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杜茎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杜茎山

中文名称:杜茎山

拉丁学名:Maesa japonica (Thunb.) Moritzi.

别称:金砂根,白茅茶,白花茶,野胡椒,山桂花,水光钟

门纲: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

目科:报春花目、紫金牛科

属组:杜茎山属、长管组

杜茎山紫金牛科(Myrsinaceae) 一般特性:灌木有时攀援状,高1-3米,全部秃净。 叶:纸质或近革质,通常椭圆形,但有时狭椭圆状披针形至矩圆状卵形,长5-15厘米,但通常长10厘米,宽2-5厘米,先端钝或渐尖,基部钝或浑圆,边全缘或近基部全缘或长中部以上有疏锯齿,全秃净。 花:总状花序单生或2-3个聚生,长1-3厘米;花长3-5毫米,生于短柄上;小苞片阔卵形至肾形;花冠管长3-4毫米,长约为萼片的3倍。花期:1-3月。 果:球形或卵形,长约4毫米。 生态分布:日本经中国东南部、中部、西南部至越南。

形态

灌木直立,有时外倾或攀援,高1-3 (-5) 米;小枝无毛,具细条纹,疏生皮孔。

叶片革质,有时较薄,椭圆形至披针状椭圆形,或倒卵形至长圆状倒卵形,或披针形,顶端渐尖、急尖或钝,有时尾状渐尖,基部楔形、钝或圆形,一般长约10厘米,宽约3厘米,也有长5-15厘米,宽2-5厘米,几全缘或中部以上具疏锯齿,或除基部外均具疏细齿,两面无毛,叶面中、侧脉及细脉微隆起,背面中脉明显,隆起,侧脉5-8对,不甚明显,尾端直达齿尖;叶柄长5-13毫米,无毛。

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单1或2-3个腋生,长1-3 (-4) 厘米,仅近基部具少数分枝,无毛;苞片卵形,长不到1毫米;花梗长2-3毫米,无毛或被极疏的微柔毛;小苞片广卵形或肾形,紧贴花萼基部,无毛,具疏细缘毛或腺点;花萼长约2毫米,萼片长约1毫米,卵形至近半圆形,顶端钝或圆形,具明显的脉状腺条纹,无毛,具细缘毛;花冠白色,长钟形,管长3.5-4毫米,具明显的脉状腺条纹,裂片长为管的1/3或更短,卵形或肾形,顶端钝或圆形,边缘略具细齿;雄蕊着生于花冠管中部略上,内藏;花丝与花药等长,花药卵形,背部具腺点;柱头分裂。

果球形,直径4-5毫米,有时达6毫米,肉质,具脉状腺条纹,宿存萼包果顶端,常冠宿存花柱。花期1-3月,果期10月或5月。

分布地域

产我国西南至台湾以南各省区,海拔300-2000米的山坡或石灰山杂木林下阳处,或路旁灌木丛中。日本及越南北部亦有。

价值

果可食,微甜;全株供药用,有祛风寒、消肿之功,用于治腰痛、头痛、心燥烦渴、眼目晕眩等症;根与白糖煎服治皮肤风毒,亦治妇女崩带;茎、叶外敷治跌打损伤,止血。

医用

杜茎山,中药名。具有祛风邪,解疫毒,消肿胀之功效。常用于热性传染病,寒热发歇不定,身疼,烦躁,口渴,水肿,跌打肿痛,外伤出血。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心、肝、脾、肾经

用药说明

[1] 功能:祛风邪,解疫毒,消肿胀。

主治:热性传染病,寒热发歇不定,身疼,烦躁,口渴,水肿,跌打肿痛,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相关论述

1、《本草图经》:“主温瘴寒热,发歇不定,烦渴,头疼,心躁。取其叶捣烂,以新酒浸,绞汁服之,吐出恶涎甚效。”

2、《湖南药物志》:“祛风寒,消肿胀。治腰痛,感冒头痛,眼目晕眩。”

3、《全国中草药汇编》:“祛风利尿,止血消肿。根:治头痛,腰痛,水肿,腹水;叶:外用治创伤出血。”

相关配伍

1、治水肿:杜茎山根30g,泡桐根24g,通草9g。水煎,取煎液加豆腐一块同煮服。(《湖南药物志》)

2、治黄肿,腹水:杜茎山根、地茄子根、野黄麦菜、灯笼草各30g。水煎服,以绿壳鸭蛋为引。(江西《草药手册》)

3、止血,消肿痛:杜茎山茎叶,捣烂敷。(江西《草药手册》)

药材加工

全年均可采,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

参考资料

  1. 杜茎山,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