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柳書琴

增加 5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個人簡介===
1969年11月1日出生。籍貫是臺灣花蓮。成功大學歷史系畢業,臺灣大學歷史所碩士,清華大學中文系博士,曾到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研究所作短期研究。先後在元智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中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靜宜大學中文系、清華大學台文所任教。2012年2月~2014年8月擔任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長。在文學史料的編纂方面,曾與陳萬益、許維育等人編輯《[[張文環]]全集》,也與張文薰等人編輯《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台文館出版,2011年3月出版)[[張文環]]、[[龍瑛宗]]、[[呂赫若]]的部份。在[[台灣文學]]知識的推廣方面,曾至韓國、日本、中國等地演講,也曾多次在國內大專院校演講。其學術成就逐漸受到重視,榮獲清大2008年「新進人員研究獎」、2009年「學術研究出版獎勵」、2011~2013年的「教師學術卓越獎勵」;校外榮譽方面,則榮獲2008年「[[吳大猷]]先生紀念獎」、2010年「[[巫永福]]文學評論獎」、2010年「第34屆[[金鼎獎]]入圍」與「補助大專院校特殊優秀人才獎勵」、2012年「101年度中山學術著作獎」等。為人低調,但是論文發表、研究計畫提出,以及文學活動參與相當頻繁。
 
===研究理念與學術關懷===
對於台灣文學系所內部及國內高漲的[[民族主義]](不論是中國還是台灣)氛圍,柳書琴曾在代表作《荊棘之道:臺灣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的序言,向讀者提出忠告,說道:「[[民族國家]]在與[[殖民主義]]格鬥的同時卻在某種程度上落入文化[[本質主義]]的視野。民族主義扼殺了各種本土差異,壓抑了地方文學的多重可能,也化約了複數的地方文化傳統」。相較一些學者將[[後殖民論述]]當成自身論述的武器,或者作為支持台獨或統一的理論基礎,她對後殖民論述有不同的看法,認為「後殖民論述的最終目的,在於從單一文化專制中解放各種帶有地域性、土著性的詞彙與表述,從內向外自然展現地方與世界各地域之間的平等對話」。<ref>柳書琴/著,《荊棘之道:臺灣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聯經出版社,2009年5月初版,頁21。</ref>
 
對於「[[台灣文學]]」的存在,尤其是台灣文學的創作及知識化的歷程,並不認為這是「一時、一黨、政治性操作的結果」,而是有其成因及深刻的意義,曾在一篇文章提到:「台灣文學作品的典律化,臺灣研究的學科化,其過程都是可以被客觀分析的文化現象。這種文化現象有其漫長深刻的社會根源,反映了我們社會對於抒發集體情感、認識自身土地與歷史的權力及渴望。」<ref>柳書琴,〈台灣文學:台灣最柔軟、最美麗的一張名片〉,刊載在2011年10月號第27卷第5期《國文天地》,頁42。</ref>她傾向將[[台灣文學]]、[[台灣歷史]]、[[台灣文化]]這些研究的價值,放在[[東亞史]]及[[全球史]]的脈絡中考察,而認為,台灣自近代以來,由於不是一個國家,因此擁有許多超越國家、民族的經驗,而這個經驗在全球--一個平等性的全球社區的發展當中,非常重要。這些經驗透過學者知識化工程的處理以後,不僅可以被國外接受、翻譯,也可以反饋給[[國民教育]]。<ref>言論來源:2012年9月柳書琴在國立交通大學的演講錄影,講題為:「殖民地文學的力學構造:台灣左翼文學的案例 」,影片網址:http://140.113.86.231/site/channels/25/episodes/3118?locale=zh_cn&video=hq。 {{Wayback|url=http://140.113.86.231/site/channels/25/episodes/3118?locale=zh_cn&video=hq |date=20140903081210 }}</ref>基於上述的理念,柳書琴努力與中國、日本、韓國等地的學者合作,尋求共同舉辦國際會議、編輯學術專書、參與國際學會、加入國際期刊編審,以及相互交流文學調查成果的機會;而在擔任清大台文所所長期間(目前已換[[陳建忠]]擔任),也將[[陳萬益]]等前任所長開啟的師生境外出訪、接納國外學者訪問等作法沿續下去。
 
柳書琴非常重視[[台灣文學]]研究在國際學術生態的位置,以及它在[[台灣]]國際發聲權、台灣國際發展空間所發揮的作用。她認為,目前[[臺灣文學]]主要是在「世界[[華文文學]]/[[中國現代文學]]/現代[[中文文學]]」,以及「[[殖民地文學]]/昭和外地文學/東亞[[日本語文學]]」這兩大脈絡裡,取得海外發聲與國際交流的機會。由於中國、日本這兩個國家,主導東北亞的學術生態,激烈爭奪歷史詮釋權,因此台灣必須要像韓國一樣,「與中日學界加強國際合作,開發大陸邊陲南北島弧之小國聯繫,或串聯亞非南美開發中國家」,從各方面去開拓自己學界在東亞共同歷史與全球社會的發聲權。對於「台灣通常只有一到數名代表參與其間」、「薄弱的人數」與「缺乏世代性的隊伍」這些問題她相當在意,認為,這種現象終將影響[[台灣]]與[[台灣文學]]在國際學術界的發聲,並且造就學術傳承與下一個世代國際競爭的弱勢。<ref>柳書琴/著,〈臺灣文學:臺灣最柔軟、最美麗的一張名片〉,2011年10月《國文天地》第27卷第5期,頁46。</ref>
 
對於台灣文學研究的發展問題,柳書琴認為,思考「[[台灣文學]]能回饋給社會什麼」,比「細論研究議題與研究方法」,更為重要與迫切。在靜宜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中心舉辦的「當前台灣文學議題座談會」上,呼籲:[[國立台灣文學館]]、台灣研究中心平台,以及相關大學系所,透過一些方式(例如:系列工作坊)邀集各界人士,討論近年來國內文化與教育場域出現的各種變化,並且思考這些變化對[[台灣文學]]這個學科帶來的各種衝擊、所反映的社會需求,以及因應這些變化的策略。<ref>柳書琴/著,〈「當前台灣文學議題座談會」發言稿〉,刊載在2014年春季號第89期《文學台灣》,頁224~225。</ref>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人文社科學家]] [[Category:评论家]]
23,73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