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李雪梅,女,中共党员,江苏省戏剧学校88届京剧表演专业毕业生,徐州京剧团国家一级演员。

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戏剧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优秀青联委员,徐州市政协委员,徐州市十大杰出青年。

目录

个人简介

1999年被评为江苏省(德艺双馨)优秀中青年艺术工作者,1998年被确定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

李雪梅出身于梨园世家,是梅派第三代传人,主演过《天女散花》、《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和《坐宫》等许多梅派传统剧目,为弘扬京剧艺术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了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好评,赢得了梅葆玖、郭汉成、霍大寿等专家的高度赞扬。她曾多次应邀赴日本、德国、奥地利等国访问演出,在当地引起轰动,深得国际友人盛赞。

为把京剧梅派艺术进一步发扬光大,李雪梅于1997年应上海京剧院邀请参加了《曹操与杨修》(饰鹿铭女)、《宝莲灯》(饰三圣母)等演出,以出色演技征了服上海观众,当地媒体争相予以报道。

1999年再次应邀赴上海昆剧团参演新版《牡丹亭》,并凭借着扎实过硬的基本功和极强的艺术感悟能力及创新精神,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实现了京剧到昆曲的成功跨越,塑造出“杜丽娘”这一鲜明、生动的舞台艺术形象,荣获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宝钢高雅艺术表演奖和首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优秀表演奖三项大奖。

2000年李雪梅获首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优秀表演奖。

2000年李雪梅获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99年李雪梅应上海昆剧团邀请,参加了《牡丹亭》的排练演出,主演杜丽娘。荣获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不久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

2001年12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李雪梅“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人物特写

李雪梅是个在艺术上十分严肃而又执著的人。

为追求更高更远的事业目标,1996年,她满怀着对京剧事业的一腔热情,只身到上海,加盟上海京剧团,在黄浦江畔开始了新的创业,她先是在《曹操与杨修》中饰演鹿鸣女(曹操之女),后又在大制作《宝莲灯》中成功出演了女主角三圣母。

1999年,李雪梅接受了她从艺以来最严峻的一次艺术洗礼与挑战。应上海昆剧团邀请,李雪梅赴沪参加了新版昆曲《牡丹亭》中杜丽娘一角的竞选并脱颖而出。新版《牡丹亭》经过试演、公演,参加了文化部主办的首届上海国际艺术节;代表上海参加了建国50周年进京献礼演出,并赴广东、香港等地巡回演出。李雪梅以其出色表演得到了梅葆玖、郭汉城、霍大寿等名家的高度评价和观众的赞誉。作为借调到上海的徐州演员,李雪梅的表演当年一举获得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宝钢高雅艺术表演奖和首届中国昆剧节优秀表演奖等三项大奖。

李雪梅是一位京剧演员,又是一位戏剧教师,集徐州市京剧团演员和徐州市文化艺术学校戏曲科教师于一身。她既要出色地完成演出任务,还要倾注心血教好学生。教师们评价她:“给学生上课从不草率从事,总是一丝不苟,诲人不倦。她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差异、表演个性,体察他们的心情,并据此因材施教。”她的学生们这样评价自己的老师:“李老师对我们要求十分严格,她鼓励我们独立思考,从不生硬地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我们,她经常给我们讲述一些刻苦练习、勤奋成才者的故事,培养我们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作为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李雪梅在全国戏剧界算得上是位名人,但她从不认为自己的身份有多高:“我还是我,一名普通演员和教师,一名普通共产党员。”李雪梅依旧清心如水、淡泊名利。除政协会、专业研讨会和正常演出外,她极少参加各种社会应酬,不将时间和精力流逝于艺术和事业之外。练习书法、欣赏音乐、读书看报、料理家务,加上每天必须的练功,雪梅的精力一如既往地投入到她所热爱的事业之中,也一往情深地拥抱着自己温暖的家庭。

近年来,演艺界“走穴”风盛行。凭李雪梅的演技和名声,一出场就是一个可观的身价。但她从不为这种“外快”所动,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在徐州演艺界带了个好头。但凡是由组织上安排的演出活动如“三下乡”等,不管自己有多忙、有什么情况,她总是二话不说。鉴于她的突出表现,徐州市政府多次给她记功并表彰奖励。上海京剧院曾经正式联系李雪梅调往上海一事,并许诺给予住房、高收入等方面的优厚待遇。组织上认为李雪梅是难得的艺术人才,希望她留在徐州。在征求意见时,她表示:从演艺上说,肯定到上海比在徐州更有发展,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徐州是培育我成长的家乡,我愿意服从组织上的安排,为家乡戏剧艺术的发展尽自己的菲薄之力。

腾讯视频

01喜堂上老太君年高德众(李雪梅)

;

参考文献

  1. 李雪梅,乐正嘉泽的空间,搜狐博客,引用日期,2019-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