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姨·猫·老伴儿(清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李姨·猫·老伴儿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李姨·猫·老伴儿》中国当代作家清涓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李姨·猫·老伴儿

李姨和老伴儿去超市采购。

李姨挑了一些日用品,放在老伴儿提的购物篮里。路过放肉食品的货柜,李姨拿了一包火腿肠,老伴儿喝了一声“放下”,李姨无奈,只好放下了。

回家。走到楼底下,两只流浪猫冲着李姨跑了过来。李姨蹲下,摸着猫道歉:“对不起,今天什么都没有。”

老伴儿拎着购物袋目不斜视地进了楼道,李姨继续对猫说话:“下午下来给你们买火腿肠吃。”两只猫失望地走了,边走还边回头。李姨更惭愧了。

中午吃虾。

李姨煮好虾,从厨房伸出头瞄瞄客厅里看电视的老伴儿,老伴儿正盯着电视上的游泳比赛出神。她赶紧拿了一个塑料袋,装了几只虾,藏起来,这才把其他虾盛到盘子里,端上餐桌。

老伴儿拿起筷子,看了看盘子里的虾,扫了李姨一眼:“好像少了。你少干那些没名堂的事儿。”

李姨心虚,却还虚张声势:“我干什么了?我什么也没干!爱吃吃,不爱吃拉到,我还不想伺候了!”

老伴儿没理李姨,开始吃饭。

李姨松了口气,也开始吃了。

收拾完,老伴儿午休了。李姨从厨房拿出装的塑料袋,轻手轻脚地出门了。

老伴儿闭着眼睛躺着,眼皮动来动去。

李姨来到楼下,“咪咪,咪咪——”她叫了两声,两只猫不知从哪里窜了出来。

李姨拿出虾,边剥边说:“不着急,不要抢,一人三只。”

喂猫吃完虾,李姨拍拍手,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晚饭后,李姨和老伴儿看电视。

李姨盯着电视,漫不经心地说道:“老刘家的猫生了一窝小……”没等她说完,老伴儿恶声恶气地嚷道:“打住!”

李姨马上住了口。

老伴儿又在看电视。电视里放着球赛。

李姨搞完卫生,看到老伴儿坐在沙发上打盹,电视其实只是个背景。她叹口气,为老伴儿担心:整天坐在电视机前,很少下楼,不爱锻炼,老得太快了,活着也看不到精气神。

刚好电视里插播广告,广告里出现了一只可爱的狗狗,李姨若无其事地说道:“要不,咱们养一只小狗吧,没事下楼遛遛狗……”

正在打盹的老伴儿一激灵,醒过来了:“你少动这个脑筋,啥都不养!”

李姨不吭声了。

其实,李姨和老伴儿曾经养过一只,养了七年,白色,很漂亮。有人敲门时,那猫就窜到门边,扒着门锁,做出开门的样子。

日常喂猫的事儿,给猫洗澡的事儿,都是老伴儿操心,李姨只负责和猫玩儿。

儿媳妇怀孕时,儿子说家里不能养宠物。李姨和老伴儿商量来商量去,虽然百般不舍,还是打算把猫送人。

这么可爱的猫,愿意养的人不难找。李姨一个同事欢天喜地地把猫抱回去了,还背走了一兜猫粮、一个猫窝、几个小玩具。李姨和老伴儿难过得几顿都吃不下饭。

三天后,同事把猫送回来了,说猫不吃不喝,担心给饿死了。

李姨和老伴儿看着无精打采的猫,更难过了。

第二家到第四天也把猫送回来了,理由一样。

李姨和老伴儿实在无法,在别人的建议下,决定把猫送到动物救助站去。

老伴儿提前打听过了,据说送到救助站的宠物,在一个短时期内如果没人领养,就会被实施安乐死。

老伴儿没敢把这个情况告诉李姨,怕李姨受不了。但他央求动物救助站的宠物医生,不管情况如何,如果李姨忍不住来问,就说被人领养了。

猫被送走了。

李姨果然去打听过几次,回来总会又伤心又欣慰地嘀咕,希望新主人能像他们一样对猫。

老伴儿也偷偷去过,只去了一次,知道了猫最后的结局。他总是做一个相同的梦,梦里会出现那只猫。

至此,老伴儿决心永不养任何宠物。

现在,儿子一家早就搬走了,孙子也早就长大了,李姨一直动心思,想重新养个猫啊狗的,却总是遭到老伴儿的拒绝。

只是,李姨不知道个中原因,而且永远不会知道。

老年节单位聚餐,李姨带着老伴儿一起参加。

服务员问李姨的老伴儿喝什么饮料,李姨赶紧按住杯子,说她老伴儿只喝白开水,他血糖高,那些饮料都是含糖的。

李姨却没跟大家同步拿筷子。她从斜跨在身上的包里掏出一个小巧玲珑的塑料盒,倒出一颗药丸,递到老伴儿手里,又端起开水递到另一只手里,对同桌的老同事们抱怨:“你看麻烦不?还没吃饭,得先吃药,这颗是降血糖的。”老伴儿仰起头咽下了药片,李姨又从塑料盒里倒出了一颗药丸,递给老伴儿,“这颗是降血压的。小心驶得万年船,我一点也不敢大意。”

老伴儿喝完药,李姨拿起筷子递给老伴儿,自己把塑料盒盖好,重新装进随身背着的包里。

“包谷面,打搅团,好儿不如瞎老婆,瞎老婆好使唤……”有同事和李姨开起了玩笑。

李姨嘟囔:“要不我怎么不爱出门呢?嫌麻烦。每次出门,我都得计划好要在外边呆多久,需要带哪些药,带多少。他是个甩手掌柜,啥心都不操。”她一边发牢骚,一边给老伴儿夹他喜欢吃的菜,“这盘双味山药你就别吃了,含糖量太高了。这盘清炒芥兰可以多吃两根。”

“老李真是个好老伴儿,对老头照顾得周到着呢。每两周带老头去查一次血糖和血压,这么多年了,她老头的血糖和血压一直控制得很好,全是老李的功劳。”

李姨谦虚地说:“谁让咱天生就是个伺候人的命呢?唉,没办法,天生就是个劳碌命。”

李姨边吃边照顾老伴儿边唠叨:“我是家里称职的女仆。每天早上,我要下楼买回早点,然后拎着菜兜,先到公园锻炼半个多小时,再去菜市场采购,回家做午饭。午休后,搞搞卫生,差不多又该做晚饭了。退休以后我一直都这么过。还好,现在儿子孙子都不在眼前,家务没有以前多了,谢天谢地,我身体还算结实。”

斜对面的吴老师,翻过年就八十了。李姨看着她哆哆嗦嗦夹不起那个茄盒,就帮她夹到盘子里了。

然后她叹了口气,不说话了。

……

这顿饭吃了很长时间,大概比以前任何一顿饭都长吧。

唉,谁又能知道自己的暮年是什么样呢? [1]

作者简介

清涓,中学教师,工作之余喜欢涂鸦,散文曾发表于《读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