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格魯克

於 2018年11月25日 (日) 12:36 由 SGH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个人履历 克里斯托弗·威利巴尔德·格鲁克 (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德国作曲家。1714年7月2日出生于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位于…”)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個人履歷

克里斯托弗·威利巴爾德·格魯克 (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德國作曲家。1714年7月2日出生於德國南部巴伐利亞州位於德國和捷克交界處的艾拉斯巴赫,1787年11月15日逝於奧地利維也納,終年73歲。格魯克是當時集意大利、法國和德奧音樂風格特點於一身的絕無僅有的作曲家。他的作品以質樸、典雅、莊重而著稱。格魯克的歌劇改革,對法國、意大利、奧地利、瑞典、英國音樂戲劇的發展產生了顯著影響,是歌劇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格魯克年輕時師從捷克作曲家、管風琴家車爾諾霍爾斯基鑽研音樂。1736年後去過維也納,寓居過意大利,到過倫敦;隨薩馬爾蒂尼學過作曲,結識亨德爾,並從亨德爾的清唱劇風格中得到啟發。1750年重返維也納後任維也納宮廷樂長及歌劇指揮。着手歌劇改革與意大利詩人卡扎比基合作歌劇《奧菲歐與優麗狄茜》、《阿爾西斯特》等。

18世紀中葉,雖然意大利歌劇在歐洲廣泛流行,但是它的表演形式日趨呆板,歌唱演員過分炫耀聲樂演唱技巧從而破壞了戲劇的連貫。這與啟蒙時代倡導的"質樸、自然"的藝術原則相違背,一些有見地的歌劇藝術家提出要對其進行改革,其中歌劇改革的重要人物就是格魯克,他的核心主張是:"質樸和真實是一切藝術作品的偉大原則,歌劇必須有深刻的內容,音樂必須從屬於戲劇",他強調音樂要服從於戲劇和劇詞,並在創作中把宣敘調看作是全劇情節開展的核心。格魯克的歌劇代表作尚有:《伊菲姬尼在奧利德》、《阿爾米德》,芭蕾舞劇《唐璜》等。

成就及榮譽

格魯克是當時集意大利、法國和德奧音樂風格特點於一身的絕無僅有的作曲家。他的作品以質樸、典雅、莊重而著稱。格魯克的歌劇改革,對法國、意大利、奧地利、瑞典、英國音樂戲劇的發展產生了顯著影響,是歌劇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個人作品

格魯克(Christoph Willibald von Gluck, 1714-1787),德國作曲家,對意大利正歌劇的成功改革確立了他在音樂史上的重要地位。他的代表作品有:歌劇《阿爾西斯特》(Alceste,1767)、《伊菲姬尼在奧利德》(IphigénieenAulide,1774)、《奧菲歐與優麗狄茜》(OrfeoedEuridice, 176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