「歌仔」小调与当地流传的「歌仔」与「车鼓」,便在[[宜兰县|宜兰]]融合发展成为「本地歌仔」<ref>[http://www.arte.gov.tw/traditionalopera/default.htm 台湾传统戏曲—歌仔戏,国立台湾艺术教育馆]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0618011526/http://www.arte.gov.tw/traditionalopera/default.htm |date=2008-06-18 }}</ref>。
而歌仔戏的创始者则众说纷纭,有「歌仔助」[[欧来助]]<ref>{{Cite web|url=http://plnt2.e-land.gov.tw/releaseRedirect.do?unitID=156&pageID=5718l|title=歌仔戏原乡─头份大树公|language=zh-tw|publisher=宜兰县员山乡公所|author=|date=2014-07-09|accessdate=2015-01-18}}{{dead link|date=2018年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陈高犁]]、[[猫仔源]]等说法<ref>[http://www32.ocn.ne.jp/~sunliong/lunwen6.htm#_ftn6 王顺隆,〈台湾歌仔戏的形成年代及创始者的问题〉,2002年。]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919082911/http://www32.ocn.ne.jp/~sunliong/lunwen6.htm |date=2007-09-19 }}</ref><ref>《宜兰县志》,卷二,1963年。</ref><ref>《台湾省通志》,卷六,1971年。</ref>。本地歌仔在早期移民传唱时,将多首歌仔套词,形成完整的剧情,坐场清唱。尔后才加上角色扮演和动作,形成最初的型式,且稍具戏曲雏形的歌舞小戏,之后加入各种服装及角色后,逐渐成为大戏<ref>[http://edu.ocac.gov.tw/culture/chinese/cul_chculture/vod05html/vod05_02.htm 中华文化天地,〈歌仔戏的历史〉]</ref>。
 
歌仔戏形成完整的戏剧表演后,由于採用[[闽南语]]演出,贴近民众生活语言,且曲调採自歌谣小调,极受[[台湾]]百姓欢迎,就连原本的[[大戏]]戏班如[[乱弹]]、[[高甲]]、[[京剧]]戏班都与歌仔戏合作,也促使歌仔戏吸收许多大戏的元素。1925年回传入[[福建]][[厦门]],自此流行于[[闽南]]地区。1927年传入[[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地,自此逐渐风行[[东南亚]][[海外华人|华人]]地区,当地开始组织歌仔戏团。
 
[[台湾日治时期]],歌仔戏备受批判,以为猥琐,甚至伤风败俗。[[中国抗日战争|中日战争]]期间,[[日本]]殖民当局开始厉行[[皇民化运动]],开始禁绝歌仔戏等汉人传统戏曲演出,歌仔戏艺人只得改穿和服、佩带武士刀演出,唱日本军歌,宣扬日本当局政策,也促使歌仔戏[[胡撇仔]]的形成。日本战败投降,[[国民政府]]接管[[台湾]],放宽了歌仔戏演出。
 
1947年,开始推行国语运动,[[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宣传委员会有限度准许演出剧目。
 
1950年代由于极力推展[[反共]]政策,要求戏剧改良,相继成立「[[台湾歌仔戏改良会|台湾歌仔戏改良会]]」、「[[台湾省地方戏剧协进会|台湾省地方戏剧协进会]]」、「[[台湾省改良地方戏剧委员会|台湾省改良地方戏剧委员会]]」。演出[[女匪干]]、[[延平复国]]、[[鑑湖女侠]]等戏。禁绝许多剧目,准演剧目多数强调忠孝节义,并推出多齣反共剧目<ref>[http://www.com2.tw/chta-news/2006-12/chta9-0612-b1.htm 蔡欣欣,〈浮花浪蕊—伫望台湾歌仔戏剧目园圃的无边春色〉,《中华戏剧学会文艺会讯》,第六期,2006年12月。]</ref>。
 
1971年,[[台湾省政府]]公佈〈加强推行国语实施计划〉,1973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佈〈国语推行办法〉极力推展国语运动,台湾[[闽南语]]备受压抑。1976年颁布〈广播电视法〉,限定闽南语节目播出时段、时数。
 
1970年代,因野台戏和歌仔戏的成员良莠不齐,加之唱演的方式渐走怪陆,国民政府不得不要求各台主、班头在训练新进人员时须以[[小调]]先行教育,逐以[[黄梅调]]、[[民间传说]],最后加强演员素质。于是如后来的[[叶青]]歌仔戏、[[杨丽花]]歌仔戏等于后来搬上台的戏码受到各层大众肯定,尤其是搭配各省籍台湾人的方式,流传至今。
 
经历[[台湾日治时期|日治]]时期[[皇民化运动]]及[[国民政府]]来台后推行[[国语运动]]压缩、扭曲了表演形式与空间,在历代艺人的努力传承下,在[[台湾本土化运动|台湾本土化运动]]的推波助澜下,歌仔戏重新获得发展的动力。
1980年代,[[台湾本土意识|台湾本土意识]]逐渐蓬勃,歌仔戏开始出现[[文化场]],亦即舞台歌仔戏。歌仔戏团进入[[国家戏剧院]]、各县市[[文化中心]]表演。
 
2013年3月25日台湾发行第一张歌仔戏[[蓝光光碟]][[Blu-ray Disc]],[[秀琴歌剧团]][[安平追想曲]]、由[[公共电视台]]出版。<ref>[http://shop.pts.org.tw/Module_J.aspx?xxx=25001007H 公视网路商城安平追想曲-秀琴歌剧团] {{Wayback|url=http://shop.pts.org.tw/Module_J.aspx?xxx=25001007H |date=20131103060530 }}</ref>
 
==表演型态==
{{Unreferenced section|time=2014-08-21T21:57:21+00:00}}
===落地扫时期===
[[宜兰县|宜兰]]地区称早期的歌仔表演为「本地歌仔」,又称「[[老歌仔]]」、「传统歌仔」、「旧卷歌仔」。落地扫为歌仔戏最早的表演形式,近似于褒歌、车鼓小戏,无论生旦都由男性演员演出,採即席演出,也有组成阵头形式参与庙会香阵,目前仅馀宜兰地区尚有少数艺人,如[[陈旺欉]]等人加以传承。
 
===野台歌仔戏===
歌仔戏吸收[[四平戏]]、[[採茶戏|客家採茶戏]]、[[高甲戏]]、[[乱弹戏]]的表演形式,模仿其身段、服装,逐渐形成完整的表演形式,即所谓的「老歌仔」。台湾本地庙会最初都採以[[官话]]系统北管戏演出酬神,而后歌仔戏也逐渐成为酬神表演的戏曲,广受台湾百姓喜爱。[[酬神戏]]可分为扮仙戏与正戏两部份,早期开演之时的[[扮仙|扮仙戏]]仍以北管的官话语音演出,近来多直接採用台湾闽南语演出。正戏则有日戏与夜戏,早期曾有日演北管乱弹戏,夜演歌仔戏或日演南管高甲戏,夜演歌仔戏的形式。
 
野台歌仔戏与内台歌仔戏时期,歌仔戏的演出皆採「幕表戏」的表演形式,所谓幕表戏,即所谓「作活戏」,由剧班中的戏先生讲说剧目情节大概,大略叙述走位及表演过程,其馀则交由演员临场表现,演员之间与文武场都要有极好的默契。而这种表演,侧重于演员的功力,即所谓「腹内」功夫,要能即席编词行腔,因而早期的剧本都是由资深艺人口耳相传,经由手抄记录为口述剧本。
{|
|-
|<gallery mode="packed" style="font-size:88%; line-height:130%">
File:歌仔戏扮仙.jpg|扮仙戏
File:Taiwanese opera3.jpg|日戏
File:Taiwanese opera.JPG|夜戏
</gallery>
|}
 
===内台歌仔戏===
日治时期,野台歌仔戏极受台湾民众欢迎,当时中国许多剧团来台演出,歌仔戏吸收福州班的布景、连本戏形式,学习京剧的武打、身段和锣鼓点,表演更加精采。京剧当时在台湾称为外江戏,1910年代在台湾曾流行一阵,1920年代渐趋没落,来台演出的剧团因此滞留台湾,解散剧团,艺人转而加入歌仔戏班,使得歌仔戏融入武打元素。许多戏院开始延揽歌仔戏班进入内台演出,观众必须买票进场,戏院沿街广播宣传,艺人则乘车,搭配文武场踩街游行。此一时期,歌仔戏班常在戏院连演数月,在机关佈景上极其精巧炫目,甚而有水龙喷水演出。
 
1915年左右,[[辜显荣]]购下日本人经营的淡水戏院,改名[[新舞台|新舞台]],延聘戏班演出,脍炙一时。皇民化运动之后,歌仔戏被迫改穿日本和服,说日语演出。战后,内台歌仔戏又展现荣景,1950年代全台歌仔戏团有300馀团在内台演出,为内台兴盛时期,直到电视娱乐流行之后,渐趋于衰微,退出内台。
 
不过如今有些歌仔戏团例如[[明华园]]、[[河洛歌子戏团|河洛]]、[[唐美云歌仔戏团|唐美云]]、[[秀琴歌剧团|张秀琴]],将歌仔戏精緻化,重新将之带回内台,甚至国际舞台。
 
===广播歌仔戏===
1954年左右,台湾本地[[民本]]、[[中兴]]、[[正声]]、[[民声]]、[[国声]]及[[华声]]等广播电台延揽歌仔戏演员,藉由广播演出,最早由一般的内台歌仔戏班预先录音,再由电台播出。后来则由广播公司自行成立歌仔戏团,至1960年代达于鼎盛。广播歌仔戏时期,由于单靠听觉传达,所以音乐创作更加繁多,如中广调、丰原调等等。当时最著名的剧团为正声电台的「天马歌剧团」,聚集相当多的著名演员。
 
===电影歌仔戏===
1955年,[[都马班]]拍摄台湾史上第一部歌仔戏电影「六才子[[西厢记]]」,然票房不佳。[[拱乐社]][[陈澄三]]随之组织[[华兴电影製片公司]],拍摄「[[薛平贵与王宝钏]]」,由[[刘梅英]]、[[吴碧玉]]等人主演,于1956年播映。此后引发电影歌仔戏风潮,如[[赛金宝]]、[[美都]]、[[新南光]]、[[日月园]]等戏团也拍摄电影歌仔戏作品,至1965年后,电影作品止歇。电影歌仔戏将原有舞台剧本长篇故事浓缩、剪裁,于两、三小时内呈现,深受观众欢迎。
 
===电视歌仔戏===
在1962年[[台视]]成立之后,歌仔戏进入电视萤幕,首先演出的是[[金凤凰歌剧团]],真正轰动的是[[杨丽花]]。由象徵剧场走向写实剧场,使传统歌仔戏有了变化,例如骑马不再以道具身段演出,而是真有其马。此外,唱腔减少,因为电视台语节目只有半小时,扣掉片头片尾和广告,较能配合剩馀约21分钟的演出时间。当时电视的三台都有歌仔戏团,[[台视]][[杨丽花]]、[[中视]][[黄香莲]]、[[华视]][[叶青 (台湾)|叶青]],非常竞争。{{Fact|约在1971年时,推行国语运动,布袋戏和歌仔戏消失过一段时日|time=2017-02-14T11:11:29+00:00}}。【状元楼】是当时部分电视歌仔戏的主题曲调。
 
===舞台歌仔戏===
1980年代初期,在文化单位补助下,歌仔戏开始登上「[[国家戏剧院]]」及台北市其他重要剧场演出,部分剧团后场增加国乐团,也吸收现在剧场的特色;1990年代上半期,慢慢脱离野台歌仔戏,越来越多戏团加入;1990年代下半期,部分优秀的戏团都以推出精緻新戏为主要目标,剧本、曲调都由专人编写,更加重视舞台设计及演员服饰、装扮,包跨演员的演技、身段及唱腔都是一大重点。但目前投入现代剧场的歌剧团仍是少数,一般剧团以野台庙会演出为主。
 
== 服装 ==
{{expand section}}
<gallery>
File:TaiwanoperaChou.JPG|歌仔戏[[丑角]]
File:TaiwanOperaDan.JPG|歌仔戏[[旦角]]
File:TaiwanOperaJing.JPG|歌仔戏[[淨角]]
File:TaiwanOperaSheng.JPG|歌仔戏[[生角]]
</gallery>
 
== 歌仔戏的音乐形式 ==
{{Unreferenced section|time=2014-08-21T21:57:21+00:00}}
=== 曲调 ===
歌仔戏主要以[[板腔体]]为其音乐构造,与[[崑曲]]、[[莆仙戏]]一类的[[曲牌体]]不同,歌仔戏的音乐形式与来源非常多元,最初以宜兰当地的歌仔为主,如四空仔(即七字调)、五空仔(即大调)、杂念,并且吸收其他小戏的留伞调、送歌调等等。战后,[[福建]][[都马班]]来台表演,除了影响歌仔戏的表演形式,更引进都马调。七字调、都马调、杂念调可以说是歌仔戏最基本的核心曲调。歌仔戏也从[[南管]]、[[北管]]戏、[[京剧]]吸收一些曲调,丰富其原有的音乐元素。
 
广播歌仔戏及电视歌仔戏的发展之中,许多艺人也创作了繁多的曲目,甚至吸收台湾本地民谣、闽南与流行歌曲的曲调,如六月茉莉等,目前约略统计歌仔戏的曲调大约有三百多种。舞台歌仔戏成为风潮之后,许多戏团会根据剧情设计专有的曲调,不过这些曲调除了原创剧团外,较少流传,有几首特别流行:「都马摇板」([[柯铭峰]]创作)、「锣鼓调」([[刘文亮]]创作)。
 
在日治时代皇民化运动中,歌仔戏被迫改穿和服,持武士刀,说日语,演日本戏,无形中也吸收不少日本歌曲,穿插在演出之中,形成特殊的[[胡撇仔]](opera的闽南语音转),内台歌仔戏式微后,野台歌仔戏在各种庙会酬神场合中,为迎合市井兴趣,也穿插日语歌、流行歌曲,甚至国语流行歌曲,形成一种特殊的风貌。这种现象曾经引起学界及社会不少挞伐,然而在当代歌仔戏的发展下,一些剧团也特意採用胡撇仔的模式创作新的作品,如[[金枝演社]]、[[明华园戏剧团]]、[[许亚芬歌子戏剧坊]]等等,胡撇仔不再被视为只是迎合流俗的现象,而成为某种新兴的表演手法。
 
吹牌(牌子)就是以唢呐为主奏的吹打乐,也有称“粗吹”(以笛为主奏为“细吹”)。在戏剧中有官家或衙门迎送贵宾或重要庆宴集会都会演奏吹牌。歌仔戏中有升堂情节通常会演奏《三通》(《紧吹场》)。歌仔戏早期常用广东音乐的演奏曲牌做串乐,以补本岛串乐的数量不足。串仔是陪衬性的背景音乐,对歌仔戏本身的唱腔没有太大影响,只是在伴奏乐器的演奏手法上(风格)有些影响,比如扬琴的加入和扬琴的演奏技法植入。广东音乐以高胡做主要乐器,而台湾喇叭弦的音色和定弦与广东高胡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有用[[广东]][[秦琴]]可代替[[三弦]]的。
 
===民族管絃乐(现代国乐)的引进===
台湾史上第1部大型民乐团伴奏的大型舞台公演歌仔戏,是1980年代,[[陈中申]]编曲;[[陈澄雄]]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的《刘全进瓜》,后来(帝来不来?)台北市立国乐团又和歌仔戏剧团合作了[[王振义 (音乐家)|王振义]]编腔作曲编曲,[[陈中申]]指挥的《新白蛇传》;[[柯铭峰]]、[[刘文亮]]编腔作曲编曲,李英指挥的《寒月》;[[柯铭峰]]编腔,[[陈中申]]编曲指挥的《御匾》和《命运不是天注定》,[[刘文亮]]参与编腔,[[陈中申]]编曲指挥的第1版《新天鹅宴》这些大型舞台歌仔戏公演。
 
1990年,[[中国]][[北京]][[亚运]]艺术节的台湾歌仔戏《济公活佛》公演,邀请[[高雄市实验国乐团]](现在的[[高雄市国乐团]])同往,担任音乐伴奏([[刘文祥]]硕士论文页100注56),让高雄市国乐团成为台湾史上第2个伴奏大型舞台公演歌仔戏的公立专业民乐团。
 
后来台湾许多歌仔戏戏班的大型舞台公演,都邀请学习民乐专业的乐师参加伴奏,[[陈建诚]]、[[柯铭峰]]、[[庄家煜]]、[[刘文亮]]、[[陈孟亮]]等,台湾第1个同时是惟1的1个公立歌仔戏戏班宜兰县[[兰阳戏剧团]]更拥有自己的民乐团,[[周以谦]]、[[刘逸群]]、[[刘俊杰]]、[[黄殷钟]]、[[庄雅萍]]、[[刘静怡]]、[[秦国翔]]、[[张肇麟]]、[[黄建铭]]等都曾在该团工作,现在还有[[陈玉环]](陈金环)、[[吴佩冠]]、[[许金连]]、[[朱作民]]等人。
 
[[阎惠昌]]监製,[[郭哲诚]]指挥[[高雄市国乐团]]的《乐韵悠扬台湾情》专辑中,邀请[[廖琼枝]]演唱《陈三五娘·益春留伞》,[[陈政统]]编曲,台湾[[国家国乐团]]和前身[[国立实验国乐团]]也曾与[[廖琼枝]]、[[唐美云]]、[[许秀年]]等歌仔戏艺员合作举行歌仔演唱音乐会,由[[瞿春泉]]、[[温以仁]]指挥。
 
[[国立实验国乐团]]在2003年与[[明华园]]在[[国家戏剧院]]合作《剑神吕洞宾》,[[陈孟亮]]、[[江松民]]编曲,瞿春泉指挥。
 
台湾史上第4个伴奏大型舞台公演歌仔戏的公立专业民乐团是[[台南市立民族管絃乐团|台南市立民族管絃乐团]](2007年,陈文龙编曲,[[刘文祥]]指挥的《野仲与游光》)。
 
===西方管弦乐的引进===
最早可以上推到[[台湾日治时期|日治时代]],日人经营的唱片公司曾邀请学习西乐的作曲家给歌仔戏编曲,请西乐演奏家伴奏,以[[管乐]]为主,也有[[弦乐]],有时用[[钢琴]]、[[手风琴]]等键盘乐器。
 
通常文场(弦律部)的主弦(领奏胡琴)和几种特性(特色)乐器如[[大广弦]]、台湾[[三弦]]等和全部武场(打击)乐器会保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歌仔戏乐队仍常用西方管乐器,以[[萨克斯风]]、[[双簧管]]、[[小号]]为主,也有用[[长笛]]的,低音部常用[[电吉他]]、[[电贝斯|贝斯]],近年的大型舞台公演会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
 
2006年12月10日,[[陈树熙]]指挥[[高雄市交响乐团]]与[[明华园]]剧团合作大型西方管弦乐伴奏的歌仔戏片段。
 
[[锺耀光]]编曲的《梨园天神桂郎君》和刘世瑛编曲的《慈悲三昧水忏》2部大型舞台公演歌仔戏使用了较大的西方管弦乐编制。
 
锺耀光编曲,[[邱君强]]指挥[[国立台湾交响乐团|国立台湾交响乐团]]伴奏的《蝶谷残梦》,是台湾史上第1部配上大型西方管弦乐队的歌仔戏。
 
[[李哲艺]]编曲并指挥[[高雄市交响乐团]]伴奏的《何仙姑》是台湾史上第2部。
 
===[[徐丽纱]]的曲调分类===
她认为歌仔戏音乐大体可分为:
*锦歌类:台湾和[[闽南]]流行的歌仔(闽南叫「锦歌」)系列曲调。
*哭调类:哭调系列曲调。
*民歌类:锦歌以外其他的民歌曲调
*戏曲类:从[[京剧]]、[[越剧]]、[[泉州南音]](南管)、[[北管]]等其他戏曲剧种吸收的曲调。
*新调类: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新创作的曲调。
 
===哭调===
哭调在歌仔戏的唱腔之中极为重要,[[林谷芳]]认为哭调是台湾汉人特有的苦歌形式。台湾汉人透过歌仔戏的哭调宣洩其生命中的悲痛,台湾为移民社会,本身在戏曲中传达的情感就比较不受古典美学的约束,汉人渡海开垦的困厄兼以长期的[[殖民统治]],所积累的生命苦痛,便透过哭调加以排遣。而台湾旧社会的女子,在传统礼教与父权的约制下,歌仔戏的悲苦情韵更成为其情感的投射。哭调的表现形式常连缀许多曲子以组曲形式呈现,主要的伴奏乐器为[[洞箫]]、[[大广弦]]、台湾[[月琴]]。
 
台湾各地都有其哭调,各冠以地名,如台南哭、彰化哭、宜兰哭、艋舺哭,另还有大哭、七字哭、都马哭、广东怨([[陈冠华]]创作)等等。其基本形式仍是七言ㄧ句,而缀以虚字牵连属引。
 
=== 乐队及乐器 ===
歌仔戏乐队的编制不大,通常大约五人左右,传统的编制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在右,武场在左。其中文场的乐器,用以配合演唱曲调,武场的乐器则只能击出节奏,用以衬托戏曲情节的节奏或舞台气氛。经由文武场乐器的配合,可以加强戏剧的张力。
 
但近年来,歌仔戏的伴奏除传统乐器之外,也有西洋乐器的爵士鼓、电子琴、电吉他、萨克斯风及大提琴等;只要能够助长音乐更加悦耳动听者,都有人使用。
 
==== 文场乐器 ====
文场的乐器组合以丝竹乐器为主,[[壳仔弦]]、[[月琴]]、[[二胡]]、[[三弦]]、[[笛子]]、[[箫]]、[[唢呐]]、鸭母笛([[管子 (乐器)|管]])、[[扬琴]]、[[大广弦]]、[[六角弦]]、[[喇叭弦]]等,都是常用的文场乐器。
 
传统上以[[胡琴]]类乐器领奏,领奏琴师称为「主弦」、「头手弦仔」、「头手」,传统上有「4大件」:[[壳仔弦]]([[壳子弦]])、[[大广弦]]、月琴、台湾品仔(台湾[[笛]])和「3大件」:[[六角弦]]、台湾三弦、洞箫的说法。
 
领奏琴师通常演奏[[壳子弦]]、[[六角弦]]、[[喇叭弦]],有时还兼大广弦,如果演唱京剧曲调和部分北管曲调,领奏琴师还要担任京剧胡琴([[京胡]]),都不一定,常常是生机的搭配,相当自由。
 
传统上,领奏琴师通常兼吹唢呐,但没有定规,只是一种普遍的情况。
 
在外台(野台)演出时(尤其是谢神戏),文场多用[[电子琴]]来伴奏,部分剧团会搭配[[唢呐]]伴奏。
 
==== 武场乐器 ====
武场的乐器全是敲击乐器,只能奏出节奏,不能奏出乐音的高低,主宰全剧进行的节奏及气氛衬托。歌仔戏常用的武场乐器有单皮[[鼓]]、小鼓、堂鼓、[[梆子 (乐器)|梆子]]、大[[锣]]、小锣、[[铙]]、[[响盏]]等乐器。
 
歌仔戏有许多锣鼓点子源自京剧,只是名称不同,比如歌仔戏最常用的开唱锣鼓点子「正介」就是京剧的锣鼓点子「凤点头」;常用锣鼓点「葫芦尾」就是京剧的「夺头」;「双板介」就是京剧的「长锤」,其他取自京剧的锣鼓点子还有「回龙介」(「帽子头」;「冒子头」)、「加官点」(「抽头」)、「乱介」(「乱锤」)、「紧急风」(「急急风」)、「散介」(「冲头」)、「哭宫娥」(「扑灯蛾」)等,详见[[吕冠仪]]的硕士论文《台湾歌仔戏武场音乐研究》,更多歌仔戏锣鼓相关资料可参考[[王清松]]与吕冠仪合著的《歌仔戏曲调锣鼓运用》专书。
<gallery>
File:Moon guitar.jpg|月琴
File:Dizi(F).jpg|笛子
File:B-Suonas.JPG|唢呐
File:Yangqin1.jpg|扬琴
</gallery>
 
== 歌仔戏的[[表演]] ==
=== [[行当]] ===
{{Unreferenced section|time=2014-08-21T21:57:21+00:00}}
角色行当是传统戏曲的特性之一,也是「程式化」表演的重要特徵。行当同时代表演员训练与角色性格的分类。简而言之,演员必须要先透过行当,才会进入角色的扮演。歌仔戏的行当本只有小生、小丑、小旦三种,但藉由与其他剧种的交流,渐渐演变为「八大柱」,包含:
*'''小生'''
*'''副生''':第二个生。反派角色称为「反生」;若会武功则称为「武生」。
*'''苦旦'''
*'''副旦''':又称花旦。反派角色称为「妖妇」;若会武功则称为「武旦」。
*'''大花'''
*'''老婆(老旦)'''
*'''三花(丑角)'''
*'''彩旦''':又称三八、三八旦。
 
=== [[中国戏曲|唱腔]] ===
{{Unreferenced section|time=2014-08-21T21:57:21+00:00}}
{{expand section}}
不似京剧等其他剧种一般,歌仔戏所有行当全用本嗓演唱。也因此歌仔戏的唱腔依照演员及老师的不同特质,发展出各人不同的特色。
 
=== 口白 ===
{{Unreferenced section|time=2014-08-21T21:57:21+00:00}}
{{expand section}}
生角与淨角的口白较为文雅,而旦角与丑角则较生活化。
 
=== 身段 ===
以下依据[[廖琼枝]]女士「歌仔戏身段教材」中的示范,分为基础与身段两部份;侧重于生、旦的身段<ref>廖琼枝,《歌仔戏小旦基本身段。步法。指法。[[水袖]](上)》,国立台湾戏曲学院,2006年4月。</ref><ref>廖琼枝,《歌仔戏小旦基本身段。步法。指法。水袖(下)》,国立台湾戏曲学院,2004年9月。</ref>。
*基础动作
 
{|
|-----
| valign="top" width="33%"|
1.跤步:
#*蹋跤
#*换跤
#*半屈跤
#*屈跤
#*夯跤
#*小曲跤
#*小旦步
#*跤间步
#*研步
#*促步
#*蹒步
#*大跳
#*蹉步(著急时)
#*跪步
#*踮步
#*蹉步
#*跑蹉步
#*错步
| valign="top" width="33%"|
2.手路
#*观音指
#*薑芽指
#*含蕊指
#*暴荀指
#*并排内转轮
#*上下内轮轮
#*并排外转轮
#*上下外转轮
#*轮手花
#*反转夯垣
#*反转插腰
#*凌波手
#*平排手
#*拱手
#*观音指合
#*观音指分
#*运环
| valign="top" width="33%"|
3.袖尾
#*单手落袖
#*双手落袖
#*收袖
#*落袖接收
#*内翻袖
#*外翻袖
#*转袖夯垣
#*转袖囥后腰
#*拨袖
#*平面掠袖
#*横向掠袖
#*弄袖
#*飘袖
#*斾袖
#*披袖
#*反披袖
|}
*身段
将各项基础动作结合起来,并且配合观目(眼神)即为表演的身段。包含:
*空手姿势
*袖尾姿势
*做工
 
其他的身段:
展扇花、驶目箭(送秋波)、阉鸡行(半蹲行进)、踩四角等。
 
== 参见 ==
*[[中国戏曲#中华民国自由地区(台湾)戏曲|台湾戏曲剧种列表]]
*[[歌仔]]
*[[胡撇仔戏]]
*[[福建芗剧]]
 
==参考资料==
{{reflist|2}}
 
===外部连结===
*[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wenyyj200203013.aspx 期刊论文剧种化:小剧种的保护和生存策略--芗剧发展变化的个案研究 - 文艺研究 - 2002]
 
{{Taiwan topics}}
[[Category:980 戏剧总论]]
128,43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