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李亚俐,上海龙门雅集董事长。

目录

龙门画廊主持人

台湾龙门画廊创立于1975年,一向以推动现代与当代艺术为主要经营方针,专营二十世纪战后崛起于国际艺坛的中国海内外杰出艺术家作品,如朱沅、赵无极、朱德群、朱铭、庄喆、丁雄泉以及中国当代艺术家如徐冰等目前享誉亚洲艺坛的艺术大师作品,开启台湾1975-90画廊时代现代化经营之先河。

1990年代初在国际化经营的目标下,龙门画廊主持人李亚俐开始将事业触角伸向国际艺术市场都会 – 纽约、芝加哥、伦敦、巴黎、东京等地,与卓越的国际一级画商们,建立持续互信的良好合作关系。于此阶段时期,李亚俐旅居纽约、台湾两地;独子李俊毅则于纽约分别完成了小学与中学的课业。

1995-1997年,李亚俐当选台湾“画廊协会”主席,创办“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 ( Taipei Art Fair International R.O.C.) ,汇集来自世界各国的顶尖如Pace Wildenstein、Richard Grey、Enrico Navarra、Tamenaga、Nichido、 Marlborough、Annely Juda等一流画廊参与,分别展出国际大师艺术作品如:A.Renoir、Pier Mondrian、Marc Chagall、Pablo Picasso、Joan Miro、Jean Arp、Jean Dubuffet、Frank Stella、Jean-Michel Basquiat等经典之作,赢得当时台湾艺术产业黄金时期“市场国际化开拓者”美名。[1]

成长经历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开门迎客的台湾龙门画廊,开启了1975-1990年代画廊时代现代化经营的先河。秉承“推动现代与当代艺术为主要经营方针,专营二十世纪战后崛起于国际艺坛的中国海内外接触艺术家作品”的经营方针,近四十年来龙门画廊推动或经营着如朱沅芷、赵无极、朱德群、朱铭、庄喆、丁雄泉以及中国当代艺术家如徐冰等目前享誉艺坛的艺术大师作品。九零年代后,李亚俐调整了画廊经营目标,在“国际化”大旗下,龙门画廊与纽约、芝加哥、伦敦、巴黎、东京等国际艺术市场都会的一级画商们建立持续互信的良好合作关系。进入九十年代中期,当选“台湾画廊协会”主席的李亚俐创办了在今年11月即将迎来二十岁生日的、汇集国际一流画廊参与的“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在那个被视为台湾艺术产业黄金时期的年代获誉“市场国际化开拓者”美名。

二十一世纪初台商大量涌入中国,李亚俐在2002年定居台商聚居的上海,并开始尝试事业的转型。2004年开始李亚俐进入拍卖,在翰海拍卖连续创下多项拍卖纪录之后,与独子李俊毅“携手”进入艺术领域国际拍卖业巨擘的苏富比——李俊毅投效苏富比纽约总部亚洲当代艺术部门,李亚俐则任职香港苏富比亚洲总部东南亚、中国地区董事以及二十世纪中国艺术部主管。在金融风暴震荡下的李亚俐率领苏富比凭借一组林风眠的油画作品再续“市场开拓者”的辉煌。

定居上海十年之后,李亚俐开办了龙门雅集画廊

时至今日,历史的积累让龙门雅集收获着稳定的发展路径,而这也让李亚俐在展览筹备上得以坚持“传统”。李亚俐尤为重视与艺术家的第一次合作,她将与艺术家展前的沟通形容为是一种“约会”,在双方不断的交流、沟通中完善着每一场有着龙门雅集风格的“初次亮相”。李亚俐介绍说,因为通常他们倾向于选择已经取得一定声望的艺术家,因此在每一场首展之前一定会有龙门画廊自己撰写的一篇文章来回顾艺术家的过去,同时为艺术家量身打造不一样的学术线索。[2]

作为活跃于两岸三地的艺术品经营家,李亚俐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国现代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而她创办的龙门雅集也成为众多艺术家展示作品的最佳场所。[3]

香港龙门雅集开幕首展

3 月 25 日,香港龙门雅集举办开幕首展“投入与映射: 亚洲世代”,展示来自24位中、日、韩艺术家的 70 件作品。这标志着最早创立于上海的龙门雅集,正式进军香港、乃至国际市场,画廊将经营范围正式扩展至亚洲现代与当代艺术。

龙门雅集创始人李亚俐表示,7年来,上海龙门雅集已进入稳定期。过去二、三年内,她曾尝试将画廊于艺术品带入国际舞台,全面实现创立该画廊的初衷——聚焦亚洲现当代艺术。如今,香港龙门雅集的开设,是其正式进军海外市场的关键一步。“进驻香港,是画廊进军国际的开始。”李亚俐告诉雅昌艺术网。

  此次展览的参展阵容能看出其进军国际的雄心。24位参展艺术家出生于1920 至 1980 年间,他们在长达60年的历史坐标轴里,以各自的作品,呈现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文化与审美。从参展名单上,我们能看到龙门雅集拓展亚洲的“雄心"。[4]

外部链接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