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格鲁克

增加 271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克里斯托弗·威利巴尔德·格鲁克''' ('''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 [[ 德国 ]][[ 作曲家 ]] 。1714年7月2日出生于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位于德国和 [[ 捷克 ]] 交界处的艾拉斯巴赫,1787年11月15日逝于 [[ 奥地利 ]][[ 维也纳 ]] ,终年73岁。格鲁克是当时集 [[ 意大利 ]] [[ 法国 ]] 和德奥音乐风格特点于一身的绝无仅有的作曲家。他的作品以质朴、典雅、庄重而著称。格鲁克的歌剧改革,对法国、意大利、奥地利、 [[ 瑞典 ]] [[ 英国 ]] 音乐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显著影响,是歌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 '''目录''' ==
== '''歌剧改革''' ==
18世纪最有影响的事件是 格鲁克的 歌剧 改革<ref>[https://www.360kuai.com/pc/9aad6bbdad08c78dd?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格鲁克 歌剧 改革 如何影响歌剧发展的?] 快资讯 2018-10-08</ref> 。歌剧变革的社会历史原因是旧制度的瓦解和新思想的形成。作为启蒙运动在音乐领域的直接成果,表现最突出的是喜歌剧的产生。喜歌剧是对意大利正歌剧的革命,它不仅是创造了一个新体裁,更重要的是宣扬了启蒙主义的思想观念,表现了民主、平等、博爱的精神。它采用的新题材来源于市民群众的新生活,它塑造的新人物具有理想主义的新形象。它的出现和取代正歌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意大利正歌剧在走了一个多世纪的历程后,进入了"没落期"。到18世纪初叶,意大利剧作家[[塔西奥]]的30多部歌剧脚本,被作曲家们数百次地配乐,使正歌剧形成了标准而固定的模式:题材基本上是历史正剧,结构一律为3幕多场,人物往往是一对情人、一位暴君和几个配角,咏叹调和宣叙调一成不变地轮流出现,宣叙调不用乐队伴奏,音乐创作也陷入 了固定的格式。这种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模式,理所当然地引起观众的不满和厌烦,也最终扼杀了正歌剧的活力与生命。18世纪初,曾经辉煌的意大利正歌剧寿终正寝了。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作曲家]][[Category: 德国人]]
97,91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