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板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板瓦是瓦的一種,並非平板,而是帶有弧度,由筒型陶坯四剖或六剖製成,即弧度為圓筒的四分之一或六分之一。[1]

[]

琉璃板瓦

琉璃是中國占代較為尊貴的建築材料,只有皇家才可以使用。琉璃是印度梵文的漢語音譯節略,在中國古代時常與玻璃一詞互用。中國在漢代時已普遍製造琉璃器了,六朝時已將琉璃器應用在建築上,在宋代時,琉璃的生產技術就非常成熟了。所謂「琉璃」,實際上是一種陶器,它與一般陶器的最大不同是陶胎上澆有琉璃釉。 琉璃製品主要有琉璃瓦和一些室內外裝飾構件,可用於牌坊、照壁,屋頂等處,或作為實用,或作裝飾或兩者皆有。 琉璃板瓦就是在板瓦上掛上琉璃釉。板瓦上掛琉璃釉,並非是瓦面全部掛滿,而只是掛瓦的一部分。包括:鋪設屋頂時板瓦朝上的一面,即凹面,以及前後兩個弧形的斷面。這樣可以節省琉璃釉,又能達到用琉璃美化屋面和利用琉璃防水的目的。 板瓦原本可以用在普通民宅上,但上了琉璃釉的板瓦等級變高,就不能用任一般民宅建築使用了。

基本信息

20世紀70年代,考古工作者發掘了岐山縣鳳雛村西周宗廟建築遺址,發現了距今3000多年的瓦。據專家分析,當時屋頂沒有全部用瓦覆蓋,而是沿屋脊和椽在茅草覆蓋層上施瓦鎮壓。這裡的瓦是當時我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瓦。 西周宗廟遺址所用瓦種類多達10多種,大小、形制、紋飾各不相同。有筒瓦、板瓦,也有帶釘瓦、帶環瓦,瓦釘和瓦環有的在正面,有的在反面。其中的一種大瓦,長約二尺,寬近一尺,青色,用手敲擊時聲音清脆,質地堅硬,說明燒制火候和出窯時問掌握得非常準確。這些西周瓦的發現,把我國用瓦歷史提前了1000多年。 漢景帝劉啟的陽陵出土了一種板瓦,其殘長108厘米,寬43.5厘米,現陳列於這裡的「漢陽陵博物館暨漢陽陵考古陳列館」中,這是我國考古發掘中迄今發現的最大的板瓦。 板瓦是古代建築覆蓋屋頂瓦的一種。用於阻擋雨水滲透。板狀,略有弧度,由筒形坯四剖或六剖之後燒造而成,使用時仰置在屋頂上,縫隙間可覆蓋簡瓦,構成筒瓦屋頂,或覆蓋板瓦,構成仰合瓦屋頂。以往認為最早見於西周時期。歷代一直沿用。最近在陶寺文化中有發現。 在「滴水瓦」發明前,檐頭排水的任務由板瓦承擔,但板瓦的缺陷,在於由於沒有「唇邊」,往往會致使雨水倒流,於是大約在戰國時期出現了「滴水瓦」。 蘆山峁遺址中在大型房址附近堆積中發現有一定數量的筒瓦及槽型板瓦,個體超過100件,是中國目前所知最早的瓦。

分類

普通板瓦 用於屋頂大面積鋪設的區域,通常凹面向上,兩排板瓦之間扣合一排筒瓦。倒塌堆積中見有使用板瓦相互扣合鋪設屋頂的跡象。普通板瓦可分二型: A型,瓦沿處無紋飾,如標本05HBⅡT0601③:30。 B型,一端瓦沿施指壓紋、壓切紋等紋飾。施紋部位絕大多數在凸面,僅見一件凸凹兩面均有指壓紋,使得沿面形似波浪,如標本05HB ⅠT0202③:77。 從出土的位置和數量統計結果來看,A型普通板瓦與B型普通板瓦在內城各建築址中均有出土,且摻雜使用,數量上指壓紋板瓦稍多,但相差不大。 檐頭板瓦 用於建築的屋檐位置,凹面向上,與檐頭筒瓦扣合使用。檐頭板瓦在一端瓦沿的沿面飾壓印、刻劃紋飾。根據瓦沿紋飾的不同可分為四型: A型,沿面中央有兩道凹槽,凹槽上下兩側飾左斜向櫛齒紋,兩道凹槽之間飾一排圓形戳點紋。根據平面形狀可分為二個亞型: Aa型,數量較多,平面呈等腰梯形,形制相對一致,如標本05HB ⅠT0202③:26。

Ab型,數量較少,瓦沿的一端與瓦身呈斜角,如標本05HB ⅣT0102③:25。

B型,平面呈等腰梯形,沿面中央有兩道凹槽,凹槽上下兩側飾方向相反的斜向櫛齒紋,兩道凹槽之間飾一排圓形戳點紋,如標本05HB ⅡT0201③:44。

C型,平面呈等腰梯形,沿面中央有兩道凹槽,凹槽上側飾左斜向櫛齒紋下側不施紋,兩道凹槽之間飾一排圓形戳點紋飾,如標本05HB ⅠT0601③:37 D型,平面呈等腰梯形,沿面中央有兩道凹槽,凹槽上下兩側飾方向相反的斜向櫛齒紋,兩道凹槽之間飾一排圓圈紋飾,如標

本05HB ⅣT0102③:18

根據各型檐頭板瓦出土數量統計數據總體上看,A型檐頭板瓦數量最多,出土範圍最廣;B型檐頭板瓦數量相對較少,主要出土於第一號建築址、第二號建築址南側和內城南門址等處;C型檐頭板瓦數量最少,僅在第一號建築址殿基東南部有出土;D型檐

頭板瓦出土數量亦較少,主要見於第一號建築址殿基南北兩側及西側廊廡的東側。其中除A型檐頭板瓦外,其他檐頭板瓦均僅見瓦身平面呈等腰梯形者。各型檐頭板瓦均不見模印、刻劃文字或符號。

板瓦的陶質,大體上可區分為夾細砂深灰陶和夾粗砂淺灰陶兩類。其中,普通板瓦前者數量占絕對多數,檐頭板瓦中A型和C型均為夾細砂深灰陶,B型和D型為夾粗砂淺灰陶。

重唇板瓦

重唇板瓦是指檐口處所用的板瓦,瓦前有寬檐。以利於排水和裝飾。通常為灰布瓦,琉璃製品較少,元以前建築中普遍使用,明清時期則改用為滴子瓦。 三國統一之後開始流行。和花頭簡瓦一樣,有很強的時代特徵。圖案以唐草紋為主,並見一些諸如寶相花紋在內的動植物圖案,一般來講,圖案具有左右對稱的特點,而唐草紋等纏枝紋,則有連綿不斷的特點。 新羅時期的重唇板瓦瓦當檐部為產生了弧變的長方形,圖案以檐部外面施以唐草紋和忍冬寶相花紋為主,另有鳳凰、龍、麒麟、飛天、花卉等圖案,在邊緣部分有相連的珠點,而線條主要以纏枝紋為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