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植物篇:(蓝钟花(桔梗科、蓝钟花属植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蓝钟花
图片来自 花卉网

开花的种类——蓝钟花(桔梗科、蓝钟花属植物)

为桔梗科、蓝钟花属的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云南、四川、甘肃、青海、西藏等地,生长于海拔2,700米至4,700米的地区,一般生长在路旁、山坡草地或沟边,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蓝钟花(学名:Cyananthus hookeri)

基本信息

  • 中文名:蓝钟花
  • 拉丁学名:Cyananthus hookeri C. B. Clarke
  • 界:植物界
蓝钟花
图片来自 花卉网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合瓣花亚纲
  • 目:桔梗目
  • 科:桔梗科
  • 亚 科:桔梗亚科
  • 族:蓝钟花族
  • 属:蓝钟花属
  • 组:蓝钟花组
  • 亚 组:蓝钟花亚组
  • 种:蓝钟花
  • 分布区域:中国云南、西藏,印度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茎通常数条丛生,近直立或上升,长3.5-20厘米,疏生开展的白色柔毛,基部生淡褐黄色柔毛或无毛,有短分枝,分枝长1.5-10厘米。叶互生,花下数枚常聚集呈总苞状;叶片菱形、菱状三角形或卵形,长3-7毫米,宽1.2-4毫米,先端钝,基部宽楔形,突然变狭成叶柄,边缘有少数钝牙齿,有时全缘,两面被疏柔毛。

花小,单生茎和分枝顶端,几无梗;花萼卵圆状,长3-5毫米,外面密生淡褐黄色柔毛,或完全无毛,裂片 (3) 4 (5) 枚,三角形,两面生柔毛,为筒长的1/2-1/3;花冠紫蓝色,筒状,长7-10 (15) 毫米,外面无毛,内面喉部密生柔毛,裂片 (3) 4 (5),倒卵状矩圆形,顶端生3或4根褐黄色柔毛;雄蕊4枚;花柱伸达花冠喉部以上,柱头4裂。蒴果卵圆状,成熟时露出花萼外。种子长卵圆状,长约1.2毫米,宽约0.4毫米。花期8-9月。

这个种以矮小的植株,花几无梗,花冠小,长仅7-10 (15) 毫米,花通常4数而明显有别于它种。模式标本采自尼泊尔。 [1]

相关变种

本种至少包含3个变种。

蓝钟花(原变种)var. hookeri 茎及分枝被毛;花萼被毛。产西藏东部和南部、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青海(同仁)和甘肃南部。生于海拔2700-4700米的山坡草地、路旁或沟边。

光茎蓝钟花(变种)var. levicaulis Franch., Morot Journ. Bot. 1: 281, 1887. 与原变种不同在于茎无毛而且更纤细。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和四川西南部。生于海拔2700-4100米的山坡,沟边草地及林下草地中。

光萼蓝钟花(变种)var. levicalyx Lian, var. nov. in Addenda 茎和花萼完全无毛。产云南中甸。生于海拔3200-3500米的山坡草地及林间草地中。

Marquand (在Kew Bull. 248. 1924) 分别以我国西藏东南部和云南西北部的标本,发表了 var. densus Marq. 和 var. grandiflorus Marq. 两个变种。他指出前者与原变种不同在于枝条密集,叶片较大,花萼密被灰白色长柔毛,花稍大,分枝上被毛较长;而后一个变种的花冠长达15毫米,直径4-6毫米,分枝上无毛。但就我们根据大量标本得到的印象是,这种变异幅度大,过渡类型多,难于划分。

蓝钟花属(学名:Cyananthus Wall. ex Benth.)

是桔梗科中一属,其分布区仅限于喜马拉雅地区,是中国-喜马拉雅植物区系的特有类群。该属有20多种,其中很多种是中国喜马拉雅地区高山灌丛及草甸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 [1] 蓝钟花属依据花冠形态、花冠被毛式样和生长习性被分成3个组,即宽瓣组、多年生组和一年生组 。蓝钟花属起源于晚中新世,起源地可能为青藏高原地区,位于此地的为宽瓣组。然后该属向横断山迁移,演化成了多年生组和一年生组。其中,多年生组仍处在激烈分化之中。

蓝钟花属多年生或一年生矮小草本植物,叶互生。单花顶生,花冠筒状钟形,蓝色、紫蓝色或黄色乃至白色,果为蒴果,顶端瓣裂。种子多数,棕红色至棕黑色。

形态特征

矮小草本,多年生或一年生。叶互生或有时花梗下有4~5枚叶子聚集而呈轮生状,全缘、具齿或分裂,常被柔毛。单花顶生,少有3~5朵集生或排成总状花序式样;花有梗或几无梗。花萼筒状或筒状钟形,5齿裂;花冠筒状钟形,蓝色、紫蓝色或黄色乃至白色,裂片5枚,近圆形至长矩圆形;雄蕊5枚,花期常聚药于子房顶部;子房上位,圆锥状,(3)4或5室。果为蒴果,顶端瓣裂。种子多数,棕红色至棕黑色。

下级分类

蓝钟花属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桔梗科中最原始的类群。该属依据花冠形态、花冠被毛式样和生长习性被分成2个组,2亚组。

宽瓣组:Sect. Cyananthus

花冠裂片近圆形、宽卵形或长圆形,长宽近相等或长大于宽,但绝不达2.5倍;花萼被棕黑色或暗褐色的刚毛,花萼花后不明显膨大(约有8种,我国有6种。几乎所有种类都分布于喜马拉雅山的高山地区)。 [2]

蓝钟花组:Sect. Stenolobi Franch.

花冠裂片长圆形、倒卵状矩圆形,长为宽的2.5-5倍;花萼无毛或被亮褐色柔毛或刚毛,花萼花后显著膨大。

多年生亚组:Subsect. Perennes Lian

多年生草本;茎基粗壮,顶端常密被淡色干膜质鳞片(我国有14种)。

蓝钟花亚组:Subsect. Annui Lian

一年生草本,无茎基,根纤细而无鳞片,或有少数鳞片(我国有5种)。

有方小院子,可以种上几丛蓝铃花!春季花开成片,春意盎然

秋冬时节总是给人万物寂寥的感觉,但是热爱园艺的花友们依然可以种花,因为这个季节正是栽培球根花卉的时节,只要品种选得好,一样可以种下来年春天的喜悦!说起适合秋冬时节栽培的球根花卉,确实是数不胜数,比如:郁金香、风信子、雪片莲、蓝铃花、洋水仙、香雪兰、番红花、葡萄风信子等等,随意的挑选几种,足以撑起庭院和阳台的春光!

蓝铃花是被花形和花名耽误的球根花卉:

大概是因为花型长得像铃铛的花儿实在太多,比如:风铃花、雪片莲、铃兰等等,以至于蓝铃花显得并不出众,加上其花期与风信子接近、并且花剑与风信子也有几分相似,一度被赋予了“野风信子”的称号!其实,蓝铃花在欧洲国家是非常受欢迎的庭院植物,有“蓝色地毯”以及“蓝色森林”的雅称,特别是西班牙以及英国是其原生地,每年的4-5月,当蓝铃花处于盛花期时,可在林间和草地绽放成一片片花海!

蓝铃花简介:

蓝铃花也叫蓝钟花,它属于天门冬科、蓝铃花属多年生球根植物,喜温暖湿润的半阴或散光环境,不耐高温和湿热,自然花期4-5月。

(1)它的种球为圆卵形、表面光滑、无表皮或棕毛,颇有些像剥了皮的土豆或坚果。叶片则为翠绿油亮的披针形,花剑从叶片基部抽出,花剑为总状花序,铃铛状的钟形小花整齐而有序的垂头生长。

(2)它虽然花名蓝铃花,但花色并不仅限于蓝色,还有白色、粉色、蓝紫色等其它颜色。单色定植时整齐划一,多品种混搭则色彩纷呈!

(3)蓝铃花属于耐寒性较好但不耐高温的球根花卉,一般10-11月份栽种,春季开花,由于其花期早晚取决于当年的冬春时节的环境温度,也常被称之为“气象卫士”。

(4)由于其不耐高温,具有夏季休眠的特性,一般在6-7月份左右,鳞茎以上的叶片会逐渐枯萎,种球进入休眠状态,此时可将种球挖出,风干水分后存放于凉爽通风处保存,等到10月份以后再次进行定植。 [3]

蓝铃花的种植与养护:

“1”蓝铃花一般通过种球繁殖,种球上市的时间与风信子郁金香洋水仙等秋植球根花卉基本一致。它耐寒性较好,可耐零下10℃左右低温,非严寒地区既可盆栽也可庭院地栽。种球最佳定植时间在11月份前后,入手种球后可先用多菌灵、代森锰锌之类的杀菌剂将种球浸泡15分钟左右、风干种球表面的水分后,再进行定植。

“2”盆栽蓝铃花土壤适宜采用适合球根花卉生长的微酸性基质为主,地栽一般与绿篱、草坪、落叶灌木相映成趣,也可与其它秋植球根花卉混搭,增加庭院植物的丰富感和层次感,定植时应选择通风向阳以及排水良好的环境下栽培。

“3”盆栽蓝铃花可根据花盆口径大小定植适宜的密度,并覆土8-10CM厚;地栽则以丛植为主,可根据观赏需要自行搭配造型,定植时应预留一定的生长空间,覆土可比盆栽稍厚一些。

“4”蓝铃花日常养护相对简单,在保持4小时左右散射光照的前提下,根据土壤的干湿度适时浇水即可,春季旺盛生长期可补充一些磷钾肥,有利于花芽分化。

“5”蓝铃花有夏季休眠的特性,不耐高温和湿热,当花期结束后,应及时剪去残花、补充养分,有利于养分回流促进子球繁殖

“6”蓝铃花是可以复花并增生子球的球根花卉,夏季种球休眠后,盆栽的也可不收球,但应及时断水并将花盆移至凉爽通风处存放,地栽的则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栽培的环境考虑是否需要收球,高温高湿地区,最好是收球,秋季再挑选出种球质量较好的种球重新栽培,开花质量更有保障。

蓝铃花虽然在西方国家是家喻户晓的庭院植物,也可作为水培切花观赏,但是流入我国的时间并不长,加上秋冬时节的球根花卉本就琳琅满目,或多或少掩盖了它的光芒,如果热爱园艺的你,想让庭院里的植物更丰富多彩,不妨尝试一下!

养花也是养心情,愿每一位花友都有一方心怡的小院,养花种菜、体验花开花落,云淡风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