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李白《渡荆门送别》原文、注释与赏析


李白

渡荆门送别》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出生在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商人家庭。5岁时厥人入侵碎叶,举家东迁至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从小聪颖过人,刻苦读书。一生出三峡,入湖北,游洞庭,登庐山,下扬州,走中原,访东鲁,进山西……遍访名胜古迹,为诗篇创作提供了数不尽的素材。天宝元年,唐玄宗召见并委以翰林供奉,专门在宫廷里写作诗文。后离开朝廷开始漫游和创作,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万古传颂的诗篇。晚年因参加永王李磷的幕府蒙冤入狱,流放途中遇赦返回。宝应元年中秋一病不起,在瑟瑟寒风中凄凉地离开人间。[1]

李白诗歌现存九百九十多首,豪迈奔放,别具一格。尽管有的也隐含人生如梦、纵酒狂欢的颓丧情绪,但不满于社会和政治的黑暗,追求心身自由和解放的昂扬向上的精神当是其诗篇的主旋律。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与杜甫并称“李杜”,对后代的诗歌创作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目录

原文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题解

李白在蜀地度过童年和少年时代。25岁开始远游长江、黄河中下游各地。此诗即是他出蜀远游时所写。送别,并非写作者送别同舟人,是指“故乡水”送别作者。

注释

荆门,在今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隔江与虎牙山对峙,战国时属于楚国。

赏读提示

这首诗是借景抒情之作。开头两句是总叙,陈述作者离开家乡,千里迢迢,乘船渡过荆门,来到古代楚国属地漫游。这两句并不是惊人之笔,但它与以下诗句都密切关合,丝丝相扣,具有穿针引线、贯串全诗的重要作用。“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是写作者坐在船上,举目所见地面上的景色变化。这两句容量很大,有阔大的空间立体感和漫长时间的行进感。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极其概括地写出了作者整个行程的地理变化。这两句与杜甫的“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两句诗同为佳句,却各尽其妙。所不同的是,李白描写的是白天景致,杜甫描写的是夜晚景色。李诗是“行舟暂视”,杜诗是“停舟细观”。“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两句,是描绘太空的夜景。作者坐在船上,抬头遥看万里长空,只见一轮明月犹如天上飞下的明镜,皎洁澄澈,普照大地,那飘荡在碧空的朵朵彩云,忽而联结在一起,由于折光的作用构成了非常壮观的海市蜃楼的幻影。这两句是用鲜明的形象作比,表现出作者的丰富想象力。最后“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紧扣“送别”诗题,与开头写作者离蜀远游的诗意遥相呼应。李白5岁后至25岁之前都是在蜀地度过的,突然别离家乡到异地远游自然会产生惜别之情。这两句诗的妙处在于,明明是作者有离乡惜别的情思而又不直说,反而采用拟人化手法,说“故乡水”对自己怀有深情,从四川一直送他到荆门外,即“万里送行舟”。采用这种拟人化的手法,比直抒胸臆、陈述离乡之情显得更曲折含蓄,更有诗味和情趣。

诵读此诗我们透过作者对大自然景象的细致观察和欣赏,能体会到年轻的李白刚刚走向社会的那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及其兴致勃勃的无穷活力。尤其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逼真地描写出作者乘船穿过三峡,崇山峻岭逐渐消失在广阔的原野上;汹涌澎湃的万里长江随着山势的消失,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缓缓东流……作者就是用这种白描的笔触,淡淡的色彩,描绘出一幅非常真实的山水画卷。像这样的诗句并无多少人文社会因素在里面,掌握住两点就行:1.前四分之三是描景。2.后四分之一是怀恋故乡。

推荐名句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