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桔酱,每年12月至次年1月是酸桔产季,酸桔吃起来酸溜溜的,没有配糖很难下咽,聪明的客家人把酸桔拿来做成桔酱,除了可以拿来沾酱,还可以烹煮成汤品,千变幻化的吃法,为餐桌上的菜肴带来了美丽的色彩又可口的甘甜滋味![1]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卷十三提到金橘的效用“下气快膈,止渴解酲,辟臭”。金桔从来就不是经济价值高的农作物。利用它可以作成好吃的桔饼、特殊的桔酱,并且含有如此丰富的营养。就好像客家饮食所表现的精神,看起来朴实无华,但蕴含著丰富的生活智慧。

目录

美食由来

客家人南迁后,居住地区生活条件艰苦,处在山区,物资流通不易,一切皆近于自给自足。蔬菜瓜果、禽肉猎物有其季节性与时间性。于是练就出客家人特别善于制作各种干腌菜腊肉制品。又由于客家人劳动力大,物资又不丰,菜肴有限,于是每样腌菜腊肉制品的口味皆偏重。

台湾客家人的食,“大体可以用粗、卤、大、方四个字来概括,粗代表客家菜以吃得饱为主,制作时较不讲究变化,当然也较不精致,卤说明客家人为了节省食物,用大量的盐去储存食物,同时口味上也特别重视咸味,大代表餐具及食物的份量都比较大,方则重大方;是相当有道理的,不过客家菜食所呈现出最令人难忘的风格,还是口味上明显偏重咸、酸、辣、油、香等五大特色”﹙刘还月 2001﹚[2]

而客家人何时开始吃食桔子酱?

客家人所处的自然环境条件、物产资源与社会人文环境自有密不可分的因 果关系。

据《禹贡》记载:安徽有桔,始于夏代。这可见桔树的出现相当早,而金桔的出现还是经过改良后。明朝李时珍于《本草纲目》卷十三中提到:

金橘生广间。或言出营道者为冠。而江浙者皮甘肉酸,次之。其树似橘,不甚高大。五月开白花结实。秋冬黄熟,大者径寸,小者如头。形长而皮坚,肌理细莹,则深绿色,熟乃黄如金。其味酸甘,而芳香可爱,糖造蜜渍皆佳。

大陆客家的粄,其中〝绿豆粄〞,所使用的材料即有桔饼,可见客家饮食对于金桔是不陌生的。但是关于风味特殊的桔酱之制作,则不见于大陆客家饮食中。虽说如此,但传说桔酱制作的方法还是传自唐山。

食材&制作

桔酱的作法

  1. 首先要将酸桔保留蒂头采下,酸桔保留蒂头是为了清洗果皮时,不清洁的水不会渗透进果肉里,破坏果肉的新鲜度,
  2. 接著将果皮与果肉分离,果皮浸过水去苦味,
  3. 最后把果皮与果肉下锅熬煮,酸甜酸甜的桔酱就大功告成了。

视频

母女档客家桔酱 复育酸桔友善土地 part2 台湾1001个故事
客家新闻杂志160集_传统桔酱大变身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