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兰科花卉 (单子叶植物))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兰科花卉 (单子叶植物))

目录

兰科花卉 (单子叶植物)

兰科是单子叶植物中最大的科,因形态、生理、生态都具有共性和特殊性而单独成为一类花卉。

形态特征

1、根:无节,近等粗;根毛不发达,具有菌根,起根毛的作用,也成兰菌,是一种真菌。

2、茎:种类不同,茎的类型不同,主要有直立茎,根状茎和假球茎(假鳞茎)。直立茎同正常植物,一般短缩;根状茎较细,呈索状;假球茎为变态茎,生长于地下或半露于地上。

3、叶:种类不同,也得形态、质地、颜色变化多样。中国兰一般为线形、带形或剑行;叶姿有直立、半直立、弯垂、扭曲等形状。热带兰的叶片多肥厚、革质,或带状或长椭圆形。

4、花:花萼3枚,瓣化;花瓣3枚,其中1枚为唇瓣;具一枚蕊柱。

5、果实:兰的果实俗称“兰荪”,属于裂蒴果,多为长圆形,老熟为黑褐色。

6、种子:蒴果,开裂,种子很微细且数量十分多,每个蒴果往往有种子数万至几百万粒,但种子内胚多为不成熟或发育不全。 [1]

分类

兰花广义上是兰科花卉的总称,狭义上仅指国兰。全世界约有700万属2万种,分布极广,主要产于热带地区。

按其生态习性分类

(1)地生兰:根生于土中,通常有块茎或根茎,部分有假鳞茎。

(2))附生兰:附着于树干、树枝、枯木或岩石表面生长。通常具假鳞茎,贮存水分与养料。原产于热带,少数产于亚热带。常见栽培的有指甲兰属、蜘蛛兰属、石斛属、万代兰属、火焰兰属等。

(3)腐生兰:不含叶绿素,营腐生生活,长有块茎或粗短的根茎,叶退化为鳞片状。园艺中无栽培:

(2).按东西方地域差别分类

中国兰

中国兰又称国兰,是指兰科兰属的少数地生兰,如春兰、蕙兰、建兰、墨兰、寒兰等,主要原产于亚洲亚热带,尤其是中国亚热带雨林地区。一般花较少,但芳香。花和叶都有观赏价值,主要为盆栽观赏。

中国兰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兰花文化源远流长,人们爱兰、养兰、咏兰、画兰,并当成艺术品收藏,对其色、香、姿、形上的欣赏有独特的审美标准。如3枚萼片,中间一枚为中萼片,俗称“主瓣”,两侧各有1枚侧萼片,俗名“副瓣”,以绿色无杂色为贵。两枚侧萼片的着生情况在观赏价值上具有重要意义 。两枚侧萼片若向下侧垂,俗称“落肩”,不能人选;两枚 萼片若排成一字,名为“一字肩”,观赏价值较高;如两枚侧萼目片向上翅起,称为飞肩”,极为名贵。花色不带红色的称之为 素心,带红色的称之为彩心,以素心为贵

(3)洋兰

洋兰是对中国兰以外的兰花的称谓,主要是热带兰,常见栽培的有卡特兰属、蝴蝶兰属、兜兰属、石斛兰属、万代兰属的花卉等,一般花大、色艳,但大多数没有香味。热带兰主要是观赏其独特的花形,艳丽的色彩,可以盆栽观赏,也是优良的切花材料。

兰科花卉(兰花)的生长习性以及主要品种介绍!

兰花属兰科(Orchidaceae)宿根植物,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被称为天下第一香。我国对兰花的栽培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具有独特的芳香和秀丽的姿态,是观赏价值很高的盆栽花卉。

一、生长习性兰花喜温暖湿润气候,最适合生长在高温多雨的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里,而且大多数兰花攀附在树干上生长,有少部分生长在厚厚的腐烂落叶上。兰花虽长在高温又潮湿的森林里,可是成长很慢,有些一年才能长出一两片叶子,所以无法和其它生长快速的植物竞争生存。兰花虽喜高温但却怕烈日。虽适合生长在多雨的环境,但也具有一定的耐旱性,因此恶劣的环境也可以生存,其生命力很强。

它最怕被种在煤烟等有空气污染的地方。兰花多野生于湿润山谷的疏林下,腐殖质丰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中。兰根均分布于表土层中,根长可达50~80厘米。兰花在树下半荫处生长极繁茂,所以在栽培中,生长期要保持半阴,冬季还要有充足的光照。兰花根系与兰菌共生,形成共生菌根,生长良好。

二、主要品种介绍兰花按其生态习性可分为三类型:地生兰、附生兰和少数腐生兰。(一)地生兰类按我国传统习惯,地生兰可被分为两大类:即一干一花的称“兰”;一干多花的叫“蕙”。

其实兰花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品种开放,以其花期分,可分为以下4类:

1.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叶4~6枚,叶缘有小锯齿,叶长约30厘米左右,叶质薄,狭线形,叶脉明显。每个花梗着花1朵,偶有2朵,花孝直立,有鞘4~5片。花黄绿色,也有近白色或紫色品种。3月上旬左右开放,有香味。

春兰品种很多,通常以花瓣的形状和颜色分为4类:

  • (1)荷瓣类外三瓣(即花尊)特别宽大、厚实,先端宽圆。两内瓣左右平伸,唇瓣长宽而反卷。如绿云、郑同荷、翠盖荷等。
  • (2)梅瓣类外三瓣短而圆,形似梅花瓣。如宋梅、集圆、瑞梅、绿英等。
  • (3)水仙瓣类外三瓣厚实而尖。如龙字、汪字、逸品等。
  • (4)蝴蝶瓣类外三瓣中,靠基部两瓣展开如蝶翅状,花开足时向外卷曲,如迎春蝶、蝴蝶。

2.蕙兰(Cymbidium Faberi)又名夏兰、九节兰。叶长60~100厘米,有5~13枚叶;叶缘有明显锯齿,带光泽,叶质轻韧,花孝直立,总状花序,高30~80厘米,一梗多花,5~13朵,花嫩绿色,有红紫斑点,香气比春兰稍淡,花期4~5月,根肉质,淡黄色,假鳞茎卵形,耐寒性较强。

根据花蕾外面的苞叶颜色和形状,可将其分为五类:

  • (1)赤壳类苞叶红色。如程梅、端梅、关顶。
  • (2)绿壳类苞叶外面为绿色,如大一品、极品、上海梅。
  • (3)赤绿壳苞叶绿色带粉红,如大绿荷、松江大河。
  • (4)蝴蝶类苞叶为赤绿壳类。如舞蝶、翠蝶。以上四类,唇瓣上都有细小红点。
  • (5)素心类唇瓣无红点。如温州素。

3.建兰(Cymbidium Ensifolium)又名秋兰。假鳞茎椭圆形、较小。叶广线形2~6枚丛生,长30~60厘米,叶缘光滑,花芋直立,高约25~35厘米,花序总状,着花6~12朵,黄绿色乃至淡黄褐色,有暗紫色条纹、唇瓣宽圆形,三裂不明显;带黄绿色,有紫褐斑。香味甚浓,花期7~9月。

建兰可分为以下两种:

  • (1)彩心建兰如银边兰、大青。
  • (2)素心建兰如金线马尾、荷花素。

4.寒兰(Cymbiatium Kanran)又称冬兰。叶3~7枚丛生,直立,叶狭线形,长35~70厘米,宽1~1.7厘米。花孝直立,较细,着5~10朵花,花有黄绿,绿带粉红或紫红等色,花茎较细,具芳香。 [2]

(二))附生兰类(热带兰类)附生兰类种类甚多,主要的栽培种有以下几类:

1.卡特兰(Cattleya Labiata Lindl)有短根茎,叶厚革质1~2枚,花大轮径约20厘米,各瓣离生,唇瓣大,其侧裂片包围蕊柱,花粉红色,花期秋冬。 2.兜兰(Paphio Pedilum Sp.)又名囊兰,无茎常绿草本,叶革质,表面有沟;叶间抽出花草,通常每草一花。外花被片的背部1片直立、甚美。唇瓣成囊状,蕊柱短。 3.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茎丛生,直立,节略粗,基部发窄,叶近革质,矩圆形,顶端2圆裂。总状花序1~4朵花,花大,直径达8厘米,白色,顶端带淡紫色。 4.棒叶万带兰(Vanda teres Lindl)常绿,茎木质,攀援状,叶棒状,两列状着生,总状花序腋生,疏生少数花;花大,径7厘米以上,紫红色,内外花被片近圆形,唇瓣上面被毛,黄色,下面无龙骨状突起,蕊柱粗短。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