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抽筋草 (石竹科 繁缕属植物))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抽筋草 (石竹科 繁缕属植物))

目录

抽筋草(学名:Herba Stellariae Saxatilis)

是石竹科繁缕属植物,又名石生繁缕,多年生匍匐蔓生草本。别名接筋草(陕西、湖北),筋骨草(四川),抽筋草(四川、陕西),石灰草(河南),疏花繁缕(台湾植物志),石生繁缕(秦岭植物志),星毛繁缕、假石生繁缕(云南植物名录)。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抽筋草
  • 拉丁学名:Herba Stellariae Saxatilis
  • 别 名:箐姑草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科 :石竹科
  • 属 :繁缕属
  • 种 :抽筋草
  • 分布区域: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浙江、台湾、河南、湖北等地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60(-90)厘米,全株被星状毛。茎疏丛生,铺散或俯仰,下部分枝,上部密被星状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1-3.5厘米,宽8-20毫米,顶端急尖,稀渐尖,基部圆形,稀急狭成短柄状,全缘,两面均被星状毛,下面中脉明显。聚伞花序疏散,具长花序梗,密被星状毛;苞片草质,卵状披针形,边缘膜质;花梗细,长短不等,长10-30毫米,密被星状毛;萼片5,披针形,长4-6毫米,顶端急尖,边缘膜质,外面被星状柔毛,显灰绿色,具3脉;花瓣5,2深裂近基部,短于萼片或近等长;裂片线形;雄蕊10,与花瓣短或近等长;花柱3,稀为4。蒴果卵萼形,长4-5毫米,6齿裂;种子多数,肾脏形,细扁,长约1.5毫米,脊具疣状凸起。花期4-6月,果期6-8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600~2300m的河谷草丛及旷野山地、田间、路边。适应性很强,耐寒、耐热、耐湿。

产河北、山东、陕西(商南)、甘肃(徽县)、河南(卢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西部)、广西、福建(南平)、台湾(台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吉隆、察隅)。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爪哇)、巴布亚新几内亚也有。模式标本采自缅甸。

药材性状

全草长60~90cm。茎圆柱形,脆而易断,中具维管束一缕似筋,故名“抽筋草”,上部密生短柔毛,稀分枝。叶对生,完整叶片卵状椭圆形或狭卵形,两面有星状毛;近无柄。聚伞花序,生于叶腋或两分枝间,全部密生星状绒毛;萼片5,披针形;花瓣5,比萼稍短,先端2深裂;雄蕊10;花柱3~4。蒴果,与宿萼几等长,种子多数,黑色,表面有瘤状突起。气微,味淡。 [1]

采集加工

药用全草。夏秋采集,洗净晒干备用或鲜用。

抽筋草的功效与作用

婆娑世界千奇百怪,中草药材也是稀奇古怪各式各样,下边为大伙儿详细介绍一种中草药材抽筋草。特异别称生产 虫儿床单、骨筋菜、单背叶、青姑草、金缠莱、大娥嫦菜、石灰粉草、接筋草、小伸筋草、背单草、滇繁缕、白筋骨草、鸡骨草、唐根草、石繁缕、糯米藤特异来源于生产 中药材基源:为石竹科绿色植物石生繁缕的狼把草。

特异原形状生产 多年生长 爬行蔓生草本植物,长60-90cm。整株密被乳白色星状软毛。茎尖部爬行,上端半站立,浅绿色质脆易断,发枝稀少,节彭大,有不定根。单叶共生;叶茎非常短而趋于无柄;叶子卵状椭圆型或狭卵型,长2-3.5cm,宽8-12mm,顶端渐尖,尖部心型或微抱茎,全缘,双面被乳白色星状毛,下边稠密。二歧聚伞花序沉细,有长细总花柄,生在叶柄或2发枝叉间;花柄细,长度不一;苞片较小;花萼5,披针形,约长4mm,外边被星状软毛;花朵5,乳白色,短些于萼,2深裂至尖部;雌蕊10;子房上台,花柱3-4。角果长卵型,与宿萼等长。種子大部分,近灰黑色,有瘤状凸起。开花期4-7月,结果期7-8月。

特异环境要素遍布生产 生态环境保护:生在海拔高度600-2300m的谷地草丛里及荒野山坡地、田里、马路边。特异特性生产 特性辨别 狼把草长60-90cm。茎圆柱型,脆而容易断,中具输导组织一缕似筋,故称"抽筋草",上端密生短软毛,稀发枝。叶对生,详细叶子卵状椭圆型或狭卵型,长2-3.5cm,宽8-12mm,双面有星状毛;近无柄。聚伞花序,生在叶柄或两发枝间,所有密生星状毛绒;花萼5,披针形;花朵5,比萼短些,顶端2深裂;雌蕊10;花柱3-4。角果,与宿萼几等长。種子大部分,灰黑色,表层有瘤状凸起。气微,味淡。 [2]

特异茯苓功效生产 辛;性凉;毒性

特异归经生产 肝;脾经

特异功效与作用生产 舒肝;舒筋活络;清热利湿;祛毒。主中风不言;枕大神经痛;四肢麻木;风湿病痹痛;跌打;黄疸型肝炎;分泌物;疮疖

特异使用方法使用量生产 口服:煎汤,6-15g;或泡药酒。外敷:适当,捣敷。

特异摘抄生产 《中华本草》

抽筋草《中药材》

拼音:Chōu Jīn Cǎo

别名:虫儿被单、筋骨菜、单背叶、青姑草、金缠莱、大娥嫦菜、石灰草、接筋草、小伸筋草、背单草、滇繁缕、白筋骨草、鸡骨草、唐根草、石繁缕、糯米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石生繁缕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llaria saxatilis Buch.-Ham.[3.vestita Kurz]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集全草,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匍匐蔓生草本,长60-90cm。全株密被白色星状柔毛。茎基部匍匐,上部半直立,灰绿色,质脆易断,分枝稀疏,节膨大,有不定根。单叶互生;叶柄极短而近于无柄;叶片卵状椭圆形或狭卵形,长2-3.5cm,宽8-12m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或微抱茎,全缘,两面被白色星状毛,下面较密。二歧聚伞花序细弱,有细长总花梗,生于叶腋或2分枝叉间;花梗细,长短不等;苞片较小;萼片5,披针形,长约4mm,外面被星状柔毛;花瓣5,白色,稍短于萼,2深裂至基部;雄蕊10;子房上位,花柱3-4。蒴果长卵形,与宿萼等长。种子多数,近黑色,有瘤状突起。花期4-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2300m的河谷草丛及旷野山地、田间、路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浙江、台湾、河南、湖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长60-90cm。茎圆柱形,脆而易断,中具维管束一缕似筋,故名"抽筋草",上部密生短柔毛,稀分枝。叶对生,完整叶片卵状椭圆形或狭卵形,长2-3.5cm,宽8-12mm,两面有星状毛;近无柄。聚伞花序,生于叶腋或两分枝间,全部密生星状绒毛;萼片5,披针形;花瓣5,比萼稍短,先端2深裂;雄蕊10;花柱3-4。蒴果,与宿萼几等长。种子多数,黑色,表面有瘤状突起。气微,味淡。 [3] 性味:辛;性凉;小毒

归经:肝;脾经

功能主治:平肝;舒筋活血;利湿;解毒。主中风不语;口眼歪斜;肢体麻木;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黄疸型肝炎;白带;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