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楊邦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楊邦乂(1085~1129年)字希稷,吉水縣楊家莊(今江西省吉安市吉水縣黃橋鄉雲莊村)人。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以舍選登進士[1]第。先後任歙州婺源縣尉,蘄州學教授。授宣教郎、建康府溧陽縣知縣。建炎三年(1129)九月,除通判建康軍提領沿江措置使司等職。

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取建康,邦乂不降,血書"寧作趙氏鬼,不為他邦臣",完顏宗弼命人剖腹取心。著名歷史學家朱加雁曰:真古今第一人也。

人物評價

明代洪武元年(1368)二月十五日,朱元璋登城晚眺,問及金陵前代忠臣軼事。隨臣劉基恭言相告,尤以南宋名吏楊邦乂的事跡最為壯烈。太祖聽後感觸良久,油然詠出《褒忠詩》:"天地正氣,古今一人。生而抗節,死不易心。"

後世評價

楊邦乂為國捐軀、從容就義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氣節,一直為後人敬仰。楊邦乂被譽為"廬陵五忠一節[2] "。後人在其受難處聚寶山(雨花台)下土門岡。建楊忠襄公墓和祠。祠後毀於戰爭

後世紀念

楊邦乂祠初建於紹興元年(1131年),至明代附祀文信國公,稱。二忠桐"。至清代"甲申之變",李忠肅公盡節"二忠祠"內,遂改稱"三忠桐"。"宋忠臣廬陵楊忠襄公剖心處"地處雨花台東崗"江南第二泉'後山,呈半圓扇狀,東西進深23米,南北寬18米。周圍青松翠柏成林,綠竹幽篁環合,環境極為幽靜。"剖心處"現存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建三忠祠碑"、中華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宋楊忠襄公剖心碑"、公元1975年"楊邦乂剖心處遷移記"碑和公元1976年"楊邦乂剖心處"保護標誌碑計四通。另有石獅兩樽。

視頻

楊邦乂 相關視頻

南宋建炎三年,宋高宗還在酣睡時,聽到金軍打來的消息直接嚇醒了
江西吉水縣橋頭新村規劃設計方案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