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滄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李滄區,隸屬山東省青島市,地處青島中心位置、市區北部,中心位置約在北緯36°10',東經120°26',轄區面積97.98平方千米。李滄區地處北溫帶濕潤性氣候區域,受海洋環境直接調節和季風影響,主要呈海洋性氣候特徵,空氣濕潤,雨量充沛,溫度適中,四季分明。截至2018年,李滄區轄11個街道,區政府駐李村街道。截至2018年末,李滄區常住人口57.74萬人。[1]

李滄境域,由原滄口區李村河以北區域(簡稱「滄口區域」)和原嶗山區李村鎮張村河以北區域(簡稱「李村區域」)組成。清末為即墨縣仁化鄉轄區。民國十一年(1922年),北洋政府接管膠澳後,李滄境域分屬四滄、李村兩個鄉區。1994年5月,滄口、李村區域合併成立李滄區。李滄區是2014青島世園會主辦地,是進出青島市的咽喉之地。

2018年,李滄區實現生產總值(GDP)453.5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0.5%。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132.96億元,同比增長7.4%;第三產業增加值320.57億元,同比增長1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李滄區地處青島中心位置、市區北部,中心位置約在北緯36°10',東經120°26';東沿茶花頂、青台山、花椒山、圍子山一線與嶗山區接壤,西瀕膠州灣,南至李村河與四方區隔水相望,北與城陽區毗鄰。轄區面積97.98平方千米,最大縱距約11千米,最大橫距約14千米。海岸線長約11千米。

地形地貌

李滄區為海濱丘陵區,地勢東高西低,南北兩側底陷,東部系低山丘陵,中部地勢平坦,西部低洼,延伸至膠州灣。

李滄域內有臥狼齒山、老虎山、北平嵐山、煙墩山、樓山、鳳山、棗兒山、牛毛山、東南山、坊子街山、花椒山、雙峰山、青台山、戴家山、圍子山、綿羊頂山、雙龍山、黑石溝山、楊家北山等19座山丘,均系嶗山余脈,其中臥狼齒山海拔428米,是全區最高點。

氣候

李滄區地處北溫帶濕潤性氣候區域,受海洋環境直接調節和季風影響,主要呈海洋性氣候特徵,空氣濕潤,雨量充沛,溫度適中,四季分明。四季基本特點是「春遲、夏涼、秋暖、冬溫」。春季始於4月11日,止於6月底,與24節氣中的「清明」至「夏至」相對應,開始時間較近緯度內陸濟南晚20天左右,持續時間又長得多;氣候溫暖、多風、頻霧、少雨。夏季始於7月1日,止於9月10日,與24節氣中的「小暑」至「白露」相吻合;東南季風裹大量暖濕空氣自海洋而來,造成雨熱同季、氣候涼爽。秋季始於9月11日,止於11月10日,時間較短,與24節氣中的「秋分」至「立冬」相一致;雲淡雨少,涼暖適中,仲秋之後,寒潮頻臨,北風漸多。冬季始於11月11日,止於次年4月10日,跨越24節氣中「小雪」至「春分」10個節氣;多西北季風,氣候乾燥寒冷,但寒冷程度較內陸輕得多,1994~2004年冬季平均溫度為零下0.3℃。

水文

地下水

李滄區域內地下水根據含水介質和埋藏條件不同,大體可分為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兩大類型。

孔隙水主要貯存於河谷平原及山前平原沖積、沖洪積層中的砂及沙礫石層孔隙中,水量豐富且比較均勻,單井出水量可達1000立方米/小時以上,為域內主要地下水源;基岩裂隙水主要貯存於大理石、泥灰岩的岩熔裂隙和火山岩(主要是玄武岩)的也洞裂隙中。其富水性與所處地貌條件、構造斷裂的發育程度和力學性質密切相關。當構造和地貌條件有利時,富水性甚強,單井出水量達1000立方米/小時以上,但分布不均勻,往往出現寬度不一的帶狀或線狀,因而可開採的水資源量較小,不可與孔隙水相比擬。其他基岩如花崗岩、片麻岩、砂頁岩等富水性均很弱,單井出水量一般小於100立方米/小時。

地表水

李滄區域內地表水主要是河流,均屬季風區雨源型,且多為獨流入海的山溪性小河,主要有李村河、張村河、西流莊河、大村河、板橋坊河、樓山河等。

潮汐與潮流

李滄區沿海為膠州灣青島近海潮汐類型,屬規則半日潮類型,在每太陰日中有兩次高潮、兩次低潮,兩次高潮的高度基本一致,兩次低潮的高度有差異;最高潮位400厘米左右,平均高潮位250厘米左右,最低潮位70厘米左右,平均低潮位100厘米左右;滄口水道海域潮時4.6小時,平均潮差300厘米,最大潮差508厘米。

海流以潮流為主,屬正規半日潮流,主要沿滄口水道北北東—南南西嚮往複流運動,0時滄口灣的潮流可出現順時針漩渦。平均最大漲潮流速為72厘米/秒,方向北北東;平均最大落潮流速為45厘米/秒,方向為西南。漲潮滄口灣區余流較弱,流速一般不大於3厘米/秒,樓山河口外海區為6厘米/秒。膠州灣紅島—女姑口—滄口灣海域從表至底存在順時針余流環流系統,且範圍較大。

人口

2012年,李滄區年末戶籍人口31.52萬人,其中女性15.87萬人,育齡婦女人口(15-49歲)83275人。全年新出生人口3878人,人口出生率12.41‰;死亡人口2105人,死亡率6.74‰,人口自然增長率5.67‰。

截至2018年末,李滄區常住人口57.74萬人。

經濟

綜述

2018年,李滄區實現生產總值(GDP)453.5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0.5%。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132.96億元,同比增長7.4%,對GDP的貢獻率為22.6%,拉動GDP增長2.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320.57億元,同比增長12%,對GDP的貢獻率為77.4%,拉動GDP增長8.1個百分點。全區二、三產業結構比例為29.3:70.7。

2018年,李滄區新發展各類市場主體23933戶,同比增長26.19%。其中,新發展企業8979戶,同比增長16.3%;新發展個體工商戶14954戶,同比增長32.98%。全區登記在冊市場主體108635戶,相較於2017年底市場主體總數增長15.67%。其中,企業45518戶,較2017年年底企業總數增長23.62%;個體工商戶63112戶,較2017年年底個體工商戶總數增長10.54%。

2018年,李滄區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0.17億元,同比增長25%;完成區級財政支出86.99億元,同比增長35.92%。區級財政支出中,衛生文教事業經費18.19億元,同比增長14.91%,其中教育經費14.21億元,同比增長14.97%。

2018年,李滄區完成區級稅收收入57.79億元,同比增長13.13%。其中,二產稅收12.22億元,同比下降4.98%,占區級稅收收入的21.15%;三產稅收45.52億元,同比增長15.45%,占區級稅收收入的78.77%。三產稅收中,房地產業完成稅收25.72億元,同比增長7.17%,占三產稅收的56.5%,占區級稅收收入的44.51%。

2018年,李滄區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5.8%,其中在建第二產業投資項目2個,完成投資額占全區投資總額的1%,同比增長486.3%;在建第三產業投資項目113個,完成投資占全區投資總額的99%,同比增長14.9%。第三產業投資中,房地產開發項目34個,累計完成投資125.7億元,同比下降38.3%。

2018年,李滄區房地產開發項目房屋施工面積377.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8.6%;其中住宅264.7萬平方米,下降37.3%。房屋竣工面積30.9萬平方米,下降79.3% ;其中,住宅竣工面積6.1萬平方米,下降94.2%。

第一產業

李滄區為城區,無第一產業統計數據。

第二產業

2018年,李滄區新增新三板掛牌企業4家,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205家,規模以上股份制改造企業44家。

2018年,李滄區規模以上工業累計完成總產值270.51億元,同比增長23.5%。全區22個行業大類中,14個行業保持增長,增速較快的行業有:印刷和記錄媒介複製業同比增長53.4%,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同比增長42%,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同比增長39.8%,專用設備製造業同比增長34.9%,醫藥製造業同比增長34.5%。

2018年,按經濟類型分,李滄區股份制經濟完成產值191.97億元,同比增長34.6%;外商投資經濟完成產值78.45億元,同比增長2.9%,其他類型企業完成產值0.09億元,同比下降40%。

2018年,李滄區規模以上工業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00.05億元,同比增長21.9%;實現利潤總額10.35億元,同比增長28.7%;實現利稅60.13億元,同比增長22.8%。

2018年,李滄區有總承包和專業承包資質的建築業法人單位實現建築業總產值31.5億元,增長69.1%。其中,建築工程產值26.8億元,增長76.9%;安裝工程產值0.7億元 ,下降30.2%;其他產值4億元,增長58.9%。簽訂合同額101.1億元,增長48.2%,其中新簽訂合同額29.8億元,下降36.7%。

第三產業

2018年,李滄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62.91億元,同比增長12.3%。其中,批發業實現零售額55.15億元,零售業實現零售額362.09億元,住宿業實現零售額1.46億元,餐飲業實現零售額44.21億元。

2018年,李滄區265家限額以上批發零售和住宿餐飲企業完成銷售額(營業額)593.74億元,同比增長33.3%。其中,限額以上批發業完成銷售額414.98億元,同比增長42.1%;限額以上零售業完成銷售額174.06億元,同比增長16.3%;限額以上住宿業完成營業額1.74億元,同比增長20.2%;限額以上餐飲業完成營業額2.96億元,同比增長21.1%。

2018年,李滄區實現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200.39億元,增長51.4%,其中出口65.09億元,增長0.3%;進口135.3億元,增長100.7%。貨物貿易出口中,加工貿易出口0.47億美元,下降25%。一般貿易出口6.53億美元,下降26.6%。全區實現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1.58億美元,下降22.6%,其中,服務進口1.26億美元,服務出口0.32億美元。實現境外投資貿易營銷額0.49億美元,增長 308 %。

2018年,李滄區新批准外資項目33個,全年實現到賬外資(商務部FDI數據)3.5億美元,下降17.26%。

2018年,李滄區引進投資過億元內資大項目35個,總投資過50億元大項目1個。百強龍頭項目招商取得突破,全區新引進國內500強項目2個(由國內500強或其子公司投資並控股),全區實際利用內資完成107.94億元,增長13.5%。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2018年,李滄區專利申請數1932件,發明專利申請數566件,授權發明專利數113件。科技企業孵化器25個,在孵企業1175家。年末全區累計職稱評定人員16855人。其中,高級職稱743人,中級職稱4346人,初級職稱11766人。

教育事業

截至2018年末,李滄區共有教育部門辦初中學校8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222個教學班,在校學生9759人、同比增長5.45%;教育部門辦小學36所,846個教學班,在校學生35354人、同比增長5.29%;托幼園所109所,709個班,在園人數23705人、同比增長5.56%。

文化事業

截至2018年末,李滄區共有街道綜合文化站11處,建築面積22022平方米,組織文化活動1130次,舉辦培訓班470次。區圖書館藏書49萬冊,圖書室86個。

醫療衛生

截至2018年末,李滄區共有衛生機構(含診所)449處。其中,醫院22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60處,門診部、診所、衛生所、醫務室364處,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服務中心1處,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處,衛生監督所(中心)1處。全區擁有醫療床位3002個,各類衛生技術人員7071人,2018年診療557.3萬人次。

體育事業

截至2018年末,李滄區共有省、市級體育傳統項目教練員47人,運動員570人;業餘運動隊教練員92人,業餘運動員1420人;組織參加國家、省、市級比賽12次。群眾體育活動豐富,全區共有老年體育協會、各類輔導站、老年人球隊210個。

人民生活

2018年末,李滄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817元,增長7.7%;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2890元,增長7.6%。

城市建設

截至2018年末,李滄區有公園個數28個,公園面積776.64公頃,綠地總面積4183.2公頃,綠化覆蓋面積4259.13公頃,綠化覆蓋率43.7%,公共綠地面積1140.34公頃,人均占有公共綠地22.35平方米,當年植樹2.01萬株,財政綠化投資額3.1億元。

環境保護

2018年,李滄區大氣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平均值78微克/立方米,細顆粒物(PM2.5)年平均值38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日平均值9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日平均值33微克/立方米,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晝間)53.1 dB(A),交通幹線噪聲平均值(晝間)71.7 dB(A)。

交通運輸

李滄區距青島流亭機場有10分鐘車程。國家一級樞紐站——鐵路青島北站選址李滄西海岸,2010年4月開工建設,2014年1月投入運營,短期年客流量925萬人次,規劃遠期至2020年客流量1800萬人次。全市規劃的8條地鐵線,有4條經過李滄,其中M1、M3、M8線與青島北站實現垂直換乘。膠州灣大橋青島端接線在李滄落地。進出青島的五條縱向主幹道(環灣大道、重慶路、黑龍江路、青銀路、濱海大道)均經過李滄。

截至2018年末,李滄區道路總長度(指竣工道路)393.8千米,鋪裝人行道板335.72萬平方米,養護路面469.71萬平方米。

歷史文化

木偶戲

木偶戲,青島地區叫「撮頭子戲」,是流動藝人在集市、村鎮演出的一種娛樂形式。表演者自帶一微型戲台,狀若立櫃。演員躲於下面布幔中,操縱上面木偶演出。製作粗糙,劇情多為傳統的小故事。

社火

青島社火早在明清時期就有記載,主要烘托節日喜慶氣氛。尤其是舊曆正月十五上元節,最為興盛。建國前,市內及即墨、膠州等縣城自正月十四日起各商號團體就組織社火演出慶祝,集鎮和村莊也各自組織活動,串街走巷,鑼鼓喧天,形式有高蹺、秧歌、旱船、跑驢等。

風景名勝

青島世園會

2014青島世園會是以「讓生活走進自然」為主題,園區選址位於青島市李滄區東部的百果山森林公園。這是首次在中國臨海城市舉辦的具有山地型特色的世界性園藝展會,園區總規劃面積約5.3平方千米,會期為2014年4月至10月,展期184天,接待國內外遊客約1100萬人次。青島世園會總體規劃布局突出「天女散花」「天水地池」和「七彩飄帶」三大特點。「天女散花」創意源於浪漫的中國古典神話故事「七仙女下凡」。自山頂貫穿整個園區至主入口兩千多米長的玫瑰大道,寓意天與地的通道,是歷屆世園會最長的花帶。

十梅庵梅園

青島梅園位於李滄區北部十梅庵社區。梅園始建於1995年,占地近800畝,有各種梅花品種130多種,世界稀有品種26種,梅樹15000餘株,梅花盆景5000多盆,是國內較大的梅園之一,園內還建有暗香亭、摩崖石刻、碑林、梅台、水榭香溪等景點。梅園東側的禽鳴苑,占地120畝,有各種鳥類100餘種,5700餘只,包括國家珍貴的一、二類保護鳥類及多種候鳥。另外還建有松鶴瀑、天鵝湖、潛龍池、鳥類表演場等景點。

玄陽觀

玄陽觀又稱竹子庵,位於李滄區戴家社區北山,始建年代待考,清乾隆年間重修。2006年10月區政府向社會募集資金重修玄陽觀。玄陽觀為道教建築,分東殿和西殿。殿內供奉王母娘娘塑像。玄陽觀遺存多處摩崖石刻和碑刻,主要有「金丹早成」、「紫竹埜林」、「重師玄風」、「道義千古」、「靈隱玄陽」等。每逢正月十五是竹子庵的山會,每到這個日子,許多人前來進香還願,祈求神靈保佑家人平安幸福。

仙姑塔

仙姑塔位於青島市李滄區於家下河社區。仙姑塔始建於民國十二年(1923),為紀念該村貞節奇女於姑娘由當地鄉紳及村民捐資修建而成。文革期間遭到一定的破壞,2002年李滄區政府啟動文物保護工程對仙姑塔進行了修復。該塔塔高21.8米,是一座八級八角的密檐式建築。塔基為石質,並嵌有陰刻銘文,銘文記述了於仙姑的生平事跡,民間傳說及修塔緣由、經過。底層神龕內供奉於仙姑塑像,二層塔身鐫刻由清末法部右侍郎王序撰寫的「貞閨仙跡」四字。

明真觀

明真觀位於青島市李滄區振華路141號。明真觀俗稱「滄口大廟」,儒、釋、道三教兼容。始建於民國十四年(1925年),原址位於達翁村,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日軍擴建機場時被拆除,同年在現址開始重修。文革期間明真觀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塑像被毀,道人被逐。2003年開始搶救性的修復和保護,2004年12月修復竣工。修復後的明真觀占地面積4600平方米,分為山門殿、前殿和後殿共三層大殿。山門殿供奉韋馱和王靈官;前殿主殿為靈母殿,供奉靈山老母、眼光娘娘和月光娘娘,東西配殿分別為送生殿和純陽殿,供奉着送生娘娘、呂祖、關公等;後殿主殿為玉皇殿,供奉玉皇大帝和四大天王,配殿為三教殿供奉釋迦牟尼、孔子和老子。

大棗園牌坊

大棗園牌坊位於青島市李滄區北部大棗園社區內。大棗園牌坊是青島地區唯一倖存的功德石牌坊。該牌坊始建於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是清廷為表彰三次升遷並教子有方的王柱今及其子孫而立,頂層牌樓文革期間被毀,2002年李滄區政府按原貌對大棗園牌坊進行了全面修繕維護。大棗園牌坊為一處兩座,兩座牌坊間距約80米。東牌坊坊額兩面均橫刻「龍章三錫」四個楷書大字,下層橫額豎刻王柱今的履歷。西牌坊坊額兩面均橫刻「義方式訓」四個楷書大字,下層橫額豎刻王柱今的三個兒子及孫子王懿科舉應考的名次。

著名人物

郝建秀,1935年11月生,華東紡織工學院畢業。歷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書記處書記。

王寧,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主持人,1981年畢業於青島31中,1986年考入北京廣播學院。

王仙坡,著名國畫家,名知昌,字仙坡,號依山園主、白衣舍人,李滄區大棗園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