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杨起 | |
---|---|
煤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 | |
出生 | 1919年5月17日 |
国籍 | 中國 |
职业 | 煤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 |
知名于 | 煤地质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
知名作品 |
《煤田地质学》 《中国煤田地质学》 |
杨起 煤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1]
杨起(1919.5.17-2010.11 .21),山东蓬莱人,煤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煤地质学教育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1946年5月北京大学理科研究所地质学部研究生毕业,1946年6月至1952年7月在北京大学地质系任教,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祝贺杨起院士90华诞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宣传研究部,2011-03-31</ref> 。
杨起长期致力于中国地质基础学科和煤田地质学、煤岩学、煤地球化学、煤层气地质学等教学和科研工作,在煤地质学多个领域取得开创性的成果,培养了大批品学兼优的地质骨干,为新中国煤田地质教育和科研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从多方面总结了中国煤田地质特点,对形成和发展中国煤田地质学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人物生平
1919年(民国八年)5月17日,杨起出生于山东蓬菜人, 杨起的父亲杨振声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白话文的大力倡导者,杨起的中小学是在青岛和北平完成的。
1938年(中华民国二十七年),南京失守,临时大学只好迁往昆明,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杨起参加湘、黔、滇旅行团,跋山涉水步行3000多里到达昆明,经考试后正式成为西南联大的学生,但此时已不可能学造船,在父亲挚友李四光的影响下,改学地质。
1943年6月(民国三十二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 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理科研究所地质学部研究生。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在读研究生时,参加新疆地质调查所的筹建,成为中国早期涉足准噶尔盆地的地质研究者之一。经过艰苦的工作,他获得的八道湾矿区煤系地层、构造和含煤性等有价值的地质资料及地质分析,为新中国成立后乌鲁木齐煤田的进一步开发起了重要作用。
1946年5月(民国三十五年)杨起研究生毕业,留北京大学地质系任助教,后晋升为讲师。
1952年,参加北京地质学院建院并任教,创建了中国高校第一个煤田地质与勘探专业。
1979年,他在加拿大国际长远能源会议上即席发言,纠正了联合国一位能源专家关于中国煤炭储量、产量等的错误提法。该专家还搞两个中国,杨起发现在他的文字报告中把台湾称为国家,经抗议后,大会秘书长为此道了歉。
1980年,他在捷克斯洛伐克召开的第33届国际煤岩学年会上宣读的煤变质论文,受到与会者的重视。
1983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0年11月21日20时4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2]
杨起的父亲杨振声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白话文的大力倡导者。20世纪30年代初,父亲出任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起举家迁往青岛。在那里,杨起目睹外国军舰在我国领海耀武扬威,心中非常气愤,决心长大后学造船,憧憬着用他造的大军舰把侵略者赶走。父亲的言传身教,对他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他的内心深处埋下了刚正、爱国的种子并化成报国宏愿。
杨起的中小学是在青岛和北平完成的。1937年,因日本帝国主义者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清华、北大被迫南迁,本想报考清华大学学造船的杨起,不得已考入燕京大学物理系。北平沦陷后,燕京的学生乘校车进城,到西直门时要受日本兵的检查,杨起不甘忍受这一侮辱,他毅然冲破学校的阻拦,设法逃出北平,辗转到达长沙,借读于由北大、清华、南开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日寇步步进逼,大片国土沦陷,南京失守,临时大学只好迁往昆明,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杨起参加湘、黔、滇旅行团,跋山涉水步行3000多里到达昆明,经考试后正式成为西南联大的学生,但此时已不可能学造船,在父亲挚友李四光先生的影响下,改学地质,立志为祖国多找地下宝藏。
1943年6月,杨起毕业于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学系,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理科研究所地质学部研究生。1944年,在读研究生时,他冒着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军阀统治黑暗的极大风险,参加新疆地质调查所的筹建,成为我国早期涉足准噶尔盆地的地质研究者之一。经过艰苦的工作,他获得的八道湾矿区煤系地层、构造和含煤性等有价值的地质资料及地质分析,为新中国成立后乌鲁木齐煤田的进一步开发起了重要作用。
1946年5月,杨起研究生毕业,留北京大学地质系任助教,后晋升为讲师。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他由北京大学调入北京地质学院,参加建院工作,并负责组建我国第一个煤田地质及勘探专业。1952—1978年任北京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副教授。1978年后,任武汉地质学院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教授,1983年起任博士生导师。他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致力于煤田地质科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成为中国煤田地质专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先后任过地质学院教研室主任、研究室主任、系副主任;中国煤炭学会理事和名誉理事;中国地质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和名誉主任;中国煤岩学组副组长、组长;第10届、第11届国际石炭纪地层与地质大会和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经济地质学科组和化石燃料地质——煤学科组的执行主席;国际地质合作计划(IGCP)166项国内组长,并出色完成了(IGCP)166项的国内组织领导工作。
1952年初创煤田专业时,为能早日开课,杨起勇挑重担,同时主讲两门课,并常常为赶写第二天所需的讲义而工作到深夜,同时还领导着实验室的筹建工作。他不仅超额完成自己负担的教学与科研任务,还助人为乐,凡有同行前来索取讲稿、教学标本,他从不保守,总是热情提供。杨起很重视专业队伍的建设,热心扶持中青年教师,甘为人梯。对初上讲台的教师,从讲课内容到表达方式都一一指导。为了使青年教师能早日独当一面,他将课题连同他的新思路一齐让给他们研究。十年动乱之后,他痛惜那些失去的宝贵时光,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外语水平,他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热情帮助大家学习外语。他还组织年轻教师翻译出版经典著作《斯塔赫煤岩学教程》,有效地提高了教师们的外语水平,也为当时科技资料极其匮乏的国内学术界及时提供了一本优秀的参考书。此外,他很重视学术交流,尽力支持、推荐教师和研究生出国访问、学习进修,及时掌握、介绍国内外研究动态。在煤田地质教学中,他不仅在国内率先开出煤田地质学和中国煤田等专业课程,还先后四次主编或参加编著《煤田地质学》、《中国煤田地质学》。这些专著及时吸取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资料,总结了我国煤田地质特点和规律,成为指导我国煤田地质教学、科研和生产的宝贵文献。杨起在学术上提倡兼容并包,强调打好基础,求实进取,严格要求。他主张搞科学要有献身精神,既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又要百折不挠、严肃认真,要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无限热爱。他治学严谨,诲人不倦,在煤田地质领域可谓桃李满天下。他带领年轻的教师培养出上千名煤田地质专业人才,指导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数十人。许多学生成为煤田地质战线上的学术带头人或领导,有些学生已成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起的研究工作总是根据国家的需要安排。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为探讨我国煤炭资源的赋存前景,他带领大家开展缺煤省份的区域性聚煤规律调查。提出古地理类型、区域大地构造等对含煤岩系的形成与发展和煤田分布的控制,对各时代聚煤作用有利区带的时空迁移规律等进行研究,提出从建立标准剖面、沉积特点、煤田构造和煤变质分带规律等方面进一步研究四省煤田分布规律的意见,促进了当时煤田地质工作的开展。70年代,他和部分教师一起,在对华北晚古生代区域性聚煤规律的研究中,运用地质力学观点,阐明了构造体系控制华北巨型波状坳陷中聚煤作用和富煤带的形成,提出后期形变将巨大的聚煤坳陷改造分割成众多大小不等、保存程度不同的煤田、煤产地等规律性认识,这些研究成果对开展第二次全国煤田预测工作起了理论上的先导作用。80年代,杨起和他的课题组通过沉积环境、聚煤模式及生物地层的系统研究,提出了以河南禹县为代表的华北南部太原组和山西组、石盒子群的沉积体系与聚煤模式,发现禹县一带与华北其他地区相比,缺失奥陶系、本溪组和太原组下部,说明在早古生代抬升较早,在晚古生代又相对沉降较晚,以至错过太原世早期聚煤有利阶段,从而阐明了研究区虽属“北型南相带”,本应聚煤更好但实际却不理想的原因。这是我国将沉积学引进煤地质学领域,开展聚煤模式研究的成功范例,并被作为科研与生产结合好的典型,加以推广。
为了改变只重视煤炭储量,忽视质量的倾向,保证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寻找工业急需的煤类,杨起非常重视煤变质作用问题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他在系统总结我国煤变质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和多热源叠加变质理论,指出部分中国煤田经历了三个变质演化阶段,开拓性地解决了我国部分“煤级偏高”的疑难问题,阐明了中国煤种分带规律。80年代中期,他主持完成的“华北石炭二叠纪煤变质特征与地质因素探讨”项目,令人信服地总结出研究区煤变质作用的发育特点并做出深部的煤类煤质预测,其中对山西河东煤田南部的预测已被证实,获得包括主焦煤在内的煤炭储量126亿多吨。1980年他在捷克斯洛伐克召开的第33届国际煤岩学年会上宣读的煤变质论文,受到与会者的重视,其中法国煤岩学家保罗·罗伯特先生对他说:“对煤变质作用的热源研究涉及软流层的,就我所知你是第一人。”90年代,杨起又主持完成了重点项目“中国煤变质作用研究”,深刻论述了中国煤变质控制因素及其变化规律,对煤盆地构造——热演化、热源—介质—热场—煤变质作用时空变化模式、煤变质地球化学反应机理、煤变质热动力学机制等前沿课题和研究热点做出探讨并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中国煤的多阶段变质演化与多热源叠加变质作用”观点,并做了理论总结,研究成果集中代表了当前这一领域的新水平。
杨起领导的煤与有机岩石学、煤沉积学、煤地球化学和聚煤规律等方面的科研成果丰富和发展了煤地质学理论。由他主持撰写的《河南禹县晚古生代煤系沉积环境和聚煤特征》、《华北石炭二叠纪煤变质特征与地质因素探讨》、《中国煤变质作用》等专著和论文深受赞誉,许多国内同行“衷心希望有更多这样的与生产密切结合、对生产有直接指导意义的成果问世”。他先后获得国家教委、地矿部、煤炭部颁发的多项奖励。他所主编(两主编之一)的《中国煤田地质学》上、下册,共获奖三项,1982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1987年获煤炭部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一等奖,1988年获国家教委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特等奖;他主编的《河南禹县晚古生代煤系沉积环境与聚煤特征》获1988年地矿部科技成果奖二等奖,《华北石炭二叠纪煤变质特征与地质因素探讨》(第一作者)获1988年地矿部科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煤变质作用》(第一作者)获1997年地矿部成果奖一等奖。
杨起胸怀祖国、无私奉献,不仅以渊博的学识令人敬佩,更以高尚的品德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实为一代良师。祖国的需要,就是他奋斗的目标;祖国的荣辱兴衰,时刻牵动着他的心怀。新中国成立前,帝国主义在我国领海、领土上肆虐,他愤慨不已;改革开放后,我海军舰队访问美国,他激动万分。1979年,他在加拿大国际长远能源会议上即席发言,纠正了联合国一位能源专家关于中国煤炭储量、产量等的错误提法。该专家还搞两个中国,杨起发现在他的文字报告中把台湾称为国家,经抗议后,大会秘书长为此道了歉。
晚年,杨起身患直肠癌,倍受疾病折磨。但他以顽强的毅力战胜病魔,出院后不久就拖着病弱的身躯,与大家一起完成了包括“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煤聚集规律及其油气成因联系”、“鄂尔多斯盆地含煤岩系生气潜力研究”等重要科研项目。同时,又走上了讲台,讲授研究生的主要学位课程。为了深入研究中国煤变质作用类型及煤化作用机理,他不顾年事已高且病后体弱,重新背上地质包,头顶烈日、冒着酷暑,深入京西煤田进行煤变质带与岩体接触关系的野外实地考察。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是杨起的生活准则。进入耄耋之年后,他仍为我国煤地质事业的发展而操劳,他主持的研究工作拓宽到包括煤岩学与煤化作用、煤系沉积学、煤的有机地球化学等在内的更深领域,同时又在煤层甲烷、煤油气关系、煤的污染源与环境保护等方面不断发展煤地质理论,并扩大其应用范围。他生前的最大愿望是,能为西部的开发建设、防止煤的污染、寻找洁净能源再出一把力。
主要论著
1杨起主编,煤田地质学,中国工业出版社,1962。
2杨起主编,中国煤田地质学,上册,1979;下册,1980,煤炭工业出版社。
3Yang Qi,Ren Deyi,Pan Zhigui,The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n the Metamorphism of Chinese Coal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1982(2).
4杨起、李宝芳、李祯、徐嘉谟、王洪林,河南禹县煤田晚古生代煤系的沉积模式和聚煤特征,地球科学,1982,(3)。
5Yang Qi,Li Baofang,Li Zhen,Fu Zeming,Lei Shitai,the Depositional Models and Coalform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te Paleozoic Coal Measures in Yuxian,Hunan,Compte Rendu du XIIC,vol3,Madrid,1985.
6杨起、潘治贵、翁成敏、苏玉春、汪正平,华北石炭二叠纪煤变质特征与地质因素探讨,地质出版社,1988。
7杨起主编,河南禹县晚古生代煤系沉积环境与聚煤特征,地质出版社,1987。
8杨起主编,煤地质学进展,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9杨起、潘治贵、翁成敏、苏玉春、汪正平,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及其对我国煤质的影响,现代地质,1987,1(1)。
10杨起,中国煤变质研究,地球科学,1989,14(4)。
11杨起、潘治贵、翁成敏、苏玉春、汪正平,华北晚古生代煤变质演化及煤质预测,现代地质,1989,3(1)。
12Yang Qi,Pan Zhigui,Weng Chengmin,Su Yuchun and Wang Zhenping,Metamorphic Evolution of Late Paleozoic Coal in North China with Prediction of Coal Properties,Onzieme Congres International de Stratigraphic et de Geologic du Carbonifire,Beijing,1987,Conpte Rendu,Tome 5,Nanjing China,1989.
13杨起,煤变质作用研究,现代地质,1992,6(4)。
14杨起,煤地质学的回顾与主要进展,中国地质学科发展的回顾——孙云铸教授百年诞辰纪念,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5。
15杨起主编,中国煤变质作用,煤炭工业出版社,1996。
16杨起,中国煤的多阶段变质演化与多热源叠加变质,中国科学技术文库·院士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
17杨起,中国的煤炭资源,共同走向科学——百名院士科技系列报告集(上),新华出版社,1997。
18Yang Qi,Wu Chonglong,Tang Dazhen,Kang Xidong and Liu Dameng,Multistage Metamorphic Evolution and Superimposed Metamorphism through Multithermo Sources in Chinese Coal,Geology of Fossil Fuels Coal,edited by Yang Qi,Proceeding Volume 18 Part B of the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VSP,The Netherlands,1997.
19Yang Qi,Editor of “Geology of Fossil Fuels Coal”,Proceeding Volume 18 Part B of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VSP,The Netherlands,1997.
20Yang Qi,Coal Resources of China,Bulleti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1998,12(4).
21杨起,中国煤地质学五十年的回顾与进展,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
22杨起,中国煤的叠加变质作用,地学前缘,第六卷增刊,1999。
23杨起、汤达祯,中国煤变质作用对煤含气量和渗透率的影响,地球科学,2000,23(3)。
24杨起、汤达祯,对华北煤层气勘探选区的几点看法,国土资源科技发展,2000,(3)。
主要成就
- 科学研究
杨起从事煤地质和煤层气地质研究,1952年在北京地质学院负责创建中国第一个煤田地质专业,对中国华北晚古生代聚煤作用与富煤带形成的地质因素,对闽、粤、湘、赣4省的聚煤条件和煤资源勘查研究方向,煤中有害物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煤层气成藏机理,与课题组对以禹县为代表的南华北晚古生代煤系的沉积体系、聚煤模式和聚煤规律等提出新的见解。提出"中国煤的多阶段变质演化与多热源叠加变质作用",解决了"中国煤级偏高"的难题,并阐明了中国赋存多煤类的成因与煤级的分布规律其指导在经受叠加区域岩浆热变质煤田中寻找煤层气富集高渗区,已在几个煤田得到验证。
90年代,杨起又主持完成了重点项目"中国煤变质作用研究",深刻论述了中国煤变质控制因素及其变化规律,对煤盆地构造-热演化、热源-介质-热场-煤变质作用时空变化模式、煤变质地球化学反应机理、煤变质热动力学机制等前沿课题和研究热点做出探讨并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中国煤的多阶段变质演化与多热源叠加变质作用"观点,并做了理论总结,研究成果集中代表了当前这一领域的新水平。
- 教学成果
杨起于北京地质学院建院之始负责创建中国第一个煤田地质与勘探专业,与中青年教师一起培养出包括博士、硕士在内的近千名煤田地质专业人才,他们大多已成为教学、科研、生产方面的骨干,为煤田地质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带领年轻的教师培养出上千名煤田地质专业人才,指导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数十人。许多学生成为煤田地质战线上的学术带头人或领导,有些学生已成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院士。
获奖记录
年份 | 奖项 | 备注 |
2001 | 何梁何利奖 | (获奖) |
1997 | 地矿部成果奖一等奖 《中国煤变质作用》(第一作者) | (获奖) |
1988 | 国家教委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 | (获奖) |
1988 |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二等奖主编的《河南禹县晚古生代煤系沉积环境与聚煤特征》 | (获奖) |
1988 | 地矿部科技成果奖二等奖《华北石炭二叠纪煤变质特征与地质因素探讨》(第一作者) | (获奖) |
1987 | 煤炭部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 (获奖) |
1982 | 第一届 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 | (获奖) |
社会任职
杨起他先后任过地质学院教研室主任、研究室主任、系副主任;中国煤炭学会理事和名誉理事;中国地质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和名誉主任;中国煤岩学组副组长、组长;第10届、第11届国际石炭纪地层与地质大会和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经济地质学科组和化石燃料地质-煤学科组的执行主席;国际地质合作计划(IGCP)166项国内组长。 1952-1978年任北京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副教授。 1978年至2010年11月,任武汉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教授。
杨起让中国扬“煤”吐气
2001年12月,温家宝给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杨起院士颁奖[3]
杨起,著名煤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煤地质学和煤地质学教育事业奠基人和开拓者。1919年5月出生于山东蓬莱,1943年6月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1946年5月北京大学理科研究所地质学部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杨起由北京大学调到正在创建的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前身),选择了煤田地质研究与教学工作,并主持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煤田地质与勘探专业,组建了我国第一个煤田地质教研室。
由于煤田地质及勘探专业的初办,筹建和招生同时进行,为了能及时开设课程,杨起勇挑重担,亲自主持编写专业教材、领导筹建实验室,同时主讲两门课程并赶写出相应的教材和讲义。杨起在完成自己担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同时,助人为乐,凡国内的同事同行索取讲稿、教学标本,他从不保守,总是一一提供。他历来重视专业队伍建设,甘为人梯,热心扶持中青年教师,对一些初上讲台的教师,从讲课内容到表达方式都给予具体指导。
在煤田地质教学中,杨起不仅在国内率先开出“煤田地质学”和“中国煤田”等专业课程,还先后4次主编或参加编著《煤田地质学》、《中国煤田地质学》。这些专著及时吸取了国内外不同时期最新研究成果和资料,总结了中国煤田地质特点和规律,成为指导中国煤田地质教学、科研和生产的宝贵文献。他参与主编的《中国煤田地质学》上、下册于1982年荣获中国第一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随后他又获得“煤炭部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和“国家教委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
20世纪50年代,杨起着重研究大区域的煤田成因类型、煤系分布规律,探求我国煤炭资源的前景。60年代至70年代,杨起结合找煤,从古地理类型和大地构造控煤角度,研究我国各时代聚煤作用有利地区时空上的迁移规律。尤其重点针对南方缺煤省份探讨构造活动性、坳陷继承性等对聚煤作用的影响;讨论构造体系对华北晚古生代巨型波状坳陷的聚煤作用与后期分布的控制作用。他主编的《试论闽粤湘赣四省煤田分布规律》、领衔撰写的《中国东部主要含煤建造与构造体系的关系》等专著,对开展第二次全国煤田预测工作起到了理论上的先导作用。70年代,杨起首次提出区域岩浆热变质类型和多热源叠加变质观点,指出多数中国煤经历过3个演化阶段,开拓性地解决了困惑已久的我国部分“煤级偏高”难题,初步阐明了中国煤种分带规律,不仅为寻找急需煤种提供了依据,还指导了寻找隐伏岩体及伴生内生矿床的研究。如对河东煤田南部的预测,经山西地矿局213地质队钻探证实,获得了包括炼焦煤在内的煤总储量高达126亿余吨。
20世纪80年代,杨起领导科研组通过沉积环境、聚煤模式及生物地层的系统研究,提出了以河南禹县为代表的华北南部太原组和山西组下段分别为陆表海碳酸盐岩———碎屑海岸与三角洲潮坪和浅水三角洲聚煤模式。这是我国将沉积学引进煤地质学领域,开展聚煤规律研究的成功范例,被作为科研转化成生产力的典型得到推广。杨起一直潜心研究中国煤变质理论,根据中国煤田地质特点,总结了中国煤的变质类型、变质演化、变质规律、变质特点等,提出“中国煤的多阶段变质演化和多热源叠加变质”新理论,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煤地质学理论做出卓越贡献。
1989年,杨起身患直肠癌,急需手术治疗,学校领导和师生为此十分焦虑,他自己却十分镇静,坚持工作。在生与死的抗争中,以坚强的毅力不断实现生命的价值。被送往手术室时,他若无其事地一再叮嘱大家不要耽搁正常工作,手术后,他仍与大家共同努力,完成了包括“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煤聚集规律及其油气成因联系”、“鄂尔多斯盆地含煤岩系生气潜力研究”等项国家级和部级科研项目。为了深入研究中国煤变质作用类型及煤化作用机理,他不顾年高体弱,重新背上地质包,头顶炎日,冒着酷暑,深入京西煤田进行煤变质带与岩体接触关系的野外实地调查。
20世纪90年代以来,杨起高度关注并投入大量精力开展能源洁净化及其环境效应研究,提倡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洁净利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他认为有效预防和综合治理燃煤污染工作十分紧迫,应该加强煤质研究,开展煤中有害物质的研究,走提高煤质、合理用煤、综合用煤的道路。
进入21世纪后,一向低调的杨起屡次出现在报刊等媒体上。在这些公众信息的平台上,他大声疾呼应从多方面发展洁净煤技术,包括增加煤的入洗量,重视燃煤过程中的脱硫技术研究,开发简易实用的烟道气净化技术等,真正做到发展经济、保护环境、提高煤的综合利用率等多措并举。
煤层气是产自煤层并主要储存于煤层中的一种可燃气体。煤矿中的煤层气俗称“煤矿瓦斯”或“瓦斯”,是造成煤矿井下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很长时间以来,在煤炭生产企业中,发生了多起“瓦斯”爆炸的特大安全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很有必要加强对煤层气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杨起特别关注并且精心扶植中国煤层气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视对煤层气的研究工作,认为开发煤层气可以变废为宝,防止矿难。“煤层气属于非常规天然气。如果在采煤之前先采出煤层气回收利用,不仅增加新的能源,而且煤矿生产中的瓦斯将大大降低,减少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有效地改善煤矿安全,改善环境,降低采煤的成本。”他认为,若按埋深2000米以浅估算,我国煤层气资源总量为30万亿~35万亿立方米,大体与我国的天然气资源总量相当,位居世界第3位。在当前我国一次性液态能源不足,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煤层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状况,意义重大。
杨起教书育人、治学严谨,强调学术上兼容并包,打好基础,并重视教学质量,以求实进取,严格要求等来启迪师生,指导学科建设。他倡导“在传统地质科学向现代地质科学发展的转变过程中,必须加强和拓宽煤地质学研究,保证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的连续性”,以应对能源需求、能源结构、能源安全等严峻的挑战。
2001年,杨起在获得何梁何利奖,从中拿出10万元捐给学校,设立基金以奖励德才兼备的学地质的学生。2006年冬天,考虑到银行利息下降,还在北大医院住院的杨起再次把当年的政府津贴全部捐了出去。他的心愿就是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可以帮助更多的年轻人实现自己的理想。
杨起所开创的煤田地质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几千名煤田地质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大多已成为专家、教授、高工等等,都是教学、科研、生产战线的骨干。杨起在90岁华诞庆祝会的答谢致辞中表示,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雄心犹存,定把大家的鼓励当作鞭策,尽自己的所能,为振兴中华、为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为培养更多的优秀科技人才而继续尽绵薄之力,并衷心希望我国能有一大批既有开拓、创新能力,又有务实、奉献精神,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迅速成长起来,为早日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事业,在科教兴国的广阔天地大显身手。
晚年,杨起不顾高龄和病痛的折磨,多方奔走,还数次致文、致电国家有关高层。正是在他和一大批专家的共同努力下,2006年至2008年期间,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鼓励煤层气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从而推开了我国煤层气产业繁荣发展的大门。
煤田地质学研究的创始人
杨起(1919.5.17-2010.11 .21),山东蓬莱人,煤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煤地质学教育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1943年6月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1946年5月北京大学理科研究所地质学部研究生毕业,1946年6月至1952年7月在北京大学地质系任教,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北京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历任助教、研究助教、讲员、讲师、副教授、教授、教研室主任、研究室主任、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是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九三学社北京市第六至七届委员会委员。代表作有《中国煤田地质学》上、下册(获1988年国家教委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与煤炭部1987年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和《中国煤变质作用》(获地质矿产部1997年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地质科研的领先力量
杨起长期致力于中国地质基础学科和煤田地质学、煤岩学、煤地球化学、煤层气地质学等教学和科研工作,在煤地质学多个领域取得开创性的成果,培养了大批品学兼优的地质骨干,为新中国煤田地质教育和科研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从多方面总结了中国煤田地质特点,对形成和发展中国煤田地质学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杨起从事煤地质和煤层气地质研究,1952年在北京地质学院负责创建中国第一个煤田地质专业,对中国华北晚古生代聚煤作用与富煤带形成的地质因素,对闽、粤、湘、赣4省的聚煤条件和煤资源勘查研究方向,煤中有害物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煤层气成藏机理,与课题组对以禹县为代表的南华北晚古生代煤系的沉积体系、聚煤模式和聚煤规律等提出新的见解。提出"中国煤的多阶段变质演化与多热源叠加变质作用",解决了"中国煤级偏高"的难题,并阐明了中国赋存多煤类的成因与煤级的分布规律其指导在经受叠加区域岩浆热变质煤田中寻找煤层气富集高渗区,已在几个煤田得到验证。 汤达祯,一个学术论文经常与杨起共同出现的名字。熟悉杨起院士的人都知道,这位追随杨起30年的学生、同事、挚友,是对杨起院士学术成就最好的讲述者。"杨先生是中国煤田地质学科的领军人物,不仅创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煤田地质学,而且将一生都献给了推动和开拓整个煤田地质学学科发展。"汤达祯的叙述因悲伤而低缓。杨起原先从事地史古生物和基础地质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由北京大学调到北京地质学院,主持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煤田地质与勘探专业,组建了我国第一个煤田地质教研室。20世纪50年代,他着重研究大区域的煤田成因类型、煤系分布规律,探求我国煤炭资源的前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他结合找煤,从古地理类型和大地构造控煤角度,研究我国各时代聚煤作用有利地区时空上的迁移规律。尤其重点针对南方缺煤省份探讨构造活动性、坳陷继承性等对聚煤作用的影响;讨论构造体系对华北晚古生代巨型波状坳陷的聚煤作用与后期分布的控制作用。他主编的《试论闽粤湘赣四省煤田分布规律》、领衔撰写的《中国东部主要含煤建造与构造体系的关系》等专著,对开展第二次全国煤田预测工作起到了理论上的先导作用。 20世纪70年代,他提出区域岩浆热变质类型和多热源叠加变质观点,指出多数中国煤经历过三个演化阶段,开拓性地解决了困惑已久的我国部分"煤级偏高"难题,初步阐明了中国煤种分带规律,不仅为寻找急需煤种提供了依据,还指导了寻找隐伏岩体及伴生内生矿床的研究。如对河东煤田南部的预测,经山西地矿局213地质队钻探证实,获得了包括炼焦煤在内的煤总储量高达126亿余吨。"杨先生的煤变质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影响较大。法国一位著名煤岩学家曾评价:'对煤变质热源研究涉及软流层,就我所知,杨起教授是第一人。" 20世纪80年代,他将沉积学引进煤地质学领域,提出河南禹县太原组、山西组下部和石盒子群属三角洲体系,并就禹县煤炭的聚煤作用本应较好但却较差的现象,以及煤层厚薄相间的原因作出理论分析,解决了实际的生产问题,被作为科研生产相结合的范例推广。 20世纪90年代,杨起又主持完成了重点项目"中国煤变质作用研究",深刻论述了中国煤变质控制因素及其变化规律,从煤盆地构造-热演化、热源-介质-热场-煤变质作用时空变化模式以及煤变质地球化学反应机理等,将80年代提出的煤变质理论深化为"中国煤的多阶段变质演化与多热源叠加变质作用"。这一理论对我国聚煤规律、煤田预测、煤盆地有机质热演化、煤成气、煤成油成因和赋存规律等的研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对煤层气选区评价尤为重要,在化石能源勘探开发中被广泛应用。研究成果集中代表了当前这一领域的新水平。 进入新世纪的前夕,他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向能源洁净化及其环境效应。探讨了煤中有害元素地质地球化学异常、赋存状态、分布规律与富集机理,剖析我国煤在开采、加工利用过程中有害物质转化、释放、迁移与环境污染机理,为煤的合理、综合与洁净化利用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 潜心科研,培育人才
杨起教授是我国内高校第一个煤田地质专业的创始人,他勤奋耕耘,著述颇丰,主编和撰写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首先开出了"煤田地质学"和"中国煤田"课程,讲授多门课程,编写教材多部,他作为第一作者和主编的《中国煤田地质学》荣获国家教委全国高校优秀教材特等奖、全国优秀图书奖和煤炭部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煤地质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杨起先生简单朴实的这句话,也许最能反映他的内心。杨起于北京地质学院建院之始负责创建中国第一个煤田地质与勘探专业,与中青年教师一起培养出包括博士、硕士在内的近千名煤田地质专业人才,他们大多已成为教学、科研、生产方面的骨干,为煤田地质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带领年轻的教师培养出上千名煤田地质专业人才,指导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数十人。许多学生成为煤田地质战线上的学术带头人或领导,有些学生已成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全国到区域、从宏观到微观、从以资源为核心到资源-环境兼顾,杨起院士学术的关注点恰恰浓缩了新中国地质工作的变化,而其个人事业的起伏,更是映照出了中国整个社会环境的激昂、动荡、平稳和飞跃。 杨起屡次出现在报刊等媒体上。在这些公众信息的平台上,他大声疾呼 "中国应重视煤层气产业的发展","开发利用煤层气不仅可增加新的洁净能源,而且先开采煤层气再采煤,可以大大减少煤矿安全事故,有利于保护环境"。不仅如此,他还不顾高龄和病痛的折磨,多方奔走,还数次致文、致电国家有关高层。正是在他和一大批专家的共同努力下,2006年至2008年期间,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鼓励煤层气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从而推开了我国煤层气产业繁荣发展的大门。
参考资料
- ↑ 杨起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2018-08-23
- ↑ 杨起院士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光明日报,2010年11月30
- ↑ 杨起让中国扬“煤”吐气华讯财经频道,2011年12月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