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李天来 | |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
出生 |
1955年9月 辽宁省绥中县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大学教授 |
李天来,1955年9月出生,辽宁省绥中县人,中共党员。沈阳农业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辽宁省委员会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副主任。
2016年,被评为2016全国教书育人楷模[2]。
人物经历
1982年1月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蔬菜专业后留校任教,1988年3月获农学硕士学位,1996年7月获农学博士学位,曾先后2次赴日本留学和合作研究。1993年5月破格晋升为教授,1996年6月被遴选为博士研究生导师。1991年6月起,先后历任沈阳农业大学园艺系副主任、农学院副院长、园艺系主任及园艺学院院长等职,2001年9月至今任沈阳农业大学副校长。兼任国家级重点学科-蔬菜学科带头人,辽宁省设施园艺重点实验室主任,沈阳市工厂化高效农业技术研究与服务中心主任,辽宁省普通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十五"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主题专家,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设施园艺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园艺学会常务理事、设施园艺分会副会长,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园艺学科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专家评审委员会成员,辽宁省政府学位委员会学科组成员,辽宁省政协委员,沈阳市侨联副主席,《沈阳农业大学学报》主编,《园艺学报》编委,《农业工程学报》编委,《中国蔬菜》编委,《温室园艺》编委,《高等农业教育》编委,《辽宁农业科学》编委等职。
人物事迹
56岁的沈阳农业大学副校长李天来博士,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从沈阳农业大学蔬菜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85年3月,他赴日留学,三年后回国。
多年来,他一直从事设施园艺及蔬菜生理生态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在科研工作中,他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扎实工作,先后主持完成了科研课题13项。其中,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七项,厅级奖二项。这些成果均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累计产生经济效益近10亿元。
他在日光温室番茄及黄瓜生理生态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对"番茄畸形果发生机理的研究"和"番茄维管束走向及光合产物运转途径研究"的成果,己达世界先进水平。他主持完成的"番茄工厂化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研究"、"果菜立体栽培技术研究"课题均已通过国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由于工作业绩突出,他获得了国务院特殊津贴,并获得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辽宁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3]。
30多年来,沈阳农业大学教授李天来一直工作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以满腔工作热情,为我国设施园艺学科与产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我为农大培养了一批师资”
李天来乐于教学,一直坚持为学生授课。即使是国家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学校的副校长,他仍以三尺讲台为荣,以自己的一颗爱心,引导学生走向专业之路。
他上课从来都是热情饱满,力求将自己的所学最大量传授给学生。课堂上,他注重学生对专业相关概念的理解,注意知识的科学性与系统性,“从李天来课程中学到的东西让我们受益终生。”许多毕业生如是评价。其背后是李天来的艰辛付出,“课上一分钟,课下十年功”。
李天来多年讲授《设施园艺学》课程,负责课程建设规划的设计、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环节的编制、组织实施等,对其中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反复修改,将自己的科研进展及同国内外同行交流得到的信息及时融入课堂教学,拍摄相关照片3000余张,收集各种设施模型、覆盖材料、滴灌带等实物教具100余种。他的课堂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同步,既向学生展示产业发展的宏观趋势,又注意生产实践中关键技术环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经过多年的努力,蔬菜栽培教学团队于2009年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设施园艺学》课程于2010年入选国家级精品课,李天来本人也于2009年荣获第五届高校教学名师奖。
李天来注重教学实践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2005年主持完成的“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针对教学研究型大学特点,既注重了“厚基础、宽口径”,又重视了“精专业、高素质、强能力、创新型”,教学计划划分公共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平台和专业方向模块课,即“4平台+1模块”的专业培养模式;实践教学划分社会实践、教学实习、专业实践、专业实验、毕业论文、生产实践等模式,建成了完整的具有沈阳农业大学特色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体系,获得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以后又相继完成了“教学研究型农科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教学质量提升研究”与“教学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的研究实践”,分别于2009、2013年获得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他关心爱护学生,目前已是桃李满园。在他的培养下,博士后出站24人,在站8人;博士毕业42人,在读20人;硕士毕业55人,在读4人;全日制专业学位毕业5人。直到目前,李天来还记得当年自己所带的学生,无论走到那里,他总想着农大的毕业生,对于农大毕业生的情况也是记得最多的。对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李天来总是通过适当提高助研津贴给予照顾。“我为农大培养了一批师资”,他的博士后来自不同的专业,合作培养学生的题目都是结合每个人的专业研究方向,这就给李天来增加了工作量,他除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去了解学生所学专业的研究进展,把握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进展。
“一流的大学靠熏陶”,这是李天来常挂在嘴边的话,他也正是以自己的言行去感染着大家。刚参加工作时,本科生较少,他都亲自带领学生做试验, “那时对本科生真是比现在的研究生还要重视。”“我们的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亲自动手,做到‘与植物对话’,去认真观察总结,真正了解植物的特性,才能将作物种好。”“做试验,首先得栽培技术过关,否则就分不清是试验处理的原因,还是栽培的原因了。”
李天来经常教导学生要有“五心”:一是有爱心,要孝敬父母,关爱家人,帮助同学,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二是有包容心,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善于换位思考,多为别人着想,一个人心有多宽,才能够做多大的事;三是有感恩心,做到帮助别人,不求回报,而受助于人,一定要记得感恩;四是有进取心,学习、工作都要积极进取,无愧于心,有些事儿努力了不一定必有回报,但不努力一定无回报,“努力争取,顺其自然,保持心态平衡”,他的这句话也为学生熟记于心;五是有恒心,做科研工作要树立正确目标,耐得住寂寞,持之以恒坚持完成才能取得成功。
他解决了“吃菜难”的问题
李天来是我国最早研究日光温室蔬菜的设施园艺专家。自1982年起,为解决我国北方冬季“吃菜难”问题,坚持30余年力克北方寒区冬季蔬菜高产优质节能生产难题,不仅创建了节能日光温室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率先研制出太阳能高效利用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和现代节能日光温室;而且创建了北方寒区蔬菜全季节高产优质生产模式与技术体系,研制出蔬菜主要逆境生育障碍调控技术,开创了我国北方寒区全季节不加温高产优质生产果菜的先例,为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日光温室蔬菜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相关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二等以上科技奖励1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一)、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3项第一,2项第二)。
冬季蔬菜供应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北方农民的难题,上个世纪80年代,李天来跟随张振武教授参与了节能型日光温室蔬菜栽培研究,亲自进驻海城进行日光温室研究,用仅有的温度计等简单仪器进行观测,积累了节能型日光温室的第一手资料,也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参与完成的“北方冬淡季鲜细菜生产技术开发研究”先后于1990、1991年获得辽宁省星火科技奖一等奖、国家星火奖二等奖,这是我国日光温室方面获得的第一个奖项,也确立了沈阳农业大学设施蔬菜栽培团队在全国设施蔬菜栽培研究中的地位。“九五”期间,李天来主持了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工厂化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工程(辽宁分项),设计建造了农民建得上(买得起)、用得起、效益高的新一代节能型日光温室辽沈I型日光温室,建立了北方寒冷区日光温室番茄长季节高产稳产栽培技术体系,达到了在北纬42度,不加温情况下,可生产喜温果菜的要求。自此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攻关(支撑)、“863”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地方重大项目等科研课题30余项,使果菜冬季不加温生产区由40.5°N推移到43.5°N。
李天来不仅创建了节能日光温室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率先研制出太阳能高效利用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和现代节能日光温室;而且创建了北方寒区蔬菜全季节高产优质生产模式与技术体系,研制出蔬菜主要逆境生育障碍调控技术,开创了我国北方寒区全季节不加温高产优质生产果菜的先例,取得了累累硕果,设施蔬菜栽培技术与产品,在东北、内蒙东南部、华北北部以及西北和黄淮海部分地区累计推广1684万亩,占区域内日光温室面积70%以上,不仅解决了我国北方寒区主要果菜冬春供应难题,而且促进了农民增收。
成就荣誉
1991年以来,李天来副校长先后获得农业部教书育人先进教师(1991)、辽宁省首届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1992)、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1992)、国务院特殊津贴(1993)、辽宁省优秀教师(1993)、沈阳市模范教师(1993)、沈阳市归侨侨眷"十佳"人物(1994)、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7)、沈阳市优秀教师(1997)、辽宁省归侨侨眷先进个人(1999)、沈阳市科教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00)、沈阳市第二届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0)、辽宁省普通高等院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01)、沈阳市优秀教师(2001)、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2001)、"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先进个人(2001)、沈阳市劳动模范(2002)、第三届沈阳市优秀专家暨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003)、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2003)、辽宁省高等学校学科拔尖人才(2003)、沈阳市海外归国人员"十佳"人物(2003)、辽宁省五一奖章(2004)、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2004)等20余项奖励或荣誉称号,并入选学校首批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996)、农业部"神农人才计划"(1997)、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1998)、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计划(1999)、2012年沈阳市劳动模范等。
主要成就
李天来副校长多年来一直从事设施园艺及蔬菜生理生态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已培养和正在培养博士研究生25人、硕士研究生21人,博士后7人,曾主讲《保护地蔬菜栽培学》、《蔬菜研究法》、《蔬菜专业实践》、《蔬菜专题讲座》等本科课程5门,《高级蔬菜栽培生理》(蔬菜发育生理、光合生理和脱落生理方向)、《设施园艺专题》等硕士研究生课程3门,《现代蔬菜学》(逆境生理方向)博士生课程1门。副主编和参编《无土栽培学》、《设施园艺学》全国教材2部。作为主持人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近10篇。近十年来,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和省部级自然科学研究课题28项,在园艺设施环境变化规律及其与蔬菜生育的关系、设施蔬菜高产栽培的基本理论与配套技术、蔬菜生理病害发生机理及防治技术、蔬菜发育生理、光合产物运转和代谢生理及植物生长代谢调节剂的作用机理等方面取得具有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这些研究不仅为制定设施蔬菜生产技术规范提供了理论依据,且在应用技术上有所创新。尤其是突破了北纬42度地区冬季基本上不加温生产喜温性果菜并获得高产的难关,制定出规范化配套栽培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于生产,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持的"工厂化农业(园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辽宁省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主要果菜立体栽培技术研究""日光温室冬、春茬番茄高产稳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等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6项,作为早期从事日光温室生产技术研究的科技工作者,为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技术推向全国并取得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物评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作为一名园艺科研、教学工作者.沈阳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天来教授一直悟守这句箴言,践行坚守执着、行胜于言的信念,脚踏实地、勤勉敬业,在科研,教学领域均取得了突出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