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林資銓」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參考資料
(added Category:台灣作家 using HotCat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0 次修訂)
行 1: 行 1:
 +
<div style="padding:20px 10px 20px 10px; background: radial-gradient(circle, rgba(253,255,0,0.17651726217830888) 0%, rgba(116,121,9,0.09808588962928921) 100%);">
 +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0px 10px 10px 20px">
 
{| class="wikitable"
 
{| class="wikitable"
 
! colspan="2"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weight:bold; background-color:#ecf4ff;" | 林資銓
 
! colspan="2"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weight:bold; background-color:#ecf4ff;" | 林資銓
行 20: 行 22: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仲衡詩集》
 
| style="background-color:#ffffff;" | 《仲衡詩集》
 
|}
 
|}
 +
</div>
 
'''林資銓'''(1877-1940),[[字]]'''仲衡''',[[號]]'''壺隱''',[[臺中]]霧峰人,為[[臺灣]]望族[[霧峰林家]]之後人生平。
 
'''林資銓'''(1877-1940),[[字]]'''仲衡''',[[號]]'''壺隱''',[[臺中]]霧峰人,為[[臺灣]]望族[[霧峰林家]]之後人生平。
  
行 29: 行 32:
 
 使其詩作充滿酸澀之悲,頗富感染力。代表作《仲衡詩集》,內容以記遊、寫景、詠史、詠物、酬唱為大宗。其中詠物尤具特色,除零星詠物之作,並有〈詠昆蟲二十首〉、〈吟香集〉等組詩,後者遍詠群花,多達百餘首。今有龍文出版社《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之影印本。<br><br>
 
 使其詩作充滿酸澀之悲,頗富感染力。代表作《仲衡詩集》,內容以記遊、寫景、詠史、詠物、酬唱為大宗。其中詠物尤具特色,除零星詠物之作,並有〈詠昆蟲二十首〉、〈吟香集〉等組詩,後者遍詠群花,多達百餘首。今有龍文出版社《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之影印本。<br><br>
  
==七言律詩==
+
==[[ 七言律詩]]==
 
 聚英樓觀跳舞<br>
 
 聚英樓觀跳舞<br>
 
 聚英樓畔墮鞭多<ref>墜鞭:馬鞭掉下,指停留之意,典出白行簡〈李娃傳〉中滎陽鄭生初見李娃,徘徊不去,因而故意墜鞭,彼此凝睇含情,流露對李娃的好感。此處指聚英樓吸引聚集許多人士。</ref>,奈此張嬌李艷<ref>張嬌李豔:指聚英樓中的舞女們各個爭奇鬥豔,吸引人們的目光。</ref>何。一種冶遊<ref>冶遊:即野游,指男女出外游樂,舊時為狎妓的代稱。</ref>心各異,他人跳舞我狂歌。偎紅倚翠<ref>偎紅倚翠:此指與美麗女子相依偎。</ref>春光好,醉舞奚愁玉山倒<ref>玉山倒:本形容人酒醉欲倒之態,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嵇叔夜之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此處指酒酣耳熱跳舞時身體搖搖欲墜。</ref>。白晝公然不怕人,迴身宛轉向郎抱<ref>迴身宛轉向郎抱:迴身,轉身。此句指男女跳舞時身軀迴轉擁抱的樣子。</ref>。<br><br>
 
 聚英樓畔墮鞭多<ref>墜鞭:馬鞭掉下,指停留之意,典出白行簡〈李娃傳〉中滎陽鄭生初見李娃,徘徊不去,因而故意墜鞭,彼此凝睇含情,流露對李娃的好感。此處指聚英樓吸引聚集許多人士。</ref>,奈此張嬌李艷<ref>張嬌李豔:指聚英樓中的舞女們各個爭奇鬥豔,吸引人們的目光。</ref>何。一種冶遊<ref>冶遊:即野游,指男女出外游樂,舊時為狎妓的代稱。</ref>心各異,他人跳舞我狂歌。偎紅倚翠<ref>偎紅倚翠:此指與美麗女子相依偎。</ref>春光好,醉舞奚愁玉山倒<ref>玉山倒:本形容人酒醉欲倒之態,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嵇叔夜之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此處指酒酣耳熱跳舞時身體搖搖欲墜。</ref>。白晝公然不怕人,迴身宛轉向郎抱<ref>迴身宛轉向郎抱:迴身,轉身。此句指男女跳舞時身軀迴轉擁抱的樣子。</ref>。<br><br>
  
 
 【題解】<br>
 
 【題解】<br>
 本詩為[[七言律詩]],收入《仲衡詩集》。聚英樓是[[日治時期]][[臺中]]知名酒樓之一,當時中部地區名流間送往迎來、接風洗塵,組合會員大會,乃至詩會活動,常假聚英樓舉行。1927年([[昭和]]2年)5月29日,[[臺灣民眾黨]]全島會員大會於此舉行發會式,1935年4月11日[[中國]]駐日[[公使]][[蔣作賓]]氏來[[臺中]]視察,也在聚英樓舉行歡迎宴,其位址於[[臺中市]][[新富町通]](約今三民路福音街、民權路之間)。[[林仲衡]]詩描寫在聚英樓看人跳舞,詩中批評光天化日之下,女郎與人摟來抱去,而醉翁之意亦不在酒,對此風氣頗不以為然。<br><br>
+
 本詩為[[七言律詩]],收入《仲衡詩集》。聚英樓是[[ 台灣日治時期| 日治時期]][[臺中]]知名酒樓之一,當時中部地區名流間送往迎來、接風洗塵,組合會員大會,乃至詩會活動,常假聚英樓舉行。1927年([[昭和]]2年)5月29日,[[臺灣民眾黨]]全島會員大會於此舉行發會式,1935年4月11日[[中國]]駐日[[公使]][[蔣作賓]]氏來[[臺中]]視察,也在聚英樓舉行歡迎宴,其位址於[[臺中市]][[新富町通]](約今三民路福音街、民權路之間)。[[林仲衡]]詩描寫在聚英樓看人跳舞,詩中批評光天化日之下,女郎與人摟來抱去,而醉翁之意亦不在酒,對此風氣頗不以為然。<br><br>
 
1930年以後[[臺灣]]受[[歐美]]潮流影響,社會流行跳舞。媒體也常在討論跳舞到底是時代潮流、社交必須,抑或只是少數新潮男女的流行物,所以[[殖民政府]]一方面允許跳舞場之設立,另一方面各地保安課也起草跳舞取締規則加以規範。1934年[[臺中]]跳舞研究會成立,由[[林階堂]]、[[鄭松筠]]發起,當時在聚英樓舉行發起會儀式,此詩正可印證當時的時代風尚。<br><br>
 
1930年以後[[臺灣]]受[[歐美]]潮流影響,社會流行跳舞。媒體也常在討論跳舞到底是時代潮流、社交必須,抑或只是少數新潮男女的流行物,所以[[殖民政府]]一方面允許跳舞場之設立,另一方面各地保安課也起草跳舞取締規則加以規範。1934年[[臺中]]跳舞研究會成立,由[[林階堂]]、[[鄭松筠]]發起,當時在聚英樓舉行發起會儀式,此詩正可印證當時的時代風尚。<br><br>
  
行 43: 行 46:
 
4. 林資修〈跳舞詞〉,《南強詩集》。
 
4. 林資修〈跳舞詞〉,《南強詩集》。
  
==五言律詩==
+
==[[ 五言律詩]]==
 
 庭竹為大風所折有感<br>
 
 庭竹為大風所折有感<br>
 
 空庭有幽篁<ref>幽篁:幽深的竹林。</ref>,素抱凌霜<ref>凌霜:抵擋寒霜。比喻人的品性高潔。</ref>節。勁直縱不妨,難禁羊角<ref> 羊角:即羊角風,一種彎曲向上的旋風。</ref>烈。<br>
 
 空庭有幽篁<ref>幽篁:幽深的竹林。</ref>,素抱凌霜<ref>凌霜:抵擋寒霜。比喻人的品性高潔。</ref>節。勁直縱不妨,難禁羊角<ref> 羊角:即羊角風,一種彎曲向上的旋風。</ref>烈。<br>
行 73: 行 76:
 
[[Category:清朝人物]]
 
[[Category:清朝人物]]
 
[[Category:诗人]]
 
[[Category:诗人]]
 +
[[Category:台灣作家]]
 +
</div>

於 2020年9月1日 (二) 21:29 的最新修訂

林資銓
林資銓.jpg
圖片來源:霧峰林家宮保第管理委員會
別名 仲衡,壺隱。
出生年 1877
死亡年 1940
教育背景 東京中央大學
出版作品 《仲衡詩集》

林資銓(1877-1940),仲衡壺隱臺中霧峰人,為臺灣望族霧峰林家之後人生平。

生平

其祖父林文察、父親林朝棟,都是晚清著名的臺籍名將。資銓與其叔父林朝崧俊堂、癡仙)、堂弟資修幼春、南強),則皆以能詩揚名於日治初期臺灣詩壇,被美稱為「霧峰三傑」,而三人也同時列名櫟社「創社九老」之中。資銓於日本領臺初期(約1895-1905年間),曾輾轉滯留於中國大陸泉州福州上海北京等地多年,娶泉州望族學者家庭之閨女莊秋渠,其間一度赴日。1905年曾返臺,次年參與櫟社之創社之集會。其後再度東渡日本,於東京中央大學肄業,約於1909年返臺定居,此後則常出席櫟社活動。資銓雖出身豪門世家,早年漂泊中國大陸,面臨晚清動盪與臺灣割讓之巨大衝擊,其後轉赴日本求學,雖不無雄心,但終究無功而返,回臺定居後,亦無法尋求安身立命之道,難脫傳統文人之格局,而其晚年境遇淒苦,1940年1月10日因糖尿病去世,享年六十四歲。


著作

使其詩作充滿酸澀之悲,頗富感染力。代表作《仲衡詩集》,內容以記遊、寫景、詠史、詠物、酬唱為大宗。其中詠物尤具特色,除零星詠物之作,並有〈詠昆蟲二十首〉、〈吟香集〉等組詩,後者遍詠群花,多達百餘首。今有龍文出版社《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之影印本。

七言律詩

聚英樓觀跳舞
聚英樓畔墮鞭多[1],奈此張嬌李艷[2]何。一種冶遊[3]心各異,他人跳舞我狂歌。偎紅倚翠[4]春光好,醉舞奚愁玉山倒[5]。白晝公然不怕人,迴身宛轉向郎抱[6]

【題解】
本詩為七言律詩,收入《仲衡詩集》。聚英樓是日治時期臺中知名酒樓之一,當時中部地區名流間送往迎來、接風洗塵,組合會員大會,乃至詩會活動,常假聚英樓舉行。1927年(昭和2年)5月29日,臺灣民眾黨全島會員大會於此舉行發會式,1935年4月11日中國駐日公使蔣作賓氏來臺中視察,也在聚英樓舉行歡迎宴,其位址於臺中市新富町通(約今三民路福音街、民權路之間)。林仲衡詩描寫在聚英樓看人跳舞,詩中批評光天化日之下,女郎與人摟來抱去,而醉翁之意亦不在酒,對此風氣頗不以為然。

1930年以後臺灣歐美潮流影響,社會流行跳舞。媒體也常在討論跳舞到底是時代潮流、社交必須,抑或只是少數新潮男女的流行物,所以殖民政府一方面允許跳舞場之設立,另一方面各地保安課也起草跳舞取締規則加以規範。1934年臺中跳舞研究會成立,由林階堂鄭松筠發起,當時在聚英樓舉行發起會儀式,此詩正可印證當時的時代風尚。

【延伸閱讀】
1. 林資銓〈觀跳舞感作〉,《仲衡詩集》。
2. 王竹修〈聚英旗亭席上吟〉,《詩報》,第258期:5頁,1941年10月20日。
3. 許文奎〈中秋夜聚英樓席上偶作即贈阿雪歌妓〉,《詩報》第98期(1935年2月1日)。
4. 林資修〈跳舞詞〉,《南強詩集》。

五言律詩

庭竹為大風所折有感
空庭有幽篁[7],素抱凌霜[8]節。勁直縱不妨,難禁羊角[9]烈。

君子遭亂世,過剛勢必折。何如樹上蘭,四時保高潔[10]

【題解】

本詩為五言律詩,選自《全臺詩》第貳拾玖冊。作者林資銓是臺灣霧峰人,為霧峰林家之後人,由於所處時代為晚清之殘敗與割臺之無奈,因此詩歌創作的特色充滿酸澀之悲。林資銓擅長寫作詠物詩,常於詩中透露出藉物寓意的感悟。

竹子由於空心、有節,挺拔凌雲的形態與高風亮節的特徵,與梅、蘭、菊合稱為「四君子」,成為象徵中國文士氣節的植物。更由於竹的特質彎而不折,折而不斷,象徵柔中有剛的做人原則。

此詩為林資銓見到庭竹被大風折斷之後的感悟,詩中提到空庭中的竹子,象徵凌霜之傲節,然而卻在一次旋風的吹襲中折斷,於是從中領悟出君子遭逢亂世,若過於剛烈則容易曲折,不如效法蘭花能居高自潔。詩中亦反映出對於居於亂世飄泊一生、難以尋得安身立命之處的悲歎。

【延伸閱讀】

1. 鄭如蘭〈擬古君子行〉,《全臺詩》第玖冊。

2. 沈光文〈詠籬竹〉,《全臺詩》第壹冊。

3. 魏紹吳〈詠竹〉,《全臺詩》第拾肆冊。

  1. 墜鞭:馬鞭掉下,指停留之意,典出白行簡〈李娃傳〉中滎陽鄭生初見李娃,徘徊不去,因而故意墜鞭,彼此凝睇含情,流露對李娃的好感。此處指聚英樓吸引聚集許多人士。
  2. 張嬌李豔:指聚英樓中的舞女們各個爭奇鬥豔,吸引人們的目光。
  3. 冶遊:即野遊,指男女出外游樂,舊時為狎妓的代稱。
  4. 偎紅倚翠:此指與美麗女子相依偎。
  5. 玉山倒:本形容人酒醉欲倒之態,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嵇叔夜之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此處指酒酣耳熱跳舞時身體搖搖欲墜。
  6. 迴身宛轉向郎抱:迴身,轉身。此句指男女跳舞時身軀迴轉擁抱的樣子。
  7. 幽篁:幽深的竹林。
  8. 凌霜:抵擋寒霜。比喻人的品性高潔。
  9. 羊角:即羊角風,一種彎曲向上的旋風。
  10. 高潔:高尚亮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