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朱塞佩·昂加雷蒂

朱塞佩·昂加雷蒂 Giuseppe Ungaretti,(1888年2月10日 - 1970年6月2日)生于埃及,是义大利现代主义诗人,是赫蒂姆运动的创始人(见赫蒂姆主义),是义大利实验诗歌流派隐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对20世纪义大利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1]

1970年,首届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获得者。

1912年,去巴黎在Sorbonne学习,并与诗人纪尧姆·阿波利奈尔Guillaume Apollinaire查尔斯·佩吉CharlesPéguyPaulValéry以及当时的前卫艺术家Pablo PicassoGeorges BraqueFernandLéger成为密友。

朱塞佩开始与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接触,特别是与史蒂芬·马拉玛(StéphaneMallarmé)的诗歌接触,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影响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朱塞佩参加了意大利军队,堑壕战中开始写诗,发表了他最著名的诗篇之一《欢乐》。 每首诗都分别作了日期,好像这是他的最后一首诗。

这些诗,发表在Il porto sepolto(1916;“埋葬的港口”),既不使用押韵,标点符号,也不使用传统形式;这是朱塞佩的首次尝试,将装饰物从文字上剥离,并以最纯净,最令人回味的形式呈现出来。

目录

创立隐逸诗派

尽管反映了未来主义者的实验态度,但朱塞佩的诗歌朝著连贯而原始的方向发展,这一点在Allegria di naufragi(1919;“ Gay Shipwrecks”),展示了贾科莫· 利奥帕迪(Giacomo Leopardi)的影响,并收录了朱塞佩的第一卷创作,经修订的诗歌。

朱塞佩短暂参与达达主义运动后,他创立了隐逸诗派。格劳科·坎邦写道,“这标志著现代意大利文学的一个转折点。”昂加莱蒂摆脱了传统的意大利形式的无用音节,尝试了语法和仪表,寻求单词和短语的新纯度和含义。

内战时期,他是贝尼托·墨索里尼的一个合作者(他加入社会党时认识了后者),以及《义大利人民报》和《人民杂志》的驻外通信员。在巴西呆了数年后,在二战期间返回义大利。

1936年至1942年,在圣保罗大学教授意大利文学。他的法西斯主义经历常常引起争议。

国际意义

朱塞佩曾经说过他有四个国家:

埃及,他的出生地;

意大利,他父母的国家和他的永久住所;

法国,是他受过教育和成长的地方,通过诸如Apollinaire之类的朋友,他与法国的整个艺术运动有著密切的联系;

巴西,他在圣保罗大学任教六年,在家中工作。他用散文和诗歌记录了他对所有这些国家以及许多其他国家的印象。

1958年,TS Eliot为了向朱塞佩诞辰70周年致敬,称他为“西欧最真实的诗人之一”,评论家称赞他的Visioni di William Blake,这是对布雷克的批判性研究,其中包括他的诗歌的意大利语译本,具有国际意义。他的名声同样远播。

1964年,为Epoca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他还热情洋溢地写了自己的访问纽约。

1968年,定居巴黎。

1970年6月1日,朱塞佩·昂加雷蒂逝世于米兰。

诗作

我失去了一切

我失去了童年的一切

我已

也不能用一声呼喊来忘却过去。

   我已把童年

安葬在黑夜的深渊

如今,无形的利剑

把我跟一切隔绝。

   我记得对你的爱使我欣悦

而此刻我迷失在

冥想的长夜。

   失望日甚一日

生命于我不过是

梗在喉管的 [2]

作品

1919年,出版《覆舟的愉快》

1933年,出版《时代的感情》

1950年,出版《应许之地》

1952年,出版《悲哀》、《呼喊和风景》(Un gridoËpaesaggi)。

1960年,出版《一个老人的笔记本》 ,《Il taccuino del vecchio》

1967年,出版《Morte delle stagioni》(《四季之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