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杨卓欣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杨卓欣,男,广东省揭西人,1984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市中医院院长[1],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深圳市针灸学会会长;中国针灸学会临床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耳穴诊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

目录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深圳市中医院院长

出生日期----1962年9月

出生地点----广东省揭西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医疗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

主要成就----中国针灸学会临床专业委员会委员

毕业院校---- 广州中医药大学

执业地点----深圳市中医院

个人经历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工作近20年,擅长针、药、耳穴诊疗结合治疗中风、失眠、前列腺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胃肠功能紊乱等内科疑难疾病。主持国家、省、市科研课题数项,发表在《中国针灸》等国家、省级杂志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编《脾胃针灸学术研究》等著作。 曾荣获深圳市政府授予优秀青年称号、深圳市十佳医务工作者称号和深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及深圳市科技成果奖。

学术思想

杨卓欣教授倡导针药结合防治疾病。《针灸大成》中论述到:“疾在肠胃,非药饵不能以济;在血脉,非针刺不能以及;在腠理,非熨炳不能以达,是针灸药者,医家之不可缺一者也。”针刺、艾灸和中药在治疗不同疾病、不同病位各有所长,临证时应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不同患者群体的体质特性、不同病证的病理特征,灵活运用针、灸、药各自的优势,以达到最佳的临床疗效。杨卓欣教授强调任、督二脉在调节全身阴阳气血方面具有主导作用。任脉主阴血,为阴脉之海;督脉主阳气,为阳脉之总督。任督二脉总司诸阴诸阳,沟通全身经脉,可以蓄积、调节、灌注全身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的气血。杨卓欣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带领针灸科团队总结倡导“调任通督针刺法”。该法贯彻阴阳调和的原则,以任督脉经穴为主,结合脏腑经络辨证取穴,沟通协调任、督二脉经气,调节五脏六腑气血,补虚泻实,疏通经络,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目的,是我科治疗神经精神类疾病,妇科、男科疾病等多种疾病的一套针刺治疗大法。杨卓欣教授治疗神志类疾病注重调理肝脾、身心同治。神志类疾病与五脏相关,而肝主情志,首责于肝。正如《柳州医话》所言:“七情之病,必由肝起”。肝疏泄如常,肝气条达,脾得肝之疏泄,则升降协调,运化功能健旺,如《医碥•五脏生克说》所言:“木能疏土而脾滞以行”。若肝失疏泄,则气机升降失调,导致情志活动失常,或为郁闷不舒,或为烦躁易怒。木郁克土,损伤脾气,令脾胃运化失常,如《金匮要略》提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而肝藏之血,又赖脾之化生,如《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提到:“肝为木气,全赖土以滋培,水以灌溉。”脾气健运,血液的化源充足,则生血统血机能旺盛,肝有所藏,肝血充足,所谓“木赖土以培之”。杨卓欣教授临证治疗神志类疾病,遣方用药施针时注重调理肝脾,以疏肝健脾、调畅气机、安神定志、开郁除烦为法,同时重视情志调节,关注患者的饮食、睡眠、运动、心情、工作等情况,鼓励患者勇于面对困难,保持乐观心态,通过问诊沟通、查体辨证,找到患者致病的心理根源,加以疏导,常常收到良效。

成就

1. 2004年“清瘟解毒固本化湿法(防感汤系列)预防SARS的研究”获深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2.2005年“清瘟解毒固本化湿法(防感汤系列)预防SARS的研究”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3.2007年“针刺任脉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获深圳市科技创新奖;

4.2011年“针刺任脉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及机理研究”获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5.2020年“智能仿真现代针灸铜人教学与临床辅助系统”获第八届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6.2021年“智能仿真现代针灸铜人教学与临床辅助系统”获第一届广东省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主编的著作有:

1.《放眼看中医》,2010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走近国医大师》,2011年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3.《中医临证撷英——杨卓欣临床经验集》

2020年广东科技出版社代表性学术论文:

1.杨卓欣.“烧山火”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6例[J].中国针灸,1997(07):428-428.

2.杨卓欣,于海波,饶晓丹,等.任脉电针对脑缺血大鼠侧脑室下区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J].中医杂志,2006,47(6):429-429.

3.杨卓欣,卓缘圆,于海波,等.电针对脾虚型幼鼠海马区结构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0,35(01):37-42.

4.卓缘圆,张金文,邓容,等.“调任通督法”的理论内涵和应用——杨卓欣教授针灸学术思想浅析[J]. 时珍国医国药,2018,10:2499-2501.

5.闫兵,皮敏,曾萍萍,等.杨卓欣治疗妇科病经验介绍[J].新中医,2018,50(06):253-254.

6.张金文,邓容,卓缘圆,等.杨卓欣治疗失眠症用药规律分析[J].新中医,2019,51(06):47-50.

7.卓缘圆,张金文,郭悦宝,等.杨卓欣教授“调任通督”针刺法的理论内涵和应用[J].上海针灸杂志,2019,38(01):97-100.

8.杨福霞,杨卓欣,周玉梅,等.杨卓欣教授“调任通督”法治疗中风病撷要[J].中医药学报,2020,48(05):39-41.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