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面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棕面鶯 |
---|
圖片來自flickr |
基本資料 |
學名 Abroscopus albogularis 目/科/屬 雀形/樹鶯/擬鶲鶯 遷徏狀態 留鳥 普遍性 普遍 體長/體重 約8cm/4-6g |
別名:棕臉鶲鶯,雌雄同型。虹膜褐色。嘴黃褐色,上嘴峰暗褐色。腳黃褐色。
- 成鳥:
- 體上大致欖褐色。
- 頭上棕褐,黑色頭側線延伸至後頸,額及臉為橙棕色。
- 體背欖綠色、腰黃色。翼及尾羽紅褐色。
- 喉斑駁黑色,體下近白色,上胸黃色。
- 亞成鳥額及臉橙棕色、黑色頭側線皆淡,喉黑斑淡或無。
棲地&習性
低、中海拔闊葉林及次生林,特別是山麓上的竹子,還有竹叢。冬季常混群於不同鳥種組成的覓食團體中。
似乎活動過度,躁動不安,單獨或成小群跳躍穿梭於樹林中上層的細枝間,亦常定點停棲啄食。
飲食從樹葉收集的微小無脊椎動物覓食。
繁殖
在印度東北部,從4月初到6月。由兩性構成的巢,由竹葉,纖維和根莖組成,並帶有氈狀的苔蘚。
保育
不受全球威脅。當地常見。
鳴聲
反覆的,高音調的,例如“riiii"。
分佈
亞種和分佈
- A. a. albogularis (F. Moore, 1854) – E尼泊爾,東北印度(E至阿魯納恰爾邦,梅加拉亞邦,那加蘭邦和曼尼普爾邦),不丹和E孟加拉國E至W緬甸和南中國(S雲南)。
- A. a. hugonis Deignan, 1938 – 緬甸西北及泰國西北部。
- A. a. fulvifacies (Swinhoe, 1870) – 南中國(四川,南陝西,湖北和安徽,南至廣西瑤山,廣東沿海,福建以及海南),台灣,老撾和N&C越南(Tonkin,南安南)。[1]
參考書目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
視頻
參考文獻
- ↑ rufous-faced warbler,hb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