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凤仙花科)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凤仙花科)

目录

凤仙花科(学名:Balsaminaceae)

是杜鹃花目下一个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肉质,下部常生根。单叶,对生或轮生,羽状脉,齿端小尖。花两性,顶生总状或假伞形花序,花瓣5枚,分离,离生,花丝短,扁平,花药2室,子房上位,极短或无花柱,果实为假浆果或多少肉质,种子从开裂的裂爿中弹出,无胚乳,染色体基数x=7~10。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及非洲,欧洲、北美洲也有少数物种。科中多种凤仙花色泽美丽可栽培观赏。凤仙花全草入药,有活血止痛、消肿解毒的功效。我国西南部地区是凤仙花属植物的全球五大分布中心之一 。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凤仙花科
  • 拉丁学名:Balsaminaceae
  • 界  :植物界
  • 亚 界:绿色植物亚界
  • 总 门:轮藻总门
  • 门  :木贼门(有胚植物门)
  • 亚 门:木贼亚门(维管植物亚门)
  • 纲  :木兰纲(被子植物纲)
  • 亚 纲:蔷薇亚纲
  • 超 目:菊超目
  • 目  :杜鹃花目
  • 科  :凤仙花科
  • 分布区域: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及非洲,欧洲、北美洲

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附生或亚灌木,茎通常肉质,直立或平卧,下部节上常生根。单叶,螺旋状排列,对生或轮生,具柄或无柄,无托叶或有时叶柄基具1对托叶状腺体,羽状脉,边缘具圆齿或锯齿,齿端具小尖头,齿基部常具腺状小尖。花两性,雄蕊先熟,两侧对称,常呈180°倒置,排成腋生或近顶生总状或假伞形花序,或无总花梗,束生或单生,萼片3,稀5枚,侧生萼片离生或合生,全缘或具齿,下面倒置的1枚萼片(亦称唇瓣)大,花瓣状,通常呈舟状,漏斗状或囊状,基部渐狭或急收缩成具蜜腺的距;距短或细长,直,内弯或拳卷,顶端肿胀,急尖或稀2裂,稀无距;花瓣5枚,分离,位于背面的1枚花瓣(即旗瓣)离生,小或大,扁平或兜状,背面常有鸡冠状突起,下面的侧生花瓣成对合生成2裂的翼瓣,基部裂片小于上部的裂片,雄蕊5枚,与花瓣互生,花丝短,扁平,内侧具鳞片状附属物,在雌蕊上部连合或贴生,环绕子房和柱头,在柱头成熟前脱落;花药2室,缝裂或孔裂;雌蕊由4或5心皮组成;子房上位,4或5室,每室具2至多数倒生胚珠;花柱1,极短或无花柱,柱头1-5。果实为假浆果或多少肉质,4-5裂爿片弹裂的蒴果。种子从开裂的裂爿中弹出,无胚乳,种皮光滑或具小瘤状突起。染色体基数x=7~10。

生长环境

凤仙花属植物对生长环境要求极度严格,通常适于降水量大或湿度大的森林中,林缘、山谷阴处、河岸、溪流和湖边湿洼地生长,它们也是构成林下植被的重要成分之一。 水角属植物水角生于湖边、沼泽湿地或水稻田中,海拔100米。

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及非洲,少数种在欧洲,亚洲温带地区及北美洲也有分布。水角属产于印度和东南亚,凤仙花属是本科中最大的属。我国凤仙花属植物种类繁多 , 资源丰富 , 现已知的达 240 余种 , 占世界的 1 /4, 为非洲产凤仙花的 2 倍以上。

物种分类

# 凤仙花属 Impatiens Linn.:侧生花瓣成对合生;果实为多少肉质,具4-5裂爿弹裂的蒴果。

# 水角属 Hydrocera Blume:全部花瓣离生;果实为肉质不开裂的假浆果。

主要价值

[1]

观赏价值

该科中的多种凤仙花色泽美丽鲜艳,可栽培观赏。常见的有凤仙花,又名指甲花原产印度马来西亚中国南部,现世界各地都有栽培。花色多变,园艺品种很多。清初赵学敏的《凤仙谱》记载中国有 200多个凤仙花品种。凤仙花喜炎热,对土壤适应性强。喜潮湿而又排水良好的土壤,适当浇水则可延长花期。原产东非的玻璃翠茎肉质翠绿,透亮;花色鲜艳美丽,扦插易活,是华北各省区常见的观赏植物

种子名急性子,也可榨油。

《全国中草药汇编》:凤仙花

来源本品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的花。夏季花盛开时采收,鲜用或晒干。

  • 性味甘,温。有小毒。
  •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解毒。用于闭经,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性关节炎,痈疖疔疮,蛇咬伤,手癣。
  • 用法用量1~2钱;外用适量,鲜花捣烂敷患处。
  • 注意孕妇忌服。
  • 备注(1)全草在南方地区作透骨草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凤仙花

  • 拼音Fènɡ Xiān Huā
  • 别名金凤花(《世医得效方》),灯盏花(《滇南本草》),好女儿花(《纲目》),指甲花(《草木便方》),海莲花(《河北药材》),指甲桃花(《山东中药》),金童花(《江西民间草药》),竹盏花(《药材学》)。
  • 出处《救荒本草》
  • 来源凤仙花科植物风仙的花蕾。开花期间,每日下午采收,拣去杂质,晾干。一般认为以红、白二色者入药较佳。
  • 性味甘微苦,温。

* ①《滇南本草》:"性寒,味苦。,

* ②《纲目》:"甘,温,无毒。"

* ③《本草汇言》:"味苦,气寒,有毒。"

* ④《本草正》:"味微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消肿,止痛。治风湿偏废,腰胁疼痛,妇女经闭腹痛,产后瘀血未尽,跌打损伤,痈疽,疔疮,鹅掌风,灰指甲。

* ①《滇南本草》:"治小儿脓耳。"

* ②《纲目》:"活血消积。治蛇伤,腰胁引痛。"

* ③《本草求原》:"治偏废。"

* ④《天宝本草》:"治鼻血不止。"

* ⑤《西藏常用中草药》:"通经活血,利尿。治经闭腹痛,产后瘀血不尽,下死胎,小便不利,疔毒痈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钱(鲜者1~3钱);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汁滴耳、捣敷或煎水熏洗。

复方

  • ①治风湿卧床不起:金凤花、柏子仁、朴硝、木瓜,煎汤洗浴,每日二、三次。内服独活寄生汤。(《扶寿精方》)
  • ②治腰胁引痛不可忍者:凤仙花,研饼,晒干,为末,空心每酒服三钱。(《纲目》)
  • ③治跌扑伤损筋骨,并血脉不行:凤仙花三两,当归尾二两,浸酒饮。(《兰台集》)
  • ④治骨折疼痛异常,不能动手术投接,可先服本酒药止痛:干凤仙花一钱(鲜者三钱),泡酒,内服一小时后,患处麻木,便可投骨。(《贵州民间方药集》)
  • ⑤治蛇伤:凤仙花,擂酒服。(《纲目》)
  • ⑥治百日咳,呕血,咯血:鲜凤仙花七至十五朵,水煎服,或和冰糖少许炖服更佳。(《闽东本草》)
  • ⑦治白带:凤仙花五钱(或根一两),墨鱼一两。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 ⑧治鹅掌风:鲜风仙花外擦。(《上海常用中草药》)
  • ⑨治灰指甲:白凤仙花捣烂外敷。(《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备注西藏地区使用的风仙花,其植物形态为锐齿凤仙花,分布西藏、云南等地。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凤仙花

  • 拼音Fènɡ Xiān Huā
  • 英文名Flower of Garden Balsam
  • 别名金凤花、灯盏花、好女儿花、指甲花、海莲花、指甲桃花、金童花、竹盏花
  • 出处出自《救荒本草》
  • 来源药材基源: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的花。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mpatiens balsamina L.
  •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开花时采收,鲜用或阴、烘干。

原形态凤仙花 一年生草本,高40-100cm。茎肉质,直立,粗壮。叶互生;叶柄长约1-3cm,两侧有数个腺体;叶片披针形,长4-12cm,宽1-3cm,先端长渐尖,基部渐狭,边缘有锐锯齿,侧脉5-9对。花梗短,单生或数枚簇生叶腋,密生短柔毛;花大,通常粉红色或杂色,单瓣或重瓣;萼片2,宽卵形,有疏短柔毛;旗瓣圆,先端凹,有小尖头,背面中肋有龙骨突;翼瓣宽大,有短柄,2裂,基部裂片近圆形,上部裂片宽斧形,先端2浅裂;唇瓣舟形,被疏短柔毛,基部突然延长成细而内弯的距;花药钝。蒴果纺锤形,熟时一触即裂,密生茸毛。种子多数,球形,黑色。

生境分部中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性状西藏地区使用的凤仙花,其原植物为锐齿凤仙花ImpatiensargutaHook.F.EtThoms.,分布西藏、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花含各种花色甙(Anthocyanins),由此分得矢车菊素(Cyanidin)、飞燕草素(Delphinidin)、蹄纹天竺素(Pelargonidin)、锦葵花素(Malvi-din)。又含山柰酚(Kaempferol)、槲皮素(Quercetin),以及一种萘醌成分(可能是指甲花醌Lawsone)。

药理作用

* 1.对癣菌作用:凤仙花的鲜花汁,对红色表皮癣菌,堇色毛癣菌及腹股沟表皮癣菌,专夫曼高尔夫表皮癣菌均有抑制作用。

* 2.对细菌抑制作用:本品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和痢疾也有不同的抑制作用。

炮制拣去杂质,筛去灰屑、备用。

* 性味味甘;苦;性微温

*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解毒杀虫。主风湿肢体痿废;腰胁疼痛;妇女闭腹痛;产后瘀血未尽;跌打损伤;骨折;痈疽疮毒;毒蛇咬伤;白带;鹅掌风;灰指甲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g,鲜品可用至3-9g;或研末;或浸洒。外用:适量,鲜品研烂涂;;或煎水洗。

* 复方外洗方《扶寿精方》:风湿证;凤仙花散剂《本草纲目》:腰胁引痛不可忍者。兰台集选方《兰台集》:跌仆伤损骨,血脉不行者 [2]

各家论述

* 1.《滇南本草》:治小儿脓耳。

* 2.《纲目》:活血消积。治蛇伤,腰胁引痛。

* 3.《本草求原》:治偏废。

* 4.《天宝本草》:治鼻血不止。

* 5.《西藏常用中草药》:通经活血,利尿,治经闭腹痛,产后瘀血不尽,下死胎,小便不利,疔毒痈疽。

* 6.《本草汇言》:凤仙花,活血气,利筋脉之药也。李氏方治腰胁引痛不可忍,因瘀血为患者宜用之。

摘录《中华本草》

非洲凤仙花有毒吗?非洲凤仙花致癌是真的吗?

有很多流言说非洲凤仙花有毒,并且可以致癌,这让家里养非洲凤仙花的花友很担心,对于花草有毒致癌相关的问题,作者也不止一次收集资料分析,很多都是流言。 [3] 非洲凤仙花以花色多,花开不断的优点很受花友的喜欢,而且非洲凤仙花也是重要的绿化花卉,如果说非洲凤仙花致癌,那么还会这么普及么?面对网上流传上百种致癌花草,我们不应该担惊受怕,因为虽然说有些植物有毒,致癌只是在特定环境下才会有,而且这个几率远比抽一根烟,呼吸一下汽车尾气,室内的甲醛要小的多。

因为作者不具备科学研究的能力,无法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明非洲凤仙花无毒,但是作者自己养过,亲手触碰过,很多花友也养了几十年,都没有问题,所以希望花友不要被网上的流言吓到。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凤仙花科)的相关视频


相关视频

凤仙花被人叫指甲花


相关视频

凤仙花干枯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