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望夫石

增加 86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适宜游玩季节:春夏秋
=='''望夫石'''== (唐代诗人)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上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注释】:
  这是一首依据古老的 [[ 民间传说 ]] 写成的抒情小诗。相传,古代有个女子,因为丈夫离家远行,经久未归,就天天上山远望,盼望丈夫归来。但是许多年过去了,丈夫终未回来,这女子便在山巅化为石头。   石头的形象如一位女子翘首远望,人们就把此石称作望夫石,此山称作望夫山了。这个故事起源于今 [[ 湖北 ]][[ 武昌 ]] 附近,由于流传广泛,许多地方都有望夫山、望夫石、望夫台。在我国 [[ 古典诗歌 ]] 中,有不少以这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传说作为题材的作品, [[ 王建 ]] 的这首《望夫石》感深情切,在众多的诗作中独具特色。
  头四句十二字,绘出了一幅望夫石生动感人的图画。这里有浩浩不断的江水,江畔屹立着望夫山,山头伫立着状如女子翘首远眺的巨石。山,无语伫立;水,不停地流去。山、水、石,动静相间,相映生辉,形象之鲜明,自不待言。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段描绘中,包孕了丰富的思想内容,融入了诗人的深挚情意。“望夫处,江悠悠”,写出望夫石的环境、气氛。“悠悠”二字,描绘江水千古奔流,滔滔不绝,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了浓郁的抒情气氛,同时又衬托望夫石的形象,把静立江边的石头写活:仿佛是一尊有灵性的石雕傍江而立,翘首远望,她有生命,她在思念,在等待。   这种以动景衬静物的手法,不仅使画面生动,有立体感,而且也暗喻了思妇怀远,思念之情的绵绵不绝。读到这里,我们自然会想起白居易《长相思》词的名句:“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这悠悠不尽的情思,同悠悠不绝的江水,不是很相象的么?“悠悠”在这里既是写景状物,渲染环境气氛,又是摹情写人,形象地描画了思妇相思的情状。这二句情与景融,不可分割,富有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真有一石三鸟之妙。
  “化为石,不回头”,诗人又以拟人手法具体描绘望夫石的形象。人已物化,变为石头;石又通灵,曲尽人意,人与物合,情与景谐。这不仅形象地描画出望夫石的生动形象,同时也把思妇登临的长久,想念的深切,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刻画得淋漓尽致。这二句紧承上文,是对古老的优美的民间传说作了生动的艺术概括,着笔不多,却收到了动人的艺术效果。
  接下去,“山头 [[ ]] 日风复雨”,是说望夫石 [[ ]][[ ]] 不动,坚如磐石,年年月月,日日夜夜,长久地经受着风吹雨打,然而它没有改变初衷,依然伫立江岸。这里写的是石头的形象和品格,说的仍是思妇的坚贞。她历经了种种艰难困苦,饱尝了相思的折磨,依然怀着至死不渝的爱情,依然在盼望着,等待着远方的行人。这纯朴而优美的节操,这坚贞的爱情,难道不令人同情和起敬么?
  千种相思,万种离情,她有多少话要对远行的丈夫倾吐啊!“行人归来石应语”,诗人在结句处把笔宕开,作了浪漫的推想:待到远行的丈夫归来之 时,这伫立江边的石头定然会倾诉相思的衷肠啊!然而,丈夫在何方?行人何日归?“妾心正断绝,君怀那得知”(郭震《子夜四时歌·春歌》),丈夫可曾知道思妇的相思么?行人归来日,石头能否说话呢?这些都留给读者去思索,诗人却就此戛然停笔了。结句实在是含悠然不尽之意,给人以美的启示和美的享受。
  这首诗于平淡质朴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诗人只描写了一个有包孕的片段的景物和自己一刹间的感受,平平写出,象是信手拈来,不费力气,然而却是情意无穷,耐人咀嚼,发人深想,极有情味,很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ref>[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3940272/59698883 王建《望夫石》], 唐诗鉴赏辞典_人文_喜马拉雅FM,2017年11月24日</ref> =='''旅游信息'''==  [[File:望夫石风景2.jpg|缩略图|右|[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7580149889&di=26c216e81d67d73b0eb374adcc494f89&imgtype=0&src=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images%2F20180923%2F1466a13a51bf4922b5ee5df39fcfd469.jpeg 原图链接][http://www.gongshe99.com/travel/365874.html 来自gongshe99网]]] 这座紧邻[[淮河]]的山就是涂山,也叫当涂山,它位于怀远县城东南、淮河东岸,距离[[安徽]]蚌埠市区仅十多公里。这里便是古涂山氏国所在地。与涂山相对的这座山叫荆山,而在涂荆两座山的中间,淮河滚滚向东北方流淌。正所谓“双峰峻耸,瞰淮矗立”。形成了淮河第二峡--荆山峡。别看今天的涂荆两座山东西相向而立,在传说中遥远的尧舜时代,它们可是连为一体的
旅游信息 这座风景风景(19张) 紧邻淮河的山就是涂山,也叫当涂山,它位于怀远县城东南、淮河东岸,距离安徽蚌埠市区仅十多公里。这里便是古涂山氏国所在地。与涂山相对的这座山叫荆山,而在涂荆两座山的中间,淮河滚滚向东北方流淌。正所谓“双峰峻耸,瞰淮矗立”。形成了淮河第二峡--荆山峡。别看今天的涂荆两座山东西相向而立,在传说中遥远的尧舜时代,它们可是连为一体的。 ==''' 历史传说 '''== [[File:望夫石风景3.jpg|缩略图|右|[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7580744150&di=4e8fdae1bb8c379575d13ec5d4321afe&imgtype=0&src=http%3A%2F%2Fimg.mp.itc.cn%2Fupload%2F20160923%2F817e16ba266b4f6184852a80278fe1ba_th.jpg 景观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114929886_180530 来自搜狐]]] 景观(12张) 传在4000多年前,我国黄河流域连续发生特大洪水。黄河改道南流,夺取了淮河中下
游河道,黄河夺淮入海使得整个民族陷入空前深重的灾难当中。这时候,尧主持召开部落联盟会议,研究水患问题。人们一致推荐有治水传统的夏族首领鲧也就是禹的父亲主持治水。鲧采用“堙障”的办法,修筑堤坝围堵洪水。但是洪水如此凶猛,所修筑的堤坝频繁地被大水冲垮。鲧因为治水不利而被处死。
禹继承父志,决心根治水患,造福黎民,为了找到治水的良方,他不辞千里跋涉,从黄河流域来到了淮河边上的涂山。最终禹凭借一片坚贞,从涂山氏国酋长蒙那里得到秘藏的《水经图》,同时赢得了蒙之爱女的芳心。蒙之爱女也就是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载的“夏后帝启,禹之子。其母涂山氏之女也。”
3,254
次編輯