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木心

增加 35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木心
| 职业 = 画家 作家
| 代表作品= 《琼美卡随想录》<br> 《西班牙三棵树》 <br> 《温莎墓园日记》<br>《云雀叫了一整天》}}
==生平简介==<p style=text-indent:2em;>'''<big>木心</big>''' <ref>[http://hznews.hangzhou.com.cn/xinzheng/quxian/content/2015-11/25/content_5992160.htm 艺术于木心故里萌芽 诗歌在志摩家乡生根 嘉兴名人文化融入城市灵魂],杭州网,2015-11-25</ref> ,(1927年2月14日—2011年12月21日),中国当代 [[ 作家 ]] [[ 画家 ]] ,在 [[ 台湾 ]] [[ 纽约华人圈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出版多部著作。1927年生于 [[ 浙江 ]][[ 嘉兴市 ]] 桐乡乌镇东栅。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p ><p style=text-indent:2em;>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82年定居纽约。2011年12月21日3时逝世于故乡 [[ 乌镇 ]] ,享年84岁。<p style=text-indent:2em;>木心,"木心"是他的笔名,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1927年2月14日生于浙江乌镇东栅。木心先生的大甥婿郑儒针是香港银行前行长--郑铁如先生的长子,民国著名社会活动家 [[ 谢仁冰 ]] 先生的外甥,与 [[ 钱钟书 ]] 先生交好,其母与 [[ 鲁迅 ]]] 先生相识。</p ><p style=text-indent:2em;>著名画家 [[ 陈丹青 ]] 解释木心的名字起源于"木铎之心",是佛语说法;在木心先生讲述《文学回忆录》也称起源于佛教的"木铎之心"(由他的弟子陈丹青书稿整理出版),较为可信。(据童明教授介绍,"木"字亦有"'十'字架上的那个'人'"之意)</p >
<p style=text-indent:2em;>1946年,进入由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学习油画,但随后又转到与他的美术理念更为接近的林风眠门下,入"杭州国立艺专"继续探讨中西绘画。1940年代末任教于杭高,鼓励学生在音乐、美术上努力追求。(据《同情中断录》)1971年,木心先生在"文革"期间被捕入狱,囚禁18个月,所有作品皆被烧毁,三根手指惨遭折断。狱中,木心先生用写"坦白书"的纸笔写出了洋洋65万言的《The Prison Notes》,手绘钢琴的黑白琴键无声地"弹奏"莫扎特与巴赫。</p >
<p style=text-indent:2em;>文革结束后平反,曾任杭州绘画研究社社长,上海工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上海市工艺美术中心总设计师,《美化生活》期刊主编,以及交通大学美学理论教授。木心先生也是曾参与主修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十大设计师"之一。</p >
<p style=text-indent:2em;>在1977年-1979年间,遭遇软禁,这也是木心先生二十年间第三次被限制人身自由。</p >
<p style=text-indent:2em;>自1982年起,木心先生即长居 [[ 美国 ]][[ 纽约 ]] ,并盘桓南北欧,游历甚广,从事美术及文学创作。</p >
<p style=text-indent:2em;>1983年,"林肯中心"举行木心水墨画展。</p >
<p style=text-indent:2em;>1984年, [[ 哈佛大学 ]] 举行彩墨画展、收藏仪式。</p >
<p style=text-indent:2em;>2002年,举办"木心的艺术"大型博物馆级全美巡回展。</p >
<p style=text-indent:2em;>出版了16本小说、散文和诗集。散文集《琼美卡随想录》《散文一集》《即兴判断》《素履之往》《马拉格计画》《鱼丽之宴》《同情中断录》;诗集《西班牙三棵树》《巴珑》《我纷纷的情欲》《云雀叫了一整天》《会吾中》《伪所罗门书》等;小说集《温莎墓园日记》等。但仍有大量遗稿、片段和俳句未及出版。</p >
<p style=text-indent:2em;>其学生陈丹青推崇:"木心先生自身的气质、禀赋,落在任何时代都会出类拔萃。"一批当代著名的画家、文学家深受其艺术影响。
<p style=text-indent:2em;>2014年2月14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温故》第二辑纪念专号,首次发表木心的《海伯伯》(未完成)、《如是我灯(序)》。
<p style=text-indent:2em;>2015年11月,由 [[ 贝聿铭 ]] 弟子、纽约OLI事务所冈本博、林兵设计督造,文化乌镇股份有限公司出资,巨匠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施工,全程历时四年的木心美术馆开馆;馆内设计与布展,由OLI设计师法比安主持,为期一年半。现任馆长为著名艺术家、作家、文艺评论家 [[ 陈丹青 ]] 先生担任。从2016年开始,这一系列特刊易名为《木心研究专号》,向有志于研究木心先生的读者朋友竭诚开放。依循过往的体例,专号共分三辑。</p >
==狱中笔记==
<p style=text-indent:2em;> ’’’ '''<big> 历史的荒诞 ’’’</big>'''</p >
<p style=text-indent:2em;>木心先生评论"狱中笔记"与图画的并置展出:"札记与图画并置,不是我的主意,而我非常感谢这样的提议和筹办展览的诸位贤达,使这个巡回展延伸为对某种文化的委婉而冷峻的省思,事件的象征性已非个人所能负荷,我只好垂手静立在旁,看这部手稿的第一重意义徐徐褪落,……"。
<p style=text-indent:2em;>但对于札记意义的解读,他又说:"某一事物具有象征性时原应是其意义的开放,却很容易只落得一个疲倦的概念。我不会让札记用以作任何一种形态的抗衡,而愿它以朴素原型获得存在的位置,独立自守于无以名之的观念中。……</p >
==师尊木心==
<p style=text-indent:2em;>木心先生不是一位"新作家"。他的写作生涯超过六十年,早期作品全部散失,但八十年代再度写作后,台湾为他出版了多达十余种文集。他的部分散文与小说被翻译成英语,成为美国大学文学史课程范本读物,并作为唯一的中国作家,与福克纳、海明威作品编在同一教材中;在哈佛与耶鲁这些名校教授主办的《文学无国界》网站,木心先生拥有许多忠实的读者。但木心先生也不是所谓"老作家"。大家应该记得,七十年代末迄今,我们目击了被长期遗忘的"老作家"如何在中国陆续"出土"的过程,这份名单包括周作人、 [[ 徐志摩 ]] 、沈从文、钱钟书、张爱玲、汪曾祺、废名、胡兰成……乃至辜鸿铭、 [[ 陈寅恪 ]] 、梁漱溟、 [[ 钱穆 ]] 等等。木心先生不属于这份名单。他在海外获得迟来的声誉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而他被大陆读者认识、阅读的过程,今天才刚刚开始。</p >
<p style=text-indent:2em;>敏锐的人士在八十年代开始"发现"这位"文学鲁宾孙":就我所知,阿城、何立伟、陈子善及巴金先生的女儿最早在大陆传说木心先生;第一位将他的文章逐字逐句全文打入电脑,于新世纪发布在网站上的,是上海作家陈村。他读到《上海赋》,"如遭雷击",乃为文宣告说:"不告诉读书人木心先生的消息,是我的冷血,是对美好中文的亵渎。"他指出:"企图中文写作的人,早点读到木心,会对自己有个度量。"因为:"木心是中文写作的标高。"
最近几年,网络读者,尤其是年轻一辈开始期待木心先生的登场,上海青年作家尹庆一与王淑瑾夫妇是其中之一。这些读者仅从极有限的转载文字,便意识到他的唯一性与重要性。</p >
木心先生在阅读什么呢?阅读我们的"阅读经验。"</p >
<p style=text-indent:2em;>--陈丹青《我的师尊木心先生》</p >
 
==参考资料==
 
[[Category:画家]]
[[Category:作家]]
[[Category:美国人]]
98,22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