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枕骨

万事如意讨论 | 贡献2020年10月30日 (五) 11:58的版本 (added Category:390 人類學總論 using HotCat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枕骨

枕骨occipital bone系颅骨中的1块。参与组成脑颅,位于脑颅的后部,呈内凹外凸瓢状的扁骨

目录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枕骨
  • 外文名: occipital bone
  • 拼音: zhěn gǔ
  • 解释: 颅骨后部围绕枕骨大孔的复合骨
  • 部位:头颅骨的后部分

解剖结构

中央的大孔称枕骨大孔,颅腔与椎管经孔相通。枕骨大孔的前方为基底部,两侧为侧部,后方为枕鳞。基底部向前上与蝶骨体相接。侧部的外面有卵圆形隆凸称枕髁与寰椎组成寰枕关节。髁的上方有舌下神经管,有舌下神经通过。枕鳞组成颅后窝的下部,它的外面正中的后下方有枕外隆凸,由此向两侧延伸为上项线,这里是斜方肌附着处。

枕骨相关疾病与治疗

枕骨大孔疝是脑疝中一种尤为危急的类型,很容易导致生命中枢的功能障碍而引起患者死亡。枕骨大孔疝是小脑扁桃体受挤压向下疝出,压迫延髓,进而引起生命体征紊乱、意识障碍以及瞳孔变化等的病理过程,最常见于幕下病变。

1、诊断

借助椎动脉造影诊断枕骨大孔疝;椎动脉造影时如出现小脑后下动脉向下移位至枕骨大孔内或以下,即为有枕骨大孔疝表现;

2、临床表现

临床上有各种颅内压增高征象而腰穿椎管内压力不高时应怀疑有枕骨大孔疝;颅内压高的病人,如呼吸突然停止,则多为枕骨大孔疝所致,尤其见于后颅窝占位性病变的病人;枕骨大孔疝时,瞳孔最初常为对称性缩小,继而散大,对光反应也减弱继而消失,这是脑干急性缺氧时损害动眼神经核的结果。

对于继发于急性颅脑损伤和其它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小脑幕切迹疝或枕骨大孔疝,不经任何处理而自行缓解非常困难,绝大多数均于短期内急速恶化,不但需要及早处理,而且常常需要手术抢救手术的目的主要是清除颅内占位性病变和减轻脑水肿,有时需要直接处理脑疝

3、枕骨大孔疝的治疗

枕骨大孔疝是一种临床急症,一旦发生或怀疑发生则必需紧急处理。如呼吸停止时可行脑室穿刺放液,给予呼吸中枢兴奋剂,并在人工辅助呼吸同时针对病因进行处理。如由颅后窝占位性病变所引起,则应在清除病变后,再进行广泛的枕下减压术。

包括切除环椎后部和敞开硬脑膜在内,如术中见小脑扁桃体下移入颈椎管内,甚至可将第2、3颈椎后弓咬除减压;如发现扁桃体嵌塞甚紧,或已有出血、软化等表现,则应将其小心吸除;如颅内压仍很高,还可考虑切除部分小脑半球。

4、脑疝的预后

无论哪一种脑疝,如不迅速而积极地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都将引起死亡。有时病人虽然被救活,但由于脑干受压时间较长,程度较重,已引起不可逆性的病理变化,病人长期不清醒,处于一种不食、不语、不动状态。脑疝综合征病人的预后关键取决于原发病变性质、严重程度以及对脑疝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如果病人已失去了“抢在脑疝”的前面机会,临床病变已发展到脑疝阶段,则我们在脑疝的前驱期与脑疝代偿期能尽快对原发病变作出诊断并积极地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治脑血液循环障碍和脑缺氧所带来的损害,其预后多半良好。但如果病人已进入脑疝失代偿期,使单发性脑疝发展成多发性脑疝,使脑干因受压太久,发生脑血液循环障碍、脑缺氧,已造成不可逆性的损害时,虽采取各种措施进行积极抢救,其预后仍不理想。[1]

视频

参考文献

  1. 枕骨在哪”,小小木哟哎 ,  2019-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