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杆狀病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杆狀病毒

成生物學技術作為21世紀的一門新興生物學技術,推動了生命科學乃至整個自然科學領域的發展。病毒的人工合成為深入揭示病毒的本質和功能,

以及病毒的遺傳改造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以往,對病毒人工合成的探索主要集中在RNA病毒上,而目前已知最大的RNA病毒基因組也僅有~30 kb。迄今為止,

所報道成功合成的DNA病毒最大不超過6 kb。杆狀病毒是一類大的雙鏈DNA病毒(基因組大小80-180 kb),在生物農藥、真核表達系統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近期,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胡志紅課題組聯合運用PCR及酵母轉化相關的同源重組(Transformation Associated Recombination, TAR)技術,

首次合成了杆狀病毒模式種AcMNPV的全基因組,並通過轉染細胞成功拯救出了有感染性的人工合成病毒。

感染和傳播

杆狀病毒是一類具有囊膜包裹的雙鏈環狀DNA病毒,其基因組大小為80-180 kb,在自然界中以節肢動物作為專一性宿主進行感染和傳播。

杆狀病毒是一類具有囊膜包裹的雙鏈環狀DNA病毒,其基因組大小為80-180 kb,在自然界中以節肢動物作為專一性宿主進行感染和傳播。

杆狀病毒區別於其他病毒的一個特點是其具有兩種不同的病毒粒子形態:一種為出芽型的病毒粒子(budded virus, BV),

主要介導細胞與細胞之間的系統感染,入侵細胞是通過受體介導的內吞作用;另一種為包埋型的病毒粒子(Occlusion- derived virus, ODV),

在病毒的口服感染過程中,節肢動物腸道鹼性環境使包埋型的病毒粒子外殼脫落,萌發成具有侵染能力的病毒並感染腸道細胞達到病毒傳播。[1]

參考文獻

  1. 杆狀病毒,搜狗, 2017-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