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李培明:东方地球物理公司采集技术支持部总工程师、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物探总监,兼物探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主编。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李培明,男,1966年3月生,中共党员。198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地球物理专业,1994年获同济大学地球物理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石油学会、SEG会员。现任东方地球物理公司采集技术支持部总工程师、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物探总监,兼物探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主编[1]。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目录

人物事迹

专业特长

地震资料采集、处理与静校正等方面的研究。

 
李培明主编的《油地球物理勘探

主要科研成果

从事二维、三维、VSP等地震数据采集方法、偏移成像、静校正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完成了适应复杂地表与复杂地下构造的二维叠后有限差分时间与深度偏移、三维一步法有限差分时间与深度偏移软件。负责KLSeis1.0地震资料采集软件系统的静校正方法的研制、开发工作,并获集团公司2001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

先后承担、参与了多个国家、集团公司重点项目的研究工作,其中《西部复杂地区三维地震采集技术》获2004年度集团公司技术创新一等奖、《山地及深层三维采集技术》获2002-2003年度东方地球物 理公司技术创新奖特等奖。提出的模型约束三维初至折射静校正方法、综合应用多种静校正方法的思路,对解决了复杂区静校正难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十五"至"十二五"期间,先后负责或参与了《矢量地震、山地地震勘探技术研究》、《高精度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研究与应用》等多个国家与集团公司重点科研与生产攻关项目,创新性地提出了模型约束的初至折射静校正、多尺度与可形变层析静校正、观测系统优化的定量评价、海量数据采集实时监控等多项关键技术与方法,取得了近20项专利成果,率先倡导并探索研究形成了高密度宽方位高效地震勘探方法。[2]

主持或参与开发完成了能适应复杂地表与复杂地下构造的二维叠后有限差分时间与深度偏移、三维一步法有限差分时间与深度偏移、地震采集工程软件系统KLSeis1.0、三维多尺度与可形变层析静校正等多套软件、《新一代地震采集工程软件系统KLSeisⅡ》等多项方法软件,获国家软件著作权10多项。

他先后在《The Leading Edge》、《Geophysics》、《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等刊物发表了20多篇学术论文,翻译出版了两本SEG系列丛书。[3]

荣誉

曾获得集团公司先进科技工作者的荣誉称号,授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傅承义青年奖。在《地球物理学报》、《the Leading Edge》等刊物以及SEG、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石油学会等国内外技术交流会上发表了《模型约束的三维初至折射静校正》、《Applying 3D Seismic in a Complex Mountainous Area of Tarim Basin》、《可分裂的三维陡倾角深度偏移算法》等10多篇学术论文。[4]

参考文献

  1.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网站开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引用日期2018-05-05]
  2. 观测系统对偏移振幅和偏移噪声的影响分析 来自 维普
  3.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名单正式公布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引用日期2018-05-05]
  4. 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科技创新 > 科苑英才 李培明 2017-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