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柯伊伯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柯伊伯帶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術語。

漢字,中國古人智慧的結晶[1]。千百年間,它經歷了「甲金篆隸草楷行」的發展[2]。從記錄的工具到藝術的載體,它的身上,傾注了無數先人的心血。

名詞解釋

柯伊伯帶(英語:Kuiper belt),又稱作倫納德-柯伊伯帶,另譯柯伊伯帶、古柏帶,是位於太陽系的海王星軌道(距離太陽約30天文單位)外側,在黃道面附近的天體密集圓盤狀區域,柯伊伯帶的假說最先由美國天文學家弗雷德里克·倫納德提出,十幾年後傑拉德·柯伊伯證實了該觀點,柯伊伯帶類似於小行星帶,但範圍大得多,它比小行星帶寬20倍且重20至200倍。 傑拉德·柯伊伯(1905.12.7―1973.12.24),荷蘭裔美國天文學家,提出在太陽系邊緣存在一個由冰物質運行的帶狀區域,為了紀念柯伊伯的發現,這個區域被命名為「柯伊伯帶」。

發現歷史 播報

1987年,當時在麻省理工學院工作的天文學家大衛·朱維特,對於「太陽系外圍的明顯空虛」越來越疑惑,使用在亞利桑那州基特峰國家天文台和在智利托洛洛山美洲際天文台的望遠鏡,朱維特和劉麗杏以與克萊德·湯博和查爾斯·科瓦爾幾乎相同的方式進行自己的搜索,與進行比較,經過五年的搜索。

1992年8月30日,朱維特和劉麗杏宣布「發現候選的柯伊伯帶天體」:小行星15760,半年後,他們在該區域又發現了第二個天體,(181708) 1993 FW。

位置

柯伊伯帶位於太陽系的海王星軌道(距離太陽約30天文單位)外側,在黃道面附近的天體密集圓盤狀區域。

結構組織

以最完整的範圍,包括遠離中心最外側的區域,柯伊伯帶大約從30天文單位伸展到55天文單位。然而,一般認為主要的部分只是從39.5天文單位的2:3共振區域延展到48天文單位的1:2共振區域。柯伊伯帶非常的薄,主要集中在黃道平面上下10度的範圍內,但還是有許多天體散布在更寬廣數倍的空間內。總之,它不像帶狀而更像花托或甜甜圈(多福餅),而且,這意味着柯伊伯帶對黃道平面有1.86度的傾斜。

由於存在着軌道共振,海王星對柯伊伯帶的結構產生了重大的作用。在與太陽系年齡比較的時標上,海王星的引力使在某些軌道上的天體不穩定,不是將她們送入內太陽系內,就是逐入離散盤或星際空間內。這在柯伊伯帶內製造出一些與小行星帶內的柯克伍德空隙相似的空白區域。例如,在40至42天文單位的距離上,沒有天體能穩定的存在於這個區間內。無論何時,在這個區間內被觀測到的天體,都是最近才進入並且會被移出到其他的空間。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